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发现商机:小小调味料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晚饭时,林小花坐在木板床边,嚼着手里的杂粮饼。

  饼渣粗糙,剌得喉咙发涩,她下意识地端起旁边的粗瓷碗,喝了口凉水,才勉强把饼咽下去。她低头看向桌上的 “饭菜”——

  一碗水煮野菜,叶子蔫得像失去水分的纸片,碗底只撒了半勺盐,连点油星都见不到,吃起来只有淡淡的咸味和野菜的涩味;

  一块蒸红薯摆在碗边,外皮皱巴巴的,虽然咬下去有股自然的甜味,可吃多了总觉得嘴里发寡,少了点能让人回味的层次。

  就在这时,记忆里母亲厨房的香味猛地撞进脑海,清晰得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 那是个周末的傍晚,母亲系着碎花围裙,在厨房里炒红烧肉。

  她记得母亲从橱柜里拿出一个深褐色的陶罐,打开盖子,用小勺舀出一勺深褐色的粉末,撒进热油翻滚的炒锅里。

  不过片刻,肉香混着香料的醇厚气息就像羽毛一样,飘满了整个屋子,连隔壁家的小宇都趴在院墙上,隔着栅栏喊:“小花阿姨,您家做什么好吃的呀?好香啊!”

  还有一次,母亲煮冬瓜汤,汤煮好后,她看见母亲从一个小玻璃瓶里倒出一点晶莹的白色颗粒,说那是 “味精”,能让汤变得更鲜。

  原本平淡无味的冬瓜汤,加了那点颗粒后,瞬间就有了让人喝了还想喝的魔力,她当时连喝了两碗,连碗底的冬瓜都捞得干干净净。

  “大统领,”

  林小花猛地放下手里的杂粮饼,眼睛亮得像淬了星光,连语气都带着一丝颤抖,

  “你有没有觉得,咱们这儿的菜味道都太单一了?不管是客栈里王师傅做的菜,还是咱们自己煮的东西,除了盐和干辣椒,好像就没别的能调味的东西了。吃来吃去,都是一个味道,时间长了,连吃饭都觉得没盼头。”

  陈则宏正低头盯着小本子上的粮价数据,红色的墨迹在纸上画着一道陡峭的上扬曲线,从 “永熙三年八月 糙米七枚铜钱 / 斗” 到 “永熙三年九月 糙米八枚铜钱 / 斗”,不过一个月,粮价就涨了一枚铜钱。

  他闻言抬起头,指尖还停留在 “八枚铜钱” 的字迹上,眉头微蹙:“确实,之前在客栈帮工,王师傅不止一次跟我抱怨过。他说镇上能买到的香料就那么几样,除了干辣椒、八角、桂皮,再没别的了,做来做去都是‘咸’和‘辣’两种味,客人偶尔会嘟囔‘菜味太寡,吃着没劲儿’,有的客人甚至因为味道单一,再也没来过。怎么突然想起这个?”

  “我想起我们原来世界的调味料了!”

  林小花往前凑了凑,膝盖几乎碰到陈则宏的膝盖,声音里满是压抑不住的兴奋,连脸颊都泛起了淡淡的红晕,像染上了晚霞的颜色,

  “我想起了‘五香粉’!是用八角、桂皮、丁香、花椒、茴香五种香料,按照一定的比例磨成粉,混在一起做的。不管是炒菜、炖肉,还是腌咸菜、拌凉菜,只要撒一点进去,味道立马就不一样了 —— 肉会变得更香浓,菜会变得更鲜,就连咱们现在吃的这种杂粮饼,就着五香粉吃,都能多吃好几块!”

  她越说越激动,伸手轻轻拉了拉陈则宏的袖子,眼神里满是期待:“还有‘味精’,是一种白色的小颗粒,煮汤的时候放一点,能让汤变得特别鲜,比只放盐好喝十倍!不过咱们这儿没有做味精的材料,像什么玉米淀粉、谷氨酸钠,我连听都没听过镇上有卖的,暂时没法弄。但五香粉肯定能做啊!你忘了?阿土前几天还送了我们半袋八角和桂皮,都是他从青龙山采的,晒干了之后,香味可浓了,我昨天还闻了闻,一点都没受潮!”

