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右北平分歧 初识赵子龙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蓟城庆功宴的喧嚣与那潜藏的策略分歧,仿佛被一路东行的马蹄声渐渐踏碎。张珩奉刘备之命,仅带着数十名“霸王营”亲卫,轻装简从,离开尚沉浸在与刘虞政策分歧微妙气氛中的蓟城,直趋右北平。

  越往东行,边塞的气息便越发浓烈。与蓟城那种腹地州郡的、即便在战后也努力维持的繁华与秩序不同,右北平郡的天空似乎都显得更加高远和肃杀。道旁时而可见废弃的烽燧,田野间耕作的百姓脸上也带着更多的警惕与风霜。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无形的紧张,那是刀头舔血的边军与塞外胡骑长期对峙所特有的氛围。

  右北平太守公孙瓒的军营,并未设在郡治土垠城内,而是前出至靠近边塞的要冲之地。营寨倚山而建,旌旗招展,辕门高耸,巡逻的白马义从骑兵甲胄鲜明,眼神锐利如鹰,一股剽悍凌厉之气扑面而来。这与刘虞麾下那些更侧重于维持地方秩序的州郡兵形成了鲜明对比。

  通传之后,张珩被引至中军大帐。掀开帐帘,只见公孙瓒一身玄甲,未戴头盔,正站在一幅巨大的幽州及塞外舆图前。他身形魁梧,面容刚毅,颌下短髯如戟,一双虎目开阖间精光四射,整个人如同一柄出鞘的利剑,散发着毫不掩饰的锋芒与杀伐之气。

  “哈哈!承霸贤弟!什么风把你吹到我这穷乡僻壤来了!”见到张珩,公孙瓒大步迎上,声若洪钟,用力拍了拍张珩的肩膀,显得十分热情。他与刘备有同窗之谊,对刘备这位武勇绝伦、屡立奇功的义弟自然也早有所闻,更有几分英雄相惜之意。

  “伯圭兄(公孙瓒字),久违了。”张珩抱拳行礼,神色从容,“奉大哥之命,特来与伯圭兄商议日后边塞防务,协调剿抚之事。”他刻意将“剿抚”二字并提,意在观察公孙瓒的反应。

  果然,一听到“抚”字,公孙瓒脸上的笑容瞬间收敛,冷哼一声,眼中闪过一丝毫不掩饰的轻蔑与怒意:“哼!防务?有何可议!刘幽州那套怀柔远人的迂腐之论,我在右北平早已听闻!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他大手一挥,指向帐外,语气激愤:“承霸,你刚从塞外血战归来,当知那些胡虏是何等秉性!他们只认得刀剑,只畏惧强权!你阵斩蹋顿,烧其王庭,他们便闻风丧胆,不敢南顾!可你若送去布帛粮食,他们只会以为你软弱可欺,是肥美的羔羊!用不了多久,他们的马蹄就会再次践踏我们的田地,他们的刀箭就会再次屠戮我们的百姓!”

  公孙瓒越说越激动,声音震得帐幕似乎都在簌簌作响:“我公孙瓒在边塞多年,与乌桓、鲜卑大小百余战,深知此理!唯有以血还血,以牙还牙,将他们打疼、打怕、打断脊梁,才能换来真正的太平!刘幽州在蓟城高谈阔论仁德教化,却不知这塞外的风沙,从来只认铁与血!”

  这一番铿锵有力、杀气腾腾的言论,与刘虞那温吞水般的怀柔政策形成了极其尖锐的对立。张珩 silently nodded in his heart,公孙瓒的观点虽然极端,却更契合这个残酷时代的现实,也与他心中的判断不谋而合。他并未直接附和,只是平静道:“伯圭兄所言,乃老成谋国之见,边军将士之心声也。大哥亦曾向刘幽州进言,示之以强,巩固边防,奈何……”他适可而止,没有再说下去。

  公孙瓒了然,重重叹了口气:“玄德仁德,我素知之。罢了,蓟城如何决策,我等边将难以左右。但我公孙瓒辖下的右北平,绝不行那资敌养寇之举!胡虏敢来,我便率白马义从,将其尽数诛灭于长城之外!”

  正当此时,帐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名军校入内禀报:“将军!边境烽燧传来讯号,小股鲜卑游骑越过滦水,正在骚扰我边境坞堡,劫掠百姓!”

  “哼!看到了吗?承霸!”公孙瓒虎目圆睁,怒气勃发,“刘幽州的仁政还未开始,鲜卑人的刀已经递到脖子上了!轲比能这是试探,是挑衅!”他猛地转身,看向帐下侍立的一员将领,“严纲!点齐两百白马义从,随我……”

  “将军!”一个清朗而坚定的声音打断了公孙瓒的命令。

  张珩循声望去,只见将领中走出一人,银甲白袍,身姿挺拔如松,面容俊朗,眉宇间英气勃勃,虽年轻,却自有一股沉稳如山、凛然不可犯的气度。他抱拳躬身,声音不高却清晰传入每个人耳中:“杀鸡焉用牛刀。些许鲜卑游骑,何劳将军亲自动手。末将愿率本部百骑,定将贼寇驱除,救回百姓,扬我军威!”

