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黔中古道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鹰扬校尉傅着在牂柯豚水上游的“攻心”之策,如同春风化雨,悄然瓦解着朱褒的统治根基。龙骧获封“牂柯太守”,义军士气大振;赈济灾民、减免赋税之举,更收揽了无数贫苦百姓之心;暗通款曲之下,郡内豪强人心浮动。然而,无论是前线对峙的军事压力,还是后方渗透的政治攻势,其持续与效力,都离不开一条稳固的“血脉”——连接永昌不韦城与牂柯前线的补给线。这条蜿蜒于崇山峻岭间的生命线,其咽喉要道,便是历史悠久、险峻异常的“黔中古道”。黔中古道,并非单一道路,而是泛指穿越云贵高原东部、连接滇东与黔中的古老商道与兵道网络。其中最为关键的一段,自永昌郡东部边境出发,需翻越巍峨的乌蒙山余脉,渡过急流险滩,穿过瘴疠弥漫的原始丛林,方能抵达牂柯郡西部龙氏控制区。道路崎岖,马匹难行,多数地段仅容两人并肩,物资转运全靠人背马驮,且沿途时有毒虫猛兽、以及更为危险的、不受官府控制的山夷部落或流寇出没。
傅着在夜郎谷站稳脚跟、初步整合义军后,面临的最大难题便是后勤。五百汉军精锐所携粮草军械有限,龙氏部众本身亦困窘,虽有小胜缴获,然欲长期对抗控制郡治、资源更丰的朱褒,无异于杯水车薪。前线所需的粮食、盐巴、药品,尤其是消耗巨大的箭矢、修补兵甲的熟铁,都必须依赖后方的持续补给。而这条补给线的畅通与安全,直接关系到前线的存亡。傅着连续发出数道紧急文书,恳请朝廷不惜一切代价,保障黔中古道的运输。
永昌不韦城卫将军府内,诸葛瞻案头堆积的牒报中,傅着关于补给困难的急报最为刺眼。他深知此事的紧迫性与极端重要性。若补给中断,傅着这支孤军及刚刚凝聚的义军,将不战自溃,此前所有努力付诸东流,东进战略也将遭受重挫。
“殿下,”诸葛瞻立即召见北地王刘谌与安南将军霍弋,指着地图上那条细若游丝、却重若千钧的路线,“黔中古道,乃是我伸向牂柯的手臂,亦是傅着所部的命脉。此处若有失,前功尽弃!必须确保其畅通无阻!”
霍弋久镇南中,对道路艰险有清醒认识,面露难色:“卫将军,此路之险,弋深知。寻常商队通行,尚且十损二三。如今要大规模、持续运输军资,难如登天。且朱褒与魏国细作绝非庸才,必会千方百计袭扰、切断此路。”
刘谌忧心忡忡:“霍将军所言极是。可否增派大军,沿途护卫?”
诸葛瞻摇头:“殿下,古道漫长,处处设防,则兵力分散,反易被各个击破。且大军行动,目标显着,易遭伏击。需另辟蹊径。”
他沉吟片刻,提出一套组合策略,尽显其统筹全局之才:
“其一,精干运输,分段负责。不从永昌腹地直接组织庞大运输队。可在古道沿线险要处,如乌蒙山隘口、盘江渡头,设立数个秘密中转站。由霍将军遴选绝对忠诚、熟悉山路的本地士卒与可靠民夫,组成多支小型运输队,每队不过百人,只负责一段路程的运输。前一队将物资运至甲站,交由乙站队伍接力运至乙站,如此环环相扣。此举可减少单支队伍规模,降低风险,且队员熟悉本段路况,效率更高。”
“其二,明暗结合,武装护送。明面上,可组织少量看似普通的商队,携带非紧要物资,试探性通行,亦可迷惑敌人。真正关键的军械粮秣,则由精锐小队武装押运,且行踪绝对保密,出发时间、路线变幻不定。可命傅着从前线派回熟悉地形、骁勇善战的小股部队,如赵戬麾下精锐,深入古道接应,形成前后对进护卫之势。”
