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防线铁壁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十月的淮水,秋风渐起,水色苍茫。龙鳞城外,一场前所未有的工程建设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在淮水南岸三处最关键的战略要地,数以千计的军民正在陶老的指挥下,运用初步量产的水泥,构筑着前所未有的坚固防线。

  快!把水泥和沙石按一比三的比例混合!陶老站在新筑的望台上,声音洪亮地指挥着。这位老匠人如今精神矍铄,仿佛年轻了二十岁。在他脚下,第一条水泥加固的防线正在淮水拐弯处拔地而起。

  这条被陆炎命名为铁壁一号的防线,位于龙鳞城上游十里处。此处水流湍急,河岸陡峭,本是易守难攻之地。如今在水泥的加持下,更是如虎添翼。五百名工匠和两千名士卒分成三班,日夜不停地施工。

  注意模板要固定牢固!陶老亲自下到工地,检查着浇筑过程,水泥初凝需要两个时辰,这段时间绝对不能有任何震动。

  工地上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匠人们用特制的木模板构筑墙体形状,士卒们则排成长龙,用木桶传递着水泥砂浆。新筑的墙体呈现出水泥特有的灰白色,与周围的土石形成鲜明对比。

  与此同时,在龙鳞城下游十五里处的铁壁二号工地,情况却不太乐观。

  陶老,下游工地遇到麻烦了。一名工匠急匆匆地赶来禀报,河岸土质松软,已经发生了两次塌方。

  陶老眉头紧锁,立即策马赶往二号工地。果然,只见一段刚刚浇筑的水泥墙体因为地基不稳,已经出现了裂缝。

  立即停工!陶老当机立断,所有人先加固地基。去请示主公,是否需要改变设计方案。

  消息很快传到龙鳞城。陆炎闻讯后,亲自带着庞统和赵云赶到现场。

  主公,此处土质确实不宜直接浇筑。陶老指着裂缝解释道,水泥虽坚,却需稳固根基。

  陆炎仔细观察了地形,忽然眼前一亮:既然如此,我们何不改变思路?不必追求连续墙体,可以在此处建造三座独立的菱形堡垒,互为犄角。

  他随手捡起一根树枝,在泥地上画出示意图:每座堡垒配备投石机和弩炮,控制河道。敌人若要进攻,就必须同时面对三个方向的火力。

  庞统抚掌称赞:妙啊!如此一来,弱点反成优势。

  新的方案立即开始实施。三天后,当下游工地的菱形堡垒初具雏形时,上游的铁壁一号已经基本完工。

  这座新型防御工事完全颠覆了传统的城墙概念。墙体呈梯形,底宽顶窄,通体由水泥浇筑而成,表面还特意做成了粗糙的纹理以增加攀爬难度。墙头上,每隔十步就设有一座水泥浇筑的射击垛口,后方还修建了运送物资的斜坡。

  最令人惊叹的是,陆炎亲自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投石机基座。用水泥浇筑的基座极其稳固,使得投石机的射击精度大幅提升。

  十月十五日,是个值得铭记的日子。这天清晨,淮水上浓雾弥漫,曹军选择在这个时机发动了一次试探性进攻。

  敌军来袭!望楼上的哨兵发出警报。

  只见二十余艘曹军战船借着雾色,悄悄向铁壁一号逼近。每艘船上都载着数十名精锐士卒,显然是想试探这道新防线的虚实。

  驻守铁壁一号的是徐盛率领的一千龙骧营将士。听到警报,徐盛沉着下令:各就各位,没有我的命令,不许发射。

  曹军战船在距离防线一里处停下,似乎在观察。浓雾中,那道灰白色的墙体若隐若现,与往常的土木工事大不相同。

  将军,这道墙似乎与往日不同。曹军先锋官对统领此次行动的张辽副将李典说道。

  李典眯着眼仔细观察:不管什么墙,试过才知道。传令,第一队进攻!

  五艘战船立即向前突进。船上的曹军士卒高举盾牌,准备迎接箭雨。然而,令他们意外的是,墙头上静悄悄的,没有任何反应。

  就在战船进入三百步距离时,徐盛终于下令:弩炮准备...放!

  刹那间,十支特制的巨弩从墙头射出。这些弩箭的威力远超寻常,竟然直接射穿了两艘战船的船板。更可怕的是,弩箭的射击精度极高,几乎箭无虚发。

  撤退!快撤退!李典大惊失色。

  但为时已晚。墙头上的投石机开始发威,用水泥加固的基座使得石弹的落点异常精准。一颗石弹正好命中一艘战船的船舱,顿时木屑横飞。

  这场试探性进攻仅仅持续了半个时辰就以曹军惨败告终。五艘进攻的战船,两艘沉没,三艘重伤,伤亡超过百人。而龙鳞城这边,除了消耗一些箭矢和石弹外,几乎没有任何损失。

  消息传回曹军大营,张辽难以置信:你说什么?敌军一道新修的工事,就让我们损失了五艘战船?