  公孙瓒看着这名小将,眼中的怒色稍霁,点了点头:“也好。子龙勇武,我素知之。便由你前去,速战速决,务必全歼来犯之敌,勿使一人走脱!”

  “末将领命!”那白袍小将军慨然应诺,转身便欲出帐。

  “且慢。”张珩忽然开口,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他看向公孙瓒,微笑道:“伯圭兄,这位将军英气逼人,不知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公孙瓒哦了一声,介绍道:“此乃我麾下军司马,赵云,赵子龙,常山真定人。去岁才来投军,虽资历尚浅,然武艺超群,胆略过人,乃我白马义从中后起之秀。”

  赵云!果然是他!

  张珩心中一动,目光再次落在赵云身上,带着毫不掩饰的欣赏与探究。这就是后世名满天下的常山赵子龙,一身是胆,忠义无双!此刻的他,虽还略显青涩,未达巅峰,但那卓尔不群的气质已然初具雏形。

  “原来是子龙将军。”张珩对着赵云微微颔首,随即对公孙瓒道,“伯圭兄,小弟初来乍到,也想见识一下白马义从的赫赫声威,不知可否随子龙将军一同前往观战?”

  公孙瓒略一沉吟,便大笑道:“有何不可!承霸你乃当世虎将,正好指点一下儿郎们!子龙,便由你护卫张将军,一同出战!”

  “诺!”赵云再次抱拳,目光与张珩接触,不卑不亢,清澈而坚定。

  片刻之后,营门大开。赵云一马当先,身后百名白马义从如雪浪涌出。这些骑士皆骑乘白马,身着轻甲,背负强弓,腰挎环首刀,动作整齐划一,沉默中蕴含着惊人的爆发力。张珩则带着自己的亲卫,稍稍坠后,饶有兴致地观察着这支闻名遐迩的精锐。

  赵云并未多言,只是简单下达了几个指令,百骑便如臂使指,分成数个小型锋矢阵,沿着滦水河岸,如同嗅觉敏锐的群狼,迅速扑向烽烟示警的方向。其行军之迅捷,阵型之灵动,令张珩也暗自点头。

  不多时,前方已传来喊杀声与哭嚎声。只见约莫三四百鲜卑骑兵,正围着一个小型坞堡肆虐,有的在撞击堡门,有的则在追杀逃散的百姓,场面混乱。

  赵云丹凤眼中寒光一闪,举起长枪,清喝一声:“白马义从,随我破敌!弓!”

  百骑瞬间张弓搭箭,动作流畅至极。

  “放!”

  嗡——!一片箭雨如同飞蝗,精准地落入鲜卑骑兵最密集之处,顿时人仰马翻,惨叫声四起。

  “锋矢阵!凿穿!”赵云一夹马腹,白马如同离弦之箭,率先冲出。百骑紧随其后,如同一柄白色的利刃,狠狠地凿入了混乱的鲜卑队伍之中!

  赵云一杆长枪,如同银龙出海,点、刺、挑、扫,招式简洁凌厉,效率极高。他所过之处,鲜卑骑兵如同波开浪裂,纷纷落马,竟无一合之敌。其枪法之精妙,突进之果决,展现出了远超寻常将领的武艺与胆魄。百名白马义从亦是以其为核心,紧密配合,长刀挥舞,将惊慌失措的鲜卑骑兵切割、冲散、歼灭。

  整个战斗过程,快如闪电,烈如雷霆。从接敌到击溃,不过一盏茶的时间。三四百鲜卑游骑,被杀大半,余者溃不成军,四散奔逃。赵云并未深追,而是迅速下令救助百姓,清点战果。

  张珩驻马于小丘之上,将整个过程尽收眼底。他看的不仅是赵云个人的勇武,更是其临阵的指挥若定,以及对白马义从如臂使指的掌控力。这是一名天生的将才!

  战斗结束,赵云策马回来复命,银甲白袍上沾染了几点血渍,更添几分英武。他气息平稳,仿佛刚才那场迅猛的战斗并未消耗他太多体力。

  “张将军,贼寇已击溃,斩首二百余级,救回被掳百姓三十七人。末将交令。”赵云向张珩拱手,语气平静。

  张珩深深地看着赵云,目光中赞赏之意更浓。他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分量:“子龙将军真乃虎将也!枪法如神,统兵有方,今日一见,名不虚传。”

  他顿了顿,仿佛随口问道:“不知子龙将军,于当今天下大势,如何看待?于我大哥刘玄德,又有何见解?”

  这一问,看似随意,却是在探询赵云的志向与理念。赵云微微一怔,抬头迎上张珩那深邃的目光,心中凛然。他感受到,这位名震天下的“霸王子”,并非仅仅是一员莽夫,其眼光与胸襟,似乎远比传闻中更为深远。

  右北平的春风,带着塞外的微腥,吹拂过刚刚经历厮杀的土地。张珩与赵云的第一次相遇,在这刀光剑影的背景下,似乎悄然埋下了某种关乎未来的种子。

  ---
  http://www.abcsee.cc/47965/7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