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大月氏同意!签订盟约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兰陀使团返回大月氏都城的当晚,王宫议事殿内灯火辉煌。大月氏王手持屯田区的粮食样本,轻轻摩挲着连弩炮的铁箭残片,聆听兰陀详细汇报考察见闻——从重型连弩炮的雷霆万钧之威,到地龙机掘进驿道的高效便捷,再到屯田区戈壁变良田的奇迹,每一个细节都令殿内的大臣们惊叹不已。“那匈奴使者果然在撒谎!”大月氏王将手中的铁箭重重拍在案上,语气中满是震怒,“竟敢说汉军基建中看不中用,这般实力,足以碾压匈奴残部!若我们错失结盟良机,恐将成为西域的笑柄。”
兰陀躬身道:“大王英明。臣在‘丝路通驿’亲眼所见,汉军不仅防御坚固、粮草充足,更有墨家机关术的加持,贸易往来亦是一片繁荣。若与之结盟,大月氏不仅能借助其力抵御匈奴,还能打通与中原的商道,百姓生活必将更上一层楼。”
一旁的将军札木合亦附和道:“臣愿率两千骑兵加入同盟联军!有汉军的连弩炮与我军的骑兵协同作战,定能将匈奴残部彻底逐出西域!”
大月氏王当即决断:“传我命令,三日后举行盟约签订仪式,邀请陈砚大人与张骞大人前来都城,正式确立大月氏与同盟的关系!同时,命百名工匠即刻准备,随使团前往‘丝路通驿’学习机关术与屯田技术。”
消息传至“丝路通驿”时,陈砚正与墨丁调试完山地驿道运输车的原型机。此车通体由轻质硬木与玄铁打造,车轮配备减震机关,尾部的地脉驱动核心虽小巧却动力充沛,在驿站外的斜坡上行驶时平稳流畅,即便载重千斤亦毫不费力。
“大月氏终于下定决心了!”张骞手持传讯兵递来的信函,脸上洋溢着喜悦,“三日后将举行盟约签订仪式,这对同盟而言,无疑是天大的喜讯!”
陈砚放下手中的机关图纸,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此次盟约签订,不仅要确立军事与贸易协作,更要细化驿站修建的方案。鉴于大月氏多山地的地形,我们必须调整驿站的防御布局及驿道的施工计划。”
三日后,陈砚与张骞率领二十名护卫,携带精心准备的盟约文本及墨家机关模型,启程前往大月氏都城。抵达当日,大月氏王亲率文武百官在城外迎接,都城百姓夹道欢迎,手持鲜花与丝绸,高呼“汉月同盟”的口号,场面热闹非凡。
盟约签订仪式在王宫大殿内隆重举行。殿内铺设着中原的丝绸地毯,案上陈列着汉匈双方的特产——大汉的瓷器与茶叶,大月氏的皮毛与玉石。大月氏王与陈砚、张骞分坐两侧,文武百官及各国使者依次排列于殿中。
仪式启动后,张骞率先宣读盟约内容:“大汉与大月氏结成同盟,协议如下:一、军事协同,大月氏派遣两千骑兵加入同盟联军,汉军提供连弩炮等机关武器支援,共同抵御匈奴及其他外敌;二、贸易互通,双方开放所有边境口岸,降低关税,大汉协助大月氏修建三座驿站及一条山地驿道,打通贸易通道;三、技术共享,汉军派遣工匠传授墨家机关术、屯田技术与灌溉技术,大月氏则提供山地资源与劳动力;四、情报共享,双方及时互通匈奴动向等关键情报,协同应对危机。”
宣读完毕,大月氏王拿起笔,在盟约上郑重签下自己的名字,随后将笔递给陈砚与张骞。陈砚接过笔时,指尖微微一顿——这不仅是一份盟约,更是西域和平的重要保障,是墨家“兼爱非攻”理念在西域的又一次践行。
签毕盟约,大月氏王高举酒杯,朗声说道:“自今日起,大月氏与大汉便是兄弟之邦!愿我们携手同心,共守西域和平,共创繁荣未来!”陈砚与张骞亦举杯回应:“愿汉月同盟永固,西域永享太平!”
