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网 > 从前有个忘川郡 >第186章 金谷遗韵 忘川华筵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186章 金谷遗韵 忘川华筵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潘安与杨容姬联袂来访桃源居,倒是让谢珩略感意外。彼时他正于窗前静观忘川河水奔流不息,彼岸花开花落。

  “使君,”潘安执礼,声音清润如玉,他风姿绝世,即便在冥府幽光下依旧光彩照人,“季伦兄于新宅‘金谷园’略备薄酒,设安家宴,特遣我夫妇前来,恳请使君拨冗莅临。”他身侧的杨容姬亦温婉一礼,姿态端庄。

  谢珩闻言,心中微动。石崇动作倒是迅捷,那日划定地域,与范蠡敲定建材后,不过数日,竟已能将宅院整治到可以设宴的程度?看来那“忘川首富”的通宝与范蠡的手段结合,效率着实惊人。而这“安家宴”之名,在忘川亦是头一遭,石崇广邀目前已至忘川的所有名士,其意不言自明,既要展示豪奢,亦有在忘川立足扬名之意。

  “有劳安仁先生、夫人亲至。石先生雅意,谢珩定当赴约。”他颔首应允。

  是夜,忘川河畔原本空旷的河湾,已然矗立起一片灯火辉煌、极尽华美的建筑群,虽不及真正历史上金谷园的规模,但在忘川这幽邃之地,已堪称惊世骇俗。楼阁亭台依地势而建,引忘川之水为曲池,池中泊着缀满明珠的画舫。主体建筑以泛着幽光的冥灵石为基,梁柱竟是用了范蠡不知从何处弄来的、散发着清冷月辉的“月宫桂木”,瓦片则是流光溢彩的“星辰金沙”烧制,夜间自行生辉,将周遭映照得如同琉璃世界。无数琉璃灯、鲛绡宫灯点缀其间,丝竹管弦之声悠扬飘荡,与忘川永恒的静谧形成了奇异的对比。

  谢珩一踏入这新“金谷园”,便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喧嚣与热浪。园内宾客云集,几乎汇聚了目前忘川所有的英魂,景象蔚为壮观。

  池畔水榭,嬴政独自凭栏,负手而立,玄衣纁裳,目光沉静地扫视着这奢华景象,面上无喜无怒,仿佛在审视一处新征服的疆土,又似在衡量此等靡费若用于军国大业该当如何。韩非与李斯静立稍远处,低声交谈,目光偶尔掠过场中众人,带着法家特有的冷静审视。白起则抱臂靠在一根桂木柱旁,气息凛冽,与周遭的绮靡氛围格格不入,仿佛随时准备拔剑。

  另一处亭台,武则天与吕雉这两位曾权倾天下的女性正并肩而立,武皇凤目含威,扫视全场,嘴角噙着一丝似赞似讽的笑意;吕后则神色更为冷峻,目光在石崇、范蠡等人身上停留片刻,不知在想些什么。萧绰与刘娥在一旁轻声交谈,气度雍容,虽不似武、吕那般锐利,却也自有一股掌权者的沉稳。幼年的太平公主与上官婉儿则活泼得多,好奇地在人群中穿梭,看着那些精美的点心与闪烁的灯饰,发出清脆的笑声。

  曲水流觞之畔,自然是文士们的聚集地。李白早已豪饮数杯,正与杜甫高谈阔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苏轼与佛印凑在一处,对着席间一道用“幽冥暖玉”板炙烤的灵兽肉评头论足,佛印那少年面容上满是饕餮之欲,苏轼则一边品尝一边与身旁的欧阳修探讨火候。欧阳修捻须含笑,目光温和,看着眼前的热闹,仿佛回到了汴京文坛盛会之时。王安石则独坐一隅,面前虽也摆着酒肴,却几乎未动,眉头微锁,似在思考这极致的奢华背后所代表的生产力与分配问题。陆游与辛弃疾并肩而立,望着这繁华,眼中既有文人的欣赏,亦有一丝难以言喻的慨叹,或许是想起了故国山河。曹雪芹安静地坐在角落,手中把玩着一个精致的酒杯,眼神迷离地观察着每一个人,每一处细节,仿佛在为他那未尽的“红楼”积累新的素材。王羲之与赵孟頫、管道升夫妇则围在一张案前,对石崇拿出来炫耀的一卷据说用“星辰金沙”书写的前朝法帖品鉴着,时而点头,时而低声交流。

  武将勋贵们则另成一团。刘彻与卫青、霍去病舅甥站在一起,帝王气度俨然,霍去病少年锐气,对场中的歌舞颇感兴趣,卫青则沉稳许多。项羽与刘邦这对老冤家不可避免地对上了眼,项羽冷哼一声,别过头去,虞姬轻轻拉住他的手臂;刘邦则浑不在意,笑嘻嘻地凑到张良身边低语着什么。朱棣与朱元璋、马皇后在一处,朱元璋面色沉肃,马皇后则温言与郑和说着话。李秀宁英姿飒爽,与卫子夫轻声交谈,阴丽华娴静地陪在刘秀身侧。

