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汉武帝醒悟!诛杀江充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甘泉宫对决的余波尚未平息,汉武帝的车驾已从甘泉宫返回长安未央宫。车驾行至朱雀大街,沿途百姓纷纷跪拜,却难掩眉宇间的惊惧——巫蛊之祸已牵连数万人,京城内外人人自危。汉武帝掀开车帘,望着街旁挂着白幡的民居,苍老的脸上满是沉痛,心中的悔意如潮水般翻涌。“传朕旨意,即刻将江充押赴闹市,处以腰斩之刑,其家族按律族灭!”汉武帝的声音透过车驾传出,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按照汉代《盗律》与《贼律》规定,欺君罔上、构陷皇亲者当处极刑,江充的罪行早已逾越律法底线,腰斩已是从轻发落。
卫青领命而去,半个时辰后,江充被押解至长安西市。昔日不可一世的绣衣使者,此刻披头散发,手脚戴着镣铐,拖地而行,发出刺耳的声响。围观的百姓群情激愤,纷纷投掷石块与菜叶,骂声不绝于耳:“奸佞贼子!害了多少无辜性命!”
午时三刻,监斩官一声令下,腰斩之刑即刻执行。江充的亲信苏文、章赣等人亦遭惩处,或枭首示众,或流放三千里。汉武帝特意下令将江充的首级悬挂于城门之上,并附文“奸佞乱国者戒”,以此震慑朝臣,安抚民心。
处置完江充党羽后,汉武帝迅速在宣室殿召集朝会,陈砚、张骞、卫青及三公九卿尽数出席。殿内气氛庄严肃穆,汉武帝端坐龙榻之上,目光扫视阶下群臣,声音虽沙哑却透出坚定:“巫蛊之祸,源于朕晚年多疑,受奸佞之徒蒙蔽,致使太子含冤,百姓遭难。朕今日在此立誓,必将彻查冤案,还天下万民一个公道!”
他随即颁布三道圣旨:其一,命御史大夫牵头,联合廷尉府彻底调查巫蛊案件,凡被江充诬陷之人,一律平反昭雪,恢复其名誉与官职;其二,对因冤屈而死的官员及百姓,由朝廷发放丧葬费用与抚恤金,其家属免除三年赋税;其三,废除江充所设的“绣衣使者”监察制度,恢复御史台原有监察体系,并加强对官吏的考核与监督。
“陛下圣明!”群臣齐声叩拜,声音中洋溢着释然之情。陈砚凝视着汉武帝,心中涌起无限感慨——这位曾横扫匈奴、开辟丝绸之路的英明帝王,虽晚年有过失,却能及时醒悟,这份魄力实属难能可贵。
朝会结束后,汉武帝特意留下陈砚与张骞,商讨西域事务。“陈砚,朕深知你心系西域,”汉武帝取出了一枚鎏金虎符,递给陈砚,“此乃西域都护使的兵符,持此符你可调遣西域各国联军,协助维护丝绸之路的安全。此外,朕已命户部调拨粮种十万石、农桑专家五十名,三日后随你一同前往西域。”
陈砚接过虎符,只见虎符上“汉西域都护府”的铭文清晰可见,入手沉甸甸,承载着朝廷对西域的深厚信任。“陛下放心,臣定不负重托,早日落实同盟盟约,确保西域长治久安。”
丝绸之路已成为大汉与西域的坚实纽带。汉武帝点头赞许,随即对张骞道:“你久经西域,熟悉各国风土人情,便留在长安协助太子处理外交事务,待西域局势稳定,再前往西域与陈砚汇合。”张骞躬身领命。
次日,陈砚前往太子宫探望太子刘据。太子虽刚经历冤屈,面容略显憔悴,但眼神依旧坚定。他紧握陈砚的手,感激地说:“若非陈大人以墨家机关术拆解伪证,我恐怕早已命丧刀下。这份恩情,刘某铭记于心。”
“太子殿下言重了。”陈砚谦逊回应,“臣只是尽忠职守。如今陛下已醒悟,冤案得以平反,殿下更应协助陛下稳固朝局,推动大汉与西域的深入合作。”他随即取出西域同盟盟约的副本,“这是西域各国共同签署的盟约,还望殿下在朝中多加美言,促成更多合作事宜。”
