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开设京城 “旗舰店”?风靡京城的现代商品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朝会之后的第三日清晨,驿馆的院门被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敲响。陈则宏刚洗漱完毕,就见驿卒老李领着一队宫廷侍卫走进来,为首的太监双手捧着明黄色的圣旨,身后跟着十几个脚夫,每人肩上都扛着沉甸甸的箱子,箱子上贴着 “御赐” 的封条。
“陈寺卿,陛下赏赐的黄金百两、锦缎百匹,还有珍珠、玛瑙等物件,都已运到,请您清点验收。”
太监尖细的声音里带着几分恭敬,显然是因皇帝对陈则宏的重视,连带着对他也多了几分客气。
陈则宏带着小花上前接旨,待太监宣读完毕,才命人打开箱子 ——
黄金被铸成整齐的元宝形状,在晨光下泛着耀眼的光泽;
锦缎则有大红、明黄、宝蓝等多种颜色,面料光滑细腻,是江南织造局专门为宫廷制作的贡品;
珍珠、玛瑙虽不算顶级,却也颗颗圆润饱满。
除此之外,农桑寺卿的俸禄也已按月发放,每月白银五十两、米粮十石,足够父女俩在京城过上体面的生活。
看着眼前的赏赐和俸禄,陈则宏长舒一口气 ——
初到京城时,两人连驿馆的房租都要精打细算,如今终于摆脱了拮据,经济彻底宽裕起来。
这日傍晚,夕阳透过驿馆的窗户,洒在案几上。
小花正坐在案前整理白天收集到的情报,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案几上的粗布桌布,眉头微微蹙着,显然是在琢磨情报里的关键信息。
陈则宏坐在一旁,看着女儿认真的模样,忽然开口:
“小花,咱们在京城盘一间店铺吧。”
小花猛地抬起头,眼中满是疑惑,手里的毛笔都顿在了纸上,墨汁在宣纸上晕开一小团黑点:
“爹,咱们开店铺做什么?您不是忙着推广农桑新政吗?前几天您还说,要尽快整理粮种样本,呈给陛下审批呢。”
在她看来,父亲的精力应该都放在农桑新政上,开店铺这种 “经商” 之事,似乎与父亲的官员身份有些不符。
“推广农桑需要时间,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陈则宏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窗外渐渐暗下来的天色,语气沉稳,眼神里透着深思,
“而且咱们在京城立足,光有皇帝的信任还不够,既需要足够的财富支撑 —— 新政推广需要钱,打点关系需要钱,甚至应对突发状况也需要钱;也需要一个能让百姓和官员直观感受到‘新事物’的窗口。咱们可以把现代的一些简易技术改良后做成商品,既能赚钱补贴新政开支,又能让京城人慢慢接受‘革新’—— 毕竟,百姓和官员只有亲眼见到好处,感受到新事物的便利,才会更愿意相信咱们的农桑新政,后续推广起来也会更顺利。”
小花瞬间明白了父亲的深意,眼睛亮了起来,手里的毛笔也放下了,身体微微前倾,语气带着几分兴奋:
“我知道了!咱们可以做镜子、肥皂,还有您改良的调味料!之前在永安州,您用黄豆发酵做的酱油,比当地的酱好吃多了;还有您说的镜子,比晟朝的铜镜清楚十倍,要是做出来,肯定很多人想买!这些都是晟朝没有的好东西,肯定能卖个好价钱!”
