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网 > 统御龙庭 >第一百一十二章 国破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一百一十二章 国破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老爷?!”

  当发丝花白,身形微微佝偻的神婆,看见领着一名管家的少年走入庙中时,顿时呆愣在原地,身体微微颤抖起来,眼中有晶莹泪花浮现。

  “彩姑!”

  风时安倒是一眼就认出了眼前这名容颜苍老的神婆身份,正是他当年收养的弃婴之一。

  “真的是老爷。”

  看到与记忆中一般,还年轻了几分的面容,在听到熟悉的声音,神婆再也难掩悲色,泪如雨下。

  如此异常,顿时惹得庙中前来敬香的商旅香客,频频侧目,这驻庙神婆在周围的县城,不大不小也算是一位名宿了,即便是那些有品级的官员,对其也是颇为客气。

  “莫哭,可是受了什么委屈?”

  风时安身后,卫江倒是极有眼色,手掐法诀,顿时便将他们这一行的存在感降至最低,周遭往来香客虽然会主动避让,但却不会过分关注。

  “轩哥儿,他在塞外战死了,他真的死得好惨啊,那天晚上,我做梦都梦到了他,却是他抱着自己的头颅,跟我说他好难受……”

  早已青春不在,步入暮年的老妪,泪眼朦胧的向风时安倾诉痛苦,像是一位向大人告状,倾诉委屈的小女孩,一如幼年。

  “我已经知晓此事,自会保他的魂灵无恙。”

  风时安宽抚道,随后待其神情稍稍镇定之后,这才抬头看向庙宇主殿中,供奉的那尊身披金甲,手持龙枪,仿若天神般威武的神像。

  在风时安的注视下,这尊神像渐渐活了过来,原本只是泥塑的身躯,拥有了血肉的质感,不过这一切,也仅有风时安,其身旁的卫江,以及一侧的神婆可以看见。

  “师祖!”

  自香火萦绕的神坛上走下的武神,虽然眉眼之间满蕴威严,可其神情与语态中透露出的恭敬,一如既往,只不过这位武神威严的面庞之下,却满是悲伤与疲倦。

  “累吗?”

  注视眼前这位仅仅只是投下一缕分神,降临于此的徒孙,风时安问了一句。

  “还撑得住。”

  “我原本想问一问你师父的事情,可见了你这般模样,我知道,你当时应当也是尽力了。”

  作为追杀兽蛮,战死于国境之外的武王,供奉霍北望的庙宇,自然是在边境最多,其中必然也包括靖安侯姜守轩镇守的燕丹城。

  “师祖,是我无能……”

  听到眼前这位师祖不仅没有这般怪罪,反而宽慰,霍北望一时之间也是难以自禁,随后风时安就了解到了,半年前,发生在塞外北原的那场战争。

  自从那位老兽皇被霍北望换掉之后,兽蛮王庭便彻底陷入到无休止境的衰落中,原先被兽蛮侵略压制的诸多族群与人间王朝,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血债血偿。

  不过即便是遭遇到了诸多复仇战争,但兽蛮依旧有一支残部回到了与大雍王朝相邻的北原之中,而这支残部,同样满含怨恨,心中是熊熊燃烧的仇恨之火。

  燕丹城被屠几乎是必然的,这座建立在兽蛮祖地上的城市,必然会遭到兽蛮最后的气运反噬。

  “你已经做得很好了,不必自责!”

  风时安了解到,那天向燕丹城发起冲击的兽蛮残部,共计有两位兽蛮王以及九位首领,姜守轩当时承受的压力,相比于弟子,可当真不算大。

  倘若是北桓王活着的时候,这点兽蛮人自然还不够他一个人杀的,可他已经成了高坐庙台之上,享受香火的神灵。

  虽然他在燕丹城也有庙宇,可庙中的香火以及金身。即便是他不惜代价,迸发出来的威能,也只能够挡住两名兽蛮王,再搭上两名统领。

  这就是他的极限,作为神灵,他可以分化万千,同时响应多地民众的信仰以及祈愿,可又因为作为神,他现在是发挥不出生前足以令群山崩塌,河泽蒸干的力量。

  因此,昔日的场景再现,只不过身份完全对调,当年姜守轩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作为弟子的他,拖着兽皇一同坠入幽冥。

