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在十字路口盖棚子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想起家里的一堆牛内脏,这种天气,她真怕明天全都坏了,还不如拿过来卖了。

  别的她现在没有条件去做,牛杂汤她还是会做的,等挣了钱,她就买一口大铁锅,在买些主食,还要盖房子,这么上下一算,郝运瞬间就不想努力了,这得挣多少钱啊!

  有了打算,郝运不放心的继续找一个地方坐着好打听情况,在看看路上的人多不多,这可是关乎她能不能在这里摆摊挣钱。

  此时家里,李氏和赵二山先回来的,俩人刚回来,赵大山也刚好把最后一口汤喝完,还打一个嗝。

  不好意思的道:“二弟你们回来晚了,第一锅的煮肉我刚吃完,二弟妹,你再多煮点,我估计等会其他人也回来了。

  李氏今天起码挣到钱了,也没生气,手脚麻利的直接挑一些牛肺和牛肝牛舌肉,把家里唯一的两个陶罐装满了肉,添满了水。

  又放一点盐葱姜,盖上盖子就开始烧火炖肉。

  小宝和小花也不出去玩了,就在那里看着陶罐,眼睛都不眨一下。

  等了好一会,吴氏她们也回来了,李氏见人都回来了,喊一声:“吃饭了。

  “有肉吃了,有肉吃了,二婶可以吃了吗!”赵秋收拿着碗筷眼巴巴的看着。

  “可以了,都排队,一人先一碗肉,不够吃了在过来盛,都别抢,小心烫着。”李氏忙着打饭。

  小孩子有序地排着队,脸上满是期待的看着陶罐里的肉。

  小宝和小花在前面,李氏给儿子女儿,各盛了满满一碗肉。

  小宝别看还小,端着碗稳稳当当的,吃饭也特别利索,看着这么多的肉,他眼睛笑得眯成了缝,迫不及待地就往嘴里送,烫得小宝小声哭一下,又舍不得放下手里的肉,急的直流眼泪。

  还是小花像个小大人似的,帮弟弟的肉过一遍凉水,才给他吃。

  赵秋收也不怕烫,吃得满嘴是油,含糊不清地说道:“二婶,这肉真好吃,比咱家过年吃得还好,以前在太奶奶家里,哪能这么吃肉。”赵秋收觉得这家分的太好了,怪不得那么多的人想分家。

  李氏笑着摸了摸她的头:“好吃就多吃点,锅里管够,不够吃就在煮一个锅。”听到她的保证,所有人都开心了。

  连吴氏也吃得很满足,边吃边感叹道:“这才是人过的日子,咱们以前没分家的时候,过的那叫什么日子,的亏分家了,不然咱哪能吃上这么多的肉。”大家纷纷点头觉得说的有道理。

  没一会儿功夫,大家都吃得差不多了,小孩子更是把肚子吃的圆滚滚的。

  李氏看着空了的陶罐,心里盘算着,明天得再去多捡些牛内脏回来,家里人多,少了也不够吃啊。

  吴氏和王氏先去看看家里清洗干净的牛内脏还有多少,又问了问婆婆在哪里,才去洗碗筷。

  她们也有好几个月没有吃过肉了,都忘记肉是啥味了,反正比不上今天的牛杂好吃,牛内脏吃起来比五花肉都好吃。

  大家吃饭都非常快,肉就煮那么多,不得快点吃。

  所以等郝运刚到家,发现家里热闹的不行,看来都回来了,回来了好啊!

  “奶奶,我好想你啊!你去哪了,家里在炖肉呢!好香,你吃了吗!”郝运总感觉眼前一群小孩子在叽叽喳喳的说话,吵的她头疼。

  老大家的三个孩子,两儿一女,大的都11岁了,闺女9岁,小儿子6岁。

  老二家的,一儿一女,他们两口子生孩子晚,所以大的闺女6岁,小的4岁。

  老三家的两个儿子,一个8岁,一个6岁。

  郝运打发她们去休息,又把家里刚吃过饭的儿子儿媳妇叫过来,商量事情。

  当然也是她先说出想法,然后大家在决定。

  “我刚才去山下看了看,发现过路的人也不少,家里的这些牛内脏咱们也吃不完,留到明天说不定都坏了,还不如做成牛杂汤便宜卖了,还能挣一点钱。”郝运坐着,看着他们一个个没反应过来。

