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巡狱又秋猎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十一月甲辰清晨,天空刚刚泛起鱼肚白,李治的车驾就缓缓地驶进了许州下辖的叶县驿馆。经过长时间的奔波,车驾终于可以稍作歇息。
车驾刚一停下,李治便迫不及待地召见了内侍,他面色凝重地吩咐道:
“传朕旨意,速派御史台使者狄祁前往沿途州县,逐一审讯在押囚犯。重点核查案情是否属实、量刑是否恰当,不得有丝毫疏漏。”
内侍闻言,赶忙躬身应诺,然后迅速安排使者狄祁即刻出发。
狄祁领命后,马不停蹄地赶往叶县县衙。
当狄祁抵达县衙时,县令早已恭候多时,并将狱册备好,毕恭毕敬地呈递给狄祁:
“请狄使者过目,本县在押囚犯共二十七人,多为盗窃、斗殴之罪。”
狄祁接过狱册,仔细翻阅后,便直奔牢房,准备逐一提审这些囚犯。
在牢房里,狄祁见到了一名面容憔悴的囚犯,他正泪流满面地哭诉着:
“冤枉啊,小的是被人诬陷偷盗的啊!”
狄祁见状,眉头微皱,立刻在狱册上记下了这个案情,并吩咐道:
“将原告与证人一并召来对质,明日午时前必须将结果呈报上来。”
接着,狄祁又来到了另一个牢房,提审了一位被判流放的囚犯。
他仔细核对了卷宗,然后询问道:
“此囚犯所犯之罪,是否证据确凿?有无从轻发落的情节?”
一旁的主簿见状,连忙呈上相关佐证,狄祁接过仔细核验后,在卷宗上批注道:
“经核实,案情属实,量刑得当,维持原判。”
同日午后,阳光透过云层洒在驿馆的庭院里,给人一种温暖而宁静的感觉。
使者的文书如同一道闪电划破了这份宁静,迅速传回了驿馆。
李治坐在书房的案前,聚精会神地翻阅着审讯记录。
当他看到其中三起案件被标注为“存疑”时,眉头微微一皱。
他抬起头,目光落在身旁的大理寺卿身上,严肃地说道:
“这三起案子交由你复核,若确有冤情,即刻纠正。”
大理寺卿赶忙躬身领命:
“臣明日便带人前往核查,定不冤枉一人。”
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坚定和决心。
李治满意地点点头,语重心长地说:
“刑狱关乎民生,不可有丝毫懈怠。我们必须让百姓感受到朝廷的公正,这样才能维护社会的稳定。”
次日清晨,阳光明媚,车驾缓缓行驶在官道上,目的地是滍水南岸。
李治换上了一身猎装,精神抖擞地站在车驾旁,对随行的将领们下令道:
“今日秋猎,只猎猛兽,不伤幼畜,也不必围追堵截,点到即止即可。”
将领们齐声应诺,纷纷整装待发。
他们深知李治的仁慈之心,也明白这次秋猎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娱乐,更是为了展示朝廷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自然的敬畏。
侍卫们领命后迅速散开,在岸边开阔处布下严密的警戒。
时间不长,一名猎户匆匆赶来,向李治禀报:“前方林中有鹿群出没。”
李治闻听此言,脸上露出兴奋之色,他翻身跃上骏马,爽朗地笑道:
“如此甚好,正好让本王看看这滍水两岸的野物长势如何。”说罢,他一抖缰绳,驱马疾驰而去。
不多时,李治便来到了林子边缘。
他勒住缰绳,目光如炬,扫视着四周。
忽然,他的视线被一只正在低头饮水的小鹿吸引住了。
那小鹿身形娇小,毛色光亮,看上去十分可爱。
然而,就在李治准备张弓搭箭时,他的目光却瞥见了不远处的一头野猪。
那野猪体型硕大,獠牙锋利,正悠然自得地在草丛中觅食。
