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系统支招!用基建成果换盐铁配额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盐铁物资顺利运抵墨家工坊的喜悦尚未完全消散,陈砚心中的忧虑却丝毫未减。这日深夜,他独自留在绘图桌前,对着丝路建设的进度表陷入沉思——尽管汉武帝特批后续盐铁需求可直接拨付,但桑弘羊执掌盐铁专营多年,若其暗中授意属吏拖延调拨,或在物资质量上做手脚,丝路建设仍将面临困境。更何况,随着据点建设范围的不断扩大,未来精铁、食盐的需求量将成倍增长,仅依赖陛下的临时指令,绝非长久之计。正当陈砚愁眉不展之际,指尖触碰到的青铜残片突然泛起淡绿色微光,系统光幕悄然展开:“检测到宿主面临长期盐铁供应风险,触发‘资源保障’策略建议——利用丝路基建阶段性成果,与盐铁署达成‘成果换配额’合作,将短期物资申领转化为长期供应协议,从根本上解决物资难题。”
光幕上随即显现出具体方案:“1. 优先完成敦煌、鄯善据点的‘盐铁转运站’与‘灌溉示范田’建设,形成直观的基建成果;2. 邀请桑弘羊实地考察,展示转运站对盐铁运输效率的提升及示范田对粮草增产的显着作用;3. 以‘降低盐铁运输成本、保障西域粮草补给’为交换条件,提出‘每月固定拨付五千斤精铁、一千斤食盐’的长期配额请求,换取基建成果的长期使用权。”
“这办法可行!”陈砚眼前一亮。桑弘羊虽注重节流,却更看重实际效益。若能让他亲眼见证丝路基建对盐铁专营与国家财政的积极影响,达成长期合作便有了坚实基础。他立刻起身,连夜起草方案,决定次日便召集工匠,优先推进转运站与示范田的建设。
敦煌据点的盐铁转运站选址于据点东侧的交通要道旁,依照系统提供的“模块化设计”图纸施工——主体结构由可拆卸的胡杨木框架与精铁加固构件组成,内设十座物资仓库与三条装卸通道,并配备了墨家改良的“水力起重机”,可将盐铁装卸效率提升三倍。工匠们昼夜不停,仅用十日便完成了主体建设,随后又用五日安装调试好起重机与仓储管理机关。
与此同时,鄯善据点的灌溉示范田也在稳步推进。陈砚派遣的工匠携带着“西域适种作物图谱”和先进的滴灌设备,指导当地农户在据点周边开垦出两百亩农田,种植耐旱粟和改良小麦。该滴灌设备采用精铁管道与陶制滴头,能够精准控制水量,相较于传统灌溉方式,节水效果高达五成,且可通过机关灵活调节水流大小,以适应不同作物的生长需求。
半月之后,敦煌转运站迎来了首次盐铁转运测试。当满载精铁的商队抵达时,水力起重机迅速启动,吊钩稳稳吊起每捆重达两百斤的精铁,仅用一个时辰便高效完成了三十车精铁的卸载与入库工作,相比以往人工装卸,节省了四个时辰的时间。负责押运的盐铁署属吏目睹此景,不禁目瞪口呆,连连感叹:“如此高效的作业,若能推广至整个西域,每年将节省多少人力与宝贵时间啊!”