  如今,已经失去天命,受各地乡民供奉的武神,也只能够眼睁睁地看着师傅就在自己面前战死,而他却无能为力。

  “在我师父战死之后,我曾上书给姑父,请求他册封我师父做一县城隍,可明明是承青亲自督造的庙宇,庙中的神火却始终没有点燃。”

  霍北望向风时安倾诉他的困惑,他知道人死之后,并不代表结束,即便是凡人死后,被城隍阴司勾走了魂魄,也还有阴寿,更何况是举手投足间,就能够引动天象变化的武夫。

  他想要效仿师祖的当年之举,以香火重聚师傅的魂魄,令他成为香火神灵,受一城一县百姓供奉。

  可结果却让他这位弟子既是失望也是不解,他不明白为什么,相似的办法,他的魂灵可以高坐神台,可他的师傅却连魂魄都凑不齐。

  “若是香火都不能聚拢魂灵,那么极有可能是已经入了轮回。”

  对于记名弟子的骤然陨落,风时安自然是有些忧伤的,毕竟是他当年看着一点点长大的,虽然他也没操什么心。

  “可北原又没有阴司……”

  “你已经当了这些年的神灵,难道还不明白吗?阴司鬼神的存在,只是完善了天地秩序,他们只是补全,即便是没有阴司鬼神,天地轮回依旧在,且无处不在。”

  风时安打断道。

  “即便是要入轮回,作为弟子,我也应当护持一二才是。”

  霍北望依旧不甘,他可以接受自己的师傅战死,但却没有办法接受师父连做鬼神的机会都没有。

  “不必介怀,他自有缘法。”

  风时安宽慰道,依照这位徒孙的描述,他这位记名弟子十之八九已经轮回投胎去了,不然不会连魂魄都召不回来。

  而且,以风时安对轮回与灵魂的了解,这位弟子在身陨之后,魂魄或许受创不轻,不然以天象武夫的魂灵之坚韧,至少能够在战死之地游荡几年,撑到招魂绝无问题。

  “我师傅投胎转世之后,可还有机缘,觉醒此世记忆?”

  “你已是神灵,何必明知故问?”

  投胎转世之后,还想觉醒前世宿慧,即便是道门真人,都是玄之又玄,险之又险,非得有灵宝护持,同门引渡,如若不然,便大有可能深陷于滚滚红尘之中,就此泯然于凡世。

  入了轮回,转世重修,若想万无一失,唯有渡劫成为仙人,或是修至亿万妖类追逐的真灵之境,方才能够保证真灵不昧。

  可这也只是相对,而非是绝对,想借助轮回,突破桎梏,更上一层楼,反倒沦陷于其中,一世比一世平庸的大能者,简直数不胜数。

  那些曾经能够焚山煮海的仙人,尚且如此,又何况只是一名武夫呢?当然,世事从无绝对。

  仙人转世有可能在红尘之中沦陷,可也有从未修行的凡人,反倒是能够在转世之后保留有前世记忆。

  这样的案例也不少见,不过最多的还是能够保留前世已经深入灵魂,臻至化境的技艺,抬手就可书写作画,舞枪弄墨。

  “我若为真君,必可保师傅无恙,又何必今日在此做妇人姿态。”

  “真君之道,可比凡人登仙都要难上几分,不是短时间内可以成就的,你切莫急躁,否则心魔丛生,可是会生出大祸。”

  风时安看着这位徒孙的状态,皱眉提醒道。

  “徒孙知晓,只恨不能手刃那些兽蛮余孽!”

  他这位获得大雍武德帝全力支持的武神,虽然活动范围远超寻常的香火鬼神,却也是需要以庙宇作为支撑,不能随意行走。

  雁丹山的庙宇早已被推平,即便是他有心深入北原,寻觅那些残余兽人的踪迹,也是无力。

  “卫江,你吩咐……”

  正当风时安准备吩咐下去的时候,却听眼前徒孙主动道,

  “师祖,虽然我不能再亲手屠灭兽蛮,可不论是我还是师傅,皆有子嗣,他们都已继承我等遗志,将会彻底荡平北原。”

  “善!”

