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峰会初遇苏瑶:专业话题引共鸣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林宇刚结束分享走下讲台,手里还攥着没来得及收起的翻页笔,就被几位前来交流的行业人士围住。有人问他“如何平衡短视频的趣味性和商业性”,有人好奇“团队管理的秘诀”,他刚耐心解答完一个问题,转身就撞进一道清亮的目光里。“林宇老师,您刚才提到‘用手绘风格弱化保健品刻板感’,这个思路特别有意思。”说话的是位穿着米白色西装的女生,手里拿着笔记本,笑容干练又亲和,“我想请教下,您是怎么判断‘手绘风格’能契合目标用户喜好的?毕竟很多品牌尝试年轻化设计时,都容易陷入‘自嗨’的误区。”
这个问题精准戳中了项目前期的关键决策点,林宇瞬间来了兴致。他想起当时赵倩提出手绘方案时,团队也有过顾虑,最后是老周用用户画像数据证明“中老年群体对手绘插画的接受度比抽象设计高37%”,才最终拍板。
“您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林宇笑着点头,引着女生走到旁边相对安静的休息区,“其实最开始我们也没底,直到数据分析时发现,目标用户(45-60岁中老年)在浏览内容时,对‘家庭场景 手绘元素’的停留时间是其他风格的2倍。而且我们还做了个小测试,给100位用户看了3版设计,手绘版的‘愿意推荐给家人’占比最高,这才确定方向。”
女生眼睛一亮,立刻在笔记本上记下关键词:“用户停留时间 小范围测试”,抬头时眼里满是认可:“您这个决策逻辑太扎实了!不像有些分享只说‘我觉得’‘我认为’,您全靠数据支撑,这才是真正的实战经验。”
她主动伸出手:“正式介绍下,我叫苏瑶,是星耀品牌咨询的创始人。我们最近刚好在帮客户做年轻品类推广,总担心设计风格踩坑,今天听您分享,算是找到方向了。”
“原来是苏总,久仰大名!”林宇连忙回握,他之前在行业报告里看到过星耀咨询的案例,知道他们擅长帮传统品牌做年轻化转型,“我叫林宇,目前在做年轻品类的短视频营销,以后说不定有机会向您请教。”
“请教谈不上,我觉得我们更像互相学习。”苏瑶笑着翻开笔记本,指着其中一页,“您看,这是我们客户的一个痛点——想做短视频,但又怕太娱乐化会拉低品牌调性,太严肃又没人看。您刚才分享里提到‘搞笑剧情 产品干货’的结合,能不能再具体说说,怎么把握这个度?”
林宇想起团队做第一条短视频时的纠结:小方想加个夸张的搞笑桥段,小陈担心会让产品显得不专业。最后他们把“搞笑”集中在开头10秒(用父子误会制造笑点),中间20秒讲产品核心卖点,结尾5秒回归温情家庭场景,既留住了观众,又没丢品牌调性。
“我们的秘诀是‘三段式结构’。”林宇边说边在苏瑶的笔记本上简单画了个框架,“开头用10%-15%的时间做‘钩子’,可以是搞笑剧情,也可以是用户痛点;中间60%-70%的时间密集输出干货,比如产品怎么用、能解决什么问题;最后10%-15%的时间回归品牌调性,比如强调品牌理念,或者展示真实用户反馈。这样既保证了传播性,又不会让品牌显得‘轻佻’。”
苏瑶听得频频点头,甚至拿出手机翻出客户的产品信息:“您看这个护肤品牌,目标用户是25-35岁女性,主打‘天然成分’,要是用您这个三段式结构,开头是不是可以做‘女生熬夜后皮肤暗沉’的痛点场景?中间讲成分怎么修复皮肤,结尾用真实用户的使用前后对比?”
“完全可以!”林宇眼前一亮,“而且‘天然成分’可以结合手绘动画,比如画个小树苗在皮肤里扎根的画面,既直观又有记忆点,还能避免传统护肤视频的‘说教感’。”
两人越聊越投缘,从内容结构聊到用户调研,从达人选择聊到数据监测,不知不觉就聊了半个多小时。直到峰会工作人员提醒“下一场论坛即将开始”,苏瑶才意犹未尽地合上笔记本:“林宇老师,今天跟您聊得太尽兴了!我手里刚好有个客户的年轻品类推广项目,特别缺您这样的短视频实战团队,不知道您有没有兴趣后续深入聊聊?”
林宇心里一动,这正是团队需要的优质项目,而且和星耀咨询合作,还能接触到更多行业资源。他立刻拿出手机:“当然有兴趣!我加您个微信,回头把我们团队的案例发给您,咱们再约时间细谈。”
添加好友时,林宇特意备注了“林宇-年轻品类短视频团队”,苏瑶看着备注笑了:“我备注您‘林宇老师-数据派实战专家’,以后有问题可就直接找您请教了!”
看着苏瑶转身走进论坛会场的背影,林宇攥着手机,心里满是期待。他没想到第一次参加行业峰会,不仅顺利完成了分享,还遇到了这么合拍的潜在合作伙伴——这大概就是“专业同频”的魅力,不用刻意讨好,只用聊业务、讲干货,就能自然而然地产生共鸣。
http://www.abcsee.cc/48413/17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