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凯旋荣归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蜀汉章武十八年秋,益州大地在置郡设防的方略下渐趋稳固,北疆、东境、南陲,新的行政与军事架构如同坚实的骨架,支撑起新生的汉室基业。历经近十载的颠沛流离、生聚教训、北伐鏖战,自南中永昌至巴蜀成都的千里河山,终于再度统一于汉家旗帜之下。收复旧都、廓清益州的宏大目标,至此已基本实现。一个标志性的、凝聚人心、宣告新时代开启的时刻已然成熟——皇帝刘禅率领南迁文武百官及禁军,正式自永昌行在启程,凯旋荣归,迁都成都。这并非简单的迁址,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政治仪式,旨在向天下臣民、向环伺强敌,也向历史宣告:流亡的时代结束了,大汉的正统,已在故土重立!

  永昌城,这座承载了汉室十年艰难岁月的南疆重镇,沐浴在秋日澄澈的阳光下,气氛庄重而热烈。城内主要街道净水洒扫,旌旗招展,百姓扶老携幼,涌上街头,既有对天子百官的不舍,更有对王朝重返中原的由衷欢欣。皇宫正门前,仪仗肃立,甲胄鲜明。皇帝刘禅身着冕服,神情肃穆,目光缓缓扫过这座熟悉的宫殿、街巷,以及远处苍茫的哀牢山,眼中闪过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这里有十年卧薪尝胆的记忆,有屈辱,有奋起,有君臣一心的砥砺,更有无数将士埋骨南疆的悲壮。

  北地王刘谌、卫将军诸葛瞻、秘书令郤正、大司农张质、光禄大夫谯周等文武重臣,皆着朝服,静立於銮驾之后。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感慨。谯周捻须微叹,似在追忆当年力主南迁的艰难;张质默默核算着迁都行程的粮秣用度;郤正则神情激动,筹备着还都后告祭天地的文书。卫将军诸葛瞻立于刘禅侧后,面容沉静,然紧握剑柄的手微微透露出内心的激荡。这十年,他从一个临危受命的青年将领,成长为总揽全局的国之柱石,南中的每一寸土地,都浸透着他的心血与谋略。

  刘禅转身,面向送行的永昌父老与留任的南中官员,深深一揖,声音洪亮而充满感情:“永昌父老,十载恩情,朕与朝廷,永志不忘!此间山水,养育之恩,重于泰山!今虽归旧都,然南中永为汉土,朕必不负此间军民!” 话语落下,人群中响起一片呜咽与“陛下保重”、“大汉万岁”的欢呼声。告别了患难与共的南中,銮驾启动,浩浩荡荡的队伍,踏上了北归的征程。

  车驾北行,路线经精心规划,并非一味求快,亦带有巡视安抚、宣示主权的意味。自永昌出发,过不韦,渡澜沧水,进入牂柯郡境内。郡守霍弋率属官及当地夷汉酋长,于道左跪迎。刘禅特意召见了助战有功的爨谷、焦璜等将领及濮夷头人狼岑等,温言抚慰,厚加赏赐,重申“夷汉一家”之国策。沿途可见新辟的军屯民田,虽偶有战火遗迹,然生机已复。

  行至越嶲郡,郡治邛都城外,大将军姜维特遣张翼率精骑前来护驾,并呈上北线将士联名贺表。车驾途经一年前曾浴血奋战的灵关,但见关城已加固,汉旗飘扬,守军士气昂扬。刘禅登关远眺,但见群山巍峨,险峻天成,对身旁的诸葛瞻叹道:“昔年灵关易帜,方有今日通道。将士之功,可昭日月。” 诸葛瞻颔首:“此乃将士用命,亦乃陛下仁德所感。”

  一路行来,刘禅并非只是端坐车中。他数次下令缓行,召见沿途县令、乡老,询问民情,看到田野中金黄的稻谷,脸上露出欣慰之色;见到被战火摧毁尚未完全修复的村落,则眉头紧锁,叮嘱郤正、张质等务必着力抚恤。这位曾经深居宫中的皇帝,在十年的磨砺中,已然学会了如何去看、去听、去感受他的江山与子民。

  历经月余行程,章武十八年冬,天子銮驾抵达成都郊外升仙桥。此处已人山人海,旌旗蔽空。大将军姜维率领北线诸将廖化、董厥、赵广等,及罗宪等归顺将领,皆顶盔贯甲,肃立道旁;安南将军霍弋亦从东部防区赶回;先行抵达的官员早已组织成都士民工商,沿途跪迎。当绣着“汉”字的大纛和天子旌旗出现在地平线上时,顿时鼓乐喧天,万岁之声震动原野。

