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荆南故梦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蜀汉章武十二年(公元273年)夏,南中政权在“甲胄鲜明”与“暗夜潜行”的双重保障下,根基渐趋稳固。然卫将军诸葛瞻与北地王刘谌等核心决策者,其目光从未局限于南中一隅。北伐中原、克复旧都,乃是先帝遗志,亦是维系此流亡政权合法性与凝聚力的根本所在。北疆鹰愁涧天险之后,是经营多年、兵精粮足的晋国大军,正面突破,难若登天。目光东移,与南中牂柯郡东部接壤的晋国荆州南部,地势相对平缓,守备或因远离中原腹心而稍显薄弱,且此地曾是刘备集团早期经营之地,留有潜在影响。若能在此方向寻得契机,或可开辟第二战场,牵制晋军,甚至为未来北进打开一扇侧门。这一战略构想,如同一个萦绕心头的“荆南故梦”,其可行性、风险与巨大诱惑,引发了南中高层新一轮的激烈博弈与秘密筹划。

  这一日,永昌不韦城王府密室之内,一场仅有皇帝刘禅、北地王刘谌、卫将军诸葛瞻、安南将军霍弋、秘书令郤正五人参与的最高军机会议,气氛凝重。案头铺开,是一幅极为详尽的荆州南部及毗邻牂柯郡的山川形势图。议题核心源自靖安司司主张嶷近期通过秘密渠道获得的一份绝密情报,以及安南将军霍弋麾下斥候在牂柯东部边境的长期侦察汇总。

  霍弋首先禀报,手指点向地图上牂柯郡与晋国武陵郡交界的一处名为“五溪”的区域:“陛下,殿下,卫将军。据靖安司密报及末将所遣精干斥候多次冒险越境探查,晋国荆州南部,自羊祜主持大局以来,虽整体防务严谨,然其南陲武陵、零陵等地,因地处偏远,晋廷统治力相对薄弱。当地百越杂处,豪强拥兵自重,对晋廷赋役深怀不满。尤其‘五溪’之地,其蛮酋沙摩柯虽早已亡故,然其部族余众与晋官时有冲突。此或为可乘之隙!”

  秘书令郤正补充道,展开几卷文书:“臣亦查阅旧档,先主在世时,曾置宜都郡、零陵郡,武侯治蜀,亦曾遣马良抚慰五溪蛮,颇有恩信。此地民风彪悍,熟习山林战,若能为我所用,或可成奇兵。”

  然而光禄大夫谯周闻此,面色顿时严峻,持笏反对道:“陛下!万万不可!荆州南部,虽曾属汉土,然今已为晋地数十载,守备再疏,亦有坚城重兵。羊祜乃当世名将,岂容我辈觊觎?且五溪蛮夷,反复无常,昔年虽助先主,然亦曾为东吴所诱。若轻启边衅,必招致晋军主力南下报复,恐我牂柯不保,南中震动!此‘荆南故梦’,实为险途,切不可行!” 其言代表了朝中强烈的稳健保守势力,担忧引火烧身。

  安南将军霍弋则力主试探:“谯大夫过虑矣!岂不闻‘置之死地而后生’?我朝困守南中,终非长策。荆南纵险,亦是一线生机!无需大举兴兵,可先遣小股精锐,扮作商贾流民,潜入联络当地反晋势力,或资助五溪蛮扰晋边境,待其势成,再作计较。纵不能克复大片疆土,若能牵制羊祜部分兵力,亦可缓解大将军北线压力!”

  双方争执不下,目光齐聚于一直凝视地图、沉默不语的卫将军诸葛瞻,以及端坐主位、神色复杂的皇帝刘禅。刘禅的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案几边缘,目光投向地图上“零陵”、“武陵”这些熟悉而又遥远的地名,思绪仿佛飘回了数十年前在荆州的短暂岁月,眼中闪过一丝追忆与迷茫。他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荆南……朕幼时,曾随先帝驻跸公安……零陵太守郝普……皆是故人了。卫将军,此事……关系重大,卿意如何?”

  诸葛瞻深吸一口气,目光锐利如刀,扫过地图上每一处关隘、河流、部落聚居点。他深知此议的极端冒险性,但也看到了其背后蕴含的巨大战略价值。这不仅是军事行动,更是一场政治和心理的博弈。

  “陛下,殿下,诸位。” 诸葛瞻声音沉稳而坚定,“谯大夫所言,老成持重,不可不察。荆南确为险地,羊祜更是劲敌。然霍将军之见,亦非无的放矢。我朝若永困南中,则‘北定中原’终成画饼。荆南之地,犹如围棋中之‘闲棋’,若能布下,或可盘活全局。”

  他走到地图前,详细阐述其“经略荆南”的渐进式战略构想,此非盲目北伐,而是极具弹性的长期渗透策略:

  “故,瞻以为,于荆南方向,当取‘外示恭顺,内图渗透;结交豪蛮,以待天时’之策。绝非即刻兴兵,而是进行一场长期的、隐秘的战略经营。”

