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秋祭大典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杨清妮站在书房的窗前,李婉儿轻声走近,为她披上一件外衣。“老夫人,夜深了,该歇息了。”
“还不到休息的时候。”杨清妮转身走向书案。
“秋祭就是收网的时候。”
吴浩然快步走进书房,脸上带着兴奋的神色。
“祖母江南密探刚传回消息、他们果然按兵不动,似乎在等京城这边的信号。”
杨清妮微微颔首、“很好传令下去,按原计划行事。”
秋祭大典当日,京城戒备森严。
新帝端坐高台、文武百官分列两侧,杨清妮坐在离御座不远的位置、神色如常。
礼乐声中、祭祀典礼正式开始、香烟缭绕,祭酒正在诵读祭文、表面一切正常、但杨清妮敏锐地察觉到官员队伍暗流涌动。
几个官员不时互相交换眼神,侍卫的站位也略有异常。
李婉儿悄悄来到杨清妮身后、低声道:“漕运船只已经进入京城水域,共有五艘全部伪装成商船。”
“继续监视。”
典礼进行到一半时、异变突生。
一队黑衣人突然从人群中冲出、直扑祭坛,同时、远处传来火药声,浓烟滚滚。
“护驾!”侍卫长高声呼喊御林军迅速收缩防线。
混乱中,杨清妮注意到几个官员悄悄向后退去,试图跟随慌乱的人群一块走、看向吴浩然使了个眼色。
吴浩然会意,暗中打了个手势。
隐藏在暗处的吴家军立即行动,悄无声息地上前控制了那几个官员。
新帝稳坐不动、面色如常,“老太君,看来鱼儿上钩了。”
“陛下圣明、请稍候片刻,好戏还在后头。”杨清妮起身行礼。
此时,漕运船只已经靠近码头。
船上跳下数百名武装分子,与早已埋伏在岸边的同伙会合,直扑祭坛。
就在叛军以为得手之际,四周突然响起号角声。
吴浩然率领精锐部队从四面八方杀出,将叛军团团围住。
“不好、中计了!”叛军头目惊呼,但为时已晚。
战斗很快结束、叛军死的死、降的降漕运船只也被水军控制,吴浩然押着几个头目前来复命。
“祖母,叛军头目均已擒获。”
经初步审讯,他们承认受江南方面指使。”
这时、一骑快马疾驰而至、信使翻身下跪,呈上密报。
“江南急报!私兵营仍在原地待命,未见异动。”
杨清妮接过密报细看,冷笑一声。“我想得没有错、京城之乱不过是障眼法,他们真正的杀招还在江南。”
新帝皱眉问道:“老太君认为该如何应对?”
“请陛下立即下旨、封锁江南通往京城的所有要道、同时,老臣请求亲自前往江南,彻底铲除这个祸患。”
新帝沉吟片刻,“准奏不过老太君年事已高,此行太过凶险。”
杨清妮坚定地说:“陛下放心,老臣自有分寸。”
大典结束后、杨清妮立即返回镇国公府,吴浩然和李婉儿紧随其后。
“祖母,孙儿愿随您同往江南。”
“奴婢也请随行。”
杨清妮看着他们,摇了摇头。
“浩然要留在京城、协助陛下稳定局势,婉儿随我去江南即可。”
她展开江南地图、指着西山区域。
“三十年前、我师门在此遭难,如今私兵营盘踞同一地点、绝非巧合。”
李婉儿担忧地问:“老夫人,您怀疑私兵营与当年之事有关?”
