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新袍隐异 盛宴偿约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回到桃源居枢机殿,谢珩并未急于处理公务。他静立于殿中,心念微动,那套得自酆都帝君的墨蓝色“镇魂守心袍”便浮现在他身前。官袍上暗金色的流纹如同活物般缓缓游动,散发出深邃而内敛的气息。他仔细感受着这件新袍服。正如帝君所言,它不仅材质非凡,更蕴含着一丝灵性,可以根据穿着者的心意,在一定范围内调整样式细节。谢珩对之前那身紫色官服的样式颇为满意,觉得其既符合身份,又不失飘逸。于是,他心念集中,引导着仙力注入袍服。
只见墨蓝色的底色如同水波般荡漾,逐渐褪去,化为了他熟悉的、代表着忘川使君的深紫色。袍服上的暗金流纹也随之变得更为隐秘,只在特定光线下或当谢珩主动催动时,才会显现出玄奥的轨迹。剪裁、袖口、衣襟等细节,皆与他之前的官服一般无二,从外表看,几乎没有任何变化。
然而,谢珩却能清晰地感知到不同。穿上这身调整后的新官服,周身仙力的流转似乎更加顺畅自如,心绪也格外沉静宁和,仿佛有一层无形的屏障守护着灵台,外邪难侵。更重要的是,他能隐约感觉到,自身与整个忘川天地,与那些散布在各处的名士们,产生了一种更为紧密而微妙的联系。一丝丝纯净而温暖、源自名士们精神活动的无形能量(香火之力),正如同涓涓细流,透过这身官服,缓缓汇入他的仙源,虽然目前还很微弱,但确确实实存在着,并且随着他对袍服能力的熟悉,这种感知和引导能力还在缓慢增强。
他微微一笑,对这身新行头颇为满意。外观不变,功能大增,正合他低调行事的心意。
步出桃源居,果然如他所料,沿途遇到的名士,无论是匆匆而过的墨羽,还是在河边漫步交谈的上官婉儿和太平公主,都未曾察觉他官服有何异样,依旧如常行礼问候。谢珩心中一定,信步朝着今日忘川最热闹的方向——饕餮居走去。
还未靠近,震天的喧哗声和浓郁的酒香便已扑面而来。饕餮居内,人头攒动,几乎所有的空位都被占满,更多的名士则是围在中央最大的一张桌子旁,气氛热烈得如同煮沸的水。
桌子两端,正是今日的主角——刘邦与项羽。两人皆是满面红光,额角见汗,面前各自堆着好几个空了的酒坛。刘邦依旧是那副混不吝的样子,挽着袖子,一脚踩在凳子上,正举着一个海碗,对着项羽嚷嚷:“项籍老弟!还能不能行了?认输吧!认输我请你喝三天!”
项羽则端坐如山,虽也饮了不少,但身姿依旧挺拔,眼神锐利,闻言冷哼一声,抓起手边一个更大的酒坛,拍开泥封,仰头便“咕咚咕咚”豪饮起来,酒液顺着他的下颌流淌,浸湿了衣襟也毫不在意,尽显霸王豪气。
“好!”
“霸王海量!”
周围顿时爆发出阵阵喝彩与助威声。
苏轼和佛印则成了最忙碌的“后勤总管”,不断指挥着几个帮忙的魂灵从后厨搬出一坛坛新启封的仙醪、瑶琨等美酒。苏轼一边搬,一边还在那啧啧点评:“此坛‘玉液’年份足,醇厚!项王好眼光!哎,刘兄,你那坛‘琼华’也不错,清冽甘爽,适合慢饮……哎呀,你这般牛饮,真是暴殄天物!”