  有些头疼,这也不怪他们,原主一家人都没有做过生意,就连摆摊都没有过,一年四季都是在田地里忙活。

  就因为没有做过生意,赵大山几人也算孝顺,并没有反驳,或者不同意。

  赵大山作为家里的长子,憨厚的笑道:“娘,这些俺们都不懂,你说咋做,俺们都听你的。

  “是啊!娘,我们都不懂怎么做生意,你就说,要做什么。”赵山站起来直接说道。

  赵二山也摸了摸头道:“俺也听娘的安排。

  就连吴氏她们三人,也是没什么意见,毕竟现在可是婆婆在当家。

  见大家都没有意见,郝运直接安排起来了。

  “老大,你去把家里的小水缸清洗干净,拿到山脚下十字路口那里荒地旁边,记得别离路上太近。

  “老二,你去山脚下把灶台搭起来,能放下水缸就行。

  “老三,你去砍一些竹子,编一些草帘,搭棚子用,等你大哥忙完,你们一起搭。

  安排完三人,郝运就让他们先去忙去了。

  三人应了一声,拿着工具就开始忙碌起来。

  见他们还算听话,郝运点点头,觉得原主这几个儿子别的不说,还挺孝顺的。

  在看向三个儿媳妇,继续交代到,“吴氏你去把牛内脏切成大块,先放在筐里,切好后让老大拿到山脚下去。

  “李氏王氏,你们带着孩子们去捡柴火,捡石块,木板,如果真的有人来吃饭,不能没有地方坐。

  三人应了一声,便各自行动起来。

  吴氏一个人在厨房切肉,坐在凳子上也不累,都是洗干净的也没有什么腥味。

  李氏和王氏带着孩子们下山,就在搭棚子的周边四处寻找。

  孩子们可兴奋了,跟小麻雀似的叽叽喳喳,跑来跑去,大一点的还知道帮忙捡柴火。

  “你们几个别乱跑,田收你看着点弟弟妹妹们,别让他们乱跑。”李氏不放心的又交代一句。

  “知道了二婶,我会看着他们的。”田收见他们光顾着玩,就让他们去捡柴火去了。

  李氏捡着石头,小声跟正在捡柴火的王氏说道:“三弟妹,你说娘刚才说的话靠谱吗!我怎么感觉有点悬啊!这荒山野岭的哪里有什么人,可别白忙活一场了。

  王氏停下手中的活,思索片刻后才说道:“二嫂,娘既然这么安排,想必是心里有诚算的,咱们呀!就先照着做,万一真成了呢!咱们家里也有一个挣钱的机会。

  “而且家里这些牛内脏放着也是浪费,试试总归没坏处。”李氏听了,觉得也有道理,便不再抱怨,继续专心捡石头,反正现在家里还没有分家,挣多少钱都是大家的。

  李氏眼尖,瞧见远处有一块又大又平整的石板,也不在跟王氏聊天了,这么一大块石板,当个桌子刚刚好。

  几个孩子们在一旁嘻嘻哈哈地捡着柴火,不一会儿就堆成了小山。

  此时,赵大山已经把小水缸清洗干净,正费力地往山脚下扛去。

  郝运看见了,嘴巴抽了抽,让他赶紧把水缸放下:“老大,水缸那么重,你不会滚着下山吗!”

  “娘,这水缸我好不容易清洗干净,要是滚着下去,不就脏了,也没有多重,我能搬。”赵大山可不想在重新清洗一遍。

  赵二山也在山脚下忙活着搭建灶台,虽然动作有些生疏,但好在进展还算顺利,干的有模有样,郝运也在一旁指导他需要什么样子的灶台。

  赵山在山上已经砍了不少竹子,直接从山上丢下来的,此时正在和赵大山一起商量怎么搭建棚子,要盖多大的棚子。
  http://www.abcsee.cc/47876/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