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社区团购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人要是饿极了,树皮都能啃。企业要是穷疯了,啥法子都得想。SUdU到了2022年那个份上,啥“品牌调性”、啥“商业模式”、啥“线上赋能”,都成了远水解不了近渴的漂亮话。最实在的问题就一个:仓库里那堆衣服,怎么才能快点变成钱?

  那会儿,线上电商,物流半死不活;线下门店,开门营业遥遥无期。我们像抱着一堆宝贝,困在孤岛上,眼看着存粮一天天见底。也就在这当口,我发现了个有趣的现象。

  那时候,不是小区都封着嘛,或者动不动就封。大伙儿出不了门,买菜买肉成了头等大事。我们小区业主群里,最活跃的不是物业通知,是各种“接龙”。今天这个团长组织团购蔬菜,明天那个团长团购水果,热闹得很。我老婆就天天盯着群,手指头划拉得飞快,生怕错过。

  有一天晚上,我看着她第N次炫耀抢到的便宜鸡蛋,脑子里突然“叮”一下,像有个灯泡亮了!

  哎?他们能团蔬菜水果,咱能不能……团衣服啊?

  这念头一冒出来,我自己都乐了。这也太土了吧?咱们SUdU好歹是做过品牌、走过时装周的,现在要沦落到在业主群里跟大白菜一起抢生意了?

  可转念一想,脸面值几个钱?活下去才硬道理!现在最大的优势是啥?是仓库就在杭州!最大的需求是啥?是大家关在家里,没法逛街,但总得穿衣服吧?尤其是居家服、运动裤这种舒服的款式,需求说不定更大!物流瘫痪,但同城配送,想想办法,没准能搞通!

  第二天一早,我立马召集核心团队开线上会。我把这想法一说,屏幕上静了几秒钟。能感觉到,大家的表情都有点古怪,估计跟我想法差不多:这路子,是不是太“掉价”了?

  刘春宇先开口,语气带着怀疑:“汪哥,这能行吗?在买菜群里卖衣服?感觉不搭调啊。”

  吴永浪也皱眉头:“咱们的品牌形象……”

  我直接打断他们:“兄弟们!醒醒!现在还讲什么形象不形象?仓库是啥?是压着资金的库存!是能换钱的现货!形象能当饭吃吗?咱们现在要的是现金流,是活命!这法子土是土了点,但你们想想,有没有道理?”

  我掰着手指头给他们分析:

  “第一,精准。业主群里都是啥人?都是咱们周边小区的真实住户,就是咱们的潜在客户!精准投放,还不花钱!”

  “第二,信任。群里都是邻居,有地理亲近感。团长推的东西,天生带点信任度,比网上瞎买靠谱。”

  “第三,刚需。关家里久了,谁不想换件舒服的新衣服?尤其是家里有孩子的,孩子长得快,衣服更替快。”

  “第四,物流。同城配送,范围小,咱们自己想办法找闪送、跑腿,甚至员工顺路送,都有可能搞定!绕过瘫痪的全国物流!”

  我这通分析,把大家从“品牌”的云端,拉回了“生存”的地面。云飞第一个反应过来:“对啊!仓库里的基础款t恤、卫衣、家居裤,质量好,价格实惠,说不定真有市场!总比堆在仓库里落灰强!”

  周红梅也眼睛一亮:“客服压力也小!都是一个区域的,有问题沟通方便,退换也简单!”

  思路一转,天地宽。说干就干!我们立刻成立了临时的“社区攻坚小组”,我亲自挂帅。打法很简单,就四个字:就地取材,土法炼钢。

  第一步,找“据点”。让行政部的同事,把公司剩下这12个人住的小区全列出来。然后,每个人负责渗透进自己小区的业主群。有家的拖家带口,本来就是群成员;单身租房的小年轻,就想办法让房东拉进去,或者找小区朋友拉进去。咱们的“阵地”,就是这十来个业主群。

  第二步,选“炮弹”。让云飞去仓库,把那些最基础、最不容易出错、性价比最高的款式挑出来。纯棉t恤、基础款卫衣、休闲裤,这些居家办公、小区遛弯最实用。定价直接打到地板价,清仓回血,不图赚钱,就图快。