鄯善的示范田也传来了令人振奋的消息。在滴灌技术的助力下,种植的耐旱粟已冒出嫩绿的芽苗,长势明显优于周边农户的传统农田。当地农户纷纷围住工匠们,争相询问滴灌设备的使用方法,甚至有鄯善国王派来的使者,主动提出愿以良马换取滴灌技术的推广权限。
陈砚见时机成熟,便通过兵部向桑弘羊发出邀请,恳请他前往西域考察丝路基建成果。桑弘羊本不愿前往,但在身边属吏的极力劝说下,终于改变主意——不少曾参与敦煌转运站测试的属吏纷纷称赞其高效,加之汉武帝暗中示意“多了解丝路实际效益”,他最终应允,仅携两名亲信属吏,轻车简从踏上西域之行。
抵达敦煌据点时,正值清晨。桑弘羊立于转运站外,目睹晨曦中繁忙而有序的景象:水力起重机有条不紊地装卸盐袋,工匠们借助机关控制的传送带,将盐铁精准送入各仓库,整个流程井然有序,全无往日装卸时的混乱与延误。他走近细察,轻触仓库的精铁加固构件,又审视水力起重机的齿轮传动系统,眉头渐渐舒展。
“这转运站的建设,共耗费多少精铁与银两?”桑弘羊询问道。陪同的墨尘即刻答道:“主体建设耗费精铁八百斤,银两两万缗。然而,按当前效率,每月可减少盐铁运输损耗三成,节省装卸人工成本五千缗,不出半年即可收回成本。且后续还能承接西域商队的物资转运,收取适量费用,为盐铁署增添额外收入。”
桑弘羊闻言,眼中掠过一抹惊异,却未置一词,只是继续前行至鄯善据点考察示范田。当他目睹示范田内的耐旱粟生长茁壮,而周边农田因缺水而显得枯黄时,终于按捺不住,问道:“这滴灌设备,果真能令粮食增产?”负责示范田的工匠迅速取出记录册,答道:“根据测算,采用滴灌技术的农田,每亩产量可比传统农田提升四成。若在鄯善全面推广,每年可多产粮食十万石,足以供应盐铁署在西域的所有属吏及押运队伍食用,无需再从长安调拨。”
考察途中,桑弘羊还发现,敦煌、鄯善据点的防御工事已初具规模,连弩箭塔与烽火预警系统随时待命,沿途商队络绎不绝,不少商队均携带盐铁署的物资,却未见以往常见的匈奴袭扰痕迹。“这些据点,确能为盐铁运输保驾护航。”桑弘羊心中暗忖,对丝路建设的看法逐渐改观。
返回长安后,陈砚立刻前往拜访桑弘羊。此次,桑弘羊并未摆出官架子,而是直接邀请他进入内堂,开门见山地问道:“陈尚书此次前来,莫非是为了盐铁长期供应之事?”“桑大人明鉴。”陈砚拱手回道,“如今丝路建设已初见成效,敦煌转运站可大幅提升盐铁运输效率,鄯善示范田亦能保障粮草供应。这些成果不仅能帮盐铁署节省成本,还能为国家稳定西域做出重要贡献。臣斗胆请求,与盐铁署达成长期合作——盐铁署每月为丝路建设提供五千斤精铁、一千斤食盐,作为回报,丝路沿线的所有转运站与灌溉设施,均对盐铁署免费开放,且墨家工坊将优先为盐铁署改良运输与存储器械。”
桑弘羊沉默片刻,手指轻敲桌案,心中暗自盘算:每月五千斤精铁、一千斤食盐,对盐铁署而言并非难以承受,但若能换来转运站的高效运输与示范田的粮草补给,从长远来看,反而是盐铁署获益更多。更重要的是,若丝路建设能持续推进,未来西域的盐铁资源也有可能通过商路运回大汉,进一步充实盐铁专营的储备。
“好,我答应你的请求。” 桑弘羊终于开口,语气坚定,“但我有两个条件:其一,墨家工坊须在三个月内,为盐铁署改良十台专供西域使用的盐铁运输马车,提升其载重和抗颠簸能力;其二,丝路转运站需设立专门的盐铁存储区域,由盐铁署属吏负责管理,确保物资安全。”
“没问题!” 陈砚欣然应允,神情自信,“改良运输马车之事,工坊已着手筹备,三个月内定能顺利完成;转运站的盐铁专属区域,也会即刻安排工匠进行改造。”
次日,盐铁署正式颁布公文,明确指出“每月向丝路建设拨付五千斤精铁、一千斤食盐,长期有效”,并附上了与墨家工坊合作改良运输器械的协议。消息传至墨家工坊,工匠们欢呼雀跃,物资调度官更是激动地表示:“有了长期配额,我们再也不用为盐铁物资发愁,后续据点建设也能顺利推进了!”
陈砚看着手中的公文,心中悬着的石头终于落地。他再次激活系统光幕,只见上面显示:“成功达成‘盐铁长期供应协议’,解决丝路建设核心资源难题,功绩值 ,解锁‘盐铁资源优化配置’功能(可实时监控西域盐铁产量与运输路线,动态调整配额)。”
夕阳余晖中,陈砚伫立在工坊之外,远眺天际。尽管丝路建设的重重阻碍尚未彻底根除,但盐铁供应这一关键问题的解决,无疑为前行的征途扫除了最大的一块绊脚石。他深知,接下来的重任便是加速推进后续据点的建设,以期早日实现丝绸之路的全线贯通。届时,大汉与西域的深厚友谊,将在基础设施与商贸往来的滋养下,焕发出更为夺目的光彩。
http://www.abcsee.cc/47894/5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