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找回曾经的年味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他将柴火抱到院里的柴垛堆放好,拍了拍身上的木屑。

  又在看到了大缸中水不多,去取水,来回的走动,再加上天气严寒,使得他的热量消耗极快,等到知青点开餐的时候,他又饿了。

  年前的时间,仿佛被某种无形的力量拨快了发条,总是在不知不觉中就飞速溜走。

  扫尘、蒸豆包、杀年猪、领公社分的鱼和冻梨冻柿子、写春联、贴窗花……一桩桩、一件件充满年味的事情填满了每一天。

  空气中似乎都开始弥漫着一种越来越浓的、混合着食物香气、鞭炮火药味和人们期盼喜悦的特殊气氛。

  温云清和所有知青一样,融入在这片忙碌而欢快的节奏里,感受着这与南方截然不同的、充满黑土地豪迈气息的年节准备。

  就在腊月二十八这天,温云清意外地收到了一封来自远方的信。

  信封上的字迹娟秀而熟悉,是林姨的笔迹。

  他带着一丝好奇和期待,回到屋里小心地拆开。

  信纸厚厚一沓,林姨在信中絮絮叨叨地写满了关怀与叮嘱:询问他在大东是否适应严寒,饮食起居可还习惯,干活累不累,和知青点同志们相处是否融洽……字里行间充满了长辈真切的挂念。

  信的最后,林姨写道,希望他下一个春节,如果能请下假来,一定要回来和他们一家一起过年,家里永远有他一副碗筷。

  信的后面,笔迹陡然一变,变得略显稚嫩和跳脱,

  是卫东和卫民两个小子写的。

  两人天南地北地写了一大堆:学校里又学了什么新课文、跟大院里的孩子玩了什么游戏、最近有什么新鲜事……还叽叽喳喳地问他下乡有没有遇到什么好玩的事儿,有没有打过狍子、滑过冰车。

  最后,两个小子用夸张的语气写道:“云清哥!你上次寄来的肉干太好吃了!妈藏得可严实了,说留着过年!我们馋了好久,昨天妈才终于把那个大火腿拿出来泡上了!就等年三十切开吃呢!”

  文字跃然纸上,两个“大馋小子”的形象生动得仿佛就在眼前。

  温云清看着信,忍不住笑出声来,真有意思。

  对于林姨这一家人,他心中的好奇与亲切感愈发浓厚。

  他们是他在这个陌生时代里,感受到的毫无保留的温暖。

  “不过,也不用等到明年了,”温云清小心地将信纸折好,收进箱子最深处,嘴角噙着一丝笑意,“我们很快就可以见面了。”

  不知不觉间,腊月走到了尽头。

  除夕,到了。

  整个大咯拉村仿佛都沉浸在一片欢腾的海洋里。

  从清早开始,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就时不时的响起,那是孩子们迫不及待地零散放着拆下来的小鞭,空气中弥漫着好闻的硝烟味。

  家家户户房顶的烟囱都冒着浓白的炊烟,几乎一整天都不曾间断,各种炖肉的浓香、蒸面食的甜香、油炸食物的焦香,混合着冷冽的空气,形成了一种独属于年夜的特殊年味。

  家家门上都贴上了红彤彤的春联,窗户上贴着巧手媳妇们剪的窗花——喜鹊登梅、年年有鱼、五谷丰登……图案朴实却充满了美好的寓意。

  孩子们穿着难得的新衣,兜里揣着瓜子花生,冻得通红的小脸上洋溢着无忧无虑的笑容,在村子里追逐打闹,笑声能传出老远。

  知青点里也是热火朝天。

  虽然无法与家人团聚,但十几个年轻人聚在一起过年,也别有一番热闹。

  女知青们今天可是绝对的主角,早早便占据了厨房。

  她们各显神通,利用队里分的、自己攒的有限食材,努力做出家乡的味道。

  厨房里,张红英正大力揉着面团,准备蒸一锅结实的大饽饽;吴桂花话不多,正仔细地将泡发的木耳、黄花菜与肉丝翻炒,做一道传统的晋味炒菜......

  男知青们虽然被“严禁”插手核心烹饪工作,但打下手的工作干得毫不含糊。

  赵大钢和张援朝在院子里吭哧吭哧地劈着柴火,保证灶膛永不熄火;王卫东带着几个男知青负责挑水、扫地、张贴春联;温云清则被分配了最精细的活——和另一个手脚麻利的男知青一起清洗、切割各类配菜,他的刀工让一旁监督的女知青都啧啧称奇。

  温云清做着手上的活,看着周围众人忙碌的身影和洋溢在每个人脸上的笑容,听着锅碗瓢盆的碰撞声和大家的谈笑声,他那双琥珀色的大眼睛微微眯起,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就是这种感觉啊。

  他记忆深处,童年时的春节就是这样的。

  一大家子人热热闹闹地聚在一起,为了一顿丰盛的年夜饭忙忙碌碌,空气中充满了各种食物的香气和家人的欢笑。

  后来,随着时间流逝,科技发展,生活越来越好,年味却似乎越来越淡。

  一家人聚在一起,连那台每年必看的春晚,也似乎一年比一年无趣。

  他记得长辈们常常看着电视叹气:“这演的是啥?”“还没以前的好看。”“小品一点都不好笑喽……”

  是啊,他也觉得。

  他何尝不知道春晚越来越无趣?

  但他却固执地每年守到零点,仿佛守着这个仪式,就能守住那份正在消逝的“年”的感觉。

  如果连春晚都不看了,那过年和普通的假期又有什么区别呢?那样,还有什么意思呢?

  而现在,童年时那种纯粹、热烈、充满参与感和人情味的春节,似乎穿越了时空,在这片黑土地上,在这个小小的知青点里,重新回来了。

  这种感觉,真好。

  所有的菜肴终于准备妥当,被一盘盘端上了炕桌。

  土豆炖鸡、猪肉粉条、酸菜白肉、炒木耳、皮冻、炸小鱼、蒸好的饽饽和豆包……琳琅满目,香气扑鼻,堪称知青点年来最丰盛的一餐!

  饭菜香气扑鼻。

  但知青们都没有动筷,而是默契地看向点长王卫东。

  这是知青点的传统,年夜饭前要开一个简短的“年终总结会”。
  http://www.abcsee.cc/47995/13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