  “咱们再去杂货铺买点花椒、丁香、茴香,把这些香料都磨成粉,按比例混在一起,卖给客栈和饭馆,肯定能赚钱!”

  林小花的眼睛里闪着光,

  “你想啊,王师傅要是有了五香粉,他做的红烧肉、炖鸡肯定会更好吃,客人吃了满意,就会常来客栈吃饭,老板娘也能多赚点钱;普通百姓买回去,给家里的饭菜调调味,能让日子过得更有滋味,谁不愿意花半枚铜钱买个好吃呢?而且咱们做这个,不用花太多本钱,也不用专门的工具,肯定能成!”

  陈则宏看着林小花眼里的光,那是一种对生活充满希望的光芒,比煤油灯的光还要明亮。

  他慢慢放下手里的钢笔,指尖轻轻敲击着小本子的边缘,发出 “哒哒” 的轻响,顺着林小花的思路细细琢磨起来:

  首先,市场需求是明确的。

  青石镇的饮食确实停留在 “咸”“辣” 两个基础味上,复合调味料是个完全空白的领域,不管是客栈、饭馆,还是普通百姓,都有提升饭菜味道的需求,这是刚需,不用担心卖不出去;

  其次,材料获取难度低。

  阿土能从青龙山弄到新鲜的八角、桂皮,成本几乎为零,不需要花钱买;

  花椒、丁香、茴香虽然要花钱,但杂货铺能买到,而且做五香粉用量不大,一次买一点就能用很久,材料成本很低;

  再者,工艺简单易操作。

  不需要专门的工具,找个石臼就能把香料磨成粉,晚上在房间里就能做,不耽误白天去客栈帮工,正好适合他们利用碎片化时间快速积累小额资金,补充粮食储备,应对接下来可能继续上涨的粮价。

  更重要的是,竞争几乎为零。

  现在镇上没人做这种复合调味料,他们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能先把市场占住,等其他商贩反应过来,想模仿的时候,他们已经有了稳定的客户和口碑,占据了先发优势。

  陈则宏的眼神渐渐变得专注,手指在小本子上轻轻划着,像是在梳理思路:“这个想法很好,可行。”

  他点了点头,语气格外肯定,

  “第一,市场有明确需求 —— 客栈、饭馆要靠好味道留住客人,提升竞争力;普通百姓也想让日常饭菜更可口,改善生活质量,这是实实在在的需求,不是凭空想象的;第二,成本低、易操作 —— 我们不需要买复杂的工具,去邻居家借个石臼就能磨粉;材料成本算下来,做一包五香粉也就几文钱,每天晚上花一个时辰,就能做十几包,不会耽误白天的活计;第三,竞争小 —— 现在镇上没人做这种复合调味料,我们是第一个做的,能快速占领市场,建立稳定的客户群体。”

  “而且,”

  陈则宏补充道,

  “我们还能通过这个,和客栈、饭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以后要是再做其他调味料,比如你说的‘蔬菜粉’,也能直接卖给他们,不用再重新找客户。”

  林小花见陈则宏认可,高兴得差点跳起来,她赶紧凑到小本子前,指着空白的一页,声音里满是急切:“那我们明天就试试吧!先少做一点,做个二十来包,送给王师傅几包试试味道,要是他觉得好,咱们再批量做了卖!我记得五香粉的比例大概是八角、桂皮、花椒各占两成,丁香、茴香各占一成,这样配出来的味道最香,不会有哪一种香料的味道太突出,抢了其他香料的风头,每种味道都能恰到好处。”

