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朝堂对峙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晨光初现,车队已踏上返京官道。杨清妮靠坐在马车里、指尖轻叩那份从西山密室带回的名单,李婉儿将温好的参茶递到她手边。
“老夫人一夜未眠,还是歇息片刻吧。”
杨清妮接过茶盏,目光仍停留在名单上。
“沈墨言落网、不过是拔了颗明钉,朝堂上那些暗桩、才是心腹大患。”
车窗外传来急促马蹄声、护卫统领在帘外禀报:“前方有仪仗,说是奉旨巡查。”
李婉儿蹙眉:“这么巧堵在官道上?”
杨清妮放下茶盏:“让他们查。”
车队缓缓停下、仪仗侍卫长带着一队人马拦在路中,态度倨傲:“奉令,所有返京车辆需接受盘查。”
护卫统领沉声道:“这是镇国公府的车驾。”
“国公府更要严查。”侍卫长冷笑,“近日西山有乱党活动,谁知道会不会有人夹带违禁之物?”
杨清妮掀开车帘,目光扫过侍卫长:“东宫何时兼了刑部的差事?”
侍卫长被她看得心头一凛,仍强作镇定:“老太君见谅。”
“要查便查。”杨清妮放下车帘,“若误了早朝,你自己去和陛下解释。”
搜查持续了整整一刻钟、侍卫长最终一无所获,悻悻放行、车队重新启程后,李婉儿低声道:“他们像是在找什么东西。”
“找这份名单。”杨清妮将名单收进袖中,“这么快就得到消息,看来朝中眼线比我想的还要多。”
辰时三刻、马车抵达宫门,杨清妮整理好朝服、手持玉笏走向金銮殿,文武百官早已列队等候,见她到来,纷纷侧目低语。
钟声响起、百官入殿,皇帝端坐龙椅、面色疲惫,今日朝会本议边关粮草、户部尚书刚奏完,御史突然出列。
“陛下,臣弹劾镇国公府私自调兵,夜袭西山,致使当地百姓恐慌。”
殿内顿时哗然。杨清妮持笏而立,神色不变。
又一名御史出列附议:“镇国公府目无王法,若不严惩,恐开恶例。”
皇帝看向杨清妮:“老太君有何话说?”
杨清妮缓步出列,声音清晰:“老臣确曾派人前往西山,但非私自调兵,而是奉密旨查案。”
她从袖中取出一卷文书:“此乃北蛮与朝中官员往来密信,证据确凿。”
内侍将文书呈上御案。皇帝翻阅片刻,脸色渐沉:“这些信件从何得来?”
“从西山私兵营中查获。”杨清妮又取出一本账册,“私兵营经营十年,耗银数百万两,皆由户部暗中拨付。”
户部尚书扑通跪地:“陛下明鉴,臣毫不知情!”
此时,一直沉默的太师突然开口:“老太君既然查到私兵营,可曾找到主谋?”
杨清妮直视太师:“主谋之一已在西山伏法,正是御史大夫沈墨言。至于朝中同党...”
故意停顿,目光扫过几名官员下意识避开她的视线。
太师轻笑:“沈墨言已死,岂不是死无对证?”
“谁说死无对证?”杨清妮从袖中取出一封密信,“这是太师亲笔写给沈墨言的手书,要他将私兵营迁往江南,以便与妖族呼应。”
满殿寂静。太师脸色骤变:“伪造!这绝对是伪造!”
杨清妮将信纸展开,露出特有的朱砂印鉴:“太师府上的私印,应该做不得假。”
皇帝猛地拍案:“太师,作何解释?”
太师跪地高呼:“老臣冤枉!定是有人栽赃陷害!”
鲁王突然出声:“皇兄,单凭一封信件难以定论。或许有人模仿太师笔迹...”
“殿下说得是。”杨清妮接过话头,“所以老臣还带了人证。”
她击掌三下、殿外押进一名中年文官、正是太师府上的账房先生,那人跪地颤抖、供出太师如何通过海外商路向北蛮输送铁器。
皇帝听完供词,沉默良久。最终他看向太师:“你还有何话说?”
太师突然大笑:“成王败寇,何必多言?只恨三十年前那场大火没能烧死你这个妖妇!”
禁卫上前将太师押下,皇帝疲惫地摆手:“退朝。”
百官陆续退出金銮殿,杨清妮走在最后、李婉儿急忙迎上来:“老太君,陛下似乎...”
“陛下在犹豫。”杨清妮望向宫门方向,“太师党羽遍布朝野,若连根拔起,恐伤国本。”
回府马车刚驶出宫门,就被一辆青篷马车拦住去路、车帘掀起,露出鲁王的脸。
“老太君好手段。”鲁王皮笑肉不笑,“不过扳倒太师容易”
杨清妮淡淡道:“鲁王是来示警,还是示威?”
“是提醒。”鲁王放下车帘,“树大招风,老太君好自为之。”
马车驶远后,李婉儿忧心忡忡:“鲁王这是威胁?”
“是试探。”杨清妮闭目养神,“他在看我们下一步动作。”
回到镇国公府,吴浩然早已在厅中等候。
见祖母归来,急忙上前搀扶:“孙儿听说朝堂上...”
“无妨。”杨清妮坐下饮茶,“让你查的事如何了?”
吴浩然取出一本名册:“按祖母吩咐,暗查了废太子属官的背景,其中有三人与妖族有过接触。”
杨清妮翻阅名册、指尖在其中一处停顿:“这个兵部侍郎、明日会上一道奏折,提议削减北境守军。”
李婉儿诧异:“他怎敢如此明目张胆?”
“这是投石问路。”杨清妮合上名册。“看陛下对太师倒台后的朝局有何态度。”
次日早朝、兵部侍郎果然上奏,以国库空虚为由请求裁军、皇帝尚未表态,鲁王便出列支持。
杨清妮冷眼旁观、当皇帝询问她的意见时,她只回了一句:“北蛮王近日频繁调兵,此时裁军,无异于开门揖盗。”
退朝后,皇帝独留杨清妮至御书房。内侍屏退左右,皇帝才开口:“老太君认为,兵部侍郎是受谁指使?”
杨清妮直言不讳:“前废太子。”
皇帝长叹。
杨清妮垂首不语、待皇帝平静下来,才缓缓道:“陛下,当务之急是稳住朝局。”
皇帝凝视她良久:“朕欲让你暂掌兵部,你可愿意?”
“老臣年事已高、恐难胜任,”杨清妮推辞,“倒是世子浩然,可为陛下分忧。”
皇帝若有所思:“就依老太君所言。”
圣旨次日下达,吴浩然任兵部侍郎,掌北境军务、太傅闻讯,当即称病不出。
晚膳时分,吴浩然难掩兴奋:“孙儿定不负祖母期望。”
杨清妮给他夹菜:“兵部是个旋涡,你每一步都要谨慎。”
李婉儿从门外匆匆进来,低声道:“鲁王暗卫有异动,似乎在往南边传递消息。”
杨清妮放下筷子:“看来有人坐不住了。”
吴浩然握紧拳头:“孙儿这就去安排人手...”
“不必。”杨清妮摇头,“让他们传。正好看看,南边究竟藏着什么。”
烛火摇曳、映照着她斑白的鬓发、新的棋局,才刚刚开始。
http://www.abcsee.cc/48462/34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