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网 > 从前有个忘川郡 >第11章 许负解惑 众志铸礼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11章 许负解惑 众志铸礼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诸位名士关于贡物的争论虽暂歇,但那沉甸甸的金色请柬,依旧如同压在谢珩心头的一块巨石。他虽安抚众人可从长计议,自己心中那“集名士之长,显忘川之特”的模糊想法,却始终难以凝聚成具体可行的方案。各种念头纷至沓来,又相互驳斥,令他心绪不宁。

  索性便不再枯坐,他起身走出桃源居,信步于忘川郡内。走过已然初显生机的市集,逸趣社内传来刘邦与苏轼隐约的谈笑与棋子落盘之声;路过饕餮居,闻到苏轼之前试验留下的、略带焦糊的奇异余香;遥望金戈馆,似乎能感受到那份沉淀的锐气。每一位名士都如此鲜活,他们的智慧与特长毋庸置疑,但如何将这些迥异的元素熔铸一炉,化作一件能登大雅之堂、代表整个忘川的贡物,实非易事。

  他漫无目的地走着,不知不觉,竟又来到了那处玄黑玉石铺就的九泉之井广场。井口漩涡依旧缓慢旋转,深邃宁静,仿佛之前鬼王残影的侵袭与五位名士的热闹降临都未曾发生。此处气息幽远,带着接引之地的空茫,反而让谢珩因思虑过度而有些纷乱的灵台稍稍清静下来。

  他在广场边缘寻了一处平整之地,竟也顾不得使君威仪,随意地躺了下来,仰望着忘川那永恒而微紫的天空,心中轻叹:“究竟何物,方能不负帝君所托,不负忘川之名……”

  就在他神思渺渺之际,一个略显苍老,却异常平和舒缓的声音在他身旁响起:

  “年轻人,心中所困,可是为了一份‘礼’?”

  谢珩心中一惊,猛地坐起身来。只见一位手持古朴鸠杖、身着素色布衣、白发苍苍的老妪,不知何时已站在他身侧。她面容布满皱纹,眼神却清澈明亮,带着一种洞悉世事的慈和与深邃,正含笑望着他。以谢珩的灵觉,竟也未提前察觉她的靠近。

  谢珩不敢怠慢,立刻起身,整了整衣袍,郑重拱手行礼:“老人家慧眼。在下谢珩,忝为忘川使君,确是为进献天庭之贡物所困。不知老人家是……?”

  老妪微微一笑,鸠杖轻点地面,声音不疾不徐:“老身许负。”

  许负?!

  谢珩心中一震,这可是西汉初年那位名动天下、以相术精准预言了薄夫人、周亚夫等命运的女相师!其名在史册中亦留下浓重一笔,没想到她竟也来到了忘川。

  “原来是许夫人!失敬,失敬!”谢珩再次行礼,态度更为恭敬。相师之能,往往能窥见常人难以察觉的关窍。

  “使君不必多礼。”许负摆了摆手,“老身方才感应到此地灵蕴波动,似有疑难汇聚,故而前来一看。使君所虑,非金非玉,非力非技,而在于一个‘和’字,一个‘承’字,可对?”

  谢珩眼睛一亮,仿佛在迷雾中看到了一线光亮:“夫人真乃神人也!正是如此!忘川名士汇聚,各有所长,然如何将其融汇一体,成就一份既能代表吾等心意,又具新意之礼,实难抉择。”

  许负那双仿佛能看透人心的眼睛注视着谢珩,缓缓道:“使君心中已有雏形,何必犹豫?名士之长,在于其魂;忘川之特,在于其纳。何不以此为核心?”

  她顿了顿,鸠杖指向忘川河方向,又划过天空,最终指向桃源居:“河畔之花,汲取忘川灵蕴而艳;天际之光,因忘川法则而柔;居中之卷,因名士汇聚而灵。使君所缺,不过是一件能承载这一切的‘器’,以及一个能将其完美融合的‘引’。”

  “承载之器……融合之引……”谢珩喃喃重复,脑海中那模糊的想法如同被投入一颗石子的湖面,骤然清晰起来!

  是了!他之前一直纠结于具体形态,却忘了根本!贡物的核心,不在于它是菜肴、星盘、武谱还是玩物,而在于它是否能真正承载并展现忘川名士们的精神印记与忘川这片天地的独特法则!需要一件能容纳万般气象的“器”,更需要一个能调和诸般特质的“引”!

  “多谢夫人指点迷津!”谢珩豁然开朗,对着许负深深一揖,“夫人一言,胜过谢珩苦思多日!还请夫人随我回桃源居,录名风华录,此后便是忘川一员,亦能让谢珩时请教益!”

