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口碑发酵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林晚星的指尖在键盘上轻轻敲击,回复完国际美食节的确认邮件后,窗外已经泛起了鱼肚白。她揉了揉有些酸胀的太阳穴,却掩不住唇角的笑意。这个邀请来得正是时候,像是为她即将举办的品鉴会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清晨的工作室弥漫着淡淡的麦香,她正在调试新品——一款融合了中式发酵技艺的欧包。面团在手中反复折叠,发出轻柔的啪啪声,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秘密。

  “晚星姐,你看今天的娱乐版了吗?”小雨推门而入,举着手机兴奋地小跑过来,“《星娱乐》发了长篇专访,把你夸上天了!”

  林晚星洗净双手,接过手机。屏幕上是一篇题为《从被质疑到被追捧:林晚星的美食哲学》的专题报道,配图是她录制节目时专注切菜的侧影。

  “在充斥着速食文化的娱乐圈,林晚星的出现像一股清流。她不仅用厨艺征服了观众的味蕾,更用独特的美食哲学打动了人们的心。”记者写道,“当被问及如何应对质疑时,这位年轻的厨师淡然一笑:‘时间会为真诚的作品说话。’”

  报道详细记录了她从《烟火小厨》起步的历程,特别提到她拒绝顾言琛邀请的片段:“在诱惑重重的娱乐圈,能够坚守本心、拒绝捷径的艺人实属难得。”

  林晚星将手机递还给小雨,继续手中的工作:“写得不错,但媒体的夸奖就像夏日的冰淇淋,尝起来甜美,融化得也快。”

  “可是这对你的口碑很有帮助啊!”小雨翻看着评论区,“你看,好多人都说被圈粉了。”

  确实,这篇报道像是打开了某个开关。接下来的几天,陆续有更多媒体发表了关于林晚星的正面评价。《美食家》杂志刊登了对她品鉴会的预告,称其为“本季度最值得期待的美食盛宴”;知名美食博主“老饕笔记”在专栏中详细分析了她的烹饪风格,称赞她“在传统与创新之间找到了精妙的平衡”。

  口碑的发酵悄无声息却又势不可挡。林晚星的社交媒体粉丝数突破了五百万大关,连她早期在《烟火小厨》中教授的简单菜谱视频也被翻出来,获得了新一轮的转发和点赞。

  周四下午,林晚星正在为明天的直播准备食材,接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电话。

  “林小姐,我是《时尚美食》的主编周敏。”电话那头的女声干练利落,“我们下期想做你的封面故事,不知你是否有兴趣?”

  林晚星稍作停顿:“很感谢您的邀请,能具体了解一下企划方向吗?”

  周敏显然欣赏她这种谨慎的态度:“我们想以‘新生代厨神’为主题,不仅展示你的厨艺,还会探讨你的成长历程和美食理念。拍摄地点可以定在你的工作室,我们希望呈现最真实的状态。”

  约定好具体细节后,林晚星刚挂断电话,门铃就响了。陆时衍站在门外,手中拿着一本最新出版的《娱乐观察》。

  “看来不需要我提醒你关注这篇报道了。”他将杂志放在料理台上,翻开到专访那一页。

  林晚星瞥了一眼标题——《林晚星:用美食重新定义艺人价值》,微微一笑:“早上小雨已经兴奋地给我看过了。”

  陆时衍的目光扫过工作台上正在发酵的面团:“媒体的关注度突然增加,感觉如何?”

  “像站在逐渐升温的舞台上。”林晚星小心地将面团放入发酵篮,“灯光越亮,越不能出错。”

  他轻轻点头:“很准确的比喻。《时尚美食》刚才联系你了?”

  林晚星有些惊讶:“你怎么知道?”

  “周敏是我大学同学,打电话前咨询过我的意见。”陆时衍坦然道,“我告诉她,你是目前美食圈最值得关注的潜力股。”

  林晚星停下手中的动作,认真地看着他:“谢谢你,陆总。但我不希望是因为你的推荐...”

  “她是因为你的实力。”陆时衍打断她,“我只是确认了你的专业态度。在这个圈子里,有才华的人不少,但懂得专注和坚持的不多。”

  烤箱定时器的响起打破了片刻的沉默。林晚星取出烤好的面包,金黄色的外壳发出清脆的碎裂声。她切下一片递给陆时衍,内部湿润柔软的气孔结构堪称完美。

  “用老面发酵,加入了少量全麦粉。”她解释道,“口感会更丰富有层次。”

  陆时衍细细品尝,眼中闪过赞赏:“酸甜平衡得很好,麦香浓郁。”

  “这是为品鉴会准备的新品之一。”林晚星又切了几片,淋上少许橄榄油,“搭配意大利黑醋和橄榄油,会是很好的开胃小点。”

  工作室里弥漫着面包的香气,两人就品鉴会的细节又讨论了片刻。陆时衍离开后,林晚星继续准备明天的直播内容。她注意到,在陆时衍带来的那本杂志里,夹着一份简洁的备忘录,列出了近期可能联系她的媒体及其背景分析。

  她轻轻摇头,既感激他的细心,又提醒自己不能过于依赖这种关照。

  周五的直播如期举行。这一次,观众人数突破了开播以来的最高纪录。林晚星从容地处理着手中的食材,将传统醋香贵妃鸡的做法一步步演示给观众。

  “醋的酸味能够软化肉质,同时去油解腻。”她一边将腌制好的鸡肉放入锅中,一边解释着每一个步骤的原理,“但要注意火候,太大就会使肉质变柴。”

  直播评论区滚动得飞快,除了粉丝的支持,也夹杂着一些新观众的疑问。

  “真的那么简单吗?看起来我也能学会!”

