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剑灵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终于回到人间了!”已经年近四十的风承青,眺望着视线尽头,人声鼎沸,红尘滚滚的永兴县,几乎要落下泪来了。
如今的大雍,已经不再是人族的大雍,妖魔遍地,百鬼夜行,当真不是说说而已,而是十分准确的形容。
自他收到消息,赶往永兴县城,这一路走来,他就撞见了不下十处鬼村,潜藏于城镇之中,择人而食的妖魔更是数不胜数。
在有鬼神祭祀,城隍阴司镇守的大城,情况还好一些,稍微偏远些的小镇村落,那若是不屈服祭祀些乱七八糟的玩意儿,从上至下被屠个干净,也不是什么稀罕事了。
作为一名练气半甲子的修士,风承青也想御剑乘风,除魔天地,奈何他虽然有斩妖除魔之心,但却没有镇杀妖魔之力。
不过,若是遇上些弱小的妖魔鬼怪,风承青也会出手。他之所以记得,这一路走来遇见了多少鬼村,是因为他走进去了,然后全都清了个干净。
至于那些潜伏于城中的妖魔,尤其是在有鬼神镇守的县城中,都敢暗中噬人的妖魔,他也无可奈何了
最多也就是向距离最近的武神庙递一道信符,可大雍十三州,需要武神庇护的地方,实在太多了,武神也是分身乏术。
“舅舅!”
在见到模样看起来比自己还要年轻的舅舅时,风承青不禁热泪盈眶。
“老大不小的人了,怎么如此作态?”
风时安看到眼前这一位二十四年未见,但依旧容颜不改的大外甥之后,也是笑了起来。
虽然这位大外甥的境界没有分毫变化,就连脉象都没有,但他的根基无比扎实,在他的丹田之中,九百九十道甲乙木源真炁水乳交融,仿佛一道神胎,将要孕育惊世奇珍。
如此磅礴浑厚的真炁,一旦开脉,脉象必成一品,长生道基就此铸成,乃是名副其实的仙人之姿,可为道主。
“大雍武尊陨落了。”
听到风承青带来的消息,风时安没有半点意外,大雍立国已经三百多年了,算上那位武尊修行需要的时间,也接近五百年了,总不能这位武尊生下来就是破虚境吧。
活到如今这般岁数,对于武夫而言,也算是寿终正寝了,只可惜,在其身陨之前,大雍没有诞生出第二位武尊,这也是如今妖魔乱世的根源。
妖魔乱世最可怕的一点在于,一旦出现,必然会肆虐人间数十年,即便是有新的武尊出世,也要花费近十年的时间,才能逐一镇压驱逐妖魔,重建人世乾坤。
当今大雍国境内肆虐的妖魔,除去原先少数本土蛰伏的,更多的还是自大雍之外闻讯而来的妖魔,这些妖魔就是想趁机会,收割人族血肉魂魄。
这一类妖魔以大妖为主,其中妖王不在少数,有时其中或许会混入妖尊级的存在……贪念人族血肉魂魄的,可不仅仅只有妖类。
就是混入两三位万劫洞玄之境的妖魔怪异,也不足为奇,也正是因此,即便是有武尊出现,也仅仅只能形成威慑,令这些嗜血妖魔暂且退去,而无法彻底荡平。
当大雍镇国武尊即将身陨的消息传出来后,乱世就已经在酝酿了,在这位武尊离世之前,第二位武尊没有出现,那么乱世降临就是必然的。
在妖魔已经在大雍各地肆虐的当下,即便出现了第二位武尊,这等乱象也会持续近十载。
因为妖魔大势已成,除非有通天之力,否则是不可能在几日内扫除,仙人来了也没有办法,况且也没有哪位仙人有如此空闲。
“京畿已经成了妖魔之地,宫廷处处都是妖魔……”
谈及大雍的现状,这位已经走过凡人半生的练气士,眼中也满是忧虑,站在他的角度,风承青不知该如何才能镇压妖魔乱世,到底要死多少凡人,才能够等来那位不知在何处的武尊。
“传闻那位脱阳而死的昌平帝,是怎么回事?”
