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酒楼论英 关羽现身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第八章:酒楼论英 关羽现身

  市集肉铺前,单臂举猪石,力慑张翼德。此事虽被张平严令封锁,未在涿县广泛流传,但在有限的知情者与当日围观路人心中,张珩的形象已然蒙上了一层神秘而强大的色彩。张飞自那日后,虽未再寻张珩麻烦,但每每想起那举重若轻的一幕,心中便如百爪挠心,惊疑不定,那股不服输的劲头与对绝对力量的好奇交织在一起,让他对这位突然冒出来的“张公子”留上了心。

  几日来,张珩深居简出,一方面继续熟悉体内力量与霸王戟法,力求掌控入微;另一方面,则是在消化与刘备初见带来的冲击,思索着下一步该如何自然地与这位潜龙进一步结交。他深知,贸然投效并非上策,需以志趣相投、自然而然地靠近,方是正理。

  这日午后,天空飘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润湿了涿县的青石板路。张珩信步来到城中一家颇为雅致的酒楼,名为“望江楼”。此处临着一条穿城而过的小河,虽无大江气势,但在雨中也别有一番韵味。酒楼内客人不算太多,多是些文人雅士或家境殷实的商贾。

  他择了二楼一个靠窗的清净位置坐下,点了一壶浊酒,几样小菜,自斟自饮,目光投向窗外雨幕中的涿县街景,思绪飘远。乱世将临,自己身负霸王传承,究竟该何去何从?辅佐刘备,似乎是记忆碎片指引的方向,但具体该如何着手?

  正思忖间,楼梯口传来脚步声,一个温和而略带熟悉的声音响起:“店家,一壶热酒,一碟豆。”

  张珩循声望去,只见上楼之人,身形修长,面容儒雅中带着坚毅,不是刘备又是谁?他今日依旧是一身洗得发白的旧袍,但浆洗得干干净净,发髻梳理得一丝不苟,虽处贫贱,却不失风度。

  刘备也看到了窗边的张珩,微微一愣,随即脸上露出真诚的笑容,拱手道:“不想在此巧遇张公子。”

  张珩起身还礼,心中暗忖这或是天意,便热情相邀:“玄德兄,既是有缘,何不共饮一杯?窗外雨景,佐酒闲谈,亦是乐事。”

  刘备见张珩态度恳切,并无世家子弟的倨傲,心中也觉亲近,便欣然应允,在张珩对面坐下。

  酒过三巡,菜尝五味,两人之间的生疏感渐渐消弭。话题自然而然地从涿县风物,转向了如今的天下大势。

  刘备轻叹一声,眉宇间笼罩着一层化不开的忧色,压低声音道:“不瞒公子,备近日听闻,冀州钜鹿那张角,以‘太平道’蛊惑人心,徒众已遍布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其势如野火,恐非寻常教派那么简单。朝廷……唉,十常侍把持朝政,卖官鬻爵,地方官吏大多只知盘剥,民怨沸腾。长此以往,只怕……大乱将至啊!” 他端起酒杯,却未饮下,目光透过窗棂,仿佛已看到了那烽烟四起的未来。

  张珩心中一动,知道刘备所言不虚,而且这乱象,比他想象的来得更快。他沉吟片刻,结合自己超越时代的见识,缓缓道:“玄德兄所言极是。张角之徒,所图非小。其以宗教聚拢人心,实则是因百姓活不下去,心中积怨,才易被煽动。究其根本,不在妖道,而在朝纲不振,民生多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若不能解民倒悬,纵无张角,亦有李角、王角揭竿而起。”

  他这番话,并未直接预言黄巾起义,却从更深层次剖析了乱源,听得刘备眼中异彩连连,忍不住击节赞叹:“‘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公子此言,振聋发聩,直指根本!备亦常思,欲安天下,必先安民。只可惜……备人微言轻,空有此心,却无此力……” 说到此处,他神色黯然,将杯中酒一饮而尽,苦涩之情,溢于言表。