  许负含笑点头:“既来此间,便是缘分。便依使君。”

  回到桃源居,谢珩取出风华录。许负执笔,在那散发着微光的纸页上,沉稳地写下“许负”二字。笔落,清辉笼罩其身,那苍老的身躯仿佛时光倒流,皱纹舒展,白发转乌,佝偻的身形变得挺拔。片刻之后,原地站着的不再是老妪,而是一位身着浅碧色衣裙、容貌清秀、眼神却依旧带着超越年龄的智慧与沉静的少女。她看着自己恢复青春的手掌,微微一笑,声音也变得清脆了许多:“这副模样,倒也轻省。”

  几乎同时,丹青卷上灵光再闪,一位手持鸠杖、眼神睿智的少女画像悄然浮现。

  谢珩看着焕然一新的许负,心中更是安定。他当即便将许负引见给仍在忘川的诸位名士。

  此时,苏轼正与张良在饕餮居探讨茶道,佛印在一旁敲着木鱼念经(偶尔偷瞄一下苏轼新做的点心);李淳风在观测天象;李秀宁于金戈馆练枪;项羽与虞姬在河畔漫步;刘邦则拉着吕雉在逸趣社调试他新弄来的“共鸣编磬”。

  听闻谢珩召集,众人陆续回到桃源居。见到谢珩身旁这位气息独特、手持鸠杖的少女,皆露好奇之色。

  “诸位,”谢珩朗声道,“这位是西汉着名相师,许负夫人。今日刚至忘川,已录名风华录。”

  “许负?”刘邦眼睛一亮,凑上前打量,“就是那个看出薄夫人能生天子的神婆?哦不,女神相!哎呀呀,没想到到了忘川,还能见到你这等奇人!快给乃公看看,咱这逸趣社的运势如何?”

  许负(少女模样)面对刘邦也不怯场,微微一笑,声音清脆:“汉高帝说笑了。运势在人,亦在心。陛下这逸趣社若能聚拢欢声,便是极好的运势。”

  吕雉在一旁轻轻点头,对许负投去善意的目光。

  项羽虽不信这些相面之术,但也对许负之名有所耳闻,微微颔首示意。虞姬则好奇地看着这位传说中的女相师。

  张良拱手道:“久仰夫人之名,今日得见,幸甚。”

  苏轼更是热情:“许夫人来了正好!快帮我看看,我用曼珠沙华汁液点豆腐,这运势是吉是凶?”

  佛印念了句佛号:“阿弥陀佛,苏学士,你这豆腐的‘运势’,怕是凶多吉少。”

  许负被众人围住,从容应对,言谈间既显智慧,又不失风趣,很快便融入了忘川的氛围。

  待众人寒暄稍歇,谢珩便将许负点拨后、自己已然明晰的贡物方案道出:

  “诸位,关于蟠桃盛会贡物,我已有定计。吾等将合力制作一件——‘万象星辰盘’。”

  他详细阐述道:“此盘基座,以忘川河底特有的‘冥灵息壤’混合李司监提炼的‘星辉金精’铸就,上刻忘川山川河流微缩脉络与周天星斗运行轨迹,由李司监主导,霸王与秀宁姑娘协助熔铸锤炼,务求坚固而蕴含灵韵,此为‘承天之器’。”

  “盘中核心,嵌入一枚由子瞻以忘川百种灵植精华、辅以独特厨艺心法提炼凝聚而成的‘百味混沌晶’,此晶并非食用,而是以其包容万象、调和诸味的特性,作为融合诸般气息的‘引’,象征忘川海纳百川之魂。”

  “随后,需诸位各自凝聚一缕自身最纯粹的精神印记——可以是诗文残影、武意烙印、棋道妙手、相术灵光乃至一丝逸趣欢愉之念——将其渡入这‘百味混沌晶’中。由子房先生统筹布局,使诸般气息并行不悖,相映生辉。佛印大师以佛法加持,涤荡杂驳,圆融无碍。许夫人从旁协助,把握气机平衡。最终,此盘一旦激发,可视情况展现星河运转、文气冲霄、兵戈隐现、逸趣横生等种种异象,乃至散发独特馨香,真正将吾等之精神与忘川之特质融为一体,呈现于天庭之前!”

  谢珩此言一出,厅内先是一静,随即爆发出各种议论。

  “妙啊!”苏轼第一个拍案叫绝,“以食道为引,调和万般气息!此想法旷古烁今!这‘百味混沌晶’包在我身上!”

