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他爹不是孬种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他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平静:

  “娃他娘,你想想,要不是陛下,咱们现在可能早就饿死在哪条沟里了。哪来的这十亩地?哪来的这安生日子?”

  “如今陛下要用人,咱不能忘恩负义啊!再说了,”他压低了声音,

  “南边老家啥样,你忘了?那些狗地主,那些贪官,咱们就这么算了?让咱们的娃,以后一提起来,还是逃难过来的?”

  赵氏听着丈夫的话,想起了过去的苦难,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

  她何尝不恨南边的那些恶人?

  何尝不想堂堂正正地回老家?

  “可是……“你走了,这地……我和招娣咋办?狗娃还小……”

  “地里的重活,我这两天把该干的都干完。往后,村里都是乡里乡亲,互相帮衬着点,总能过去。”

  “招娣也大了,能帮你。狗娃……等他长大了,告诉他,他爹不是孬种!”

  陈老四握住妻子粗糙的手,

  “我去当兵,不光是为了报陛下的恩,也是为了咱们,为了咱们的娃,以后能真正挺直腰杆做人!让咱们的根,能扎回老家去!”

  赵氏看着丈夫眼中从未有过的坚定和光芒。

  她知道,这个男人一旦下定决心,九头牛也拉不回来了。

  她扑在丈夫怀里,无声地抽泣着,既是担心,也有一丝理解和支持。

  第二天,陈老四找到了村里的里长,表明了参军意愿。

  里长既惊讶又敬佩,仔细登记了他的籍贯,年龄等信息,告诉他等候县里的正式征召通知。

  消息很快在安业屯传开。

  有人佩服陈老四的胆量和知恩图报

  也有人觉得他傻,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非要去冒险。

  但无论如何,陈老四参军的决定,像一颗种子,在许多同样从江南逃难而来的青壮心中,埋下了一丝波澜。

  陈老四依旧每日下地,更加卖力地劳作,仿佛要将未来几年对妻儿的亏欠,都预先补偿在这片土地上。

  他望着南方,目光似乎穿越了千山万水。

  最终落在了那片生他养他,却又带给他无数痛苦记忆的故土上。

  “等着吧,老子跟着王师,迟早要打回去!”

  他在心里默默地发誓。

  这不再仅仅是为了生存的挣扎,而是带着报恩,雪耻和开创未来的复杂情感,一种属于升斗小民的,最质朴也最坚定的家国情怀。

  北地的沃土给了他新生,而南望的故土,则赋予了他为之奋斗的勇气。

  他的命运,即将与那位铁血皇帝统一天下的宏图,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北京城,醉仙楼。

  虽已华灯初上,但这座昔日笙歌彻夜,纸醉金迷的销金窟,却明显冷清了不少。

  楼内依旧悬挂着彩绸,点燃着熏香,伶人的琵琶声幽幽回荡,却难以掩盖那份门庭罗雀的寂寥。

  顶楼,最好的那间绣房内,花魁云裳对镜梳妆。

  铜镜中映出的容颜,依旧倾国倾城,眉眼间却少了几分往日的慵懒媚态,

  却是多了几丝难以言喻的清明与…一丝若有若无的空虚。

  她拈起一支素雅的玉簪,斜插入挽好的发髻,取代了以往那些金光耀眼的步摇。

  身上的衣裙,也换成了料子上乘但色泽淡雅的湖绸,而非过去那种恨不得将全天下的繁华都织就于身的艳丽宫装。

  “姑娘,今儿…还是只有两三位熟客递了帖子,都是些南边来的行商,想听您唱支曲儿。”

  贴身丫鬟小翠在一旁低声禀报,语气带着些许担忧。

  云裳闻言,手上动作未停,只淡淡嗯了一声。

  收入确是少了,而且少了很多。

  往日里,那些挥金如土的勋贵子弟,豪门公子,是醉仙楼的常客,也是她云裳裙下最慷慨的恩客。

  为了博她一笑,一掷千金是常事。

  可自从皇帝那场血腥清洗之后,多少熟悉的家族一夜之间烟消云散?

  那些曾经围着她打转,许诺要赎她出去做小爷的纨绔们。

  要么人头落地,要么家产抄没,沦为阶下囚或缩头乌龟,再也不敢踏足这风月场所。

  起初,醉仙楼上下也是人心惶惶,妈妈愁得嘴角起泡,生怕这营生就此断了。

  云裳自己也曾有过瞬间的恐慌,习惯了众星捧月和锦衣玉食,若真落到门可罗雀的境地,往后该如何是好?

  但奇怪的是,预期的窘迫并未彻底降临。

  虽然豪客少了,但日子似乎并未变得难以忍受,反而有了一种别样的轻松。

  首先,纠缠少了。

  往日那些仗着家世横行霸道的公子哥,逼她强颜欢笑,应付各种无理要求的烦扰,几乎绝迹。

  现在来的客人,多是些规矩的商人,或是些身份不那么显赫但颇有才学的文人。

  他们更尊重她,听曲便是听曲,饮酒便是饮酒,少有逾矩之举。

  云裳感觉自己紧绷了多年的神经,终于可以稍稍放松下来。

  其次,妈妈的态度也微妙地变了。

  以往将她当作摇钱树,恨不得榨干她每一分价值,稍有懈怠便是冷言冷语。

  如今,许是知道外头世道变了,也或许是清楚云裳依旧是楼里的招牌,

  妈妈对她反而客气了几分,吃穿用度并未克扣,甚至还主动减少了她的应酬,让她能多些清静。

  最重要的是,云裳发现自己竟然有了一些积蓄。

  往日里赚得多,但打赏下人,置办行头,应付各方打点,几乎月月精光,甚至还欠着妈妈不少脂粉钱。

  如今收入锐减,开销却也大大降低。

  那些动辄数百两的首饰华服不再需要,反而能攒下一些实实在在的银两。

  她将这些银子小心地收在一个紫檀木盒里,感觉比以往那些虚无缥缈的承诺要踏实得多。

  闲暇时,她不再只是对镜自怜,或与姐妹们争风吃醋。

  她会倚在窗边,看着楼下街道上的人来人往。

  她能听到茶客们的高谈阔论,内容不再是哪家的公子又得了什么宝贝,或是哪位大人物的风流韵事。

  而是什么“新政”,“屯田”,“花生”,“银行”……
  http://www.abcsee.cc/48058/25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