两人说干就干,行动力极强。
陈则宏立刻托驿卒老李打听京城繁华街区的店铺 ——
老李在京城待了十几年,认识不少商铺的掌柜和牙人,消息灵通。
老李不负所托,短短三日就带来了十几个店铺的信息,陈则宏逐一筛选,最终选定了朱雀大街中段的一间铺面。
这间铺面紧邻吏部、户部等官府衙门,官员们上下班都会经过;
又靠近贵族聚居的东市,达官显贵、富商巨贾时常出入;
再加上朱雀大街本身就是京城最繁华的商业街,人流量极大,每日往来的行人络绎不绝,正是推广 “新商品” 的绝佳位置。
不过,店铺的租金也不菲,每月需五两白银,按年付的话也要六十两,若是签下三年的租约,总共需要一百八十两白银。
陈则宏毫不犹豫地当场决定:“就这间了,签下三年的租约,租金一次性付清。”
他知道,好的位置是店铺成功的关键,这笔钱不能省。
签下租约后,陈则宏便开始着手装修。
装修风格上,他摒弃了京城店铺常见的雕梁画栋、红墙绿瓦 ——
那些繁复的装饰虽显气派,却也容易让人觉得压抑,而且与他要推广的 “简洁、实用” 的新事物风格不符。
他转而采用简洁大方的设计:
门面用浅色的杉木打造,没有繁复的雕花,只在门框上方做了一个简单的弧形顶,显得干净利落;
门框两侧挂着一块黑底金字的牌匾,牌匾是用整块梨木制成的,上面的 “异珍阁” 三个大字,是陈则宏亲笔所写,字体苍劲有力,透着一股书卷气,又不失大气;
店铺的窗户则用透明的薄纱代替了常见的木窗棂,既能遮挡灰尘,又能让光线透进来,从外面看,店铺内部的景象若隐若现,更能勾起行人的好奇心。
店内的装修更是新颖:
地面铺着从江南运来的青石板,石板被打磨得平整光滑,缝隙用白灰填实,干净整洁,不像其他店铺那样铺着容易积灰的泥土或干草;
墙壁则用石灰粉刷得洁白,没有任何装饰,显得宽敞明亮;
靠墙摆放着一排排浅色的木架,木架是用松木制成的,打磨得光滑无毛刺,每一层都垫着柔软的米白色锦缎,锦缎上绣着淡淡的缠枝莲纹,用来摆放各类商品,既显档次,又能保护商品不受损坏;
屋顶悬挂着几盏琉璃灯,灯罩是用西域传入的彩色玻璃制成的,有红色、蓝色、绿色等多种颜色,灯座则是黄铜打造的,上面雕刻着简单的花纹;
灯内点着特制的蜡烛,燃烧时没有黑烟,光线透过彩色玻璃灯罩洒下,柔和却明亮,与京城店铺常用的油灯、烛火截然不同 ——
油灯、烛火不仅光线昏暗,还会产生油烟,时间久了,店铺内会弥漫着一股刺鼻的味道,而琉璃灯则完全没有这些问题。
小花则负责挑选商品品类,她坐在驿馆的案前,拿着一张白纸,一边回忆两人穿越时的记忆,一边结合晟朝的现有条件,逐条列出可能制作的商品,然后与父亲一起筛选、修改,最终确定了四大类商品:
一是改良调味料。晟朝的调味料种类单一,酱油多是用劣质黄豆简单发酵制成的,味道苦涩;糖则多是粗制的红糖,颜色深,杂质多。陈则宏计划用优质黄豆、小麦按照现代的发酵工艺改良酱油、豆瓣酱,让味道更醇厚、更鲜香;用花椒、八角、桂皮等多种香料研磨制成五香粉、十三香,方便百姓烹饪;还用蔗糖通过反复提纯的方法,制成洁白细腻的白砂糖、晶莹剔透的冰糖,满足贵族和百姓对甜味的需求。
二是精致现代小吃。晟朝的小吃多是蒸煮或油炸的简单食物,口感单一。小花计划制作用糯米粉包裹豆沙馅,外面滚上黄豆面的驴打滚,口感软糯香甜;用面粉、鸡蛋、白糖按照现代配方炸制的油条,外酥里嫩,比晟朝常见的油饼更美味;还有用新鲜水果(如苹果、梨、桃子)搭配蜂蜜,经过慢火熬制的果酱,既能直接涂抹在面食上食用,也能用来制作点心,味道酸甜可口,而且便于保存。
三是新颖家具模型。晟朝的家具多是固定尺寸,不仅占用空间,还不便于搬运;而且功能单一,比如桌子只能用来吃饭、写字,没有储物功能。陈则宏计划制作可折叠的桌椅 —— 不用时可以折叠起来,节省空间,适合小户型的家庭;带抽屉的衣柜 —— 抽屉可以用来存放衣物、首饰等小件物品,比传统的衣柜更实用;能调节高度的床榻 —— 可以根据人的身高和睡眠习惯调节高度,比固定高度的床榻更舒适。不过,考虑到制作难度和成本,先制作缩小的模型,摆放在店铺里,让顾客直观感受其便捷性,若是有人预订,再制作实物。
四是简易科学玩具和实用物件。这是最具创新性的一类商品:用黄铜打磨光滑后,再用白银镀层技术处理制成的镜子,比晟朝的铜镜明亮数倍;用新鲜的玫瑰、茉莉、桂花等鲜花,通过蒸馏提纯的方法制成的香水,装在小巧的瓷瓶里,留香持久;用动物油脂和碱液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制成的肥皂,去污力强,还能散发淡淡的香气;还有能通过阳光聚焦点火的放大镜 —— 晟朝人对放大镜的原理一无所知,定会觉得神奇;模仿水车原理制作的小摆件 —— 通过水流的动力带动齿轮转动,能展示简单的机械原理,既有趣又能启发思维。
筹备半月后,“异珍阁” 终于正式开业。
开业当天,陈则宏没有像京城其他店铺那样,请戏班搭台唱戏,也没有放鞭炮造势 —— 他觉得那些方式过于喧闹,反而会让人忽略商品本身的价值。
他只在店门口摆放了四张八仙桌,桌子上铺着干净的白布,放上各类商品的样品和试用装:
镜子摆在最显眼的位置,肥皂切成小块放在瓷盘里,旁边放着一盆清水,方便顾客试用;
调味料则装在小瓷碗里,旁边放着干净的筷子,供顾客品尝;
小吃则用干净的油纸包着,每样都有一小块样品,顾客可以直接拿起品尝。
桌子旁边立着一块木牌,木牌是用梨木制成的,上面用墨笔写着 “新品试用,满意再买” 八个大字,字体工整清晰。
起初,来往行人只是好奇地驻足观望,对着简洁新颖的店铺门面指指点点,交头接耳地议论着:
“这店铺怎么这么奇怪?连个雕花也没有?”