  陈则宏拿起钢笔,在小本子上工工整整地写下 “五香粉配方” 四个字,字体清晰有力。

  下面用分号隔开,逐一标注每种香料的比例:“八角:20%;桂皮:20%;花椒:20%;丁香:10%;茴香:10%”,末了还在旁边画了个小括号,里面写着 “注意事项:1. 香料需挑净杂质(霉斑、硬梗、泥土);2. 磨粉需细腻,避免颗粒感,影响口感;3. 混合时需充分搅拌,确保比例均匀”。

  “明天我去杂货铺买花椒、丁香、茴香,你在家把阿土送的八角、桂皮挑拣干净。”

  陈则宏抬起头,看着林小花,眼神里满是信任,

  “挑的时候仔细点,把发霉的边角、带泥的硬梗都去掉,不然磨出来的粉会有杂味,影响品质。还有,记得找几个干净的小布包,最好是细一点的粗布,既能透出香味,让客人闻到,又不会漏粉。每包定价半枚铜钱,这个价格比客人单买五种香料便宜,还不用自己磨粉,省时省力,他们肯定愿意买。”

  林小花用力点头,心里像揣了只小兔子,蹦蹦跳跳的,连呼吸都变得轻快起来。

  她低头看着自己的手,指尖还残留着之前绣手帕时留下的细小针眼,忽然觉得,原来自己不仅能靠绣花赚钱,还能靠记忆里的东西,为她和大统领的生活多铺一条路。

  在这个陌生的世界里,她不再只是一个需要被保护的人,也能成为大统领的帮手,和他一起努力活下去。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东方的天空才泛起一丝微弱的鱼肚白,大杂院里的公鸡刚发出第一声啼鸣,陈则宏就揣着三枚半铜钱,悄悄推开房门,朝着市集的方向走去。

  他走得很轻,生怕吵醒还在熟睡的林小花 —— 昨天晚上,林小花为了准备小布包,绣到了很晚,肯定还没睡够。

  市集里已经有了零星的商贩,有的在摆摊,有的在整理货物。

  陈则宏径直走到常去的那家杂货铺,此时掌柜的正趴在柜台上拨算盘,听到脚步声,抬头笑了笑:“老大哥,又来买盐啊?今天要多少?”

  “掌柜的,今天不买盐,想买点花椒、丁香、茴香。”

  陈则宏走到柜台前,语气平静地说,

  “要二两花椒,一两丁香,一两茴香。您给我挑好点的,别要受潮的。”

  掌柜的手里的算盘珠子顿了顿,有些惊讶地抬起头,上下打量了陈则宏一番:“老大哥,买这么多香料做什么?现在香料可贵了,尤其是丁香,最近南边在打仗,商船走得慢,货少得很,要一枚铜钱一两呢。你买这么多,能用上吗?”

  “家里想做点腌肉,冬天吃。”

  陈则宏随口找了个借口,指尖在柜台上轻轻敲了敲,

  “您给我称足分量就行,钱不是问题。只要香料好,贵点没关系。”

  掌柜的见他爽快,也不再多问,从货架上取下三个干净的小布包,分别从三个陶罐里舀出香料,放在秤上称。

  “二两花椒,一枚铜钱;一两丁香,一枚铜钱;一两茴香,一枚半铜钱,总共三枚半铜钱。”

  掌柜的把布包用麻绳捆好,递给他,

  “你拿好,这些都是新到的货,没受潮,香味足得很。要是不够,下次再来。”

  陈则宏接过布包,指尖能清晰地闻到布料里透出的浓郁香气 —— 花椒的麻香、丁香的辛香、茴香的清香,混合在一起,格外好闻。

  他小心地把布包揣进怀里,转身快步回了大杂院。

  刚走到院门口,就看见林小花坐在台阶上,面前摆着一个竹筛,里面摊着挑拣干净的八角和桂皮。

  晨光洒在她身上,给她的头发镀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色。

  每一颗八角都去掉了带虫眼的瓣,只剩下完整的八个角,像一朵小小的花;

  桂皮也刮掉了外层粗糙的老皮,露出里面浅褐色的内层,在晨光下泛着淡淡的光泽,看起来格外干净。

  “大统领,你回来啦!”

