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惊澜再起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金殿之上,萧景珩以雷霆之势驳斥御史构陷,更得皇后宫中适时递话佐证,可谓大获全胜。周廷玉被当庭申饬罚俸,颜面扫地,其背后指使之人亦暂时收敛锋芒。皇帝当众肯定了萧景珩的功绩,看似圣眷优隆,恩宠无双。然而,退朝之后,步出森严的皇极殿,萧景珩与前来迎候的沈清辞对视一眼,彼此眼中却无多少喜色,只有更深的凝重。他们深知,这朝堂之上的风波,从来不是简单的口舌之争,其背后是盘根错节的利益与权力博弈。今日的胜利,不过是撕开了更大风暴的一道口子。
永宁侯府当晚设下家宴,名为接风洗尘,实则关起门来,气氛凝重如铁。永宁侯萧远屏退左右,只留核心几人在书房密议。
“今日殿上,凶险异常。”萧远抚须长叹,眉宇间带着久经宦海的忧色,“周廷玉不过马前卒,其背后之人,能量不小。陛下虽维护了你,但最后那句‘卿还需再接再厉’,看似勉励,实则……也未尝不是一种警示。功高震主,古之明训啊。”
“父亲所言极是。”萧景珩沉声道,“陛下需要一把锋利的刀开拓海疆,却也忌惮这把刀过于锋利,伤及自身。今日陛下维护孩儿,是因孩儿尚有可用之处,且对方攻讦太过拙劣。若下次,对方找到更刁钻的角度,或孩儿稍有行差踏错,恐难有今日之幸。”
沈清辞为翁婿二人斟上热茶,轻声道:“父亲,世子爷,妾身以为,当下之急,需做三件事。其一,世子爷需即刻上表,谦辞部分赏赐,并再次申明开拓海疆、设立市舶司乃陛下圣心独断、朝廷国策,臣下不过执行,万万不敢居功,将功劳归于上。此乃‘藏拙’。”
“其二,”她继续道,“需主动化解‘与民争利’之嫌。或可请父亲联络几位与东南海商有旧、又素来中立的致仕老臣,由他们出面,向陛下陈情,言明市舶司规范贸易后,虽断了些许走私豪强的财路,却使多数守法中小商贾得以安居乐业,东南赋税反有增加,此乃‘汰劣存优’,利于国本。”
“其三,”沈清辞目光微冷,“需暗中查明,今日谣言,尤其是污蔑世子爷清誉这等下作手段,究竟源头何在。是三皇子一系?还是与佛郎机人有所勾结的东南豪商在京中的代言人?亦或是……其他对永宁侯府不满的势力?唯有知己知彼,方能防患于未然。”
萧远闻言,眼中露出赞许之色:“清辞思虑周全,老成谋国。就依此计。明日我便去拜访致仕的户部老尚书,他于东南钱粮之事甚为清楚,且为人刚正,由他出面,最为妥当。”
萧景珩亦点头:“表章我今晚便草拟。至于探查之事……”他看向沈清辞,“清辞,你在内宅,与各府命妇往来,或可听到些风声。让莫先生留下的人,也动起来。”
计议已定,各自行动。
次日,萧景珩的谦辞表章递上,言辞恳切,将功劳尽归皇帝圣明与将士用命。皇帝览后,温言勉励,赏赐照旧,但也未再加深赏,朝野看来,似是君王驾驭有功之臣的寻常手段。
数日后,几位致仕老臣联名上奏,陈说市舶司之利,数据详实,条理清晰,有效地缓解了“与民争利”的舆论压力。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就在表面风波渐息之时,一场更隐蔽、更阴险的危机,悄然逼近。
这日,沈清辞依制入宫向皇后请安。回府后,她屏退众人,神色凝重地对萧景珩道:“世子爷,今日在宫中,安国公夫人悄悄告诉妾身一事,需得警惕。”
“何事?”萧景珩心知不妙。
“夫人说,近日宫中隐隐有传言,说……说陛下有意重启‘水师都督府’,总揽沿海防务及市舶司事宜。此位高权重,非同小可。而……而有人频频在陛下面前提及,三皇子殿下近年关心海防,屡有建言,似有举荐三皇子领此职之意。”
萧景珩瞳孔骤缩!“水师都督府”?总揽海防与市舶司?若此职落入三皇子之手,那他这两年辛苦开拓的西洋局面、市舶司的成果,岂非尽为他人作嫁衣裳?甚至,以三皇子及其背后势力对海事的保守态度,极可能否定新政,重回海禁老路!
