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借力“查”旧案,巧破困局立威信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连日受挫,清丈之事几近停滞。县衙内,赵钱孙三人 表面恭顺,实则阳奉阴违,办事拖沓,将石磐的命令 当作耳旁风。衙役们更是懒散成性,出工不出力。沔阳县仿佛一潭死水,石磐这枚石子投下,只激起些许涟漪,便迅速复归沉寂,甚至 水下暗流涌动,欲将这石子吞噬。周家等豪强,气焰愈发嚣张,甚至公然放话:“这姓石的娃娃知县,蹦跶不了几天!”石磐 强压心头焦躁,深知此时若强行推进,不仅事倍功半,更可能授人以柄,甚至引发不可控的冲突。他 想起杜明远在平安县时,面对孙老倔等顽固乡绅,从不正面强攻,而是 迂回侧击,寻其软肋,一击制胜。又想起欧阳修教导:“治大国若烹小鲜,火候时机,至关重要。” 他意识到,自己之前 过于执着于“清丈”本身,忽略了 瓦解对手联盟、建立自身威信 这一更为关键的前提。
于是,他改变策略。明面上,对清丈之事 暂缓不提,甚至故意流露出几分“少年意气受挫后的消沉”,每日只是 按部就班处理日常公务,或闭门读书。暗地里,却将目光投向了县衙架阁库深处,那堆积如山、蛛网密结的陈年旧案卷宗。他 以“熟悉县情、查阅旧档”为名,命老仆点亮油灯,一头扎进了故纸堆中。
架阁库内,霉味扑鼻,灰尘厚重。石磐一卷一卷地翻阅,从洪武、永乐年到近年的案卷,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这个过程枯燥至极,但他 心细如发,耐心非凡。他尤其关注那些 涉及田土纠纷、人命官司、以及可能与周吴郑王四家相关的案件。
功夫不负有心人。几昼夜的苦功后,两桩尘封已久的旧案,引起了石磐的特别注意。
一桩是 五年前的一起“溺毙案”。卷宗记载,佃户张三 溺死于周家田庄的水塘,当时以“失足落水”结案。但石磐发现,记录十分简略模糊,尸格(验尸报告)缺失,仅有地保和周家庄头的一面之词。而据他微服私访时偶然听来的零碎信息,这张三 生前曾因租谷问题与周家发生过激烈冲突。
另一桩更是蹊跷,是三年前一桩 “盗卖官粮案”。当时县衙粮库书吏李四 被查出盗卖官粮,仓促定罪,病死于狱中,家产抄没。此案由时任知县(已调离)审定,主簿钱贵具体经办。石磐细查卷宗发现,所谓“盗卖”的粮款去向不明,账目多有涂改痕迹,而李四的家产清单更是语焉不详。更巧的是,这李四,正是如今主簿钱贵的妻弟!
石磐 心中豁然开朗!这两桩案,一涉及人命,一关乎钱粮,且都与当前阻挠清丈的豪强及其代理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若能 重新审理,撬开缺口,或许能成为打破僵局的利刃!
然而,他深知自己势单力孤,在沔阳毫无根基,直接复查,必遭反扑。他需要借力!思忖再三,他 想到了一个人——府衙的刑名师爷,是欧阳修一位故交的门生,赴任前欧阳修曾修书让其必要时可予关照。石磐 连夜密信一封,将两案疑点详细说明,恳请府衙能派员“协助核查”,并强调此事或关乎地方安定。
信送出后,石磐 按兵不动,静待时机。他 故意在与赵德柱、钱贵闲聊时,“无意间”提及正在查阅旧案,“感慨”前辈知县办案不易云云。钱贵 闻言脸色微变,虽强作镇定,眼神却泄露了一丝慌乱。
数日后,府衙果然派来一名 精干的老刑名,手持公文,以“复核积年旧案”为由入驻县衙。此人 经验丰富,不苟言笑,直接调阅了那两桩案子的所有卷宗。
压力,瞬间转移!钱贵 如热锅上的蚂蚁,频频与赵德柱、孙彪密会。周家也坐不住了,派人四处打探消息。
石磐 见火候已到,决定再添一把柴。他并不直接提审相关人犯(案犯已死或无从查找),而是 采取“敲山震虎”之策。他先是 传唤当年经办“溺毙案”的地保和几名乡老,只问些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如当日天气、张三衣着、塘边痕迹等,问完即放归,不留不押。接着,他又 “请”主簿钱贵协助整理粮库旧账,美其名曰“钱主簿熟悉账务”,实则将其困在账房,日夜核对。
这 看似温和的手段,却比严刑拷打更令人心惊胆战。地保回去后,寝食难安;钱贵 面对堆积如山的旧账,冷汗涔涔,唯恐被查出更多破绽。
终于,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下,钱贵 率先崩溃。一日深夜,他 独自一人,悄悄叩响了石磐书房的门,扑通跪地,涕泪交加,坦白了三年前“盗卖官粮案”的真相:实乃其与周家勾结,陷害妻弟李四顶罪,赃款大半落入周家及其同党之手!他为求自保,还供出了赵德柱、孙彪多年来收受周家等豪强贿赂、为其充当保护伞的诸多罪证!
突破口一旦打开,便势如破竹。石磐当机立断,依据钱贵供词和府衙刑名查到的线索,连夜签发拘票,一举将赵德柱、孙彪拿下!同时,将周家涉及命案、勾结胥吏的罪证,公之于众!
消息传出,全县哗然!百姓们 如梦初醒,原来这盘踞多年的毒瘤,竟有如此黑幕! 长期被压抑的怨气,瞬间爆发,纷纷涌向县衙,控诉周家等豪强的罪行。
周半城 见大势已去,试图携款潜逃,被石磐早已布置好的眼线(他暗中招募的几名贫寒正直之士)截获。铁证如山,昔日不可一世的豪强,顷刻间土崩瓦解。
石磐 并未赶尽杀绝。他 依据律法,严惩首恶(周半城及赵、钱、孙等),对多数协从者,则予以 训诫、罚款、勒令退赃 了事,重在瓦解其势力,追回被侵占的田产钱粮。此举,既彰显了律法威严,又避免了株连过广,迅速稳定了人心。
经此一役,石磐在沔阳县的威信 立竿见影!衙役们 对他敬畏有加,办事效率倍增;乡绅百姓 更是交口称赞,称其为“石青天”。清丈之事,再无阻挠,顺利推行。
夜深人静,石磐 抚摸着杜明远所赠的那枚“明”字私印,心潮起伏。这次破局,看似巧妙,实则 每一步都离不开在平安县时杜明远的言传身教——那份对世情的洞察,那份处变不惊的沉稳,那份善于利用规则、借力打力的智慧。欧阳修让其基层历练的深意,他此刻体会更深。
然而,就在他稍松一口气时,老仆送来一封来自京城的密信。信是周文渊所写,言语隐晦,却提及 曹如意近日常向人问起“那位在沔阳的年轻知县”,似有深意。
石磐 刚刚舒展的眉头,又微微蹙起。沔阳的风波虽平,京城的目光却已投来。
这权谋之术,初显锋芒,竟已引起高处注意。
http://www.abcsee.cc/47760/54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