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破局谋变齐心抗难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廊下的灯笼被风推得轻轻摇晃,红光在月尚书的官袍上流动——那袍子是去年武王亲手赐的云锦料,领口绣着暗纹流云,此刻被他搓得有些发皱。他端着茶盏的手微微一顿,茶沫子在盏沿聚了又散,像极了他此刻的神色。“武王的提点哪里是‘明灯’,分明是寒夜里的炭火。”他声音放得很轻,像是怕惊扰了往事,“那年在嘉宝国,我不过是个抄书的小吏,国主的小舅子占了百姓的良田,我忍不住在卷宗里多写了句‘民怨渐生’,转天就被捆到柴房。是武王路过嘉宝国,听说了这事,隔着柴门跟我说‘官字两个口,先得把百姓的苦说出口’,还把我那卷写满冤情的册子带回了风之国。”他指尖划过茶盏边缘,那里还留着常年握笔磨出的薄茧,“后来我跟着他回风之国,他让我管粮仓,我夜里查仓,发现账上的粮食总比实际多三成,问了老吏才知是‘虚账’,武王却说‘你只管一笔一笔清,错了我担着’——这样的信任,这辈子都还不清啊。”
星尚书手里的折扇“啪”地展开,扇面是幅《风雨归舟图》,他用扇骨轻点桌面:“嘉宝国国主那会儿正忙着给商国送岁贡呢,听说你递上去的百姓诉状,他连封皮都没拆,直接丢进了炭火盆。后来商国倒了,他派了三拨人来风之国,想请你回去当太宰,你还记得吗?”
月尚书笑了,眼角的纹路里盛着暖意:“记得,使者带了百匹绸缎,说‘当年是国主眼拙’,我只回了句‘风之国的米缸是实的,我舍不得挪窝’。”
“可不是舍不得嘛。”金尚书粗声打断,手里的铜酒壶往桌上一墩,酒液溅出几滴在桌面上,“咱们现在要查的那笔赈灾粮,账册上写着‘发往灾区’,可灾区的百姓还在啃树皮,这事儿拖不得!”他站起身,腰间的玉佩撞出脆响,“月大人你说句话,要查粮仓还是审小吏,我这就带人去!”
灯笼的光忽然被风扯得歪歪斜斜,照亮月尚书骤然收紧的下颌线——他握着茶盏的指节泛白,却缓缓摇头:“急不得。账本上的墨迹还没干透,落笔的人定有破绽,咱们先去粮仓看看,那些发霉的粮食,总会比人更诚实。”
荀尚书的眉头拧成了个疙瘩,指节在案几上重重敲了两下,青瓷茶杯里的茶水晃出细碎的水花,溅在摊开的奏章上,晕开一小片墨痕。他声音里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像是跋涉了千里山路的旅人,每说一个字都耗着力气:“办法?你以为制度是画出来的锦绣图?那是拿刀在荆棘丛里劈出来的血路!当年先帝为了推均田制,光斩首的世家就有十七家,可到头来呢?还不是有人在田契上做手脚,把好田都划到自己名下?”
他顿了顿,拿起案上的朱笔,在“百年基业”四个字上重重圈了个圈,笔尖几乎要戳破纸背:“改朝换代?就说前朝吧,太祖皇帝提着剑打下来的江山,到了第三代,朝堂上照样堆满了只认银子的蛀虫。这根本不是换个国号就能了结的事,得像给老树除虫——不仅要刮掉表面的烂皮,还得往根里灌药,可这药劲儿太猛,树可能死;太轻,虫又杀不死。”他抬眼看向众人,眼底的红血丝像蛛网般蔓延,“航船?现在这船底都快烂穿了,舵手再好,能堵住所有窟窿吗?”
窗外的风卷着雨丝拍在窗棂上,发出“啪嗒啪嗒”的声响,像是有人在用指甲挠着木头。议事厅里的烛火被吹得歪歪斜斜,将众人的影子投在墙上,忽明忽暗,如同风中摇摆的芦苇。
“可正因如此,才是机会啊。”户部李尚书忽然开口,他手指摩挲着腰间的玉佩,那玉佩缺了个角,是当年在灾荒里被饥民抢粮时,护着账本被石头砸的,“当年黄河决堤,多少官员跑的跑、贪的贪,反倒是几个小吏扛着沙袋往决口里填,最后竟真堵住了。这烂船虽破,可只要咱们这些人肯跳进水里,用肩膀扛着船帮,未必就翻不了身。”他说着,喉结动了动,“我那在灾区当县令的儿子来信说,百姓们自己组织了‘互助社’,没等朝廷的粮到,就互相借着吃,还说‘只要有人领头,饿不死’——你看,百姓都没放弃,咱们这些拿着俸禄的,能往后退吗?”
