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诗歌救场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六号!”

  骰子仿佛跟刘备杠上了,竟然第六次停在了“六”字上!

  此时帐内景象已颇为“壮观”:鲍信彻底滑到了案几下,鼾声震天;袁术半躺在纪灵怀里,眼神涣散,嘴里流着口水,死活不认输。

  张邈等人也是东倒西歪,强撑着精神;唯有曹操、孙坚、公孙瓒等少数几人还算清醒,但也面有酒色。

  袁绍虽然也喝了不少,但尚算清醒,他目光灼灼地望向刘备,嘴角带着笑意,心道:

  “刘玄德,你麾下赵子龙再神勇,也终有力竭失手之时。此番定要让你也尝尝这巨爵的滋味!”

  刘备看着侍从再次将那酒液晃荡的青铜爵端到自己案前,无奈地笑了笑,伸手便要去接。

  他知道赵云已尽力,这距离这环境,再让赵云射箭反而不美。

  作诗?

  他自问没那急才,认罚似乎是最稳妥的选择。

  就在刘备接过酒爵打算喝酒之时,一个清朗的声音在他身侧响起:

  “且慢!”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直安坐的江浩长身而起。

  他那一头在这个时代显得格外突兀的短发,此刻在灯火映照下反而有种特立独行的气质。

  江浩从容地整了整衣冠,越过刘备,走到场中,对着主位的袁绍以及满座诸侯团团一揖,朗声道:

  “诸位明公,赵云将军神射无双,然人力终有尽时。值此良宵,酒兴方酣。

  惟清不才,愿代玄德公献拙诗一首,以助雅兴,亦为讨董壮举贺,若词不达意,贻笑大方,惟清自当领罚,满饮此爵!”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短暂的寂静后,是嗡嗡的议论声。

  “作诗?此人是谁?”

  “刘备帐下幕僚?如此年轻?”

  “这关头作诗?怕不是要献丑?”

  袁术在纪灵怀里扭动了一下身躯,哼唧一声:

  “哼…不自量力…”

  袁绍眯起眼睛,打量着这个短发青年,心中虽对其装束不喜,但也好奇他有何能耐,便道:

  “哦?既有此雅兴,请江先生施展吧。”

  江浩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

  “题为《贺十八路诸侯虎牢大捷》”

  “虎牢烽烬散残烟,十八星旗映日鲜。

  剑戟初收凝血色,琵琶忽转庆功弦。

  玉杯频举邀盟主,金甲犹寒忆战篇。

  此夜洛阳应不寐,捷书飞处月盈天。”

  四句七言,字字清晰,抑扬顿挫。

  前两句以壮阔的战场余烬与飘扬的联军旗帜开篇,点明背景。

  三四句巧妙转承,从浴血厮杀转到庆功宴饮,意象对比强烈。

  五六句直写眼前盛宴,赞颂盟主,追忆战功;末两句则宕开一笔,以虚写实,遥想董卓惊闻败绩的恐慌,更暗喻胜利在望,余韵悠长。

  当最后一个“天”字落下,帐内陷入了一片奇异的寂静,落针可闻。

  只有炭火偶尔噼啪作响。

  所有人都愣住了。

  这诗…不仅应景,切题,而且气魄宏大,对仗工整,意境深远。

  尤其是“捷书飞处月盈天”一句,画面感极强,余味无穷。

  它完美地歌颂了联军的功绩,点出了庆功宴的主题,更预言了胜利的前景,简直是为此刻量身定做。

  曹操眼中精光爆射,猛地一拍桌案,率先打破了沉寂:

  “好,好一个‘剑戟初收凝血色,琵琶忽转庆功弦’,好一个‘此夜洛阳应不寐’。意境雄浑,转折精妙,当浮一大白,江先生大才,曹某拜服。”

  他激动得直接站了起来,端起自己的酒杯一饮而尽。

  曹操这一声喝彩,如同投入滚油的水滴,瞬间引爆了全场。

  “妙哉,真乃绝唱!”

  “此诗当记入今日宴录。”

  “玉杯频举邀盟主…金甲犹寒忆战篇…贴切,太贴切了!”

  “江先生高才,吾等敬服!”

  诸侯们由衷赞叹。

  这诗可是在夸赞他们,用一句话评价就是:惟清同志政治正确,站位很高!

  袁绍脸上的讶异之色迅速转化为笑容,虽然那笑容在看到江浩短发时仍有一丝僵硬,但江浩此诗,将他这位盟主捧得极高,极大地满足了他的虚荣心。

  当然,他也只是
  http://www.abcsee.cc/48014/13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