刘据仔细翻阅盟约,眼中流露出赞许:“盟约内容详实,兼顾各国利益,若能顺利落实,定能实现汉与西域的长治久安。你放心,我定会全力支持,待陛下龙体康复,便提议与西域建立定期互市机制。”
离开太子宫后,陈砚随即前往卫青府邸。卫青正与将领们商讨西域防御事宜,见陈砚到来,急忙迎上前去:“江充虽已伏诛,但匈奴残余势力仍在漠北伺机而动,你此番返回西域务必多加小心。我已派遣李陵率领三千玄甲军,护送粮种及农桑专家前往西域,协助你防范匈奴的反扑。”
“有卫将军鼎力相助,臣更是信心倍增。”陈砚取出墨家机关图纸,“此乃最新研制的‘地脉预警装置’,能监测百里范围内的骑兵动向。我已命墨丁在西域驿站布置妥当,一旦匈奴来犯,即刻提前预警。”卫青审视着图纸,赞叹不已:“墨家机关术果然精妙绝伦!有了这装置,西域防线可谓如虎添翼。”
三日后,长安城外的灞桥边,送行的队伍绵延数里。汉武帝亲自莅临送行,紧握陈砚之手,再三叮嘱:“西域乃大汉之西大门,守住西域,即是守住丝绸之路,守住江山社稷。朕期盼你早日传来捷报。”“臣遵旨!”陈砚躬身叩拜,随后跃身上马,与李陵率领的玄甲军及农桑专家一同启程。队伍中,粮车首尾相接,工匠们肩扛机关器械,玄甲军的盔甲在阳光下闪烁着冷冽光芒,气势磅礴,令人瞩目。
行至西域边境的盐泽关时,墨丁早已率领同盟各国代表在此恭候。“大人,您终于回来了!”墨丁快步迎上前,递上一份简报,“匈奴残余势力本欲趁长安内乱之际反扑,却因地脉预警装置的及时察觉,被岑陬将军率领的乌孙骑兵击退,斩杀敌军三百余人。”陈砚接过简报,心中顿时松了一口气。他望向一旁等候的西域各国代表,疏勒王、大宛使者等人纷纷上前见礼,眼中流露出殷切的期盼。
“诸位放心,朝廷已全力支持西域的发展,粮种与农桑专家均已抵达。我们即刻前往‘丝路通驿’,商议具体的实施方案。”当晚,“丝路通驿”灯火通明,陈砚将朝廷的支持政策详细分享给西域各国代表,各国代表无不欢欣鼓舞。
疏勒王激动地说道:“有了大汉的粮种与技术支持,疏勒的农田定能迎来丰收,玉石贸易也将更上一层楼!”大宛使者则提议:“我们愿提供火焰山精铁,与大汉工匠合作打造机关器械,共同抵御匈奴的威胁。”
陈砚点头赞同,将众人的提议一一记录在案,心中已勾勒出清晰的规划:首先分发粮种,并由农桑专家指导耕种;其次组织工匠合作,打造机关防御体系;最后召开同盟议事会,落实关税减免与商旅保护政策。
此时,系统提示音在陈砚的脑海中响起:
【叮!检测到汉武帝诛杀江充,平反巫蛊冤案,朝廷全力支持西域发展,完成支线任务:拨乱反正】
【任务奖励:系统积分210,000点、墨家机关“西域地脉防御网”图纸、大汉西域政策支持认证(永久)】
主线任务更新:落实粮种发放与技术推广,打造西域地脉防御网,召开同盟议事会,推动丝绸之路繁荣发展】
陈砚站在驿馆的城楼上,眺望着远处的灌溉渠与驿道,月光洒在水面上,泛起粼粼波光。江充伏法,长安局势稳定,西域同盟齐心协力,他深知,墨渊巨子的遗愿,大汉与西域的和平繁荣,已不再遥不可及。
次日清晨,陈砚率领工匠与农桑专家,前往乌孙东部牧场发放粮种。牧民们早已在田埂上等候,见到粮种与专家,纷纷欢呼雀跃。陈砚拿起一把小麦种子,撒向田地,金色的种子落入土壤,仿佛播下了希望的种子。他坚信,只要大汉与西域同心协力,丝绸之路定能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http://www.abcsee.cc/47894/25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