殿内众人纷纷举杯,欢呼声此起彼伏。仪式结束后,大月氏王邀请陈砚与张骞参观都城,并特意引领他们前往城外的山地,商讨驿站修建的选址事宜。“此处乃大月氏的交通枢纽,北接匈奴活动区域,南连安息国商道。若在此地修建驿站,既能有效防御匈奴,又能便利商队补给。”大月氏王指着一片地势较高的平坦地带说道。
陈砚取出大月氏山地地形详图,对照实地地形分析道:“此处地势险要,易守难攻,非常适合修建防御型驿站。我们可以将驿站的城墙设计为阶梯式,以适配山地地形,并将箭塔建于制高点,以扩大防御范围。驿道修建应避开陡峭山坡,采用‘之’字形路线,配合山地驿道运输车,确保通行顺畅。”
墨丁也补充道:“山地水源稀缺,驿站需修建大型水窖,用于收集雨水并引入附近山泉,再利用墨家防潮技术储存,以确保水源充足。粮仓则应建在地势较高处,以防山洪侵袭。”
大月氏王听后连连点头,赞许道:“有你们如此细致的规划,大月氏的驿站定能超越‘丝路通驿’,更为完善!百名工匠已整装待发,随时可前往‘丝路通驿’学习取经。”
次日,陈砚与张骞在大月氏王的陪同下,参观了大月氏的骑兵训练营。札木合将军率领两千骑兵列阵迎接,骑兵们手持长矛与弯刀,队列整齐,气势磅礴。
陈砚命人取出十架轻便连弩,现场演示其使用方法:“此连弩射程远、装填迅速,若配备给骑兵,可在冲锋时远程打击敌军,大幅提升战斗力。待工匠们学成归来,便可为全军打造连弩。”札木合亲自试用连弩,扣动扳机后,铁箭精准射中百步外的靶心,他兴奋地说道:“有此利器,我军骑兵定能所向披靡!”
在大月氏停留的五日里,陈砚与张骞还与当地商人代表进行了座谈,敲定了贸易细则——大月氏的皮毛、玉石与良马将通过即将修建的驿道运往中原,换取丝绸、瓷器与茶叶;大汉的工匠将在大月氏开设纺织作坊,传授丝绸织造技术,带动当地手工业发展。
离开大月氏都城前,大月氏王赠送了一批珍贵的良马与皮毛,作为结盟的信物。陈砚则回赠了一套完整的墨家机关图纸与山地驿道运输车的原型机,供大月氏工匠研究学习。
在返回“丝路通驿”的途中,张骞凝视着沿途的戈壁与山脉,深有感触地说:“汉月同盟的建立,为西域的和平增添了一道坚实的保障。接下来,我们便能汇聚同盟之力,彻底围剿匈奴残部。”
陈砚点头赞同:“待大月氏的驿站建设启动,快速驿道首段工程完工后,我们将召开西域各国同盟会议,全面部署围剿计划。到那时,匈奴残部将无处藏身。”
刚回到驿站,陈砚的脑海中便响起了系统提示音:【叮!检测到宿主成功推动大汉与大月氏签订正式盟约,确立军事、贸易与技术协作关系,完成主线任务关键节点:汉月同盟建立】【任务奖励:系统积分点、墨家机关“山地防御驿站”完整图纸、同盟联军作战预案模板】【主线任务更新:协助大月氏启动首座山地驿站修建工程,完成快速驿道首段工程验收,筹备西域各国同盟会议与围剿匈奴残部计划】
陈砚立于驿站城楼之上,远眺正在如火如荼施工的快速驿道,心中洋溢着坚定信念。汉月同盟的成立,犹如为西域和平注入了一剂强心针。接下来,他将率领众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整合同盟力量,彻底清除匈奴残部,为集齐四国信物、开启昆仑山天工核心奠定坚实基础,让墨家“兼爱非攻”的理念在西域生根发芽,使丝绸之路成为连接东西方的永恒纽带。
数日后,大月氏的百名工匠抵达“丝路通驿”,墨丁亲自担纲教学,从机关术的基础原理到屯田技术的实际操作,无不倾囊相授。山地驿站的修建亦随之启动,陈砚派遣十名经验丰富的工匠前往大月氏,指导选址与施工。驿站内外,一片繁忙而有序的景象,每个人都在为西域的和平与繁荣倾注全力。
http://www.abcsee.cc/47894/23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