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归藏之门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金属碎片触碰到凹槽的瞬间,并没有想象中的机括轰鸣或光芒万丈。只有一声极其轻微、仿佛水滴落入深潭的“嗒”声。碎片严丝合缝地嵌入其中,与石壁上的古老纹路融为一体,仿佛它本就属于那里。

  紧接着,一片死寂。

  头顶追兵的脚步声和呼喊声越来越近,手电光柱已经能扫到他们头顶的崖壁。沈瑶紧握着林深的手臂,因脚踝的剧痛而脸色煞白,呼吸急促。林深的心悬到了嗓子眼,难道判断错了?这只是一个装饰性的凹槽?

  就在他几乎要绝望时,异变发生了。

  以嵌入的碎片为中心,石壁上那些沉寂了不知多少岁月的纹路,如同被注入了生命一般,开始流淌起一种极其微弱的、仿佛月华般的乳白色光晕。光芒并不刺眼,却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冰凉质感,迅速沿着纹路蔓延,顷刻间点亮了整片石壁,勾勒出一幅庞大、复杂、充满神秘几何美感的巨大图案。

  这图案,正是之前夕阳下投射出的那个“归藏之印”的完整版!庄严,古朴,散发着浩瀚如星海般的气息。

  同时,一阵低沉的、仿佛来自地底深处的嗡鸣声响起,脚下的地面开始轻微震动。他们面前那面刻满发光纹路的石壁,并非实心,而是两扇巨大无比、对开着的石门!此刻,石门正伴随着轰鸣声,缓缓向内侧滑开,露出后面深不见底的黑暗!一股更加浓郁、混合着陈腐书卷气和某种奇异檀香的味道,从门内涌出。

  门开了!

  “在下面!找到他们!”头顶传来追兵兴奋的吼声,已经有绳索抛下,人影开始向下滑落。

  没有时间犹豫了。

  “走!”林深低喝一声,半扶半抱着沈瑶,踉跄着冲进了刚刚开启的石门。

  就在他们踏入黑暗的刹那,身后的石门发出沉重的摩擦声,开始迅速闭合!最后一线天光被吞噬,世界陷入绝对的黑暗和死寂。门外追兵的叫骂声和枪声被厚重的石门彻底隔绝,仿佛来自另一个世界。

  手电早已丢失,手机电量耗尽。黑暗中,只有彼此粗重的呼吸声和心脏狂跳的声音。林深紧紧抓着沈瑶的手,另一只手摸索着前方。脚下是平整的石板路,空气中那股奇异的檀香书卷气更加浓郁。

  他摸索着掏出身上唯一可能发光的东西——那三把暂时失去灵性的钥匙。然而,钥匙依旧冰冷沉寂,没有任何反应。

  “我的包侧面口袋有荧光棒。”沈瑶虚弱地提醒道,她的脚伤在黑暗中似乎更加疼痛了。

  林深连忙摸索,果然在沈瑶随身小包的侧袋里找到了一根短小的化学荧光棒。他用力掰亮,幽绿色的光芒勉强照亮了周围几米的范围。

  他们正站在一条宽阔、高大的甬道入口。甬道两侧是打磨光滑的石壁,上面刻满了与门外类似的发光纹路,但更加密集、复杂,一直延伸向黑暗的远方。甬道顶部高不可见,脚下石板铺地,积着薄薄的灰尘,仿佛千百年无人踏足。荧光棒的光线有限,前方依旧是一片吞噬光线的浓黑。

  这里就是“归藏之地”?母亲笔记中提到的、与古蜀文明分支相关的秘所?

  两人互相搀扶着,沿着甬道小心翼翼地向深处走去。荧光棒的绿光在无尽的黑暗中显得格外渺小,只能照亮脚下和两侧近处的石壁。纹路散发出的乳白色微光与荧光棒的绿光交织,营造出一种诡异而静谧的氛围。

  甬道似乎没有尽头,笔直地通向山腹深处。除了他们的脚步声和呼吸声,没有任何声响,死寂得让人心慌。

  走了不知多久,前方终于出现了一点不一样的光亮。不是纹路的微光,而是一种稳定的、柔和的白色光芒。他们加快脚步,走近才发现,甬道在这里变得开阔,连接着一个巨大的圆形石室。

  石室的穹顶很高,中央悬浮着一颗拳头大小、散发着柔和白光的圆球,如同人造的月亮,将整个石室照亮。石室四周的墙壁不再是光滑的石板,而是一排排、一层层整齐排列的、类似书架的结构!但书架上放置的并非书籍,而是一卷卷用某种银灰色金属箔卷成的卷轴,以及一些造型古朴、材质各异的匣子、玉板甚至龟甲!空气中弥漫着那股奇异的檀香,源头似乎是石室中央地面上的一个青铜香炉,炉内还有未燃尽的香料。

  这里是一个图书馆?一个保存着古老知识的秘藏之所?

  林深和沈瑶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他们走近一个书架,小心地取下一卷金属箔卷轴。卷轴入手沉重冰凉,展开后,上面刻满了与石壁上同源的古老符号,还有一些类似星象图、地理脉络的图案,工艺精湛,远超想象。

  “这些符号比甲骨文还要古老抽象。”沈瑶作为一名法医,对古代文字也有所涉猎,但完全无法辨认,“这难道就是那个消失族群的文字?他们保存这些知识是为了什么?”