  第三步,封“团长”。这事儿,得有个牵头人。我们决定,不自封团长,那样太生硬。我们扮演“优质货源提供方”。让每个小区的员工,在群里找那些平时就活跃、有号召力的“天然团长”,私下联系,给他们一个“内部福利价”,请他们帮忙在群里发起接龙。成交后,给团长一定的提成或赠送衣服。这叫借力打力。

  第四步,通“粮道”。这是最关键的。钟旭快速弄了个极简的接龙工具小程序,嵌入商品信息和收款码。客户在群里接龙,直接付款到公司账户。然后,我们根据接龙名单,统一从仓库发货。配送呢?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距离公司仓库近的小区,员工下班电动车顺路送;远的,凑够一定单量,集中叫闪送;实在零散的,发动小区团长统一收货分发。虽然麻烦,但总算把“最后一公里”跑通了。

  计划看起来挺美,真干起来,笑话百出。

  刚开始,员工在自己小区群里发广告,直接被当骗子,秒被踢出群。后来学乖了,先混脸熟,帮邻居抢菜,参与讨论,混熟了再假装不经意地透露:“哎,我好像有朋友公司清仓,衣服挺便宜,质量不错,谁要可以组团。” 这才慢慢有人问。

  接龙统计更是鸡飞狗跳。今天张三家要L码,明天李四家要m码,颜色还老变,Excel表改得头晕眼花。配送更是一把辛酸泪,我记得有个新来的小伙,骑着电驴给人送衣服,跑错了小区,折腾到晚上十点。

  但慢慢的,效果居然出来了!

  因为我们衣服质量确实过硬,价格又实在,加上是“邻居”推荐,信任度很高。第一个成功的单子,是美芬在她小区搞成的,团了二十多件居家t恤,都是宝妈买给孩子和老公。虽然一单就几千块钱,但当我们自己人把衣服送到邻居手里,拿到实实在在的现金时,整个团队都莫名兴奋了一下——太久没见到回头钱了!

  更让我们惊喜的是,因为品质好,有了复购。有个小区的团长,自己买了好几次后,主动问:“你们还有没有别的款?我们小区妈妈群还想团点瑜伽裤。”

  这点星星之火,让我们看到了希望。立刻加大投入,把所有能发动的人都发动起来,围绕杭州几个核心区域,深耕了几十个小区群。虽然每单量不大,但架不住小区多,聚沙成塔。最关键的是,现金流是实的,没有账期,没有拖欠。今天团,明天收钱发货,后天就能看到钱进账。这对于当时现金流濒临枯竭的SUdU来说,简直是续命的甘露。

  这个“社区团购”的土法子,我们坚持干了小半年。虽然最终也没有带来巨额利润,但它起到了几个意想不到的作用:

  回了口血:确实清理了一部分库存,带来了极其宝贵的现金流,让我们又撑过了一段时间。

  练了内功:逼着团队用最原始的方式接触终端消费者,做客服、搞物流,反应速度变快了。

  提了士气:让大家看到,只要动脑子,肯弯腰,还是能找到活路的。这种“能动性”的恢复,比赚点小钱更重要。

  当然,我们也清楚,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它太琐碎,太依赖人力,规模天花板低。但它在我们最饿的时候,给了我们一口吃的,让我们有力气抬起头,去看看有没有更体面、更可持续的活法。

  企业生存期,别端着,活下来是最高纲领。什么模式高端低端,能换来真金白银、让公司喘气的,就是好模式。面子在生存面前,一文不值。

  机会往往藏在最不起眼的角落。社区团购这事儿,以前我们根本看不上眼。但恰恰是这种“下沉”市场,在特殊时期成了救命稻草。做生意,不能脱离最真实的烟火气。

  团队的战斗力,是逼出来的。不把团队扔到绝境里,你永远不知道他们为了生存能爆发出多大能量。这种“土法炼钢”的经历,看似狼狈,却是团队最宝贵的财富。

  社区团购这仗,打得不好看,但很实在。它让我们明白了一个最朴素的道理:弯下腰,才能捡起钱。这为后来我们放下身段,全面拥抱直播这种更“草根”的渠道,做了一次重要的心理铺垫。
  http://www.abcsee.cc/47921/29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