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备赛的紧张筹备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晨曦初露,林晚星的公寓厨房已经亮起温暖的灯光。定制厨刀在她手中轻巧地转动,将一块老豆腐切成发丝般的细缕,每一刀都精准得如同机械测量。

  还是不够细。她对着手机录制的视频皱眉自语。国际美食节的评委都是米其林三星主厨,他们对刀工的苛求远超普通观众。

  门铃在这时响起。陆时衍站在门外,身后跟着两个推着保温箱的工作人员。

  这是?林晚星惊讶地看着他们搬进来的食材。

  北海道扇贝、伊比利亚火腿、黑松露...陆时衍报出一串名贵食材的名字,还有这个——他亲自打开一个小型冷藏箱,云南空运的野生菌,今早刚采摘的。

  林晚星小心翼翼地取出一朵鸡枞菌,菌盖还带着山间的露水气息。这些食材太珍贵了。

  再珍贵的食材,也要遇到懂它的人。陆时衍环视着已经焕然一新的厨房,看来你已经进入状态了。

  林晚星将一缕散落的发丝别到耳后,指着操作台上的笔记:我打算从三道主菜同时入手。传统菜准备做文思豆腐,创新菜构思了茶香鸭方,至于神秘食材...

  她翻开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各种食材的特性和搭配可能。我列了五十种可能出现的食材,每天练习三种随机组合。

  陆时衍拿起笔记,眼中闪过惊讶:这个训练强度,连专业厨师都很难坚持。

  我没有退路。林晚星转身打开冰箱,取出昨晚试验的第三版茶香鸭方,尝尝这个?

  鸭肉酥脆的外皮包裹着清雅的茶香,入口即化。陆时衍细细品味后指出:龙井的香气够足,但回味稍苦。

  果然。林晚星叹气,我也觉得火候还是差了一点。

  或许可以试试冷熏。陆时衍忽然道,我认识一位茶艺大师,他研究茶叶入菜多年,应该能给你一些建议。

  半小时后,他们已经坐在城郊一处静谧的茶室里。须发皆白的茶艺大师听完林晚星的困惑,缓缓沏上一壶陈年普洱。

  年轻人,你太着急了。大师将茶汤注入白瓷杯中,茶叶如人,需要时间和耐心才能释放真味。

  他带领林晚星来到后院的小厨房,示范如何用低温慢熏保留茶香:火候要似有似无,如春蚕吐丝,细密绵长。

  林晚星屏息凝神,仔细观察大师的每一个动作。当她亲手尝试时,果然发现火候的微妙变化对茶香的影响。

  我明白了!她眼睛一亮,之前我一直用猛火快攻,反而破坏了茶叶的芬芳。

  陆时衍站在门边,看着林晚星在灶台前专注的侧脸,唇角不自觉地扬起。

  接下来的日子,林晚星的公寓变成了专业后厨。陆时衍不仅提供了顶级食材,还邀请各路名家前来指导——面点大师演示如何制作薄如蝉翼的春卷皮,调味专家讲解各国香料的特性,甚至连品酒师都来指导餐酒搭配。

  这天深夜,林晚星正在试验第七版文思豆腐。这道传统淮扬菜极其考验刀工,需要将豆腐切得细如发丝,在清汤中如云如雾。

  陆时衍忽然按住她的手,你的手腕太僵硬了。

  他站到她身后,轻轻调整她握刀的姿势:发力点在指尖,不是手腕。

  林晚星能感受到他掌心的温度,这个过于亲密的距离让她有一瞬间的走神。刀锋微微一偏,豆腐丝断在了案板上。

  抱歉。她下意识地后退半步。

  陆时衍却神色如常:继续。记住这个力道。

  重新握稳厨刀,林晚星深吸一口气,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在刀刃上。这一次,豆腐丝细密均匀,在灯光下几乎透明。

  成功了!她欣喜地转头,却发现陆时衍正在录制视频。

  留作资料。他保存视频,你的进步需要记录。

  就在他们品尝最新成果时,林晚星的手机响起视频邀请。屏幕那端是她在法国蓝带学院时的导师,米其林三星主厨马修。

  星,我收到了美食节的评委邀请。马修开门见山,按照规定,我不能给你任何指导。但我能告诉你的是——这一届评委特别看重菜品背后的文化故事。

  这个信息让林晚星陷入沉思。挂断视频后,她对着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菜谱发呆。

  文化故事...她喃喃自语,如果只是展示技艺,确实少了灵魂。

  陆时衍从书房取来一本厚厚的相册:这是公司历年赞助美食活动的资料。你看看往届获奖作品的特点。

  翻看相册,林晚星发现那些令人印象深刻的菜品,几乎都承载着独特的地域文化。一道简单的意大利烩饭,背后可能是主厨对家乡的思念;一片精致的和果子,可能延续着百年老店的匠人精神。