  子承父愿,应有之义。

  “大雍如今的情况如何?那位武尊是否已是命不久矣?”

  风时安第三次问出,而回答他的,却是大雍真正的国之柱石。

  “周前辈如今只剩下一口气息了,与活死人无异,最多再支撑十年。”

  霍北望告知了大雍诸多世家豪门最是心心念念,想要知晓的绝密信息,而这等消息,不知会令多少人心生绝望。

  “太少,太短。”

  风时安注视着眼前的神灵,摇了摇头,他算是知道这位徒孙深入神魂的疲倦是怎么来的了,

  “你的时间不够了。”

  “周前辈在为我拖延时间,但我很难完成他的期望,以我如今之力,难以庇护大雍。”

  神道修行,既快且慢。

  若得香火,即便是一缕凡人阴魂,登上神坛,只消数年,就可修成纯阳法身,可自此之后,莫说是过几百年,便是千年,大抵都没有半点变化,难有寸进。

  香火再好再妙,终究也只是外物,当真想要有所成就,修成真君之位,自身必须要修行,须有功果。

  可神道修行与武道就不是一回事,更何况,如今的霍北望已经没有了天命,在神道之途上,他也没有与武道一样的天赋。

  “你今后将作何打算?”

  可以预见,当大雍镇国武尊咽下最后一口气之后,妖魔乱世将会真正降临,或许可以封锁消息,拖上几年,但以如今聚集在大雍境外,隐藏在荒野中的妖魔数量,也藏不了多久。

  对于在这片土地上生存的人族而言,这就是一场大劫。对于镇守大雍,庇护人族的鬼神而言,同样也是如此。这既是王朝末年,也是诸神的季世。

  首当其冲者,自然是大雍的护国武神,霍北望,受人道香火之利,自然也要共轭人道之劫。

  “不过尽我之力,听天由命而已,只希望在我倒下之前,大雍之土,可以再出现一位武尊。”

  昔日意气风发的冠军侯,如今却是将希望寄托在了一位至今都不知在何处的未来武尊身上。

  “怎么?大雍找不到一位拥有武尊之资的孩子?”

  “的确有几位,其中有一位还是我的孩子,可他们的时间不够了。”

  “当真大乱,自是英雄豪杰辈出之际。哪有什么时间不够,正是他们磨砺己身之时,只是可惜了那些百姓。”

  “师祖,我知道您非人族,人间王朝兴衰,对你而言,不过尔尔,可徒孙厚颜,想请您在永兴县中驻留一段时间。”

  听到风时安的叹息,霍北望还是下了决心,开口请求道。

  在身陨成神之后,霍北望已经清晰地认识到了自身的局限,这世间原来还有这般多他想做,但却无能为力之事。

  他不敢奢求眼前这位师祖出手,延续大雍的国祚,只求在大雍乱世将临之际,有一处凡人可以托庇求生之地。

  “凡江流溪水之畔,人族皆可定居。”

  风时安一笑,没有应承,可留下的一句话,却是让霍北望更加惊喜。

  “徒孙代大雍百姓,拜谢师祖。”

  武德二十九年,大雍皇帝于行宫之内遇刺,皇宫半数宫阙被夷为平地,禁军死伤惨重,宫女侍人死伤不知凡几。

  三日后,皇帝大行,七日后,在群臣拥立之下,太子登基,改年号昌平。

  昌平元年七月,年仅二十七岁的昌平帝驾崩,根据民间传闻,这位上位还不到一年的皇帝,乃是因放纵不加节制,夜夜与宫娥交欢,脱阳而亡。

  昌平元年末,群臣上书,年仅只有十三岁的太子登基,因其年幼,由二十四岁的太后总揽朝政,也是在同年,改年号为定元。

  定元二年,太后与妖人于后宫中淫乱,受其蛊惑,居然意图弑杀幼帝谋反,幸有诸多王侯武勋奉诏勤王,诛杀叛逆妖人,却是发现宫廷之中,藏匿妖邪无数,仅是一夜之间,捕杀狐妖狸犬三百余头,太后羞愧欲绝,自缢而亡。

  同年,年仅十五岁的幼帝,正式加冕,执掌朝政,改年号为统武。
  http://www.abcsee.cc/11244/11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