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网 > 李世民重生水浒 >第39章 临别赠弓佩 归府议屯兵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39章 临别赠弓佩 归府议屯兵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麟州城的月光透过窗棂,洒在折可卿的书桌上。此时她已换回女儿装,坐在铜镜前,看着镜中梳着双鬟的自己,眉头却紧紧蹙着。自那日与柴承乾在城外分别,她心里就像揣了只兔子,一会儿想着该如何坦白身份,一会儿又怕说出真相后,柴承乾会如何面对自己这个‘折贤弟’。

  “小姐,那柴公子明日就要离开麟州了,您真不去送送?”侍女杏儿在一旁轻声问道。

  折可卿手指绞着衣角,犹豫再三:“去!但……还是穿男装。”她终究没勇气以女儿身相见,怕那份刚刚萌芽的好感,会因身份的揭晓而变得尴尬。

  次日清晨,麟州城外的官道上,柴承乾的商队已整装待发。折可卿骑着白马,一身灰布短打,仍是“折可青”的模样,手里捧着一把精致的牛角弓,远远地就喊道:“柴兄!等一等!”

  柴承乾勒住马,见是他,笑道:“折贤弟,你怎么来了?”

  “听说你要走了,特来送送。”折可卿催马上前,将牛角弓递过去,“这弓是我折家祖传的牛角弓,射程远,力道足,送你防身。西北路远,路上若遇歹人,也好有个用处。”这把弓是她偷偷从父亲的军械库里选的,弓身雕刻着祥云纹,是把难得的好弓。

  柴承乾接过弓,掂量了一下,果然趁手,不由得笑道:“贤弟这份礼物太贵重了,我怎能收下?”

  “柴兄两次救我,这点东西算什么?”折可卿故作豪爽地摆手,心里却紧张得怦怦直跳,“你若不收,就是嫌我礼物不好!”

  柴承乾见她坚持,便不再推辞,从腰间解下一块玉佩——玉佩是暖白色的羊脂玉,上面雕刻着一只展翅的雄鹰,是柴家的信物之一。“我也没什么好送的,这块玉佩你收下。折家世代守边,若将来有难处,可凭此玉佩在西北任意柴家商行找人,柴家人看到都会听从贤弟号令。”

  折可卿接过玉佩,触手温润,鹰纹雕刻得栩栩如生,她连忙贴身收好,仿佛握住了什么珍宝:“多谢柴兄!此去沧州路途遥远,你要多加小心!”

  “贤弟也是,守边凶险,万事谨慎,多带兵卒,千万莫要再被人围住了,这次为兄可不能再及时出现了。”柴承乾一边说,还一边打趣他道。

  听到这即是打趣又带着关心的话,折可卿脸一下子就红了,不过他还是镇定的说道:“日后我必定会更加小心,等着柴兄再来看我。”

  商队已经整装待发,柴承乾拱手道别,“折贤弟,咱们后会有期!”

  “后会有期!”折可卿看着商队缓缓远去,直到身影消失在风沙中,才勒转马头回城。她攥着怀中的玉佩,心里既有离别的失落,又有一丝隐秘的期待——期待将来某一天,他们能够再遇上,那时,她一定要告诉他真相。

  两月后,沧州柴家庄。 护庄河的流水潺潺,岸边的垂柳已染上秋意。柴承乾的商队终于抵达庄门,柴进带着庄客们早已等候在门前,见儿子平安归来,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一路辛苦了,可算回来了。”

  “让父亲担心了。”柴承乾翻身下马,躬身行礼。

  父子俩来到书房,下人奉上热茶,柴进便迫不及待地问道:“西北之行如何?少华山、京兆府的事都安排妥当了?”

  “都妥当了。”柴承乾取出舆图,铺在桌上,“朱武已接管西北生意,少华山的屯田练兵进展顺利,秋收后可收粮五百石;京兆府的情报网已搭建完成,时迁传来消息,西夏确有南侵之意,麟州折家军已加强戒备。”

  他顿了顿,说起路上的收获:“此行还收服了少华山的史进、陈达、杨春,朱武已开始在少华山扩编队伍,现有能战的弟兄三百人。另外,我在麟州结识了折家军的‘折可青’,折家军战力强悍,将来若边境有事,可结为盟友。”

  柴进点头,手指点在舆图上的山寨标记:“少华山只是第一步。情报网传信来说,鲁智深在山东博州已找到合适的山头,他占据了二龙山,收拢流民五六百人,急需粮草和铁料支援;史进在少华山也需扩大屯田,明年开春至少要再招数百百庄丁。”

  “粮草不成问题。”柴承乾道,“今年沧州风调雨顺,佃户们的收成很好,除了留足口粮,可支援二龙山和少华山各三百石;铁料方面,西北的商号已在河西订购了五百斤精铁,下个月就能运到。”

  他看着舆图上星罗棋布的标记,眼中闪过一丝锐利:“儿子觉得,光靠山寨屯兵还不够。需在各山寨间建立联络暗号,统一操练阵法,让二龙山、少华山、将来可能收服的其他山寨形成呼应。另外,要加紧打造铠甲弓弩,咱们的私兵不能只有刀枪,还得有远程战力。”

  柴进深以为然:“你说得对。我已让孙安挑选庄丁中的精锐,组成一支五十人的‘锐士营’,由他亲自操练,将来作为各山寨的教头骨干。等开春后,就让他们分批去二龙山、少华山传授阵法,打造兵器。”

  父子俩一直商谈到了晚饭时间,才被下人打断,吃完饭后,两父子又接着商议,一直到了深夜。从粮草调度到兵器打造,从情报传递到人才招揽,将每一处细节都敲定妥当。窗外的月光洒进书房,照亮了舆图上密密麻麻的标记——那是柴家未来的根基,是乱世中护佑百姓的希望,也是柴承乾重新登临天下的基础。

  柴承乾看着父亲鬓角的白发,心中越发坚定:这乱世的棋局已悄然展开,他必须加快脚步,让这些散布各地的山寨与兵马尽快成长起来。

  唯有如此,才能在将来的风雨中站稳脚跟,实现那“护国安民”的誓言。而西北的风沙与麟州的那把牛角弓,也成了这段征途里,温暖而坚定的印记。
  http://www.abcsee.cc/47888/3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