  李淳风抚须沉吟:“以星盘为基,承载精神印记……确实比单纯的星盘或武谱更具深意。贫道愿倾力为之。”

  项羽眼中闪过一丝兴趣:“熔铸锤炼?好!此事孤可出力。”

  李秀宁也点头:“能与霸王、李司监协作,秀宁荣幸。”

  张良眼中精光闪烁:“统筹诸般精神印记,使其和谐共处……此乃绝佳挑战,良义不容辞。”

  佛印小脸严肃:“阿弥陀佛,涤荡杂念,圆融万法,正是贫僧本行。”

  刘邦挠了挠头:“凝聚欢愉之念?这个乃公在行!保证让这盘子到时候笑得比蟠桃还甜!”

  吕雉瞥了他一眼,对谢珩道:“使君安排周详,我等自当尽力。”虞姬也柔声表示愿尽绵薄之力。

  许负(少女)微笑道:“使君此策,深合‘和’‘承’之道。负愿尽力,确保气机流转顺畅。”

  见众人再无异议,且个个摩拳擦掌,谢珩心中大定。自此,制作“万象星辰盘”的工程便正式启动。

  接下来的日子,忘川郡内呈现出一派前所未有的热火朝天景象。

  李淳风整日泡在忘川河底,筛选最精纯的冥灵息壤,又于夜深时引动星辰之力,提炼星辉金精。项羽与李秀宁则成了最好的助力,项羽以无匹神力将两种材料初步融合捶打,李秀宁则以精妙的控制力辅助塑形,那叮叮当当的锤锻之声,时常在金戈馆旁临时搭建的工棚内响起,充满了力量感。

  苏轼则彻底沉浸在他的“百味混沌晶”研究中。他几乎尝遍了忘川每一种可接触的灵植,曼珠沙华、忘忧草、凝魂果……时而眉头紧锁,时而欣喜若狂,饕餮居内时常传出爆炸声或冒出各色浓烟,引得佛印频频前去“超度”,连刘邦都不敢轻易靠近品尝了。吕雉倒是细心,时常派人送去些清心静气的茶饮,叮嘱苏轼勿要太过劳累。

  张良与许负则时常聚在一起,推演精神印记注入后的排列组合,如何在有限的盘面内,最大限度地展现诸位名士的风采而不显冲突。佛印在一旁默默诵经,以其精纯的佛力,悄然净化着工坊区域内因各种能量交汇而产生的些许躁动气息。

  刘邦也没闲着,他负责调动傀儡力士搬运材料,协调各方进度,甚至还用他的“逸趣”想法,设计了几个辅助稳定能量的小机关,虽然时灵时不灵,倒也活跃了气氛。虞姬则默默为大家准备茶点,她的温柔与宁静,仿佛也是这宏大工程中一抹不可或缺的调和剂。

  谢珩作为总筹,穿梭于各处,协调资源,解决突发问题,同时以自身使君权能,缓缓牵引忘川本源的灵蕴,温养着那逐渐成型的“万象星辰盘”。

  时间在忙碌中飞逝。眼看距离蟠桃盛会只剩五日。

  这一日,在桃源居中央,所有名士齐聚。那“万象星辰盘”已最终完成。基座呈暗金色,上有银色星河流转,山川脉络隐约可见,触手温润而沉重。核心处,一枚鸽卵大小、色泽混沌却隐隐散发出百种奇妙气息交融光晕的晶体静静悬浮,缓缓旋转。

  “诸位,”谢珩环视众人,声音带着一丝疲惫,更多的却是激动,“请!”

  苏轼率先凝神,一指轻点,一缕融合了豁达与创造的精神印记,带着淡淡的食物馨香,投入晶石。

  接着是李淳风的睿智推演,项羽的霸烈武意,李秀宁的飒爽兵魂,张良的运筹帷幄,佛印的禅意圆融,刘邦的逸乐之趣,吕雉的沉静决断,虞姬的婉转深情,以及许负的洞悉气机……一道道色彩各异、气息独特的精神光华,如同百川归海,在张良与许负的引导下,井然有序地没入那“百味混沌晶”中。

  晶石光芒大盛,内部仿佛有无数微缩的景象生灭流转,却又奇异地和谐共存。最终,所有光华内敛,晶石稳稳嵌入星盘基座中央。

  整个“万象星辰盘”发出一阵低沉的、悦耳的嗡鸣,旋即归于平静。它静静地躺在那里,外观古朴,却自内而外散发出一种包容万象、深邃无比的独特气息,仿佛将整个忘川的精华与灵魂都浓缩于这一盘之中。

  成了!

  众人看着这凝聚了所有人近一月心血的杰作,脸上都露出了欣慰与自豪的笑容。蟠桃盛会的贡物,终于在此刻,大功告成。
  http://www.abcsee.cc/47914/1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