李治略一思索,箭头一转,瞄准了远处的野猪。
只听“嗖”的一声,利箭如闪电般疾驰而出,直直地射中了野猪的前腿。
野猪遭受重创,发出一声凄厉的嚎叫,在地上翻滚起来。
侍卫们见状,连忙上前将野猪擒获。李治见状,连忙摆手道:
“不必杀生,把这头猪带回驿馆,给它治疗伤口后放生吧。”
就在这时,又有几只野兔从草丛中窜出。
随行的皇子李弘见状,立刻张弓搭箭,一箭射出,正中其中一只野兔。
李治看着李弘的表现,微微颔首,表示赞许:
“射术有所长进,但打猎更要懂得节制,不可贪多。”
午后的阳光洒在猎场上,秋猎活动已接近尾声。
李治站在一旁,仔细查看手中的猎物清单。
清单上详细记录着这次狩猎的收获:一头野猪、三只野兔以及两只野鸡。
李治满意地点点头,然后对站在一旁的管事说道:
“把这些猎物分赠给沿途的驿站和附近的百姓吧,不必带回行营了。”
管事恭敬地应了一声,便转身去安排相关事宜。
李治看着管事离去的背影,心中涌起一股温暖。
他知道这些猎物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无疑是一份珍贵的礼物,可以为他们的生活带来一些改善。
处理完猎物的事情后,李治沿着滍水岸边漫步。
他欣赏着清澈的河水和岸边繁茂的草木,心情格外舒畅。
走着走着,李治忽然停下脚步,对随行的州官说道:
“滍水是许州的命脉啊,一定要保护好它。要严禁百姓在岸边私垦乱伐,不能让这条河流受到任何损害。”
州官连忙点头称是,表示一定会加强管理。
李治接着说:
“你去叫水工官来这里勘察一下,看看能不能在合适的地方修建几处水闸。这样既可以防止洪涝灾害,又能利用河水进行灌溉,对农田的收成肯定会有很大帮助。”
州官领命而去,李治则继续沿着河岸漫步,思考着如何更好地治理这片土地。
不知不觉,太阳渐渐西斜,傍晚的余晖将天空染成了橙红色。
李治回到了驿馆,刚一进门,使者便迎上前来,呈上了各县狱案的最终复核结果。
李治接过文书,认真翻阅起来。
经过仔细审查,他发现三起存疑案件中有两起确实存在量刑过重的问题,已经及时进行了改判;
而另一起则是诬告案件,原告也已经被追究责任。
李治对这些处理结果非常满意,他微笑着对使者说:
“做得很好,这些案件的处理结果都很公正。这样一来,百姓们也能感受到司法的公正和公平了。”
大理寺卿接着说道:
“微臣已经下令让各州重新梳理狱案,并且要求他们每季度都要将整理好的狱案报送刑部进行核查,以此来确保不会再出现冤假错案。”
夜色越来越深,而驿馆内却依旧灯火通明。
李治端坐在案前,正全神贯注地批阅着从长安送来的奏章。
其中有一份是李孟姜关于桂州镖局的奏报,李治仔细阅读后,拿起笔在上面批注道:
“商贾流通对于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允许他们在沿途的驿站设置停靠点。不过,他们必须要遵守当地的规矩,绝对不能扰乱百姓的生活。”
写完之后,李治将这份奏章交给了站在一旁的内侍,并嘱咐道:
“用最快的速度将这份奏章送回长安,交给中书省备案。”
窗外的滍水在夜色中静静地流淌着,月光洒在水面上,泛起一层淡淡的银光。
李治凝视着窗外的月光下的水面,对身边的侍臣说道:
“此次许州之行,我看到这里的农桑产业兴旺发达,狱案也处理得公正清明,也算是没有白来这一趟。明天我们就启程前往郑州,去看看那里的漕运筹备工作进展如何。”
侍臣恭敬地躬身应道:“圣人,卑职这就去办。”
http://www.abcsee.cc/17074/66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