  林小花立刻站起来,手里还捏着一颗没挑完的八角,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我把坏的都挑出去了,你闻闻,可香了!”

  陈则宏凑过去闻了闻,浓郁的辛香扑面而来,比杂货铺卖的香料还要香,他点了点头:“很好,我们现在就磨粉。”

  他转身去邻居张婶家借了个石臼 —— 那石臼是张婶用来磨玉米面的,内壁光滑,还带着淡淡的粮食香,用清水洗干净就能用。

  两人把竹筛里的八角、桂皮倒进石臼,陈则宏握着石杵,手臂用力往下压。

  石杵撞击石臼发出 “咚咚” 的声响,沉闷又有力,像远处的鼓声。

  细碎的香料粉末渐渐从石臼边缘漏出来,落在铺好的粗布上,香气像雾气一样散开,飘得整个院子都是,连隔壁的李伯都探出头,好奇地问:“则宏,小花,你们在做什么呢?这么香!”

  林小花笑着回答:“李伯,我们在磨香料,做调味料呢!等做好了,送您一包尝尝!”

  林小花蹲在旁边,眼睛亮晶晶地看着石臼里的香料,时不时伸手把漏出来的粉末扫到一起,放进一个干净的布包里。

  等石臼里的八角、桂皮磨得差不多了,她就小心地把粉末倒进布包,再把花椒倒进石臼。

  磨花椒的时候最费劲,花椒壳硬,还带着细小的尖刺,磨起来很费力。

  陈则宏磨了没一会儿,额头就渗出了细密的汗珠,顺着脸颊往下淌,滴在石臼边缘,晕开一小片湿痕。

  他的手臂渐渐发酸,虎口隐隐作痛,每一次举起石杵,都要咬着牙用劲,手臂上的肌肉都绷了起来。

  “大统领,我来帮你磨吧!”

  林小花见他累得肩膀都在微微发抖,赶紧站起来,伸手要接石杵,

  “我力气虽然小,但也能磨一点,你歇会儿。”

  陈则宏摇了摇头,喘了口气,额头上的汗珠滴落在石臼里,和香料粉末混在一起:“不用,你力气小,磨出来的粉不够细,影响味道。我歇会儿就行,不用换。”

  话虽这么说,他却只是用袖子擦了擦汗,又握紧了石杵 —— 他知道,这第一步必须做好,磨出来的粉越细,五香粉的香味越容易融在菜里,客人才能认可他们的产品,这是打开市场的关键,不能马虎。

  两人轮流上阵,林小花负责挑拣杂质、收集粉末、准备下一种香料,陈则宏负责主力研磨。

  等把五种香料都磨成细细的粉末时,太阳已经升到了头顶,阳光变得灼热起来,洒在身上火辣辣的。

  林小花找出一块洗得发白的细粗布,铺在木板床上,用手反复抚平褶皱。

  她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勺子 —— 这是她从客栈借的,用来量香料粉正好。

  她按照之前定好的比例,把五种香料粉依次倒进粗布上:

  先舀两勺八角粉,再舀两勺桂皮粉,接着是两勺花椒粉,最后是一勺丁香粉和一勺茴香粉。

  每一种粉末都仔细量过,生怕比例错了影响味道。

  接着,她用手轻轻搅动,指尖在布面上划着圈,让五种粉末充分混合。

  深褐色的八角粉、浅褐色的桂皮粉、暗红色的花椒粉、浅黄的丁香粉、绿色的茴香粉,渐渐融在一起,变成了均匀的深褐色,浓郁的香味像潮水一样涌出来,飘满了整个房间,连隔壁的张婶都隔着墙喊:“小花,你们家做什么好吃的呀?这么香!我在屋里都闻到了!”

  林小花笑着回应:“张婶,我们在做五香粉,等做好了,送您一包尝尝!”