“其三,釜底抽薪,清除威胁。霍将军,需立即派兵,对古道沿线进行梳篦式清剿,尤其是那些已知的、可能被朱褒收买或利用的山寨、部落。能招抚则招抚,许以盐铁贸易之利;冥顽不灵者,坚决剿灭,以绝后患。同时,傅着的反谍网络需向古道延伸,严密监控,清除魏国细作。”
“其四,利诱沿线,以夷制夷。可传令沿线较为友善的夷部头人,朝廷愿以盐、布等紧缺物资,换取其提供向导、驮马,并保障其势力范围内路段安全。使其利益与古道畅通捆绑,化阻力为助力。”
此策可谓思虑周详,将运输、护卫、清剿、外交融为一体。刘谌与霍弋皆表赞同,立即分头部署。霍弋调兵遣将,整顿运输事宜;诸葛瞻则亲自审核物资调配清单,确保箭镞、伤药、粮食优先输送。
然而,计划的执行远比设想艰难。首批由霍弋麾下校尉李敢率领的百人运输队,携带着急需的箭矢和药材,刚进入乌蒙山险段,便遭遇了暴雨山洪,道路冲毁,数名民夫坠崖,物资损失惨重,被迫退回。
几乎同时,一支伪装成商队的运输队,在盘江畔的“落鹰峡”遭到不明身份武装的伏击,虽经押运士卒拼死击退,但货物被焚毁大半,伤亡十余人。现场遗留的箭矢,经辨认,虽经粗糙打磨试图掩饰来源,但箭头形制与朱褒郡兵所用极为相似。显然,朱褒方面已然动手,试图掐断这条生命线。
消息传回不韦,诸葛瞻面色凝重。他深知,这是一场无声的战争,其惨烈程度不亚于正面战场。他立即调整策略,命令霍弋:
“加派更多熟悉水性的士卒,加强对盘江等险要渡口的控制,并尝试开辟备用渡口。对落鹰峡这类险地,运输队通过前,必先派精锐斥候占领两侧制高点,确保安全方可通行。同时,加大对俘虏的审讯力度,务必揪出潜伏在永昌境内、为朱褒提供运输队情报的内奸!”
就在永昌方面竭力维持古道畅通的同时,牂柯前线的傅着亦未坐等。他深知后方运输艰难,必须设法在前线“开源节流”。他下令义军极尽节俭,缴获物资优先保障作战部队;组织当地百姓利用缴获的铁料,设立简易工坊,尝试修复兵器、打造箭镞;甚至派出小分队,冒险潜入朱褒控制区边缘,袭击其小规模粮队,以战养战。他还利用“攻心”策略争取到的当地部落支持,通过他们控制的、更为隐秘的小径,尝试建立辅助补给线。
尽管如此,前线的物资依旧捉襟见肘。尤其是箭矢的消耗,远超补充速度。傅着站在龙氏大营的哨塔上,望向东面朱褒主力盘踞的方向,眉头紧锁。他知道,朱褒在等待,等待补给断绝、义军自溃的那一刻。而朝廷能否守住黔中古道这条命脉,将成为决定牂柯战局,乃至整个东进战略成败的关键。
“校尉,”副将杨迁低声道,“粮草尚可支撑半月,但箭矢……若下次运输再被阻断,恐难以为继。”
傅着目光坚定:“相信卫将军,相信霍将军。我等在前线,唯有死战,寸土不让,方能对得起后方将士冒死输送的每一粒粮,每一支箭!”
他转身下令:“传令下去,加强戒备,多设疑兵,节省箭矢,非到万不得已,不得与敌军远程对射。我们要用最少的消耗,撑到后方补给抵达的那一刻!”
黔中古道上,一场关乎生死存亡的运输与反运输、封锁与反封锁的暗战,在险山恶水间激烈上演。每一支成功抵达前线的运输队,都意味着希望得以延续;每一次中途遇袭,都让不韦与牂柯的心脏为之揪紧。这条古老的商道,此刻已成为衡量蜀汉流亡政权组织能力、意志力与战略韧性的试金石。诸葛瞻坐镇中枢,运筹帷幄;霍弋调度于后,勉力维持;傅着苦撑于前,翘首以盼。所有人的命运,都系于这条在云雾与密林中若隐若现的崎岖古道之上。
http://www.abcsee.cc/48382/11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