  李典灰头土脸地汇报:将军,那道墙邪门得很。不仅坚固异常,而且上面的守军射击精准得可怕。我们的战船在三百步外就被精准命中,这简直闻所未闻。

  张辽沉思片刻,下令道:明日我亲自去看看。

  第二天,张辽带着亲兵来到淮水北岸,远远观察对岸的铁壁一号。只见那道灰白色的墙体在阳光下泛着冷光,墙头上旗帜飘扬,却看不到几个守军。

  这道墙...确实不同寻常。张辽眉头紧锁,传令,让工匠营的人也来看看,这到底是什么东西筑成的。

  与此同时,在龙鳞城内,陆炎正在听取战果汇报。

  主公,水泥工事的防御效果超出预期。徐盛兴奋地禀报,特别是投石机基座,稳固异常,射击精度至少提高了三成。

  陆炎点头:这只是开始。传令各工地,加快施工进度。另外,让陶老研究一下,能否用水泥制造一种新型的防御武器。

  三天后,曹军工匠营的负责人给张辽带来了一个令人沮丧的消息:将军,我们从未见过这种建筑材料。它比石头还要坚固,而且似乎是一体成型,没有任何缝隙。

  张辽沉默了。作为沙场老将,他深知这意味着什么。一道无法被常规手段破坏的防线,将会彻底改变淮水两岸的攻防态势。

  十月二十日,更让张辽震惊的事情发生了。

  这天,曹军的侦察船发现,龙鳞城竟然在淮水中央开始修筑一座水寨。更准确地说,是一座水泥浇筑的水上堡垒。

  他们...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张辽站在岸边,难以置信地看着远处水面上逐渐成型的建筑。

  这座被陆炎命名为中流砥柱的水上堡垒,位于淮水最狭窄处。堡垒底部用特制的木箱沉入河底,然后在木箱中浇筑水泥,形成一个稳固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工匠们用水泥修筑了一座三层堡垒,每层都设有射击孔。

  主公真是神人!连一向稳重的陶老都忍不住赞叹,这座水上堡垒一旦建成,就能完全控制这段河道。

  堡垒的建设并不顺利。水泥在水下的凝固是个难题,河水的冲刷更是巨大的挑战。但在陆炎的指导下,工匠们想出了解决办法:用特制的防水布包裹水泥,待其初步凝固后再拆除。

  十月二十五日,就在中流砥柱即将完工之际,曹军发动了最后一次,也是最猛烈的一次试探性进攻。

  这次张辽亲自督战,出动了两千精锐,分乘五十艘战船,企图在水上堡垒完工前将其摧毁。

  战斗在午时打响。曹军战船分成三路,从不同方向发起进攻。然而,他们很快就发现,这座尚未完工的水上堡垒已经展现出惊人的防御力。

  水泥浇筑的墙体坚硬无比,曹军惯用的火箭根本无法点燃。投石机抛出的石弹砸在墙上,只能留下一个白点。更可怕的是,从堡垒射击孔中射出的弩箭,因为有了稳固的依托,准头惊人。

  将军,这样打下去只是徒增伤亡。李典焦急地劝道。

  张辽脸色铁青地看着战场。他亲眼看到,一支弩箭竟然射穿了两名士卒,最后还钉在了第三个人的盾牌上。这种威力,已经超出了他的认知。

  传令...撤退。张辽艰难地下达了命令。

  这场持续了整整一个下午的战斗,最终以曹军的彻底失败告终。五十艘参战战船,有十八艘被击沉或重创,伤亡超过三百人。而龙鳞城这边,只有数人轻伤。

  当晚,张辽在给曹操的军报中写道:...陆贼新筑之工事,坚不可摧,材质奇特,非金石而胜金石。我军惯用之战法,于此全然无效。若不寻得破解之道,淮水天险,恐永为贼据...

  与此同时,龙鳞城内却在举行一场小型的庆功宴。

  主公,经此一战,淮水防线可谓固若金汤了。庞统举杯道。

  陆炎却显得很冷静:这只是开始。张辽不是轻易认输的人,满宠更不会善罢甘休。传令各工地,继续加固防线。特别是中流砥柱,要尽快完工。

  他走到地图前,指着淮水防线说道:我们要把这道防线打造成真正的铜墙铁壁。不仅要能防御,还要能反击。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龙鳞城的防线建设进入了快车道。水泥的产量不断提高,施工工艺也日益成熟。除了原有的三处主要工事外,又在沿线修建了十二座小型水泥堡垒,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

  十一月初,当第一场冬雪降临时,淮水防线已经彻底改头换面。灰白色的水泥工事在白雪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醒目。这道被军民们亲切地称为陆公墙的防线,成为了龙鳞城最坚实的屏障。

  而此时的北岸,张辽已经彻底放弃了强攻的打算。他开始重新思考破敌之策,同时向许都请求增派擅长工程和爆破的专门人才。

  淮水两岸,就这样进入了一个新的对峙阶段。一道由水泥构筑的防线,不仅改变了战争的形态,更在悄然改变着这个时代的战争理念。

  在龙鳞城的工坊里,陶老带着工匠们开始了新的研究。在陆炎的指导下,他们尝试着用水泥制造更多类型的防御武器和工具。没有人知道,这一团团灰扑扑的泥浆,将会在不久的将来,彻底改变这个时代的战争格局。
  http://www.abcsee.cc/47972/13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