  玄奘大师与袁天罡静立一旁,低眉垂目,似在默诵经文,与这喧嚣保持距离。少年李淳风则好奇地东张西望,对范蠡弄来的那些奇珍异宝更感兴趣。王贞仪这位少女科学家,则对引动忘川之水的水车机关颇为好奇,仔细观察着。干将莫邪夫妇似乎对建筑本身的材质和结构更感兴趣,低声讨论着那“月宫桂木”的坚韧程度。伍子胥、勾践、夫差这三位吴越故人,气氛微妙,各自保持着距离。屈原独立于水边,衣袂飘飘,望着幽深的忘川河水,不知是否又在构思新的《九章》。

  范蠡无疑是场上最忙碌的人之一,他穿梭于各路名士之间,笑容可掬,时而与石崇低语,汇报着物料花费,时而向其他对宅院感兴趣的名士递上“通衢宝阁”的名帖,精明算计的眼神从未停歇。

  宴会的主角石崇,自然是意气风发。他身着最为华丽的锦袍,周身的珠光宝气几乎要压过现场的灯辉。他携着盛装打扮、怀抱琵琶的绿珠,不断向宾客敬酒,接受着或真心或客套的恭维。潘安与杨容姬则扮演着半个主人的角色,温文尔雅地招呼着客人,潘安的绝世容貌引得不少女眷(如杨玉环、管道升等)侧目,杨容姬则以其才德与几位才女相谈甚欢。

  李隆基与杨玉环的关系依旧微妙,他坐在离玉环不远不近的地方,目光时常落在她身上,带着追忆与复杂的情愫。玉环则专注于欣赏绿珠即将开始的琵琶演奏,偶尔与身旁的李清照低语几句诗词韵律。

  谢珩的到来,引起了一阵小小的骚动。众名士纷纷起身或颔首致意。石崇更是大步迎上,豪迈笑道:“使君大驾光临,我这金谷园真是蓬荜生辉!快请上座!”

  谢珩还礼,目光扫过这前所未有的名士齐聚之景,心中亦是感慨。他于主宾位坐下,看着眼前金盘玉盏盛放的、由饕餮居(苏轼佛印联手操办部分)和石崇自家厨役精心烹制的各色珍馐,许多食材连他也未曾见过,想必又是范蠡的“功劳”。

  宴至酣处,石崇兴致更高,命绿珠于那流光水晶筑成的“妙音阁”中弹奏琵琶。绿珠纤指拨动,一曲《明君》婉转流出,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技艺超群,情感丰沛,竟将满园的喧嚣都压了下去。杨玉环听得如痴如醉,李隆基眼神愈发幽深;李白击节赞叹,杜甫微微颔首;就连嬴政,也略微侧耳,似在倾听。

  曲毕,满堂喝彩。石崇得意非凡,更是宣布,今夜所有开销,皆由他一人承担,并再次强调了他“忘川首富”的地位,引得范蠡在下面笑得见牙不见眼。

  谢珩坐于席间,静观这浮世绘卷。他看到欧阳修与王安石短暂的目光交流,其中包含了太多的过往;看到苏轼试图与王安石搭话,后者虽仍显冷淡,却也不似之前那般剑拔弩张;看到刘邦悄悄对石崇的财富流露出羡慕之色,被张良以眼神制止;看到武则天与吕雉交换了一个彼此了然的眼神……

  这场安家宴,不仅是石崇的炫富之举,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忘川众生相。前尘的恩怨、现世的性情、各自的追求,在这奢华与喧嚣之下,暗流涌动。

  直到忘川天际泛起永恒的冥紫色微光,预示着“长夜”将尽,宴会方才渐散。名士们三三两两离去,或赞叹,或不屑,或若有所思。

  石崇与潘安、杨容姬、绿珠送至园门,脸上带着满足的红光。谢珩最后离开,对石崇道:“季伦先生此番盛宴,令忘川生色不少。”

  石崇哈哈大笑,志得意满:“使君过奖!日后若有机会,当再设盛筵,与诸君同乐!”

  谢珩微微一笑,颔首告辞。走在回归桃源居的路上,身后那灯火通明的“金谷园”渐渐融入忘川的背景之中。他知道,经此一夜,石崇之名,其富其奢,必将传遍忘川。而这汇聚了千古英魂之地,也因此番盛宴,变得更加鲜活,也更加复杂。未来的忘川,因着这些性格各异、故事纷呈的名士,注定不会寂寞。使君的身影,悄然消失在薄雾深处,继续守望这片永恒的魂灵归宿。
  http://www.abcsee.cc/47914/19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