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 两地同日事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在十一月戊戌这一天,长安城和桂州城都迎来了重要的事情。

  清晨,阳光洒在长安城的紫微宫前,一片宁静祥和。

  然而,这种宁静很快被打破,只见禁军们如钢铁般列阵肃立,他们的盔甲在阳光下闪耀着寒光,给人一种威严而庄重的感觉。

  高宗李治身着常服,缓缓登上龙辇。

  他的步伐稳健,神情严肃,透露出一种天子的威严。

  随着他的入座,龙辇缓缓启动,车轮滚动的声音在寂静的清晨显得格外清晰。

  与此同时,在城外的道路两旁,早已等候多时的官员们纷纷跪地行礼,齐声高呼:

  “臣等恭送陛下!”

  李治微微掀起车帘,面带微笑地说道:

  “沿途各州不必迎送,只需将民生疾苦、农田收成如实禀报即可。”

  他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却清晰地传到了每个人的耳中。

  龙辇渐行渐远,留下了一群恭敬的官员。

  他们起身目送着高宗的车驾,心中默默祈祷着这次巡查能够顺利,为百姓带来福祉。

  而在同一时刻的桂州城,申通镖局的门前却是一片热闹景象。

  门楣上挂起了鲜艳的大红绸布,与周围的建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伙计们忙碌地张贴着开业告示,引得路人纷纷驻足观看。。

  清晨,阳光洒在镖局门前的青石路上,李孟姜身着一袭淡蓝色长衫,身姿挺拔地站在那里。

  她的目光落在陆续到来的员工身上,嘴角微扬,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

  待众人到齐,李孟姜清了清嗓子,朗声道:

  “今日镖局正式开张,在此,我有两件事要向大家说清。”

  她的声音清脆悦耳,如黄莺出谷,在人群中引起一阵轻微的骚动。

  众人安静下来,纷纷将目光投向李孟姜,等待她继续发言。

  李孟姜环视一周,见大家都专注地看着自己,便满意地点点头,接着说道:

  “第一,镖局每月会给大家放三天月假,这三天时间由你们自行安排,可以休息,也可以处理个人事务。”

  话音刚落,人群中就传来一阵低声议论,显然大家对这个月假制度都很满意。

  李孟姜微微一笑,继续说道:

  “第二,到了年底结算的时候,如果有哪位伙计表现特别优异,镖局会直接给他十天的年假,而且这十天年假期间,工钱照发。”

  这一次,人群中响起了一片惊叹声和叫好声。

  十天年假,对于这些常年在外奔波的伙计们来说,无疑是一份非常优厚的福利。

  负责押送的王三郎站出来问道:

  “长公主,那要是遇到节庆需要轮班怎么办呢?”

  李孟姜微笑着解释道:“轮班制度不变,但是镖局绝对不会搞调休那一套。

  比如说,如果当月有节庆假,轮到值班的人就先去值班,过后再给他补休,绝对不会让大家连轴转。”

  她顿了顿,语气坚定地说:

  “大家出来做事,固然要尽心尽力,但也得有喘口气的时间,这样才能长久。”

  说完,她目光扫视全场,与每一个人的目光交汇,仿佛在告诉他们,她是真心为大家考虑。

  此时的许州城外,阳光明媚,微风拂面。

  刺史率领着一众属官,早早地便在城门外恭候多时。

  他们身着华丽的官服,神情庄重,翘首以盼着李治的车驾到来。

  终于,远处传来了一阵马蹄声,李治的车驾缓缓驶来。

  车驾停稳后,李治从车上走下,他身姿挺拔,气宇轩昂。

  刺史见状,急忙上前躬身施礼,满脸谄媚地说道:

  “陛下一路舟车劳顿,实在是辛苦了。州内已为陛下备好舒适的住处,还望陛下能稍作歇息。此外,百姓们都对陛下的到来充满了期待,盼望着陛下能去看看今年的秋收情况呢。”

  李治微笑着摆了摆手,说道:

  “不必如此繁琐,先去农田看看吧。朕此次前来,主要就是想了解一下百姓们的生活状况。”

  说罢,他迈步向前,径直朝着田间走去。

  一行人紧随其后,穿过城门,来到了一望无际的田野间。

  此时,稻谷虽然已经收割完毕,但田埂却被整理得整整齐齐,宛如一幅精美的画卷。

  李治漫步在田间小道上,仔细观察着周围的一切,不时停下脚步,与身边的人交谈几句。

  走着走着,李治突然停下脚步,指着一片稻田问道:

  “今年的亩产与去年相比如何?”