风时安询问了一句,这等宫闱秘事,百姓最是感兴趣,传得沸沸扬扬,即便是风时安远离京都,都听到了些风言风语。
“昌平帝是被狐妖迷惑了心智,他是我看着长大的,怎么可能会是这种淫乱之徒,那是一次试探。”
风承青的眼中浮出怒火,很快又露出了愧色。
那位不论是在史书上,还是在民间,都不会有任何正面评价的短命皇帝,是他入京之后,为数不多结识的好友,可在这乱世来临之际,却落得如此下场。
不仅仅是他,就连他的正妻,那位将会被钉在耻辱柱上的赵太后,也成为了那些邪魅试探武尊的棋子。
一位神智正常的太后,怎么可能会去蠢到造自己儿子的反?不说根本就不可能成事,即便是成了又怎样?
她不还是太后,反而还多出了一堆骂名,有百害而无一利,只有脑子彻底坏掉的蠢货,才会如此行事。
赵太后自然不是蠢物,只是在大势之下,被妖魔给吞噬取代了而已,也正是如此羞辱,那位武尊也被彻底惹怒了。
“看来那些妖魔的试探成了。”
了解到那位武尊走出了为自己准备的陵寝,风时安叹了一声。
那些妖魔邪祟不断越过底线,刺激大雍武尊,不就是想知道他的具体状态,是否还活着,倘若活着,那就逼他出手,耗掉最后的气血,彻底葬送大雍最后的气数。
“那位前辈的确如它们所愿,可结果定然超出了那些邪魅的预料,它们根本不了解一位武尊,倘若舍弃一切,哪怕只凭最后一口气,也足以彻底扫清它们。”
“难怪那位十五岁的小皇帝可以顺利加冕。”
风时安微微颔首,那位统武帝登基已有半年,未曾如他的父亲母亲那般闹出什么怪异之事,料想也是因为有他的先祖出手。
不过这等平和不会持续太久,大雍武尊已经陨落,那些妖魔在缓和过来之后,只会越发猖獗。至于那些承受了武尊雷霆之怒的妖魔,那自然是算作它们时运不济,倒霉而已。
“统武帝能够顺利登基,全赖北望师侄入主肉身,坐镇京畿,不然大雍或许就此灭国了。”
风承青的眼中露出哀色,
“可北望师侄也支撑不了多久啊。”
昔日的北桓王,之所以有机会成为神道天君,其关键正是在于他拥有一具鲜活的肉身。
可惜这肉身的气数已尽,需要神道香火蕴养,但这具肉身,也是他摆脱香火神桎梏的倚仗。
一旦霍北望的神魂重新入主肉身,他就可以不拘庙宇束缚,在世间行走,可他行走的时间是有限的。
他入住肉身之后,举手投足,哪怕只是存在,每一息都要耗去大量香火,而香火是最无足轻重之物,真正庇护支撑他行走的是人道功德。
以鬼神之身,入主气数已尽的武尊之躯,此乃逆乱阴阳之举,是逆天而行,必有天谴降下。
霍北望诛杀过天授山神,更是斩过圣灵,本来人死账消,重新入了轮回,也就罢了,偏偏非要借神道之力诈尸重现,那欠下的债自然要连本带利。
“慌什么?”
见到哭丧着脸的侄子,风时安斥了一句,
“你这师侄不是还在吗?等熬到一位武尊出世,自然就好了。”
“可什么时候才能够再出一位武尊?”
这等问题,便是风时安也回答不出来。
“倘若这样一直耗下去,北望师侄可是要魂飞魄散的。”
这也就是风时安所说的时间太短了,倘若霍北望积攒了足够的人道功德,即便是武尊陨落,也不会有妖魔乱世降下,他一人就可镇守大雍。
“一切都是从武德帝开始,倘若那位陛下没有遇刺身亡,情况或许会比现在好上不少,不会如此糟糕。”
“武德帝虽然不错,但他拖延不了多少时间。”
风时安摇了摇头,在承平之时,一位英明神武的皇帝,确实能够影响很多,可在乱世降临之时,那就是庙算不敌神通术法了。
“能拖一时便算一时啊,总是好过现在。”
“与其指望他人,为何不想一想你自己?”