  刘禅换乘御马,在皇子刘谌、卫将军诸葛瞻、大将军姜维等核心重臣的簇拥下,缓缓前行。他望着前方那座魂牵梦绕的城池轮廓,望着道旁无数张激动、期盼、泪流满面的面孔,望着那些曾随他出生入死、如今已鬓染霜华的老臣宿将,一时百感交集,眼眶湿润。他看到了张嶷麾下那些无名英雄代表肃立的身影,看到了陈寿等年轻文官眼中的憧憬,也看到了人群中一些原蜀中旧臣复杂的神情。

  按照古礼,皇帝还都,需行郊迎大典。秘书令郤正主持仪式。刘禅登上临时搭建的高台,面对成都方向,焚香祷告天地、宗庙,宣读由郤正草拟、文采斐然的《还都告谢祝文》,追思昭烈皇帝、诸葛武侯创业维艰,泣诉社稷倾覆之痛,禀明十年生聚、克复旧都之功,祈愿汉室中兴,国泰民安。其声悲怆激昂,闻者无不动容。许多随驾老臣,如谯周等,已是泣不成声。仪式最后,刘禅亲手将一面崭新的“汉”字大旗,授予大将军姜维,喻示着扞卫江山之责。

  郊迎礼毕,銮驾正式进入成都城。城门洞开,御道两旁,甲士林立,百姓夹道欢呼,声浪震天。街道已粗略修葺,虽不及当年繁华,然干净整齐。刘禅乘舆缓行,不时向道旁百姓挥手致意。车驾径直至原蜀汉皇宫。宫门前,以姜维、诸葛瞻为首,文武百官再次大礼参拜,正式迎请皇帝还宫。

  是夜,皇宫正殿灯火通明,刘禅设宴款待有功之臣。然而,与以往的宴会不同,此次盛宴,刘禅下旨,格外简约,以示不忘艰难。他在席间,亲自执壶,为功勋最着的姜维、诸葛瞻、霍弋、郤正、张质等人斟酒,又特赐座于年迈的谯周、张翼等老臣。他举杯向群臣,慨然道:“朕以凉德,嗣守丕基。昔遭大变,播越南陲,几坠汉祀。赖宗庙之灵,将士之力,文武同心,今得重归故土。此非朕一人之功,实乃众卿血汗所铸!朕敬诸卿!” 言罢,一饮而尽。群臣感奋,山呼万岁。宴席间,刘禅特别表彰了姜维“智勇双全,砥柱中流”、诸葛瞻“运筹帷幄,匡扶社稷”、霍弋“抚镇南疆,功勋卓着”,并对郤正、张质、谯周等文臣的辅弼之功一一肯定。对罗宪等弃暗投明者亦温言嘉勉,展显了新朝气象。

  盛大的庆典之后,现实的政治运作立即展开。迁都成都,意味着统治中心的彻底转移,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南中永昌,作为龙兴之地和战略后方,需设重臣镇守,刘禅采纳诸葛瞻建议,任命霍弋兼任庲降都督,总摄南中诸郡事务,以其威望和能力,确保后方无虞。朝廷中枢机构需迅速在成都恢复运转,秘书监、大司农府、卫将军府、大将军府等衙署需选址、安置属官,千头万绪。更重要的是,还都后,如何平衡随驾的南来集团与益州本地的旧臣集团之间的关系,如何兑现对北伐将士的封赏承诺,如何应对晋、吴必然加剧的外部压力,都迫在眉睫。

  夜深人静,刘禅于略显空旷的寝宫中,对随侍的诸葛瞻叹道:“卫将军,今日喧闹已过,然朕心深知,万事伊始。还都非终点,实乃新起点。昔日丞相《出师表》言‘恢弘志士之气’,今将士之气已弘,然‘攘除奸凶’之路,犹漫漫长兮。” 诸葛瞻肃然应答:“陛下明见万里。今我朝据形胜之地,得将士之心,正宜内修政理,外和诸戎,蓄力待时。晋吴虽强,然我上下同心,何愁汉室不兴?”

  凯旋荣归标志着蜀汉政权南中时期的正式结束,开启了还于旧都后的新篇章。所有人都明白,脚下的成都,既是荣耀的归宿,更是责任与挑战的开始。北望中原,烽烟未息;东临吴会,波澜将兴。汉室复兴的漫漫征程,方才走完关键的第一步。
  http://www.abcsee.cc/48382/19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