  刺史赶忙上前一步,恭敬地回答道:“回圣人,托陛下的洪福,今年的亩产比去年增加了两成呢。百姓们的收成颇丰,家家户户都有余粮。”

  桂州镖局内,一片忙碌景象。

  李孟姜站在大厅中央,面前是一幅巨大的路线图,她手指着图上的路线,向伙计们详细地分配着任务。

  “首批货物将发往长安,由王三郎带队。

  明日一早,你们就启程出发。

  沿途的驿站我已经提前打过招呼了,你们到了之后,记得核对一下货单上的印章是否无误。”

  李孟姜的声音清脆而果断。

  王三郎上前一步,拱手施礼道:

  “请长公主放心,属下必定将此事办妥。”

  李孟姜微微颔首,表示满意。

  接着,她转向站在一旁的管账先生周坚任:

  “周先生,你把月假和年假的规定都写进账簿里,每月初核对一下大家的考勤情况,休假如数记录,绝对不允许有克扣的情况发生。”

  周先生连忙点头应是。

  与此同时,在许州的州衙里,李治正坐在案前,仔细查看赋税账簿。

  他的眉头微皱,似乎对其中一笔赈灾款的发放记录有些疑虑。

  “这笔赈灾款的发放记录不够详细啊。”

  李治指着账簿上的一行字,对站在一旁的刺史说道:

  “需要注明发放的户数以及每个人所得的具体金额,这样才能清楚地知道这笔钱的去向。下次奏报的时候,一定要附上明细。”

  刺史听了,脸色微微一变,连忙点头道:

  “臣立刻让人去补录,一定按照陛下的要求做好。”

  李治坐在书房里,认真地翻阅着农田水利的记录。

  他的眉头微皱,似乎对其中一些数据和情况有所担忧。

  一旁陪同的官员静静地站着,等待着李治的指示。

  过了一会儿,李治抬起头,看着那位官员说道:

  “许州地区经常遭受水患,这对当地百姓的生活和农业生产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来年开春,我们必须抓紧时间修缮堤坝,确保洪水不再泛滥。”

  官员连忙点头应是,并表示会尽快安排相关事宜。李治接着说:“

  所需的物料,可以上报工部,请求他们调拨。一定要确保工程的质量和进度,不能有丝毫的马虎。”

  官员再次点头,表示一定会按照李治的要求去做。

  李治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继续翻阅其他的记录。

  与此同时,在桂州的镖局里,开张仪式正在进行。

  虽然仪式简单,但却井然有序。李孟姜站在一旁,仔细地检查着首批待运的货物。

  她对伙计们说道:“今天是我们镖局开张的第一天,大家先熟悉一下工作流程,不要着急。

  傍晚的时候,我们提前收工,就算半天的工钱。”

  伙计们听了,都纷纷表示感谢。

  然后,他们各自忙碌起来,有的整理货物,有的检查车辆,有的则在门口迎接客人。

  李孟姜看着忙碌的伙计们,心中感到十分欣慰。

  她回到后衙,看到周道务正在看公文,便走过去说道:

  “镖局的休假制度已经定好了,伙计们的劲头都很足。首批货物明天就会发往长安。”

  周道务抬起头,微笑着对李孟姜说:

  “做得很好,这样一来,我们的生意就可以顺利开展了。但是明天前往长安路途遥远,还是要让他们小心谨慎为好。”

  李孟姜揉揉有些发酸的脖子:“放心吧,有周道在呢,一切都没有问题。”
  http://www.abcsee.cc/17074/66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