  最后,林小花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小布包 —— 那是她用自己穿破的粗布衣裳改的,每个布包都缝得方方正正,边缘还用粉色的彩线绣了圈小小的花边,看起来格外精致。

  她把混合好的五香粉舀进布包里,每包舀两勺,不多不少,正好够客栈用几次。

  她用细麻绳仔细扎紧袋口,还在每个布包正面绣了个小小的 “香” 字,针脚细密,字体圆润,一眼就能认出这是他们做的五香粉,不会和其他调味料弄混。

  看着桌上摆得整整齐齐的二十四个小布包,每个布包都透着淡淡的香味,像一个个小小的香包,林小花忍不住拿起一个,贴在鼻尖闻了闻。

  浓郁的香味钻进鼻腔,让她瞬间想起了母亲做的红烧肉,眼眶忽然有点发热 —— 这是她和大统领在这个世界,第一次不是靠扛粮袋、洗碗碟这种体力活换钱,而是靠 “创造” 新东西赚钱。

  这不仅仅是赚钱,更是一种认可,一种证明自己价值的方式。

  陈则宏走过来,拍了拍她的肩膀,语气里带着笑意,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欣慰:“做得很好,比我想象中还要好。颜色均匀,香味也足,肯定能卖得好。”

  下午,林小花揣着四个小布包,快步去了悦来客栈。

  此时正是后厨最忙的时候,客人渐渐多了起来,王师傅正系着油腻的围裙,拿着炒勺在灶台前快速翻炒,锅里的青菜发出 “滋滋” 的声响,油烟弥漫在厨房里,带着一股淡淡的油香和青菜的清甜味。

  “王师傅,您忙着呢?”

  林小花轻轻推开后厨的门,声音不大,却被王师傅精准捕捉到 —— 他早就被布包里飘出的香味勾住了注意力,手里的炒勺顿了顿,转头看向门口,眼睛瞬间亮了:“小花?你手里拿的什么?这么香!我刚才炒着菜就闻到香味了,还以为是谁家在炖肉呢!”

  林小花快步走过去,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布包,递到王师傅面前:“王师傅,这是我和我爹做的‘五香粉’,用八角、桂皮、花椒、丁香、茴香磨成粉混在一起的。您之前总说香料少,做不出好味道,您试试这个,炒菜、炖肉的时候放一点,味道肯定不一样。”

  王师傅赶紧放下炒勺,在围裙上擦了擦手,接过布包。

  粗布的纹理间透着浓郁的香味,他捏着布包轻轻晃了晃,能感觉到里面粉末的细腻。

  “这香味真浓!比我单买的八角桂皮香多了!”

  他迫不及待地解开麻绳,倒出一点粉末在手心 —— 深褐色的粉末细细的,没有一点颗粒感,凑到鼻尖闻了闻,辛香、麻香、清香混合在一起,层次分明又不冲突,瞬间让他想起了年轻时在城里吃过的酒楼菜。

  “正好我这锅红烧肉快好了,试试味道!”

  王师傅眼睛一亮,转身拿起勺子,舀了半勺五香粉撒进锅里。

  他握着炒勺快速翻炒,五香粉的香味瞬间融入肉里,原本就浓郁的肉香变得更加醇厚,像被施了魔法一样,飘出后厨,钻进大堂。

  “掌柜的,你们今天炖的什么肉啊?也太香了!”

  大堂里,一个正在喝茶的客人忍不住朝着后厨喊,

  “给我也来一份!要跟这香味一样的!”

  旁边几桌客人也纷纷附和:“是啊是啊,这香味闻着就馋人,我们也要点红烧肉!”

  王师傅听得眉开眼笑,夹起一块红烧肉吹了吹,放进嘴里。

  肉香在舌尖散开,带着五香粉特有的醇厚,一点都不腻,连肥肉都变得入口即化。

  他忍不住咂了咂嘴,竖起大拇指:“好!太好了!比我之前只放八角好吃十倍!肉香更浓了,还有股回甜,客人肯定
  http://www.abcsee.cc/48157/1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