“我?”
风承青有些错愕。
作为一名修士而言,他的修为可谓平平无奇。当初他之所以能够赢得武德帝的器重,也不过是因为他的舅舅以及北桓王举荐。
正是因此,他才能够成为钦天监监正,有如今的修为,那是源自人间王朝的灵物供奉,让他有了如今有望证道长生的积累。
“怎么?你在怀疑自己?”
“您又不是不知道我修行的是什么功法,除非修成真人,不然我哪有镇压大雍的神通?”
风承青自然不怀疑自己的修道天赋,但他太清楚自己修行的是什么样的经文了。
能说出传承来历的练气吐纳之法,也就能在炼气境界修出数十道真炁,能过百数的传承,在大雍境内,那都是扳着指头数得清楚的。
似他这等修出近千道真炁的经文,他担任监正数十年,连听都没有听过,倒也不是他井底之蛙,固步自封,孤陋寡闻。
他也打听过,距离大雍最近的仙宗,名为元阳,其核心真传法诀,据传最多也只能炼出两百九十八道纯阳真炁,这等成就,在纯阳宗中已有千年无人触及了。
“没有神通,你修便是了,大劫之下,正是修行的好时候。”
风时安瞥了一眼一位外甥头顶的气运,苍翠葱郁的幼鳞青龙,可谓头角峥嵘,虽然这条幼龙四周有劫气频生,可都奈何不得,
“还是你打算留在此地,随我避世修行?”
“我,不能避世。”
少年模样的风承青有过一瞬犹豫,不过很快便又恢复了坚定,修到如此境界,他自然有自己的信念。
虽然武德帝如此厚待他,是因为他的舅舅,以及北望师侄的缘故,可那一位皇帝终究是以国士之礼待他,他自然要以国士之力相偿。
如今国难当头,他岂能行明哲保身之事,若当真如此,他的念头也就不通达了,还修什么仙,求什么道?
“不怕身死道消?”
风时安笑问道。
“当然怕,所以我前来求见您了,倘若有朝一日,我遭逢厄难,丢了性命,您可否保我魂灵,送我转世?”
“转过身去。”
虽然困惑,但风承青还是转过身,而后感觉自己后脖颈一凉,却是有一硬物抵在其上,正是风时安持长生剑,以剑代笔,书写一道符箓。
东华唤灵咒
“你日后若是遭劫,自身难以抵挡,便大喊一声……”
风时安语带笑意,略一停顿,
“剑来。”
“这是您给我的保命手段?”
待到剑鞘离开脖颈,风承青伸手往脖子后摸了又摸,笑容灿烂。
他早就知晓,那些有传承来历的道门修士,身上都有师长赐予的保命之物,他虽然有一件妖王之心炼成的木鼎,但这不能在关键时刻扭转乾坤,算不上保命手段。
原本他心中空落落的,觉得缺了些什么,今日总算是补齐了。自今日之后,他也不是没有跟脚来历的了。
“保命?姑且也算是吧,不过也不一定能保。”
风时安低头看了一眼东华长生剑。
“不一定?”
风承青面露错愕。
“你若是唤一声,此剑可在瞬息之间,破空而至,不过你也知道,剑主杀伐,不善庇护,所以此剑也只能保证清算你周遭所有生灵。”
“这……也不错。”
灿烂的笑容凝固在脸上,可风承青还是极为勉强称赞了一声,身死之前,能把仇敌全部带走,那也不错了。
“去吧。”
对于愿意主动应劫的外甥,风时安自然是支持的态度,劫起之下,机缘无数,正是勇猛精进的好时候,不过就是需要拿命去拼罢了。
风时安自是不会以性命为注,去搏机缘,但年轻人不一样,可以去拼一拼。
“霍家与姜家,想各送一名孩子到永兴县,不求其他,只求家族血脉可以延续下去。托我向您问一句,不知您是否应允?”
“一家只送一名孩子?”
“是。”
http://www.abcsee.cc/11244/11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