“上面写着‘异珍阁’,不知道卖什么东西。”
“门口摆着的那些物件,看着从来没见过,不会是骗人的吧?”
虽有不少人好奇,却没人敢轻易进店 ——
毕竟,京城从未有过这样 “奇怪” 的店铺,也从未见过那些闻所未闻的商品,大家都怕上当吃亏。
就这样过了大约半个时辰,一位穿着华丽的夫人带着两个丫鬟路过。
这位夫人身着绛红色的锦缎襦裙,裙摆绣着精致的凤凰图案,头上戴着金钗和珠花,手上戴着玉镯,一看就是出身富贵人家。
她原本只是随意地扫了一眼店铺,却被门口桌子上摆放的镜子吸引住了目光 ——
那面镜子比她家中的铜镜大了一圈,镜面泛着银白色的光泽,与铜镜的黄铜色截然不同。
她停下脚步,示意丫鬟上前拿起镜子,自己则凑过去仔细查看。
当看到镜中清晰的自己时,夫人不由得惊呼出声,声音里满是震惊:
“天哪!这比铜镜清楚太多了!连我鬓角的碎发都能看见!我昨天绣在襦裙上的凤凰图案,每一根羽毛都看得清清楚楚!”
她之前用的铜镜,不仅光线昏暗,还会变形,常常只能看到一个模糊的轮廓,从未见过如此清晰的镜子。
小花见状,连忙从店里走出来,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对着夫人微微屈膝行礼:
“夫人,这是我们异珍阁的新品,名叫‘明心镜’,是用特殊工艺制成的,能照见真实容貌,没有丝毫变形。”
她一边说,一边指着镜子的边缘,
“您看,这镜子的边缘是用黄铜包裹的,打磨得光滑圆润,不会划伤手;而且它不易生锈,只要妥善保管,用个十年八年都没问题,比铜镜耐用多了。”
夫人爱不释手地捧着镜子,翻来覆去地看,语气急切地问道:
“这镜子多少钱?我买了!不管多少钱,我都要了!”
“回夫人,这面中等大小的明心镜,售价五两白银。”
小花恭敬地回道。她早就和父亲商量好了价格,既不能太便宜,显得商品档次低;
也不能太贵,让顾客望而却步,五两白银是经过反复考量的 ——
对于达官显贵来说,五两白银不算多,但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正好能定位到 “中高端” 客户群体。
五两白银可不是小数目,相当于普通百姓半年的生活费 ——
普通百姓每月的收入不过一两白银左右,还要用来支付房租、购买米粮和生活用品。
但这位夫人毫不犹豫地对身后的丫鬟说:“快,从包里取五两白银给这位姑娘。”
丫鬟连忙从随身携带的荷包里取出五两白银,递给小花。
小花接过白银,仔细核对了重量,确认无误后,才将镜子用柔软的锦缎包裹好,递给夫人:
“夫人,您拿好,小心磕碰。若是日后有任何问题,都可以来异珍阁找我们。”
夫人接过镜子,宝贝似的抱在怀里,满意地离开了。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在朱雀大街传开 ——
“异珍阁有能照清容貌的镜子,比铜镜清楚十倍!”
“那位王夫人花了五两白银买了一面镜子,说是能看见鬓角的碎发!”