佛印依旧是笑呵呵的模样,仿佛眼前不是斗酒,而是一场有趣的禅机:“阿弥陀佛,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两位施主豪情万丈,亦是真性情也。”
谢珩站在人群外围,静静看着。只见刘邦起初还能与项羽碗对碗地拼,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项羽饮酒如同长鲸吸水,速度与量都丝毫不减,而刘邦的脚步却开始虚浮,眼神也有些涣散,全靠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强撑着。
又过了小半个时辰,随着项羽将最后一滴酒液倒入口中,重重地将空酒坛顿在桌上,发出“砰”的一声闷响。刘邦试图效仿,手却一软,酒碗“哐当”掉在地上摔得粉碎,他整个人也晃了两晃,眼睛一翻,直接出溜到桌子底下去了,鼾声随即响起。
“哈哈哈!赢了!是孤赢了!”项羽虽也醉意深沉,但神志尚存,见状不由得拍案大笑。
围观的名士们也是哄堂大笑,气氛达到了高潮。
这时,一道身影分开人群走了进来,正是吕雉。她看着桌下不省人事的刘邦,眉头微蹙,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淡淡地对项羽和周围众人点了点头,然后便俯身,毫不费力地将醉成一滩烂泥的刘邦架了起来,拖着他便往饕餮居外走去,动作干脆利落,显然是习以为常。刘邦嘴里还兀自嘟囔着含糊不清的醉话。
谢珩看着这两位,以及旁边同样醉眼惺忪、还在拉着杜甫说要“与尔同销万古愁”的李白,还有不少在这场斗酒盛会中畅饮助兴、此刻也已东倒西歪的名士,无奈地摇了摇头。他走到柜台前,对正在扒拉算盘的苏轼和笑呵呵的佛印道:“今日在场所有名士的酒水费用,一并记在桃源居的账上吧,回头让墨羽结算。”
苏轼闻言,眼睛一亮,连忙道:“使君慷慨!那我可就不客气了,正好新到了一批西域来的葡萄美酒,价格可不菲……”他话没说完,就被佛印拉了一下,这才讪讪住口。
谢珩笑了笑,并未在意。他身为忘川使君,俸禄是以天庭发放的“玄玉”结算,虽不算巨富,但支付这些酒资还是绰绰有余的。(名士们的货币为通宝铜板,这是谢珩向酆都递交申请后由玄玉按一定比例兑换的,一玄玉可兑换一万通宝)
几日之后,谢珩正在桃源居内翻阅袁天罡与李淳风联名提交的、关于在忘川特定区域设立大型观星台的计划书,刘邦的声音便在外间响了起来。
“谢使君!谢使君可在?”
谢珩抬头,只见刘邦精神抖擞地走了进来,脸上带着惯有的、略带市井气的笑容,全然不见几日前的醉态。
“高帝陛下,有事?”谢珩放下玉简。
“嘿嘿,”刘邦搓了搓手,“当然是来请使君赴宴的!今日饕餮居,我老刘做东,请全忘川能喝酒的朋友们聚聚!人都到得差不多了,就差您这位大忙人了!”