  “其一,遣使通谊,麻痹晋廷。” 他首先强调隐蔽性,“可奏请陛下,以商谈边境贸易、追捕逃犯为名,正式遣一能言善辩之使,持国书往见羊祜,表达睦邻之意,示我朝无意东顾,使其放松对南线的警惕。此乃‘明修栈道’。”

  “其二,秘密渗透,编织网络。” 这是核心,“命靖安司张嶷,遴选忠诚敢死、熟悉荆南风土之士,化装成商贩、药农、流民,分批潜入武陵、零陵等地。其任务有三:一,详细勘察山川险要、晋军布防、粮草囤积;二,秘密接触对晋不满的当地豪强、失意士人;三,重点结交五溪蛮中有影响力的酋长,馈以盐铁布帛,重续先帝、武侯旧谊,晓以‘汉夷一家,共抗暴晋’之大义,建立秘密联系渠道。”

  “其三,有限资助,制造麻烦。” 他划定红线,“对已建立联系的抗晋力量,可提供有限资助,如少量精良武器、钱财,助其骚扰晋军哨所、截断粮道,但绝不公开打出汉军旗号,行动规模严格控制,使其看似当地匪患或夷乱,避免过早暴露我方意图。一切行动,务求隐秘,单线联系。”

  “其四,耐心等待,伺机而动。” 他着眼长远,“此策成功,非一日之功。需耐心经营数年,甚至更久。待网络稳固,情报畅通,且北线或晋廷内部有变之机,方可考虑是否由牂柯出兵,里应外合,夺取一两个战略要点,以为前进基地。在此之前,绝不可轻举妄动!”

  诸葛瞻的方略,如同一场精心设计的长期谍战与外围攻略,既避免了与晋军主力的过早决战,又为未来保留了无限可能。刘禅听罢,沉思良久,眼中追忆之色渐褪,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决断的光芒。他最终拍板:“卫将军深谋远虑,此策可行!便依卿议。然,务必慎之又慎,如履薄冰。一切行动,皆以‘靖安司’密令行事,朝堂之上,不再议及荆南之事。” 此举既给予了诸葛瞻最大权限,也最大限度保持了行动的隐秘性。

  诏令密下,“经略荆南”的计划在绝密中启动。靖安司张嶷亲自挑选了数十名胆大心细、背景清白的精锐,分为数批,利用牂柯郡东部山高林密、监管疏松的边境地带,悄然潜入晋境。他们携带着精美的蜀锦、锋利的匕首、以及作为信物的仿制汉室官印,消失在茫茫群山之中。

  然而理想丰满,现实骨感。潜入行动充满了未知与危险。首批潜入武陵郡的三人小队,在试图接触一位据传对晋不满的当地豪强时,因行事不密,被晋国亭卒识破,两人被杀,一人被俘后坚不吐实,英勇就义。消息传回,张嶷扼腕叹息,诸葛瞻亦深感痛心,下令厚恤家属,并严令后续人员需更加谨慎,并发展当地眼线作为掩护。

  与此同时,结交五溪蛮的工作亦进展缓慢。蛮族酋长们对突然出现的“汉使”充满警惕,虽对礼物感兴趣,但对其提出的“共抗暴晋”之议多持观望态度,担心被汉人利用,成为炮灰。谈判反复拉锯,进展甚微。

  转机出现在章武十二年秋。一名化装成药材商人的靖安司精英,在零陵郡西南山区,偶然治愈了一位颇有威望的五溪蛮老酋长的急症,获得其信任。通过此人,汉使逐渐接触到蛮族内部对晋廷苛捐杂税、强征壮丁的普遍不满情绪。与此同时,北疆姜维利用一次战术反击,小挫晋军,虽战果不大,但消息经靖安司渠道巧妙传播至荆南,被渲染为“汉军大捷”,一定程度上提振了潜在盟友的信心。

  几经周折,至章武十三年初,靖安司终于在武陵、零陵地区初步建立了数个秘密联络点,与少数豪强及两个五溪蛮部落建立了不稳定的联系渠道,并能传回一些关于晋军南部防务的零散情报。虽远未达到“里应外合”的程度,但毕竟在坚实的晋国统治墙上,凿开了一丝微小的缝隙。

  一日深夜,张嶷向诸葛瞻密报荆南最新进展后,忧心道:“卫将军,荆南之事,如涉深水,进展缓慢,代价不小。是否值得持续投入?” 诸葛瞻望向北方星空,沉声道:“张将军,此非一朝一夕之功。昔高皇帝屡败于项羽,然终有垓下之围。今日布子荆南,非为即时之利,乃为将来之机。纵十路遣使,九路失败,有一路能成,则他日大军东出,或可少死万千将士。此‘荆南故梦’,纵渺茫,亦当追之。”

  “荆南故梦”的战略构想与初步渗透,标志着南中政权的目光已超越固守,开始以极大的耐心和智慧,为遥远的未来布局。它如同一颗深埋的种子,在晋国统治的土壤下悄然孕育,静待破土而出的时机。
  http://www.abcsee.cc/48382/16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