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网 > 从前有个忘川郡 >第22章 游商入京 棋觅红尘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22章 游商入京 棋觅红尘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象棋一物,源远流长。其雏形或可追溯至上古兵家推演之戏,然真正脱胎换骨,定型为后世熟知之貌,并风行于市井闾巷之间,乃在唐宋之际。唐时“宝应象棋”已具后世雏形,有将、车、马、卒等子,然规制未严;至宋,得益于市井文化繁荣,棋盘终定型为纵九路、横十路,中间赫然刻有“楚河汉界”,子力增至三十二枚,规则愈趋完善周密,“象戏”之称深入人心,不仅见于文人雅士的书斋,更遍布茶楼酒肆,成为贩夫走卒皆可参与的娱乐;及至明朝,尤其到了中叶,象棋发展可谓臻于鼎盛,棋制完全成熟,战术丰富多变,《梦入神机》、《百变象棋谱》等着作迭出,深入社会各阶层,真正成为雅俗共赏、妇孺皆知的“国手戏”,街头巷尾,树荫檐下,皆可闻那棋子落枰的清脆噼啪之声,与争执笑骂之音交织。

  谢珩既知此物乃后世所创,且于明朝最为风行易得,心中便有了定计。他于桃源居静室之内,摒除杂念,取下发间那支看似朴拙无华的“乾坤镜”木簪。此宝非仅能微调形貌,更蕴含一丝时空法则,具穿梭阴阳、幻化外形之玄妙。他默运仙力,如涓涓细流注入簪中,清辉顿时流转不息,笼罩全身。刹那间,周身那象征忘川使君权柄的紫色官袍悄然隐去,取而代之的是一袭质地普通、浆洗得略泛白、甚至还带着些许旅途风尘的藏青色直裰,头上戴着一顶同色的、寻常商贾常见的六合统一帽,脚下踩着一双半新不旧的千层底布鞋,腰间挂着一个看似沉甸却内藏乾坤的褡裢。其容貌亦在清辉中稍作调整,刻意掩去了那份过于出尘的仙家气质与鹤发童颜带来的特异感,皮肤染上些许风霜之色,眉宇间多了几分市井历练的精明与行走四方养成的和气,唯有一双眼眸深处,那抹洞察世情的沉静未曾改变。此刻的他,混入人流,便如一滴水汇入江河,毫不起眼。

  仙力微荡,时空流转,阴阳界限于刹那间模糊。下一刻,谢珩已置身于一条尘土飞扬、车辙深陷的北方官道之上,时值午后,秋阳尚有余威。耳边骤然涌入的,是远比忘川乃至天庭都要嘈杂、鲜活、充满烟火气的声响:独轮车吱呀作响,骡马打着响鼻、不耐地刨着蹄子,车把式的吆喝声、脚夫沉重的喘息声、小贩沿路叫卖干粮饮水的清脆嗓音,以及南腔北调的行人交谈声,混杂着尘土的气息,构成一幅生动的尘世行旅图。他抬眼望去,不远处,一座巍峨雄壮、仿佛巨龙盘踞的庞大城池矗立在辽阔的华北平原之上,城墙高厚,以巨大的城砖垒砌,垛口如齿,箭楼高耸,在秋日阳光下投下巨大的阴影,一股森严厚重的帝都气象扑面而来。那城门上方,石刻的“正阳门”三个大字遒劲有力,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彰显着此地乃大明王朝的心脏——京师北京。

  谢珩下意识地探手入怀中,乾坤镜所化的褡裢中,已依照此世法则,备好了一些这个时代通用的碎银子与成串的铜钱,触手冰凉而坚实,带着属于人间的“真实”质感。他虽是超脱生死、坐忘川的仙官,但初次以凡俗之身,亲身踏足这阳世红尘,目睹这鲜活滚烫、生机勃勃的人间景象,心中也不由生出几分奇异的新鲜与感慨。忘川虽好,汇聚千古英魂,终究是灵蕴凝聚、偏于清寂的魂灵安栖之所;天庭固然庄严祥和,仙气缭绕,却少了这份源自芸芸众生、带着欲望、挣扎、喜悦与疲惫的,无比真实而蓬勃的“生气”。

  他定了定神,随着摩肩接踵的人流,缓缓走向那巨大的城门洞。守城的兵士穿着略显臃肿的号衣,手持长枪,例行公事地检查着往来行人车马,眼神中带着一丝属于天子脚下衙役特有的、混杂着倨傲与懒散的神情,偶尔对衣着光鲜者赔个笑脸,对普通百姓则呼来喝去。谢珩气息完美内敛,形貌普通,衣着寒素,那兵士随意扫了他一眼,挥挥手便让他通过了盘查。

  甫一踏入北京城内,仿佛一步跨入了另一个世界。一股喧嚣鼎沸、充满活力的热浪便扑面而来,瞬间包裹了他的所有感官。这感觉,与忘川那永恒的静谧幽远、天庭那不容亵渎的庄严祥瑞截然不同,这是一种独属于人间的、蓬勃而杂乱、甚至有些粗粝的生机。