谢珩略一思索,便想起这是他与项羽斗酒输掉的赌约——宴请全忘川能饮酒的名士。他点了点头:“好,我随后便到。”
“得嘞!您可快点啊!”刘邦说完,又风风火火地走了。
当谢珩踏入饕餮居时,即便是见惯了场面的他,也不由得为眼前的景象微微动容。整个饕餮居大堂几乎被坐满了,济济一堂,皆是青史留名的人物,酒香混合着各种佳肴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嬴政独踞一桌,身着玄色常服,自斟自饮,姿态优雅而带着帝王的疏离,李斯恭敬地陪坐在稍远的下首,偶尔低声交谈几句。
刘彻与卫子夫、卫青、霍去病一桌,气氛相对轻松。刘彻举杯畅饮,颇具帝王豪气;卫子夫温婉浅酌;卫青沉稳持重,饮酒有度;霍去病则少年意气,颇为豪爽。
项羽自然是与虞姬坐在一处,他依旧是海碗豪饮,虞姬则在一旁微笑着为他布菜、斟酒,姿态温柔。许负坐在他们邻桌,小口啜饮着果酒,目光灵动地观察着在场众人。
李白和杜甫自然是在一起,李白已然放浪形骸,举着酒壶直接对口豪饮,一边喝一边高声吟诗,引得满堂喝彩;杜甫则相对克制,但面对老友的热情,也喝了不少,脸上带着红晕,眼神却愈发明亮。
陆游与辛弃疾坐在一桌,两人似乎边饮边谈论着什么,时而激昂,时而沉郁,辛弃疾更是以筷击节,哼唱着悲壮的词句,陆游则抚掌附和。
李清照独自坐在窗边一隅,面前放着一个小酒壶和几碟精致小菜,她饮酒的姿态优雅而带着几分文士的落寞,仿佛在品味着酒中的人生百态。
李隆基与杨玉环坐在稍显安静的角落,李隆基默默饮酒,目光偶尔复杂地看向杨玉环;杨玉环则只是象征性地沾了沾唇,大部分时间都在静静聆听台上的乐师演奏(并非她的长恨阁乐班),神情平静。
玄奘大师也破例在场,但他面前只有清茶一盏,正与身旁的佛印低声探讨着佛理,对满堂酒肉视若无睹。(刘邦以为是他客气,想找些素酒被拒绝了)
袁天罡与李淳风(依旧是孩童模样,但被特许以茶代酒参与盛会)师徒二人则凑在一起,对着窗外初升的星辰指指点点,似乎在借着酒宴的热闹气氛探讨星图,与周遭的喧嚣格格不入却又自得其乐。
韩非坐在角落,面前只有一小杯酒,他饮酒极慢,仿佛在思考着什么,眼神锐利地扫视着全场,带着法家特有的冷静与审视。屈原坐在他的对面,似乎也在思考着什么
见谢珩到来,众人纷纷起身或举杯示意。刘邦作为东道主,更是热情地将他引到主位之一坐下,大声道:“诸位!使君到了!今日多谢诸位赏光,给我老刘这个面子!来,满饮此杯!”
一时间,觥筹交错,欢声笑语充斥耳畔。谢珩也融入其中,与诸位名士谈笑饮酒。他能感觉到,身上这件新官服正在悄无声息地运作着,不仅让他千杯不醉(仙体本就不易醉,但此袍更增效果),更隐隐吸纳着这场盛大欢宴中,名士们畅快、激昂、欣慰等各种正面情绪所衍生的、更为浓郁的“香火之力”,使其仙源愈发充盈凝练。
这场盛宴持续了许久,直至夜深,方才渐渐散去。名士们各自尽兴而归。
次日,刘邦揉着似乎还有些发胀的额头,来到桃源居向谢珩道谢。他苦着脸,半真半假地抱怨道:“使君,您是不知道啊!这帮家伙,一个个看着人模人样,喝起酒来那叫一个狠!尤其是李白那小子,还有项羽、霍去病那几个……唉,我的荷包可是大大地缩水了啊!这忘川的通宝,赚起来不易,花起来倒是如流水一般。”
谢珩看着他这副模样,不由得微微一笑。他深知刘邦性子,其中虽有夸张,但花费巨大恐怕也是事实。他温言道:“陛下履行赌约,慷慨宴请,维系了忘川和睦热闹,其情可嘉。此次宴饮所耗通宝,桃源居可承担一半,稍后我让墨羽拨付给你。”
刘邦闻言,顿时眉开眼笑,连连拱手:“哎呦!那可多谢使君了!还是使君体恤我们这些‘穷人’啊!”他又插科打诨了几句,这才心满意足地离去。
谢珩看着他离开的背影,摇了摇头。维系这忘川的运转与和谐,需要处理的,又何止是鬼王威胁与名士降临?这些琐碎而充满烟火气的人情往来,亦是其中重要的一环。而他,乐于见此
http://www.abcsee.cc/47914/11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