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杨师厚假道伐虢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就在赵匡凝对着江陵坚城徒呼奈何,损兵折将、进退失据之际,驻守鄂州的杨行密动了。杨行密已受命为荆襄行营兵马招讨使,他见江陵城防稳固,高彦守得滴水不漏,赵匡凝主力被牢牢吸在城下,其后方必然空虚。“赵家小儿,倾巢而出,后方必然空虚。此乃天赐良机!”杨行密对麾下将领笑道,眼中闪烁着久经战阵的锐利光芒。他没有选择直接南下救援江陵,那样只会陷入与赵匡凝主力的正面消耗。他选择了更为狠辣刁钻的一招——北上,威胁其根本!
他留下两万兵马严守鄂州、黄州等地,亲率一万威远军,迅速北上,直扑山南东道东南部的安州。
安州守军本就不多,主力已被赵匡凝抽调南下,面对杨行密这支突然出现的精锐之师,几乎未作像样抵抗,便开城投降。杨行密兵不血刃,轻取安州!
拿下安州后,杨行密并未继续向北威胁赵匡凝的核心腹地襄州,那样可能会迫使赵匡凝狗急跳墙来找他拼命,或者缩回襄州,也可能过早引来朱温的强力干预。他做出了一个更精妙的决策——挥师西进,渡过富水河,兵锋直指郢州州治——京山!
郢州地处山南东道南部,是连接襄州与南部诸州的重要枢纽,更是赵匡凝大军南下的后勤通道和北返的必经之路之一!一旦京山失守,赵匡凝的六万大军将被彻底切断在长江以南,陷入前有坚城、后无归路的绝境!
消息传到江陵城下,赵匡凝惊得几乎从坐榻上跳起来!
“杨行密!安敢如此!”他又惊又怒,千算万算,没算到杨行密不来救江陵,反而绕到背后捅了他致命一刀!江陵城下的僵局瞬间变成了可能全军覆没的危机。
他再也顾不得攻打江陵,从尚能机动的部队中抽调一万人,急令其火速北上,驰援京山!务必要保住这条生命线!
然而,杨行密用兵老辣,他率领的只有一万人,无法对京山形成完全合围。他故意留出通道,让这一万山南援军“顺利”进入了京山城内。
如此一来,京山城的守军增加了,看似更安全,但实际上,杨行密的一万精锐就在城外扎下坚固营寨,如同一条毒蛇,紧紧缠绕在京山城外,监视着城内的一举一动。城内的一万守军加上原有守军,反而成了需要消耗粮草的包袱,并且被彻底钉死在了京山,无法机动。杨行密以一万兵,巧妙地牵制了赵匡凝超过一万五千的兵力(原有守军加援军),他的后勤生命线还存在致命的威胁。
江陵攻不下,京山被围,后勤命脉悬于一线,手下军队士气低落……赵匡凝此刻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地狱开局”。他环顾麾下,能战之兵除去伤亡和分兵救援京山的,只剩下四万余人,且疲惫不堪,想要靠这点兵力攻下江陵,已是痴人说梦。
退兵?他不甘心!如此兴师动众,损兵折将,却寸土未得,反而丢了安州,被困京山,他有何面目回见襄州父老?他那“儒雅忠孝”的名声也将沦为笑柄!
绝望之下,他想到了自己名义上的“老大哥”,中原的霸主——朱温。山南东道向来与朱温关系密切,多有依附。如今危难之际,只能向汴州求救了!
他立刻派自己的弟弟赵匡明,携带自己的亲笔求援信和厚礼,挑选快马,星夜兼程,赶往汴州。
此时此刻的朱温,正忙于北线战事。他刚刚击退了李克用麾下悍将李嗣昭的进攻,正在全力围攻河东的战略要地潞州。不拿下潞州这个俯瞰河北、威胁河洛的战略高地,他寝食难安,李克用随时可以像一把尖刀从太行山上扑下来。
接到赵匡明送来的求援信,朱温那双鹰隼般的眼睛里闪过一丝精光。他仔细询问了南方战局,当听到杨行密偷袭安州、围困京山时,他嘴角甚至勾起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
“回去告诉匡凝贤弟,”朱温摆出一副关切而又义不容辞的姿态,“让他务必坚守!我朱温绝不会坐视不管!援军不日即发,定要那钱镠、杨行密好看!”他好言安抚赵匡明,并让其先行返回报信。
然而,待赵匡明一走,朱温脸上的“义气”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冰冷的算计。
就在赵匡明怀揣着兄长赵匡凝的殷切期望和朱温“慷慨”的承诺,快马加鞭赶回江陵前线报喜时,他并不知道,一场针对他赵氏基业的阴谋,已经随着一支大军的开拔而悄然启动。
朱温立刻召来心腹大将,以骁勇善战、更兼沉稳多智着称的杨师厚。
“元固,”朱温屏退左右,沉声道,“赵匡凝小儿,困于江陵,进退两难。此乃天赐良机,岂能仅为解围而去?”
杨师厚心领神会:“大王之意是……”
朱温眼中闪过一丝贪婪:“山南东道,八州之地,北接中原,南控荆襄,乃兵家必争之地!赵德諲经营多年,颇有根基。如今其子无能,正该由我接管!你率四万精兵南下,明为救援,实为……假道伐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末将明白!”杨师厚抱拳领命。
“记住,”朱温叮嘱道,“一路南下,凡遇州县,皆以‘协防’、‘保障粮道’为名,分兵占据,接管城防!若有抵抗,格杀勿论!务必在赵匡凝反应过来之前,控制襄州及其以北诸州!”
“末将定不辱命!”
很快,杨师厚率领四万汴军精锐,打着“救援山南”的旗号,浩浩荡荡开出汴州,向南进发。
杨师厚严格遵循朱温的指令,进军速度并不快,但每一步都带着明确的政治和军事目的。
大军首先进入山南东道北部的唐州。唐州刺史见是“盟友”汴军前来,又是打着救援节度使的旗号,虽心存疑虑,但不敢怠慢,开城劳军。然而,杨师厚一入城,立刻以“确保后方稳固,方便大军前行”为由,派出数千兵马,“协助”守城,实则迅速接管了城防要隘,将原唐州守军缴械看管起来,唐州刺史瞬间成了傀儡。
消息尚未传开,杨师厚留下部分兵力控制唐州,主力继续南下,兵临邓州。故技重施,邓州也在“友军”的“热情帮助”下,轻而易举地换了主人。城头悄然变换了旗帜,只是远在江陵的赵匡凝还蒙在鼓里。
杨师厚一路走,一路“分兵驻防”,如同蝗虫过境,看似在为赵匡凝稳定后方,实则是在朱温的版图上,一块块地钉下钉子,吞噬着山南东道的北部疆土。他的最终目标,直指山南东道的治所——襄州!
而此时,带着“喜讯”返回江陵大营的赵匡明,正兴奋地向兄长描述朱温如何“仗义”,援军如何“不日即至”。赵匡凝闻讯,如同溺水之人抓到了救命稻草,多日来的焦虑和沮丧一扫而空,重新振奋精神,下令部队加强戒备,固守待援,仿佛已经看到了汴军天兵驱散杨行密、解围京山,甚至助他反攻江陵的景象。
http://www.abcsee.cc/47765/32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