“不是怀疑,是肯定。”杨清妮目光锐利,“赵无极不过是台前小丑,真正的黑手一直藏在江南。”
三日后一切准备就绪,杨清妮轻装简从、只带了十余名精锐护卫和李婉儿,扮作寻常商旅前往江南。
临行前、新帝特意召见。
“老太君朕已密令江南驻军听你调遣、必要时可先斩后奏。”
杨清妮谢恩退出、宫门外,吴浩然早已等候多时。
“祖母万事小心、这是孙儿从俘虏口中拷问出的情报,或许对您有用。”吴浩然递过一个锦囊。
“京城就交给你了。”杨清妮接过锦囊,拍了拍孙儿的肩膀。
车队缓缓驶出京城、李婉儿看着杨清妮凝重的侧脸,轻声问道:“老夫人,我们到江南后第一步该如何行动?”
“先去找一个人,一个三十年前就该死的人。”
行程第十日,车队进入江南地界。
细雨蒙蒙远山如黛、江南水乡景色美不胜收,但杨清妮却无暇欣赏、她一直研究着吴浩然给的情报。
“停车。”杨清妮突然下令。
车队停在一条小河边、杨清妮下车走向河畔的一处茶摊,摊主是个白发老翁、正在慢条斯理地沏茶。
“老人家、来壶碧螺春。”杨清妮在茶摊前坐下。
老翁抬头看了她一眼,手微微一颤。“客官不是本地人吧?”
“三十年前来过,那时这里还是个渡口。”杨清妮直视老翁双眼。
老翁沏茶的手停住了。“三十年...时间过得真快。”
李婉儿警惕地按住剑柄,察觉老夫人与这老翁之间不寻常的气氛。
杨清妮端起茶杯,轻轻晃动。“茶是好茶,只是泡茶的人心不在焉。”
老翁长叹一声,在杨清妮对面坐下。“您终于来了。”
“你知道我会来?”
“从听说京城之乱被平定,就知道您一定会来江南。”
杨清妮放下茶杯。“告诉我,西山私兵营的真正主人是谁?”
老翁环顾四周,压低声音。
“不是赵无极、赵无极死后,接手的是个更可怕的人、他们称他‘青铜面具’。”
“青铜面具...”杨清妮眼中寒光一闪,“果然是他。”
李婉儿忍不住问道:“老太君认识此人?”
“三十年前,就是他带人血洗了我师门。”杨清妮语气平静,但握着茶杯的手指微微发白。
老翁继续说道:“私兵营只是幌子,他们真正在找的是西山深处的某个东西,具体是什么我也不清楚。”
杨清妮起身放下茶钱。“多谢相告。”
老翁急忙道:“小心!西山现在布满机关陷阱,进去的人没有一个活着出来。”
杨清妮头也不回地走向马车,“三十年前我活着出来了,这次也不会例外。”
车队继续前行、李婉儿忧心忡忡地看着杨清妮,“老太君既然知道这是陷阱,我们还要去吗?”
“正因为是陷阱、才更要去。”杨清妮展开西山地图,“传令下去,改变路线、我们先去太湖码头。”
“去码头做什么?”
“见一个故人。”
太湖码头上,船只往来如织。
杨清妮的马车停在一处僻静的仓库前,一个中年男子早已等候多时、见到杨清妮立即躬身行礼。
“属下参见老太君。”
“东西准备好了吗?”
“都已备妥、按照您的吩咐,准备了十条快船、一百名水好手。”
杨清妮点头。“很好。今夜子时,准时出发。”
是夜太湖上雾气弥漫,十条快船悄无声息地滑向西山方向、杨清妮站在船头、目光如炬。
李婉儿站在她身侧,低声道:“探子回报,西山沿岸有暗哨。”
“绕过去、从西山水道进去。”杨清妮下令
船队转向一条隐蔽的水路、水道狭窄、两岸峭壁如削,行至半途、前方突然出现一道铁索拦江。
“停船!”杨清妮举手示意。
就在船停稳的瞬间、两岸亮起无数火把,一个戴着青铜面具的身影出现在高处。
“杨清妮、三十年了你终于来自投罗网了。”
“师弟,好久不见。”
杨清妮抬头朝对方望去,声音异常平静。
http://www.abcsee.cc/48462/34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