  首先涌入耳中的,是几乎要震聋发聩的鼎沸人声。各种声响交织混杂,形成一股强大的音浪:“新鲜的菜蔬嘞——”“磨剪子嘞——戗菜刀——”“豆汁儿——焦圈——热乎着呐!”“客官里边请,正宗涮羊肉!”“借光借光,车来啦!”……叫卖声、吆喝声、讨价还价声、车轴辘转动声、马蹄嘚嘚声、孩童追逐嬉闹声、甚至还有不远处传来的、似乎是哪家商铺开张的鞭炮噼啪声……真真是一曲纷繁复杂、生机勃勃的市井交响乐。

  紧接着,是各种气味混杂的冲击。刚出笼的肉包子与蒸饼的面香和肉香、脂粉铺子里飘出的浓郁腻香、药材店里散发出的清苦草木气息、骡马市那边传来的牲口腔臊味、还有路边小吃摊上油炸果子的油香、行人身上的汗味、以及青石板路被烈日晒过后升腾起的尘土气息……种种味道混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属于这座庞大城市的、复杂而难忘的气息。

  街道远比想象的宽阔,足以容纳数辆马车并行,路面以巨大的青石板铺就,却被经年累月往来的车马行人磨得光滑如镜,甚至有些地方凹陷下去。街道两旁,店铺鳞次栉比,旌旗招展,招牌林立。有门面气派、挂着“绸缎庄”金字招牌的店铺,伙计穿着干净的短褂,站在门口满脸堆笑地高声揽客;有显得清静雅致的古玩字画店,门帘半卷,隐约可见里面陈列的瓷器卷轴;有喧闹非凡的饭馆酒肆,门口挂着“闻香下马”的牌子,里面传出猜拳行令、杯盘碰撞之声;还有那挑着担子、摇着拨浪鼓走街串巷的小贩,拖着长音吆喝着“硬面饽饽——”、“冰糖葫芦——”;更有那剃头挑子、修补锅碗的匠人,寻个墙角树荫,便摆开了营生。

  谢珩放缓了脚步,如同一个真正初来乍到的游商,饶有兴致地观察着这一切,同时也将自身神识微微散开,捕捉着空气中流动的闲言碎语,试图更快地融入这个时代。

  他听到两个身着绸衫、像是掌柜模样的人,站在一间茶食铺门口低声交谈:

  “听说了吗?宫里那位‘老祖宗’(指太监李广)前些时日畏罪自尽了,万岁爷(指明孝宗朱佑樘)可是龙颜大怒,查抄出不少家私……”

  “嘘……慎言!慎言!这阉竖虽倒了台,谁知还有没有余党?不过话说回来,他这一倒,咱们往年‘孝敬’的那些……怕是打了水漂喽!”

  “唉,谁说不是呢!这京里的生意,是越来越难做咯。漕运那边也不太平,听说运河上又闹了水匪……”

  另一边,几个穿着儒生襕衫的士子,聚在一家书铺前,一边翻看书册,一边高谈阔论,言语间带着指点江山的激昂:“希贤公(指内阁首辅徐溥)近来力主革除冗员,澄清吏治,此乃固本培元之上策!若能持之以恒,我大明中兴可期!”

  “不然,依我看,西北边患方是心腹大疾!小王子(指蒙古达延汗)屡屡犯边,虽被王尚书(指兵部尚书马文升)击退,然其势未衰,不可不防!”

  “二位仁兄所言皆有道理,然科场积弊亦深……今岁春闱,听闻又有鬻题舞弊之传闻,若不能公正取士,何以得天下英才?”

  还有那寻常百姓的闲聊,则更贴近生活本身:

  “这米价又涨了三分!再这么下去,这日子可咋过?”

  “听说永定门外新开了个集市,东西便宜,赶明儿去看看?”

  “张员外家那败家子,昨夜又在赌坊输掉了百亩良田,真是造孽啊!”

  “嘿,老李头,你那棋臭得很!还敢跟我叫板?看我这马后炮!”

  这最后一句关于下棋的笑骂,尤其引起了谢珩的注意。他循声望去,只见不远处一株大槐树的浓荫下,果然围着七八个人,中间放着一张简陋的木制棋盘,两名老者正杀得难分难解,周围看客指手画脚,议论纷纷,那棋子落盘的“啪”、“啪”之声,清脆入耳。

  谢珩心中一定,知道此物在此间确实已是寻常之物,寻找不难。但他并不打算立刻上前询问购买。既然难得来此阳世一趟,他打算更深入地体会一下这数百年后的风情,亲眼看看这人间王朝的兴衰气象,亲耳听听这红尘俗世的悲欢离合。或许,从这街头巷尾的闲谈、从这寻常百姓的棋局中,也能窥得几分此时此地的人心世相、气运流转。

  他寻了一处离那棋摊不远、看起来还算干净宽敞的茶摊,在柳条编的棚子下找了个不起眼的位置坐下,学着旁人的样子,要了一大碗价格实惠的茉莉香片(大碗茶)。滚烫的茶水注入粗瓷大碗,散发出馥郁的香气。他端起碗,吹开浮叶,轻轻呷了一口,目光看似随意地扫过熙熙攘攘的街景,实则神识已如无形的蛛网,悄然笼罩了左近区域,将那棋局的走势、观棋者的议论、乃至更远处街巷的动静,都细细纳入感知之中。
  http://www.abcsee.cc/47914/2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