  “林老师考虑开烹饪班吗?”

  “从杂志上知道你的,果然名不虚传!”

  直播进行到一半时,一个熟悉的ID“L”再次出现,提问:“请问林小姐如何处理食材的时令性与创意的关系?”

  林晚星刚好将菜品装盘,看到这个问题微微一笑:“很好的问题。我认为,尊重时令是基础,创意则是在这个基础上的舞蹈。比如夏季的西红柿饱满多汁,适合做凉拌;冬季的萝卜清甜,适合炖汤。创意不是违背自然,而是更好地展现食材本身的魅力。”

  直播结束后,林晚星查看数据时惊讶地发现,这一期的互动率和完播率都创下新高。更让她意外的是,几个知名美食博主自发地转发了她的直播片段,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周末的品鉴会预演中,这种口碑发酵的效果更加明显。原本只计划邀请二十位嘉宾的小型品鉴会,因为媒体的关注,不得不稍作调整,增加了几个席位。

  “晚星姐,又有两家媒体申请参加品鉴会。”小雨拿着平板电脑走过来,脸上是压抑不住的兴奋,“其中还有《环球美食》的记者!”

  林晚星轻轻调整着餐盘的位置:“按照原计划,只增加五个媒体席位。品质比规模更重要。”

  “明白。”小雨记录下来,又想起什么,“对了,陆总刚才来电话,说品鉴会当天他会提前到场,看看还有什么需要帮忙的。”

  林晚星点点头,注意力已经转向正在调试的酱汁。她小心地尝了尝味道,微微蹙眉:“黑胡椒的量多了一点,盖住了红酒的香气。”

  重新调整配方后,她将试做的几份小点分给工作室的助手们品尝,收集反馈。这种对细节的执着,渐渐成为她团队的工作风格。

  周一的《时尚美食》封面拍摄如期进行。摄影团队原本准备了华丽的背景和复杂的灯光方案,但在林晚星的提议下,最终决定以工作室为背景,捕捉她最真实的工作状态。

  “很好,林小姐,请继续手中的工作,忽略我们的存在。”摄影师不断按下快门,捕捉她揉面、切菜、调味的每一个瞬间。

  拍摄间隙,周敏与林晚星闲聊起来:“我采访过很多厨师,很少有人像你这样,对美食有着如此清晰的理解和定位。”

  林晚星将一束新鲜的香草插入水瓶:“可能是因为我始终记得,美食最终的归宿是人们的味蕾和心。”

  采访部分进行得同样顺利。当被问及突然走红的感受时,林晚星的回答坦诚而清醒:“关注度是一把双刃剑。它让我的美食理念被更多人看见,也让我更加警惕——不能辜负这份关注。”

  傍晚,送走拍摄团队后,林晚星独自一人在工作室整理。手机响起,是母亲打来的视频电话。

  “星星,我和你爸今天在报纸上看到你了!”母亲的声音充满自豪,“邻居张阿姨还特意来问,电视上那个做菜很好的姑娘是不是我家闺女。”

  林晚星笑着听母亲絮叨家长的反馈,心里涌起一股暖流。这种来自平凡生活的认可,比任何媒体赞誉都更让她感到踏实。

  挂断电话后,她打开社交媒体,发了一条简短的动态:“所有的认可都是前进的动力。本周品鉴会,期待与各位分享更多美味。”

  配图是工作室一角,桌上摆放着为品鉴会准备的各式食材。

  几乎瞬间,评论和点赞数就开始飙升。在众多的祝福中,她注意到顾言琛的账号默默地点了个赞。这是自那次不欢而散的见面后,他第一次与她互动。

  更让她意外的是,苏软也转发了这条动态,并配文:“期待林老师的精彩表现~”虽然语气略显生硬,但在外人看来,这无疑是娱乐圈内的一种认可信号。

  林晚星没有过多揣测这些举动背后的意图。她关掉手机,继续完善品鉴会的菜单。窗外,夜色渐深,工作室的灯光却依然明亮,映照着她专注的身影。

  在城市的另一个角落,陆时衍翻阅着助理送来的媒体监测报告,唇角微微上扬。报告中详细列出了近期关于林晚星的正面报道及其影响力分析。

  “需要安排更多采访吗,陆总?”助理问道。

  “不必。”陆时衍合上报告,“让她按照自己的节奏成长。有时候,不过度干预才是最好的支持。”

  而在一间高档公寓里,顾言琛浏览着手机上林晚星的最新动态,眼神复杂。他刚刚拒绝了一个综艺邀请,原因是他发现那档节目有意同时邀请林晚星作为惊喜嘉宾。

  他放下手机,第一次开始认真思考:那个他曾经不屑一顾的女孩,究竟会在这个圈子里走多远。

  夜色渐深,林晚星终于完成了一天的工作。她站在窗前,望着远处闪烁的霓虹,心中平静而坚定。口碑的发酵只是开始,她清楚地知道,前方的路还很长。

  而下一周的国际美食节,将是她面临的又一个全新挑战。
  http://www.abcsee.cc/48469/2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