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出兵征粮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广明元年(880年)冬十一月黄巢召来群臣商议对策。户部尚书汇报了一个令人绝望的消息:长安周边的粮仓都已空竭,漕运完全中断,南方粮道被各路军阀切断。

  “陛下,如今唯一的办法就是出兵征粮。”尚建议道,“关中地区虽然也遭了灾,但一些大户人家肯定还有存粮。”

  孟楷立即反对:“我军如今军心涣散,出城征粮只怕有去无回。况且那些大户不是已经都被‘淘物’过了吗?”

  “那就向更远的地方征粮!”尚让坚持道,“总不能坐以待毙!”

  黄巢疲惫地揉了揉太阳穴。他何尝不知道出路在何方?但他的军队已经不再是那支转战千里、纪律严明的起义军了。长时间的围城和饥饿,让士兵们变得暴躁而易怒,他们更愿意在城里抢劫弱小的百姓,也不愿出城与装备精良的官军作战。

  更重要的是,黄巢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无解的结构性困境:要维持政权,就需要粮食;要获得粮食,就需要控制产粮区;要控制产粮区,就需要一支强大的军队;要维持军队,就需要粮食…

  次日清晨,一阵急促的锣声打破了长安城的死寂。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城内粮尽,为活百姓,特开城门,许尔等出城就食!各坊居民即刻收拾,今日午时之前,必须离城!”

  命令一层层传下来,像一块巨石投入死水,激起了惊涛骇浪。

  永兴坊里,老书生李慎之正在为奄奄一息的老妻喂最后一点米汤。听到坊外的呼喊,他的手一抖,破碗摔在地上,碎成了几片。

  “出城?这个时候出城?”他颤巍巍地走到门边,推开一道缝往外看。

  巷子里已经乱成了一团。邻居王大娘抱着两个瘦得皮包骨的孩子,哭得撕心裂肺:“这天寒地冻的,出去不就是个死吗?”

  但对更多人来说,这或许是唯一的生路。留在城里肯定是死,出城或许还能找到一线生机。

  “收拾东西!快!”坊间响起各种催促声和哭喊声。人们翻箱倒柜,将能带走的微薄家当打成包裹。有些人趁机做最后的劫掠,抢夺那些即将逃离者的财物。

  午时将至,长安城的十二道城门缓缓打开。守城的士兵手持长矛,面无表情地看着如潮水般涌出的人群。

  “快走快走!日落就要关城门了!”

  李慎之搀扶着老妻,随着人流艰难地向前移动。老妻已经虚弱得几乎走不动路,每走几步就要停下来喘气。

  “坚持住,出了城就有吃的了。”李慎之安慰道,尽管他自己也不知道出路在何方。

  城外的景象更加凄惨。道路上到处都是冻僵的尸体,野狗在人群中穿梭,寻找着可食之物。北风像刀子一样刮在脸上,许多人还没走出多远就倒在了路旁。

  一部分身体强健者向南朝着终南山的方向逃去,希望在山林中挖些冻僵的野菜根、树皮,或者运气好能捕捉到一些小动物充饥。但大多数人还是朝着周边的州县分散逃难:东面的华州、同州,西面的岐州、陇州,北面的邠州、坊州。

  “我们去同州吧,”李慎之对老妻说,“听说那里还没遭灾。”

  老妻已经说不出话,只是微微点了点头。

  夜幕降临时,长安城门缓缓关闭,将最后一批难民挡在了城外。城内突然变得空旷而寂静,只剩下黄巢的军队和他们的家属。

  当夜,大明宫内灯火通明。黄巢召集尚让、孟楷、朱温等心腹大将,召开紧急军事会议。

  “诸位都看到了,”黄巢的声音沙哑而疲惫,“长安已成死地。若再困守下去,我等都将死无葬身之地。”

  尚让皱眉道:“陛下之意是?”

  “我们必须主动出击!”黄巢猛地一拍案几,“坐以待毙不是大齐男儿的作风!我们要打出去,夺取粮草,打破唐军的包围!”

  他详细阐述了自己的计划:留下十万精锐保卫长安和军队家属,其余部队分三路出击,向不同方向开拓生机。

  “尚让,”黄巢看向自己最信任的大将,“你率西路军,目标凤翔。郑畋(音同梅)在那里集结兵力,我要你击溃他,夺取陇右粮草。”

  尚让躬身领命:“末将必不辱命!”

  “孟楷,”黄巢转向另一员将领,“你带北路军,扫荡邠州、坊州等地,征集粮草,监视河东方向的唐军。”

  孟楷抱拳道:“陛下放心,某定将北方诸州搅个天翻地覆!”

  最后,黄巢的目光落在了朱温身上。这位年轻将领虽然资历不如前两位,但作战勇猛,屡建奇功,已经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大将。

  “朱温,”黄巢沉声道,“你的任务最重。东路军交给你,目标同州、华州,控制潼关以东的漕运通道。若能东进威胁洛阳,更是大功一件!”

  朱温单膝跪地:“末将定当竭尽全力,为陛下打开东线局面!”

  黄巢走下御座,亲手扶起朱温:“朕封你为同州刺史。但前提是,你要自己打下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朱温眼中闪过一道精光:“末将明白!”

  会议结束后,诸位将领各自回营准备。朱温走在最后,在宫门外被尚让叫住。

  “朱将军此次东征,责任重大啊。”尚让意味深长地说。

  朱温淡然一笑:“为国效力,理所应当。”

  “东线唐军势力最强,王重荣、周岌都不是易与之辈,”尚让压低声音,“若有困难,及时求援。”

  朱温拱手道:“多谢尚将军关心。某自有分寸。”

  望着朱温远去的背影,尚让眼中闪过一丝疑虑。他总觉得这个年轻人野心太大,难以驾驭。但眼下用人之际,也顾不得这许多了。

  三日后,长安城内号角连天,三大将领分别率领部队从不同的城门出发。

  西门,尚让的西路军旌旗招展。这支军队以老兵为主,经验丰富,装备相对精良。尚让骑在高头大马上,目光坚毅。他知道西线的郑畋是个难缠的对手,但这也是建立功业的绝佳机会。

  北门,孟楷的北路军已经整装待发。这支军队以骑兵为主,适合在北方平原机动作战。孟楷是个粗犷的汉子,不善言辞,但作战勇猛,深受士卒爱戴。

  “儿郎们!他大声吼道,跟着某去北方吃肉喝酒!”

  部队发出震天的欢呼声,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东门,朱温的东路军阵容最为庞大。由于东线任务最重,黄巢让朱温带走自己的全部人马,还分了部分中军老营给他。朱温站在点将台上,看着台下黑压压的士兵,心中涌起一股豪情。

  “将士们!”他的声音洪亮而有力,“东线的唐军以为我们饿得拿不动刀了!我们要用行动告诉他们,大齐男儿依然是天下最强的战士!”

  “战!战!战!”数万人齐声高呼,声震四野。

  朱温满意地点点头,目光扫过台下每一个方阵。他看到了一张张年轻而狂热的面孔,这些都是他日后立足乱世的资本。
  http://www.abcsee.cc/47765/13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