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网 > 李世民重生水浒 >第204章 东京宫殿定国策 承乾誓雪靖康恨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204章 东京宫殿定国策 承乾誓雪靖康恨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春节已过,在官员和工人的努力之下,汴梁城的修复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春风卷着残留的寒意,掠过柴承乾玄色的摄政王冕服。

  由于天气寒冷,皇帝年纪太小,所以现在朝会也没有举行,现在国家的大小事务,基本上都是在柴承乾的摄政王府商议,政令也由摄政王府出入。

  赵鼎、许贯忠,张叔夜,李纲等大臣站在大殿之上,望着这位撑起大宋半壁江山的摄政王,眼中满是敬畏。

  “靖康一役,都城残破,宗室蒙难,百姓流离,这是我大宋百年未有之奇耻,也是我华夏百年未有的灾难。”柴承乾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带着穿透人心的重量。

  “如今幼主登基,天下初定,但内忧外患仍在。楚地、蜀地虽表面臣服,实则暗流涌动;北方金贼虽退,却仍虎视眈眈,燕云十六州尚未收复,二帝蒙尘之仇未报。”

  他转身面对二人,眼中闪过锐利的锋芒:“当务之急,需立三条国策,以安天下,以雪国耻。”

  “其一,练兵备边,整军北伐。”柴承乾伸出手指,语气坚定,“河北东路、河北西路、河东三路,即刻推行募兵制,挑选精壮,编练新军。岳飞、卢俊义、孙安等将领,需加紧操练兵马,改良军械,重点打造骑兵与火器部队。三年内,我要让大宋铁骑具备和金人作战之力,必收服燕云十六州。将来我们还要率大军北上直捣黄龙,将金贼掳走珍宝和粮食尽数夺回,洗刷靖康之耻!”

  赵鼎闻言,心中一震:“摄政王,三年之期过于紧迫。如今国库空虚,民生凋敝,大规模练兵恐难以支撑。”

  “国库空虚,便开源节流;民生凋敝,便以战养战。”柴承乾语气果决,“裁减冗余官员,压缩宫廷开支,将省下的财力尽数投入军饷与军械制造;同时,鼓励边地开垦荒地,军屯与民屯并行,保障粮草供应。”

  柴承乾继续说道。“金贼劫掠我大宋国库的财富,我们便从他们手中夺回来!三年之期,非我强求,而是金贼不会给我们更多时间。他们此刻正在漠北休养生息,若等他们恢复元气,南下再犯,我大宋又将陷入险境!”

  许贯忠点头附和:“摄政王所言极是。金贼虽退,但其主力仍在,若不趁其元气未复之时北伐,日后再想收复燕云,难度更大。臣愿前往河北,协助岳飞、卢俊义操练兵马,整备边防。”

  “好!”柴承乾颔首,“许将军熟悉河北政务,此事便交予你。务必让三路大军形成犄角之势,互为呼应,既防范金贼南下,又为北伐做好准备。”

  “其二,休养生息,恢复生产。”柴承乾继续道,“自今日起,江南减免两成赋税,河北西路减免三成,让百姓得以喘息。召集流民,分配土地,发放种子与耕牛,鼓励开垦荒地;修复汴梁、大名、真定等重镇的城池与水利设施,恢复漕运,促进商贸流通;提拔有才干的地方官员,整顿吏治,严禁苛捐杂税,让百姓安居乐业。”

  赵鼎眼中闪过赞许:“摄政王此策,实乃固本之良策。民心是立国之本,百姓安定,国家才能强盛。臣愿牵头负责此事,协调各地转运使,确保政令畅通,物资到位。”

  “赵大人老成持重,此事非你莫属。”柴承乾道,“切记,官吏若有贪污腐败、欺压百姓者,一律严惩不贷。我要让百姓知道,大宋虽遭劫难,但仍能护佑子民,让他们重拾对朝廷的信心。”

  “其三,收拢民心,重塑国威。”柴承乾的目光望向远方,语气带着一丝沉重,“靖康之耻,不仅是军事上的失败,更是民心的重创。许多百姓对大宋失去了信心,这比城池残破更可怕。我们要昭告天下,讲述金贼的残暴行径,缅怀遇难的宗室百官,表彰抗金英烈;在各地建立忠烈祠,供奉为国捐躯的将士与百姓,让后人铭记他们的功绩;同时,大力宣扬忠义之道,恢复科举,选拔贤才,让天下有识之士皆能为大宋效力。”

  他顿了顿,声音愈发激昂:“我要让天下人知道,‘大宋’二字,绝非虚言,而是能护佑子民、抵御外侮的象征;我要让楚地、蜀地的百姓明白,归顺朝廷,才能免受战乱之苦,共享太平;我更要让北方的金贼知道,大宋不会忘记靖康之耻,复仇的雷霆之怒,很快就会降临在他们头上!”

  风卷着他的话语,回荡在残垣断壁之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与力量。赵鼎与许贯忠并肩而立,心中热血沸腾。他们知道,柴承乾虽无帝位,却已肩负起重建华夏、报仇雪恨的重任。这位李世民重生的摄政王,不仅有着雄才大略,更有着坚定的意志与担当。

  “摄政王,三条国策,既关乎当下安定,又关乎长远发展,臣等必定全力以赴,辅佐摄政王实现宏图伟业!”赵鼎与许贯忠齐声抱拳道。

  柴承乾望着二人,眼中闪过一丝欣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如今大宋的命运,系于你我之手。我等需同心同德,砥砺前行,纵使前路布满荆棘,也要勇往直前。三年内,我要看到燕云十六州重回大宋版图,要看到金贼遣使求和,要看到大宋重现往日的辉煌!”

  他抬手,指向北方,眼中闪过凛冽的杀意:“完颜宗翰、完颜宗望,你们欠下的血债,我柴承乾必让你们百倍偿还!靖康之耻,必当洗刷!华夏之威,必当重振!”

  夕阳西下,余晖洒在汴梁的残垣之上,为这座饱经战火的都城镀上了一层悲壮的金色。柴承乾的誓言,在风中久久回荡,不仅坚定了身边众人的信念,更预示着一场席卷北方的复仇风暴,即将来临。而大宋,在这位摄政王的带领下,正从靖康之耻的废墟中,缓缓崛起,朝着新的未来迈进。
  http://www.abcsee.cc/47888/20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