“消息可靠吗?”萧景珩声音低沉。
“安国公夫人乃皇后心腹,消息当不是空穴来风。”沈清辞道,“而且,夫人还暗示,近日有几位与三皇子府往来密切的方士、内侍,常向陛下进言,说什么‘海气太盛,冲犯紫微’,需‘贵人坐镇,以镇海疆’之类的谶语妖言。”
“谶语妖言?”萧景珩冷笑,“真是无所不用其极!想用这等虚无缥缈的东西,来为三皇子夺权铺路!”
“世子爷,此计歹毒。”沈清辞忧心道,“若陛下真信了这些,认为开拓海疆引动天象,需皇子镇守,则于大势极为不利。我们需早作应对。”
就在夫妻二人苦思对策之际,又一记重击接踵而至。威远镖局京中暗线冒死传来密报:发现东南巨商、“四海商行”东家赵百万的心腹管家,近日秘密入京,频繁出入三皇子府一位得力属官的外宅!而随行的礼单显示,其携带了价值连城的东海明珠、珊瑚树等重礼!
“赵百万……三皇子……”萧景珩将密报捏得死紧,眼中寒光爆射,“果然是他们!东南那些被断了走私财路的豪商,与朝中欲夺我权柄的势力,勾结到一起了!”
形势急转直下,暗流汇聚成汹涌的漩涡,从朝堂到后宫,从舆论到谶纬,从经济到权力,一张无形的大网,正从四面八方罩向刚刚载誉归来的永宁侯府。
“不能再被动应对了。”萧景珩猛地站起身,在书房内踱步,“必须主动出击,打乱他们的布局!”
“世子爷有何打算?”沈清辞问。
“他们想用水师都督府和谶语来做文章,那我们就在这上面做文章!”萧景珩目光锐利,“陛下若真有意设水师都督府,此职关乎国运,非通晓海事、战功卓着者不能担任。三皇子久居深宫,何知海情?我明日便上奏,详陈西洋之行的经验教训,强调海防之重,在于船坚炮利、将士用命、情报精准,而非虚妄之谈。并顺势提出,若设都督府,当广纳贤才,尤其要擢拔在东南剿匪、西洋巡弋中历练出来的将领!”
“此议甚好!”沈清辞赞道,“既表明了姿态,又暗指三皇子不堪此任。同时,或可让父亲联络几位军中的老勋贵,共同上书,强调武将选拔,当以军功实务为重。”
“还有那谶语,”萧景珩冷笑,“他们能编,我们也能解!清辞,你速去寻几位真正精通天文历法、德高望重的钦天监老博士,不必提及其他,只请教‘海气’与‘紫微’之象的正解。这些老学究,最重正统,必不屑方士妄言。由他们之口,道出‘海纳百川,乃兴旺之兆’、‘圣主在位,四海升平’的正理,岂不比那些妖言更具说服力?”
“妾身明白,这就去办。”沈清辞立刻领会。
“另外,”萧景珩眼中闪过一丝厉色,“赵百万这条线,不能放过。让莫先生的人,盯死那个管家,查清他见了谁,送了什么东西,说了什么话!最好能拿到他们勾结的确凿证据!必要时……”他做了个手势,“可以让那管家‘意外’地消失,或者……让他开口说些该说的话。”
夫妻二人计议已定,立刻分头行动。永宁侯府这艘刚刚经历风浪的巨舰,再次调整风帆,准备迎接更猛烈的惊涛骇浪。京华之地的暗战,已从庙堂之上的明枪,转入到了更深处、更凶险的暗箭较量。而真正的风暴眼,似乎正指向那至高无上的皇权继承之争。
http://www.abcsee.cc/48384/31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