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粮道惊变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谯周带回来的消息,像一块投入死水的石头,在成都沉寂的官场中激起层层涟漪。那份沾染着前线尘土的清单和联名血书,虽未能在朝堂上立刻扭转乾坤,却像一根刺,扎进了许多尚存忠义之心的官员心中。陛下虽未明确表态,但“拨付部分粮草”的口谕,终究是撕开了一道口子。

  尚书台内,气氛微妙。负责粮秣调度的官员们,一改往日拖沓推诿的作风,在秘书令郤正的亲自督促下,竟罕见地高效运转起来。一车车粮草、一捆捆箭矢、一箱箱伤药,从府库中清点出来,迅速集结。谁都明白,这或许是绵竹前线最后的希望,也是成都朝廷挽回人心的最后一次机会。

  然而这丝微弱的希望之光,甫一离开成都,便陷入了巨大的阴影之中。

  押运这支宝贵辎重队的,是卫将军府下的一名老成校尉,姓李名桓。他深知肩上担子沉重,不敢有丝毫懈怠,亲自挑选了三百名精干士卒护卫,昼夜兼程,沿着官道向北疾行。队伍中还有几名诸葛瞻特意派回、熟悉路途的伤愈老兵作为向导。

  头两日行程还算顺利。虽沿途可见逃难的百姓,听闻是送往绵竹的军粮,大多默默让开道路,甚至有老者颤巍巍地递上仅有的干粮,嘱托军爷们多杀魏狗。李桓心中沉重,更觉责任重大。

  第三日黄昏,队伍行至一处名为“落雁坡”的险要之地。此地两山夹道,林木幽深,官道在此变得狭窄崎岖。夕阳的余晖被高耸的山峦遮挡,谷中光线迅速暗淡下来,显得阴森逼人。

  “校尉,此地险要,恐有埋伏。是否先派斥候探路,或等明日天亮再行?”一名向导老兵警惕地环顾四周,向李桓建议道。

  李桓抬头看了看天色,又望了望身后绵延的车队,心中焦急。军情如火,多耽搁一刻,绵竹就多一分危险。他沉吟道:“天色尚可,斥候前出半里探查,大队保持警戒,快速通过!务必在天黑前走出这片山谷。”

  命令下达,斥候小队策马向前,消失在弯道尽头。大队人马则加快速度,车轴发出吱吱呀呀的催促声,在寂静的山谷中回荡。

  行至山谷中段,最令人担心的事情发生了。

  前方斥候去的方向,突然传来几声短促的惨叫,随即是战马惊恐的嘶鸣!

  “有埋伏!”李桓头皮一炸,厉声大喝,“结阵!护住粮车!”

  训练有素的士兵们虽惊不乱,迅速以粮车为依托,结成圆阵,刀出鞘,箭上弦,紧张地注视着前方幽暗的林木和身后的来路。

  然而,埋伏者并未从正面强攻。只听两侧山坡上骤然响起一片喊杀声,无数黑影从林木中窜出,箭矢如飞蝗般倾泻而下!这些箭矢并非制式军弩所发,力道、准头都差了许多,更像是山匪土弓,但胜在数量众多,居高临下,顿时给押运队造成了不小的混乱和伤亡。

  “是土匪?”李桓挥刀格开一支流矢,心中惊疑。蜀中近年来虽不太平,但如此规模、且敢劫掠军粮的匪帮,却是闻所未闻。

  混乱中,更致命的一击来自队伍内部!几名原本在车队中段帮忙推车的民夫,突然暴起发难,抽出暗藏的短刃,凶狠地刺向身旁毫无防备的士兵!这些“民夫”动作矫健,出手狠辣,分明是训练有素的死士伪装!

  内外夹击之下,押运队阵脚大乱。李桓目眦欲裂,一边指挥士兵抵抗两侧山坡的攻击,一边分兵绞杀内部的奸细。山谷中杀声震天,火光四起,混乱不堪。

  就在这紧要关头,队伍后方,粮草最为集中的地段,几辆堆满干草的大车突然被点燃!火借风势,瞬间蔓延开来,吞噬了邻近的粮车。冲天的火光映红了半个山谷,也映照出李桓绝望的脸。

  “救火!快救火!”他声嘶力竭地喊道,但混乱的战场和凶狠的敌人让士兵们根本无法分身。

  袭击者显然极为熟悉地形且目的明确。他们并不恋战,在制造了足够的混乱、点燃了关键粮车后,伴随着一声尖锐的唿哨,如同潮水般迅速退入山林,消失得无影无踪,只留下满地狼藉和熊熊燃烧的粮车。

  战斗来得快,去得也快。当最后一名伪装成民夫的奸细被乱刀砍死,山坡上的箭雨停止时,山谷中只剩下蜀军士兵粗重的喘息声、伤者的哀嚎声,以及火焰吞噬粮草发出的噼啪声。

  李桓踉跄着冲到起火的车队前,试图组织救火,但已是徒劳。火势太大,根本无力回天。他清点损失,心凉了半截:超过三分之一的粮草被焚毁,尤其是最耐储存的粟米和干肉损失惨重;护卫士卒伤亡近百人;更重要的是,队伍士气遭到沉重打击。

  “校尉……这,这不像是寻常土匪……”一名臂上中箭的向导老兵,忍着痛楚,喘着气对李桓说,“他们……他们分明是冲着烧粮来的!那些假民夫……动作太利落了……”

  李桓脸色铁青,他何尝不知?土匪劫道,只为求财,哪有如此精准狠辣、一击即退、专以破坏为目的的?这分明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目标就是要断绝绵竹的粮草!

  是谁?是魏军的细作?还是……

  一个更可怕的念头涌入李桓的脑海,让他浑身发冷,不敢再想下去。

  “清理战场,救治伤员!”他咬着牙下令,“能抢救多少粮食是多少!其余人,加强戒备,连夜赶路!我们必须尽快赶到绵竹!”

  残存的队伍,带着悲愤和恐惧,拖着疲惫的身躯,护卫着仅剩的、也被烟熏火燎过的粮草,继续向北行进。每个人的心头都笼罩着一层浓重的阴影:前方的敌人不仅是魏军,还有来自背后的冰冷刀锋。

  落雁坡的这场“意外”,像一声丧钟,敲响在通往绵竹的粮道上,也预示着成都内部的斗争,已经彻底撕下了伪装,变得血腥而赤裸。

  数日后,当这支损兵折将、粮草仅剩一半多的辎重队,狼狈不堪地抵达绵竹关时,带来的不仅是杯水车薪的补给,更是一个令人窒息的消息——他们的归路,已遍布荆棘。
  http://www.abcsee.cc/48382/1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