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疏川安澜定,封爵握实权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初夏的暴雨连下了半月,永定河的水势一日涨过一日。当 “永定河下游决堤,沿岸三州十七县被淹” 的急报送抵御书房时,皇帝正握着陈则宏新呈的军器改良图纸,指尖猛地攥紧了象牙镇纸。
朝堂之上,群臣争论不休,老臣们援引《河防一览》,主张沿用古法加固旧堤,而年轻官员则面面相觑,谁也拿不出切实方案 —— 那处河段年年修堤,年年决口,早已成了朝廷的心腹大患。
“陈则宏何在?” 皇帝的声音穿透殿内的嘈杂。
陈则宏出列躬身,玄色蟒袍的下摆扫过金砖地面:“臣在。”
“朕知你通晓格物之术,”
皇帝将急报推到他面前,朱砂笔圈出决堤方位,
“特命你为治水顾问,辅佐工部尚书行事。所需人力物力,悉听调遣。”
这道旨意出乎所有人意料。
工部尚书李大人脸色微沉,退朝后便拦住陈则宏,语气带着几分轻视:
“陈大人,河防之事向来依循古制,王景治河千年传颂,只需按旧图加固堤防便可,不必另起炉灶。”
陈则宏望着他远去的背影,指尖摩挲着袖中藏的简易罗盘 ——
他很清楚,永定河下游河道狭窄,泥沙淤积早已成悬河,古法修堤不过是饮鸩止渴,若要根治,必须另寻出路。
次日天未亮,陈则宏便带着林管事和十余名精挑细选的工匠出发了。
他们携着自制的测量工具:用墨线与铅锤制成的水平仪,刻着刻度的木尺,还有按现代原理改制的测角器。
沿岸的淤泥没及小腿,腐臭的水味呛得人皱眉,陈则宏却毫不在意,跪在湿地上校准仪器,笔尖在麻纸上飞快记录:
“此处海拔三丈二尺,坡度十五度,土壤含沙量七成……”
小花特意赶制了防水的油布靴和遮阳帽送来,见父亲满身泥污,心疼得红了眼眶,却只递过温热的姜汤:
“父亲,女儿按您的法子,让同善堂预备了赈灾的汤药和干粮,已派人送往灾区。”
陈则宏接过碗,瞥见她鬓边沾着的草叶,忽然笑了:
“你这孩子,倒比为父想得周全。”
他指着远处的洼地,
“你看那片区域,地势比河岸低丈余,恰是天然的行洪通道。”
历时一月的测绘结束后,陈则宏在工部衙署铺开了新绘的河道图。
图上用不同颜色标注着地形、土壤与水流方向,一条蜿蜒的红线从决堤处延伸至渤海,比旧河道足足绕远了三十里。
“臣主张舍弃旧堤,另开新河,”
他的木尺点在红线起点,
“此处为天然洼地,河道可拓至三丈宽,既能分流洪峰,又能利用水流冲沙,避免淤积。”
“荒谬!”
李尚书猛地拍案,官帽上的珠串剧烈晃动,
“王景治河靠的是‘河汴分流,复其旧迹’,你这新河绕远费钱,纯属异想天开!”
几位老臣纷纷附和,有人甚至拿出《水经注》拍在桌上:
“古法不可违!陈将军不懂河防,莫要误了大事!”
陈则宏早有准备,命人抬来沙盘,将连日测得的数据一一陈列:
“旧河道年均淤积泥沙两万石,即便加固堤防,明年汛期仍会决堤,耗费白银百万两不止。而新河道虽需开挖三十里,却能一劳永逸,且沿途多为荒地,征用民田不足百亩。”
他抓起一把泥沙,任其从指缝滑落,
“臣测算过,新河道行洪能力是旧道的三倍,三年便可收回成本。”
沙盘旁的争论持续了三日,最终还是皇帝拍板:
“就依陈则宏之策!若不成,朕唯你是问;若成,朕必重赏!”
开工那日,沿岸百姓自发赶来帮忙。
陈则宏将工匠与民夫分成十组,用 “分层开挖法” 推进工程,每隔十里设一座水闸,借鉴王景 “交替引水” 之法,既控制流速又防止泥沙淤积。
小花带着慈幼院的孤儿们送来饭菜,远远望见父亲站在河堤上,手持令旗指挥调度,阳光洒在他沾着泥点的脸上,竟有种撼人的力量。
冬雪飘落时,新河道终于贯通。
沿岸百姓在河堤上种满杨柳,树干上系着红绸,盼着来年平安。
转过春,汛期如期而至,永定河的水位暴涨至历史峰值。
李尚书在河堤上急得团团转,陈则宏却镇定自若,下令依次开启水闸。
浑浊的洪水顺着新河道奔涌而去,两岸的新堤纹丝不动,下游的良田与村庄安然无恙。
消息传回京城,皇帝亲自率群臣前往视察。
站在宽阔的河堤上,望着平稳东流的河水,皇帝抚掌大笑:
“陈则宏,你可比当年王景!”
沿岸百姓早已跪在道旁,捧着新收的麦穗高喊:
“陈将军活菩萨!”
孩童们追着他的马车奔跑,手中挥舞着用麦秆编的小旗子。
庆功宴设在御花园,皇帝举起酒杯,目光扫过满朝文武:
“陈则宏治水有功,护佑万民,特册封为‘靖川伯’,食邑千户!”
内侍立刻呈上铸着 “靖川伯” 三字的金印,金光晃得人睁不开眼。
皇帝接着说道:“再加授工部左侍郎,兼管京畿水利与工程,凡新政推行,皆许你便宜行事。”
这道旨意意味着陈则宏终于手握实权,不仅能掌管工部的工程要务,更可借京畿水利之机,将现代理念融入地方治理。
李尚书等人面色灰败,却再也无人敢置喙 ——
事实早已证明,那些被他们斥为 “奇技淫巧” 的方法,远比墨守成规更能造福百姓。
出宫时,月光洒在朱雀大街上。
小花挽着父亲的手臂,指尖轻轻触过他腰间的金印:“父亲,往后咱们能做更多事了。”
陈则宏望着远处异珍阁的灯火,那里不仅有香膏与香料,更藏着他们为这个时代准备的革新种子。
林管事提着食盒赶来,里面是小花亲手做的蜜饯:
“大人,百姓们在河堤旁立了生祠,说要年年为您祈福呢!”
陈则宏笑着摇头,却将那盒蜜饯紧紧攥在手中。
他知道,这枚靖川伯的金印,这份工部侍郎的实权,从来不是终点。
永定河的水还在东流,而他们要走的路,才刚刚铺开。
御书房内,皇帝对着新河道图出神,太监轻声问道:
“陛下,陈大人要推行的新式水车,是否准奏?”
皇帝提笔落下朱批:“准。靖川伯所奏,皆可优先施行。”
月光透过窗棂,照在 “优先施行” 四字上,宛如一道开创新局的光。
http://www.abcsee.cc/48157/8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