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送上门的刀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这与他想要建立的法治社会背道而驰。

  而且,孔家此刻的所作所为,本身就玷污了儒家的理想。

  满口仁义道德,背地里却行此龌龊之事,这样的“圣裔”,留着反而是对儒家最大的讽刺和伤害。

  铲除他们,或许在短期内会引发阵痛,但从长远看,可能是对儒家思想的一次刮骨疗毒!

  清除掉寄生在其上的最大毒瘤,让它有机会回归本源。

  杀,则可能引发文化地震,动摇国本。

  不杀,则法律尊严无存,新政根基受损。

  朱由检陷入了穿越以来最艰难,最深邃的思考。

  文官,杀就杀了!

  但孔家,它不该跟儒家画上等号!

  他反复权衡着利弊,想象着每一种选择可能带来的连锁反应。

  殿内的烛火噼啪作响,映照着他阴晴不定的脸庞。

  最终,他眼中闪过一丝决绝的光芒。

  孔家,必须要杀!儒家的好处要保留,但儒家的特权必须打破!

  法律必须彰显其至高无上的权威。

  他不能因为害怕动荡就向罪恶妥协。

  否则,他所有的改革都将失去意义。

  但是,如何杀?

  如何将这场文化地震的破坏力降到最低?

  如何既能惩处罪恶,又能最大限度地保全儒家道统的正面价值,甚至借此机会对其进行改造?

  就在朱由检深陷于诛杀孔家可能引发的道统危机与政治海啸中,左右权衡,难以决断之际,

  殿外传来轻轻的叩门声,随即是秉笔太监王承恩谨慎的禀报:

  “陛下,锦衣卫指挥使李若琏有紧急事求见,言称捉到了闯逆李自成的信使。”

  “李自成?”

  朱由检眉头一皱,这个时候,那个败退陕西,许久未有大规模动静的流寇头子,派信使来做什么?

  难道是听闻南北对峙,想来趁火打劫?

  或是撑不下去了,想要乞降?

  “宣他进来。”朱由检暂时将孔家的难题压下,沉声道。

  李若琏快步进殿,风尘仆仆,脸上带着一丝压抑的兴奋和凝重。

  他行礼后,低声道:

  “陛下,臣奉命监控西北动向,今日在京畿外围巡查时,截获一形迹可疑之人,”

  “经查问,其人自称是闯逆麾下将领李过的义子,名叫李来亨,奉李自成之命,携带密信,欲潜入京城面圣。”

  “面圣?”朱由检眼中闪过一丝诧异,

  “李自成想跟朕谈什么?”

  “据那李来亨初步交代,李自成在陕西处境日益艰难,粮草匮乏,内部纷争不断。他似乎有意试探,能否向朝廷投诚。”

  李若琏的声音带着不确定,毕竟流寇头子投降之事,非同小可。

  “投诚?”朱由检先是一愣,随即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

  李自成会真心投降?

  他根本不信。

  无非是缓兵之计,或者走投无路下的无奈试探。

  但这个消息,却像一道闪电,骤然劈开了他脑海中关于如何处置孔家的迷雾!

  一个极其大胆,甚至堪称毒辣的计划,瞬间在他心中成形,并且迅速变得清晰,完善。

  让李自成去杀!

  这个念头一旦冒出,就如同野草般疯狂滋长。

  所有的利弊权衡,似乎瞬间找到了一个完美的突破口。

  是了!李自成是什么人?

  是反贼!是颠覆纲常,践踏礼法的流寇头子!

  他做什么惊世骇俗的事情,天下人都不会觉得奇怪!

  他攻破洛阳,杀了福王朱常洵。

  他席卷河南,陕西,拷掠官绅。

  他逼得崇祯……嗯,那是另一个时空的事了。

  总之,在世人眼中,李自成就是秩序的破坏者,儒家的掘墓人。

  如果由他朱由检这个皇帝下旨诛杀衍圣公府,那是自毁长城,是否定道统,会引发士林巨大的反弹和信仰危机。

  但如果是李自成这个反贼干的呢?

  那性质就完全不同了!

  这口颠覆儒家象征的惊天黑锅,可以让李自成来背!

  李自成啊,反贼啊?

  做什么都不奇怪。

  所有的骂名,所有的罪孽,所有的文化冲击,都可以推到李自成这个“乱臣贼子”头上。

  他朱由检,不仅可以置身事外,甚至还可以……

  朱由检的眼睛越来越亮,他仿佛已经看到了那一幕。

  李自成的军队,攻破曲阜,那个自以为超然物外,实则蠹国害民的衍圣公府,在流寇的刀锋下灰飞烟灭,孔家满门……九族尽灭!

  对,就是要九族尽灭,才能彻底铲除这个特权毒瘤!

  然后,他,大明皇帝朱由检,就可以站出来,扮演一个悲愤的,扞卫道统的角色。

  他可以痛哭流涕,下旨痛斥李自成“残害圣裔,毁我文明”的滔天罪行,

  宣布举国哀悼,甚至亲自撰写祭文,隆重祭奠孔子,强调孔子思想的伟大,与孔家后人的罪恶进行切割!

  将孔家之死,定性为“反贼”对中华文明的践踏。

  从而激发天下人对李自成乃至所有反抗势力的同仇敌忾!

  妙啊!简直是天衣无缝!

  这样一来:

  孔家这个最大的地方特权豪强,新政绊脚石被物理清除,

  土地可以收归国有或分给贫苦佃户,兖州乃至山东的改革阻力将大大减小。

  儒家道统本身得到了保全,甚至被强化。

  皇帝成了儒家文化的扞卫者,通过批判堕落的圣裔和反贼,反而能净化儒家形象,

  强调其仁义本源,削弱其世袭特权带来的腐化。

  法律尊严得以维护。虽然执行者是反贼,但客观上实现了罪有应得,向天下昭示了作恶必遭报应,对他推行严格律法是一种无声的支持。

  政治风险也能降到最低。

  士林的怒火将指向李自成,而非皇帝。

  皇帝反而能借此凝聚人心,甚至可能让一些对孔家所作所为不满的底层士人感到一丝隐秘的快意。

  给了李自成一条死路。

  接受这个任务,李自成将彻底成为天下公敌,再无招安可能。

  不接受,那就继续剿灭。无论如何,主动权都在自己手里。

  想通了这一切,朱由检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荡,竟然放声大笑起来:

  “哈哈哈哈哈!好!好一个李自成!来得正是时候!真是天助我也!”
  http://www.abcsee.cc/48058/15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