  我懂了。她合上相册,眼神重新变得清明,我要做的不只是美味,更是文化的使者。

  接下来的训练有了新的方向。林晚星开始研究每道菜背后的历史渊源——文思豆腐起源于清代文思和尚的创制,茶香鸭方融合了川菜与粤菜的精华。她甚至查阅古籍,寻找失传的烹饪技法。

  这天下午,陆时衍带来一个意外的惊喜——一套仿古厨具,包括宋代影青瓷盘、明代青花碗,还有一把据说是御厨后人复制的青铜炒锅。

  这些餐具可以作为你展示菜品的载体。他解释道,视觉呈现也是评分的重要一环。

  林晚星抚摸着那些温润的古瓷,忽然灵光一闪:或许...我可以为每道菜配一首相应的古诗?

  这个想法让接下来的准备变得更加有趣。她为文思豆腐配了苏轼的雪沫乳花浮午盏,为茶香鸭方选了陆游的晴窗细乳戏分茶。文化的厚重感让菜品瞬间有了深度。

  训练进入第十天,林晚星决定进行一次全真模拟。她邀请陆时衍担任评委,严格按照比赛流程完成三道菜的制作。

  当最后一道神秘食材挑战——用松露和豆腐制作创新菜——端上桌时,陆时衍仔细品尝了每一道作品。

  文思豆腐的刀工无可挑剔,但摆盘太过传统。他客观评价,创新菜很有想法,但茶香还是稍显突兀。至于这道松露豆腐...

  他停顿片刻,在林晚星紧张的目光中缓缓道:近乎完美。松露的野性被豆腐的温柔完美中和,让人想起山林间的晨雾。

  这个评价让林晚星松了口气,但随即又提起心来:距离完美还差多少?

  差一点说不清的东西。陆时衍望向窗外渐沉的夜色,可能是临场的灵感,也可能是...情感的共鸣。

  当晚,林晚星在整理训练笔记时,发现陆时衍在视频截图上的批注。他用红笔圈出她每一个细微的动作瑕疵,在旁边密密麻麻地写着改进建议。有些批注的时间显示是凌晨三点。

  这份细致入微的关心让她心头微暖。穿越以来,她一直独自打拼,已经很久没有体会过被人如此精心守护的感觉。

  第二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照进厨房,林晚星开始了新一轮的训练。这一次,她不再只是追求技艺的完美,更在每一道菜中注入了自己对美食的理解与热爱。

  刀起刀落间,豆腐在清汤中绽放如菊;火候流转中,茶香与鸭肉完美交融。当最后一道模拟神秘食材的菜品出锅时,连她自己都能感受到其中的进步。

  陆时衍推门进来时,她正对着成品拍照记录。他看了眼操作台上的作品,眼神微动:今天的感觉不一样了。

  因为我终于想通了。林晚星转身,晨光在她身后形成一道光晕,我不是去比赛的,我是去分享的。分享中国美食的美好,分享我对烹饪的热爱。

  陆时衍静静地看了她片刻,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份文件:这是你的行程安排。下周一的航班飞巴黎。

  接过文件,林晚星发现所有的细节都安排得妥帖周到——从机场贵宾通道到入住酒店的厨房配置,甚至考虑到了时差调整的建议。

  谢谢你。她真诚地说,没有你的支持,我走不到这一步。

  陆时衍微微摇头:我提供的只是外力。真正的蜕变,来自你内心的力量。

  他离开后,林晚星继续投入训练。刀具在指尖飞舞,食材在锅中歌唱,每一个动作都变得流畅自然。经过半个月的磨砺,她感觉自己与厨具之间已经建立了奇妙的连接,仿佛它们是自己手指的延伸。

  傍晚时分,她收到舒雨发来的新信息:听说林小姐闭关修炼多日,想必已经准备万全。不过友情提醒,这次美食节的评委中以法国厨师为主,他们的口味...你应该懂的。

  林晚星删除短信,继续专注手中的工作。此刻的她已经明白,真正的好菜能跨越国界,直抵人心。

  夜色渐深,她最后检查了一遍要带往巴黎的定制厨刀和特色食材。窗外的城市灯火璀璨,如同为她点亮的星光。

  出发前,她在笔记本上写下最后一行字:用味蕾讲述中国故事。

  合上笔记本的那一刻,她感觉内心前所未有地平静而坚定。
  http://www.abcsee.cc/48469/6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