荀尚书沉默了,指尖的朱笔悬在半空,一滴红墨滴在“万劫不复”四个字上,像溅上了一滴血。
就在这时,云逸往前站了半步,青布长衫的下摆扫过地面,带起一阵风。他脸上还带着少年人的青涩,眼神却亮得惊人,像暗夜里突然亮起的火把:“荀大人,李大人,我上个月去南边巡查,见着一群流民在山坳里垦荒,他们用石头垒了个简单的石磨,还立下规矩——谁垦的地,多收的粮食分三成给没力气的老人孩子。”他从袖中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上面是用炭笔描的简易章程,“他们说‘官老爷靠不住,咱们自己搭个规矩’。您看,连百姓都在自己想办法,咱们这些人,难道还比不上他们?”
他将纸摊在案上,指尖点着其中一条:“您说船底烂了,那咱们就一块块补——先从州府的账查起,堵住贪墨的窟窿;再让各县的‘互助社’报上章程,好的就推广;晚辈们年轻,熬夜查账、跑灾区都行,只要能让这船不沉,哪怕用肩膀扛,我们也扛得住!”
议事厅里静了片刻,只有窗外的雨声淅淅沥沥。荀尚书看着云逸那双没沾过多少世故的眼睛,忽然将朱笔重重搁在笔山上,发出“当”的一声:“好!你这话,比我这把老骨头硬气!李尚书,你那本查贪腐的册子,给云逸抄一份;王尚书,你负责清点库房里能调动的粮食,咱们明日一早就往灾区送——既然船要沉,那就让咱们这些人当压舱石,压不住,也得溅起些水花,让后来人看看,曾经有人拼命过!”
李尚书猛地站起身,腰间的玉佩撞在案几上,发出清脆的响声,他拿起案上的酒壶,往三个空杯里斟满酒:“干了这杯!明日卯时,城门口集合,谁迟到,谁就是孬种!”
云逸端起酒杯,酒液带着辛辣的暖意滑入喉咙,他看着眼前几位鬓角斑白的老臣,忽然觉得,这风雨飘摇的夜,似乎也没那么冷了。烛火重新稳了下来,将众人的影子投在墙上,不再摇晃,像一排并肩站着的、沉默而坚定的山。
云逸站在议事厅中央,青布长衫的下摆被穿堂风掀起一角,露出里面浆洗得发白的里衬。他双手按在案几上,指节因用力而微微泛白,目光扫过在座的诸位大人——荀尚书鬓角的白发沾着些许墨渍,那是方才奋笔疾书时蹭上的;李尚书握着茶盏的手稳如磐石,茶沫在水面凝成细密的网;星尚书的手指在地图上轻轻点着,指甲修剪得齐整,却在“望莱国”三个字上留下浅浅的月牙痕。
“我坚信,”他的声音不高,却像一块投入深潭的青石,在每个人心里漾开层层涟漪,“有诸位大人这般能勘破迷雾的慧眼,有那些在田埂上、作坊里、边关哨所里心怀天下的人——他们或许是给士兵缝鞋的妇人,是背着药箱走山路的郎中,是守着烽火台啃干粮的哨兵——只要咱们拧成一股绳,就没有跨不过的坎。”
月尚书正往嘴里送茶,闻言“噗嗤”笑出声,茶水差点呛进气管,他慌忙用袖子擦着嘴角,连连点头:“没错!就说咱们户部那几个老吏,昨晚核对粮草账目,愣是熬了个通宵,眼睛红得像兔子,今早还说‘哪怕少睡三个时辰,也得把数字算准了,不能让前线的弟兄们饿肚子’——这股子劲儿,就是咱们的底气!”
他说着,从袖中抽出一卷黄绸封面的册子,摊开在案上,上面密密麻麻写着蝇头小楷,边角还粘着几处墨迹未干的涂改:“昨天议的大方向是定了,可这具体章程,得像绣娘绣花,一针一线都不能错。你看这‘流民安置’一条,原说给口粮,可给多少?给三个月还是半年?给粗粮还是细粮?得写明白——若是给多了,国库扛不住;给少了,流民留不住,还得生乱子。”
册子上“军队调动”四个字被红笔圈了三次,月尚书的指尖重重敲在上面:“还有这个,调哪支部队去守望莱国边境?是调京营的铁骑,还是地方的卫所兵?铁骑冲击力强,可耗粮多;卫所兵熟悉地形,却不如铁骑精锐。这都得掰开了揉碎了算,一步错,满盘皆输。”
云逸俯身看着那册子,鼻尖几乎碰到纸面,能闻到墨香里混着的淡淡汗味——想必是月尚书连夜修改时,手心的汗浸上去的。他忽然抬头,目光如炬,扫过众人:“后勤、调度、粮草、兵器……这些都得有人盯着。可眼下最要紧的,是得防着有人先动手。诸位大人,依你们看,哪个王国会先撕破脸皮?”
议事厅里的空气瞬间凝住,烛火仿佛都屏住了呼吸。星尚书的手指在地图上顿住,指尖的温度透过羊皮纸,似乎要将“望莱国”三个字烫出个洞来。他双眉拧成个疙瘩,连平日里最讲究的鬓角都有些散乱:“望莱国。”
http://www.abcsee.cc/10924/49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