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异珍阁,有的是好奇想看看镜子,有的则是想看看还有没有其他新奇的商品,原本冷清的店铺瞬间变得热闹起来。
进店的人很快发现,异珍阁的神奇远不止镜子。
一位身着青色官服、看起来像是七品官员的人,被桌子上摆放的肥皂吸引了 —— 那肥皂呈淡黄色,形状规整,是正方形的,表面光滑,散发着淡淡的桂花香气。
他拿起一块肥皂,放在鼻尖闻了闻,疑惑地问道:“这是什么?看着像是胰子,却比胰子好闻多了。”
在晟朝,百姓常用猪胰子混合草木灰制作 “胰子”,用来洗手、洗衣,但胰子味道刺鼻,去污力也不强,而且容易干裂。
“大人,这是我们异珍阁的新品‘香胰子’,用来洗手、洗衣都极好。”
小花上前,语气温和地介绍,一边说一边拿起一盆清水,将肥皂在手上轻轻搓了搓,瞬间生出细腻的白色泡沫,
“您看,它能产生这么多泡沫,去污力比普通胰子强多了;而且它添加了桂花精油,能散发淡淡的香气,洗完手后皮肤光滑滋润,不像普通胰子那样干涩紧绷。”
官员半信半疑地伸出手,小花将搓出泡沫的手轻轻按在他的手上。
官员搓了搓手,果然感觉到泡沫细腻,而且没有普通胰子的刺鼻味道,反而有一股淡淡的桂花香。
他又用带着泡沫的手蹭了蹭袖口上的墨渍 —— 刚才整理文书时,不小心沾到了墨渍,原本以为很难洗掉,没想到轻轻一搓,墨渍就淡了很多。
官员当即决定:“这香胰子不错,我买十块,带回家给妻儿使用。”
旁边一位身着锦袍、看起来二十岁左右的贵公子,则被架子上摆放的香水吸引了。
那香水装在小巧的白瓷瓶里,瓷瓶上绘着精致的花朵图案,瓶盖是黄铜制成的,上面有一个小小的喷嘴 —— 这是陈则宏特意让人打造的,模仿现代香水瓶的设计。
贵公子拿起一瓶玫瑰香水,拔开瓶盖,轻轻喷了一点在手腕上,一股浓郁却不刺鼻的玫瑰香气瞬间散发出来。
他惊讶地说道:“这香气真特别,比我母亲用的熏香还好闻!而且留香时间好像也很长。”
“公子好眼光。” 小花笑着介绍,
“这是玫瑰香水,是用新鲜的玫瑰花蒸馏提纯制成的,一瓶香水需要用几十斤玫瑰花才能提炼出来。它只需在耳后、手腕处轻点几滴,便能留香整日,而且香气自然,不会像熏香那样过于浓烈。”
贵公子当即买下一瓶玫瑰香水,喷在身上,引得周围不少小姐、夫人侧目,纷纷上前询问购买 —— 对于爱美的贵族女子来说,这样能留香整日的香水,简直是 “神器”。
除此之外,改良后的调味料也备受青睐。
一位穿着粗布衣服、手上布满老茧的厨师模样的人,尝了一口小碗里的酱油 —— 那酱油颜色红亮,味道醇厚鲜香,比他平时用的酱油好吃太多。
他当即问道:“这酱油怎么卖?我是‘福来楼’的厨师,想订购十斤,带回酒楼给客人做菜。”
福来楼是京城有名的酒楼,每日顾客盈门,若是能成为福来楼的供应商,对异珍阁来说,无疑是最好的宣传。
小花连忙回道:“这位师傅,我们的酱油每斤售价五十文铜钱,十斤就是五百文铜钱。若是长期订购,还能享受折扣。”
厨师毫不犹豫地付了钱,约定三日后再来取货。
白砂糖、冰糖则成了贵妇们制作点心的最爱。
一位夫人尝了一口用白砂糖制作的点心,惊讶地发现点心的颜色洁白,味道甜而不腻,比用红糖制作的点心好吃太多。
她当即买下五斤白砂糖、三斤冰糖,说要用来制作月饼 —— 再过一个月就是中秋节,正是制作月饼的好时候。
而可折叠桌椅、带抽屉衣柜的模型,则让不少官员、富商眼前一亮。
一位官员看着可折叠桌子的模型,轻轻拉动桌腿,桌子瞬间从展开状态变成了折叠状态,体积缩小了一半。
他惊讶地说道:“这桌子太方便了!我家书房空间小,平时放一张桌子就显得拥挤,若是有这样的折叠桌子,不用的时候收起来,能省出不少空间。而且出门办公带着也方便,不像普通桌子那样笨重,搬都搬不动。”
他说着,又拿起旁边的折叠椅模型,轻轻一压,椅子就折叠成了薄薄的一片,随手就能放进宽大的袖袋里。
“这椅子也绝妙!我常去郊外巡查农桑,路上累了连个坐的地方都没有,要是有这样的折叠椅,随身携带,累了就能拿出来坐,太实用了!”
官员越看越
http://www.abcsee.cc/48157/7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