  张珩正欲宽慰几句,并顺势表露些许心迹,楼梯处再次传来沉稳有力的脚步声。

  这脚步声与刘备的轻缓、与其他酒客的随意都不同,每一步都仿佛丈量过一般,带着一种独特的韵律和沉雄的力量感。

  张珩和刘备不约而同地抬头望去。

  只见一位大汉正迈步走上二楼。此人身高九尺,比张飞似乎还要高出些许,体格魁梧雄壮,却不显臃肿,反而给人一种山岳般的沉稳感。他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一双丹凤眼,半开半阖,看似平静,偶尔开阖间却自有凛然神光流转,令人不敢逼视。最引人注目的,是那长达二尺、浓密乌黑、飘逸于胸前的长髯,更添其威严气度。他穿着一身绿色的旧战袍,虽有些褪色,却浆洗得十分整洁,风尘仆仆,似是远道而来。

  这红面长髯的大汉上楼后,目光随意一扫,本想寻个空位,却恰好听到了张珩与刘备方才关于“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以及民生多艰的议论。他脚步微微一顿,那双丹凤眼不由得完全睁开,精光乍现,看向张珩与刘备的目光中,闪过一丝难以掩饰的赞赏与认同。

  刘备本就善于察言观色,且天生有种令人如沐春风的亲和力。他见这红脸大汉气度不凡,又似乎对他们的谈话感兴趣,便主动站起身,拱手问道:“这位壮士,可是要寻座位?若不嫌弃,可愿与我等共坐一席?萍水相逢,亦是缘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那红脸大汉见刘备言辞恳切,态度谦和,又观其对坐的张珩气宇轩昂,非是俗流,略一沉吟,便抱拳还礼,声如洪钟,带着一股金属般的质感:“某姓关,名羽,字云长,河东解良人氏。因乡中豪强仗势欺人,某路见不平,失手杀了那恶霸,故流落江湖,途经此地。适才闻二位高论,心有所感,故冒昧驻足。既蒙相邀,关某叨扰了。”

  关羽!关云长!

  张珩心中波澜再起,面上却不动声色,与刘备一同请关羽入座。

  三人重新落座,刘备为关羽斟上酒。有了关羽加入,话题更加深入。关羽虽话语不多,但每每开口,皆切中要害,言语间对朝廷腐败、豪强横行、百姓困苦之事深恶痛绝,流露出强烈的侠义心肠与济世情怀。

  “二位兄台适才所言,关某深以为然。” 关羽丹凤眼微眯,抚过长髯,沉声道:“如今世道,豺狼当道,安问狐狸?某尝闻,大丈夫生于天地间,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上报国家,下安黎庶!岂可碌碌与草木同腐?” 他语气铿锵,自带一股凛然正气。

  刘备闻言,感同身受,激动道:“云长兄壮志,备心向往之!只恨力单势孤,报国无门!”

  张珩看着眼前这两位未来的万人敌与仁德之主,听着他们忧国忧民的肺腑之言,心中那模糊的方向渐渐清晰。他举起酒杯,目光扫过刘备与关羽,朗声道:“玄德兄仁德,云长兄忠义,皆乃当世豪杰。天下虽乱,然乱极则治。若有志同道合者,同心协力,未必不能在这滔滔乱世中,做出一番事业,匡扶社稷,解民倒悬!”

  他这番话,隐隐将三人的志向连结在一起。

  刘备与关羽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激赏与一种找到同道之人的振奋。

  “承霸(张珩字)兄(此时刘备关羽应已知晓张珩表字,为行文流畅此处加入)所言甚是!” 刘备举杯。

  “请!”关羽亦举杯。

  三只酒杯在空中轻轻一碰。

  窗外,细雨依旧;楼内,酒意正酣。一次偶然的酒楼相聚,三个未来将搅动天下风云的灵魂,于此涿县小店,完成了历史性的初会。一种基于共同理想与相互欣赏的初步情谊,在这雨声与酒香中,悄然滋生,为不久后那场更为轰烈的桃园盟誓,埋下了最初的种子。

  ---
  http://www.abcsee.cc/47965/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