ABC小说网 > 糊涂县令贾清廉 >第370章 归乡省亲“叙”别情,少年已具大人相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370章 归乡省亲“叙”别情,少年已具大人相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春寒料峭,驿路尘烟。一骑青骢马,蹄声嘚嘚,踏碎了平安县郊外的宁静。马背上,小石头——如今该称石举人磐了——身着一袭略显宽大的青绸直缀,肩头披着微尘,面容虽带旅途劳顿,眉宇间却再无昔日的稚嫩与惶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淀后的沉稳与洞明。他勒住马缰,眺望着远处熟悉又陌生的平安县城郭,炊烟袅袅,人声隐约,心中百感交集。昔日离乡时,他是那个身世成谜、前途未卜的孤儿;今日归来,他已是岳麓书院高材生、新科举人,功名在身,然那份对故土的眷恋与近乡情怯,却愈发浓烈。

  县衙门口,杜明远早已率领县丞孙慢慢、钱多多等一众属吏乡绅迎候。见石磐策马而至,杜明远眼中闪过难以抑制的激动与欣慰,却并未急于上前,只是负手而立,嘴角噙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钱多多则早已按捺不住,搓着手,嘴里念叨着“祖宗积德,文曲星下凡”,快步迎上,便要帮忙牵马执镫。

  “杜伯伯!钱叔!孙先生!各位叔伯!石头……回来了!” 石磐利落地翻身下马,抢前几步,对着杜明远及众人,端端正正行了一个大礼,声音清朗,举止从容,俨然已是士子风范。

  杜明远伸手扶起他,仔细端详,重重拍了拍他的肩膀,喉头滚动,千言万语只化作一句:“好!好孩子!回来就好!” 目光相交,一切尽在不言中。这简单的动作,包含了太多:有师长对子弟成才的骄傲,有长辈对游子归家的牵挂,更有一份对平安县未来希望的寄托。

  入得县衙,闻讯赶来的乡邻早已将院子挤得水泄不通。柳娘子拉着小丫,挤在人群前头,眼中含泪,嘴角带笑;李火火和红姑也抱着咿呀学语的李安来了,红姑虽依旧沉默,但看向石磐的眼神,多了几分温和与认可;狗蛋则领着义学的一帮蒙童,踮着脚尖,满脸崇拜地望着他们心中的“石头举人哥”。

  石磐一一与乡邻见礼,无论老少尊卑,皆谦和以待。他记得张老汉家去年的收成,问候李婶娘的风湿可有好转,甚至能叫出几个蒙童的名字。这份细心与不忘本,让乡民们倍感亲切,纷纷赞叹:“石头举人没变!还是咱平安县的人!”

  当晚,杜明远在县衙设下家宴,只为石磐、柳娘子、小丫、李火火、红姑等最亲近几人。席间,石磐谈及书院求学之艰辛,欧阳修山长教诲之严谨,同窗切磋之益,以及面对北疆战事时学子们的热血与沉思。他言语条理清晰,见解深刻,已非吴下阿蒙。尤其当他说起自己那篇《安边策》的核心——‘固本培元,民为邦本’时,杜明远频频颔首,眼中赞赏之色愈浓。

  小丫静静地听着,为他布菜斟茶,偶尔抬眼看他,目光复杂。她看到他的成长,他的光芒,心中既由衷地为他高兴,又有一丝难以言喻的失落与距离感。眼前的石头哥,已不再是那个需要她照顾、可以肆意说笑的少年,而是站在更高处的士子。她低头摩挲着衣角,想起自己经营的织坊,那份独立自强的心,又渐渐坚定起来。

  饭后,石磐与杜明远书房独处。烛火摇曳,杜明远将曹如意那封问策密信及自己回护之事,委婉告知。石磐听罢,沉默良久,起身对杜明远深深一揖:“杜伯伯保全之恩,石头没齿难忘!京城水深,石头深知此刻绝非涉足之时。基层历练,洞明世事,练达人情,方是正途。” 这份清醒与克制,让杜明远彻底放下心来。

  夜深人静,石磐独自漫步在熟悉的屯中小路。月光如水,洒在静谧的屋舍、田野上。他走过义学,听到狗蛋督促蒙童晚读的稚嫩而认真的声音;走过织坊,闻到新布染料的清香;走过银矿旧址,感受着这片土地孕育的坚韧与希望。故乡,于他而言,不再是简单的出生地,而是他精神的根脉,是他所有学问与理想的起点与归宿。荣耀加身,并未让他飘飘然,反而让他更深刻地理解了杜明远治理此地的艰辛与伟大,更清晰地看到了自己未来该走的路。

  然而,故人依旧,心境已新。

  这份沉稳之下,是否隐藏着对过往情感的微妙变化?

  小丫那无声的注视,又将在他心中激起怎样的涟漪?
  http://www.abcsee.cc/47760/54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