  林深的目光则被石室中央吸引。在发光圆球的正下方,有一个半人高的石台,石台上放着一个东西——那是一个通体由暗青色青铜打造的长方形匣子,样式极其古朴,表面没有任何纹饰,只有一种历经无尽岁月的沧桑感。匣子没有锁,但严丝合缝。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一种强烈的直觉告诉林深,这个匣子,是这里的核心。

  他走上前,仔细观察。匣子表面冰凉,触手细腻。他尝试着轻轻推动匣盖,纹丝不动。又尝试旋转、按压,都毫无反应。

  “是不是需要钥匙?”沈瑶提醒道,她的目光落在林深手中那三把钥匙上。

  林深心中一动,将三把钥匙依次靠近匣子,依旧没有任何反应。钥匙似乎与这个“归藏之地”并无直接关联。

  他的目光再次落回匣子本身。它如此朴素,与周围布满符号的环境格格不入,反而更显特殊。母亲留下金属碎片指引至此,绝不仅仅是为了一个打不开的匣子。

  他回想起母亲笔记中的“归藏”,以及“归藏之印”代表的“宇宙循环和知识封藏”。难道,开启的方式,并非物理的钥匙,而是某种理解或共鸣?

  他闭上眼睛,摒弃杂念,将手轻轻按在冰冷的青铜匣上,努力去感受,去回想“源眼”空间中那种与宏大规律共鸣的感觉,去体会母亲“明道”的遗志。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石室内静得可怕。沈瑶紧张地看着他,不敢打扰。

  突然,林深感觉到掌心下的青铜匣传来一丝极其微弱的温热!同时,他脑海中仿佛闪过一些破碎的画面:星辰运转,四季更迭,文明的兴起与衰落一种对时间流逝、对知识传承的明悟涌上心头。

  “归藏不是埋葬,而是等待。”他无意识地喃喃低语。

  就在他话音落下的瞬间。

  “咔。”

  一声轻响,从青铜匣内部传来。

  匣盖,自动滑开了一道缝隙。

  一股难以形容的、仿佛凝聚了千年智慧的气息,从缝隙中弥漫开来。

  林深和沈瑶屏住呼吸,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无比的震惊和期待。

  林深深吸一口气,缓缓掀开了匣盖。

  匣内没有金光闪闪的宝物,也没有恐怖的机关。只有两样东西:左边,是一块折叠得整整齐齐的、颜色发黄的白色丝绸;右边,则是一块巴掌大小、漆黑如墨、表面光滑如镜的扁平石头。

  林深首先拿起那块丝绸,入手柔软细腻。他小心地展开,丝绸上用工整的朱砂小楷写满了字迹。那笔迹,他再熟悉不过——是母亲林婉的笔迹。

  这竟然是一封母亲留下的信。

  他迫不及待地阅读起来,沈瑶也凑过来,借着石室中央的光球,一起看信上的内容。

  “余至此,‘归藏’之地,方知先人之智,浩如烟海,深不可测。‘时序’之秘,仅为其一隅。‘守辰’之责,非锢非毁,而在传承与守望。然‘星门’之险,远超想象,非人力可控,强行开启,恐引时空崩乱之祸。吾辈所能为者,唯以‘心钥’明心见性,以‘归藏’之鉴警醒后人。匣中黑石,名为‘影鉴’,可映照人心执念,亦可见过往真实之碎片。慎用之。婉儿绝笔。”

  信的内容不长,却信息量巨大。母亲果然到过这里,她明确指出“星门”极其危险,不能强行开启!而“归藏”的真正作用,是“鉴”,是警示后人。匣子里的黑色石头“影鉴”,竟然能映照人心和真实过往?

  林深的心狂跳起来,他立刻拿起那块漆黑的石头。石头触手冰凉,表面光滑如镜,却照不出任何影像,只是一片纯粹的黑。

  如何用?母亲说“慎用之”。

  就在他试图理解“影鉴”用法时,沈瑶忽然指着展开的丝绸信纸的背面,低呼道:“看这里!”

  林深将丝绸翻过来,只见信纸背面的右下角,用更小的字迹,画着一个简易的示意图:一个人手持黑石,面对另一人,旁边标注着“以心映心,以真破妄”。示意图下方,还有一行几乎难以辨认的小字:“陈其心已魔,不可信张其影双叠,慎近。”

  陈队其心已魔,不可信!老张其影双叠,慎近!

  母亲在最后,竟然直接点明了陈队和老张的危险性。尤其是老张,“其影双叠”是什么意思?难道是指他表里不一,有双重身份或人格?

  这个消息如同惊雷,让林深和沈瑶遍体生寒。母亲在多年前就已经看穿了这两人的本质。

  然而,还没等他们消化这个惊人的信息,石室外那条漫长的甬道深处,突然传来了隐约的、沉重的脚步声。不止一个人,还有金属摩擦地面的声音。

  有人进来了,而且不是从他们来的方向。这个“归藏之地”,还有别的入口。

  脚步声越来越近,伴随着模糊的对话声,其中一个声音冰冷沉稳,另一个则带着压抑的兴奋和喘息。

  是老张和陈队,他们竟然也找到了这里。而且听起来,他们似乎是一起进来的?

  林深和沈瑶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他们刚刚得知两人的真面目,对方就已然逼近。在这绝地的图书馆中,他们无处可逃。

  林深下意识地紧紧握住了手中那块冰冷的“影鉴”黑石。母亲留下的最后武器,会是对抗这两个“魔影”的关键吗?

  脚步声已在石室门外。
  http://www.abcsee.cc/47875/4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