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迎接新生
推荐阅读:
苏辰苏昊
吞噬古帝苏辰
战帝归来顾靖泽白今夏
诡盗奇谈项云峰
绝世萌宝:天才娘亲帅炸了
快穿:在古早狗血文里兴风作浪
今天你成功登机了吗
凌瑜萧霖天
【快穿】欢迎来到手撕白莲炼狱
抗战:用大炮带领东方巨龙重新崛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夏夏要进军房地产行业了,你们听说消息了吗?”凌晨三点论坛上横空出世的一个帖子,在本该无人的时间迅速飘红爬上热门。
1L:我凑,兄弟们的消息都这么灵通吗?真的假的啊?能不能说详细点?
2L:虽然我不想用恶意揣测夏夏,但这样真的好吗?是不是要开始割韭菜了呢?唉……
3L:2楼的兄弟先不要虚空索敌,我也听说了这件事,不瞒你们说,我一个远方表姐就嫁到杨沟村了,我的消息都是从她那听说的,夏夏好像确实买了一块地皮要盖房子,不在他们村里,在东华镇上,原先是个快没人的荒村,听说还有几家原住户不想搬迁,想狮子大张口。
4L:三楼的兄弟继续啊???怎么不说了?
3L:外卖到了,我去拿了一下。继续跟你们说,我都三十多了,还没买房结婚,家里穷,所以一有消息我表姐就给我发消息,她知道我也是夏夏的粉丝,然后就把夏夏的一些构想都告诉我了。
目前来说,夏夏要进军房地产是真的,但她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开发商。
房子也不是用来卖的,而是以租代买,租够二十年,就能得到房屋的产权证书,无需首付,具体怎么操作流程还没有下来,反正我感觉挺好的。
本来还想背着你们偷偷买房,没想到论坛里还有高人,居然也知道了。
5L:我凑,这是好事啊!付个租房的钱就能在那里得到一套自己的房子,我是真心动了。
有没有仙人给指条路,想去东华镇找个工作,能干点什么?推荐一下呗!
……
虽然论坛里得到的消息还很少,可仅有的那几条信息,也足够让一群买不起房的当代年轻人为之疯狂。
现在的房地产是畸形的,年轻人想要结婚就得有房,绝大多数毕业生工作五年内都无法全款买一套房,就算凑够首付,起码要背上三四十年的房贷,有时候算起来,利息都占了十几二十万。还了十年房贷再一算,总算把利息给还完了。
更别说现在年轻人还有就业难的困境,年纪一到三十五,就有被公司辞退降薪的风险,再想找到合格的工作,就有点难了。
然后还要还房贷车贷,如果已经成家立业有儿有女,日子就更加难过了。
所以现在很多年轻人比较机智,他们根本不碰当然dai,房贷,不碰,车贷,不碰,传宗接代,更是不能碰。
许多人说当代年轻人是不负责任的一代人,不生孩子哪里还有未来,可谁来替年轻人考虑过呢?
夏芜要建房子这一举动,直接点燃了粉丝们的心。
他们可太支持夏芜了。
夏芜只是在公司内部提前放出消息,一些涌入快抖视频号下面追问她的话,她都当做视而不见。
夏芜不喜欢吹牛,她只想用事实说话。
住房楼已经由夏至和马方舟设置好了,这是个大工程,充满了夏芜的美好期待,夏至和马方舟也倾尽心血,改了不知道多少版,熬了多少个大夜,才终于把设计蓝图给搞好。
夏芜打算把建造分为三期来进行,一千七百多亩地,别说盖十二栋楼了,就是盖三十多栋楼都不会觉得拥挤。
但夏芜不打算把房屋盖的太密集,东华镇没那么多人,房屋承载力够的话,她想尽可能让居住条件变得更好。
在她的预想中,房屋的面积都一样,一百三十平,不算上公摊,外带两个大阳台,不计入房屋总面积的那种。
至于做成几房,那要看使用者自己的需求,通常来说,独居者两房一厅很舒适,一家三口两房一厅也足够,一家五口可能就需要三室两厅,无论如何,一百三十平也都足够了。
然后就是楼层,夏芜不打算让太多高楼在尚未发展起来的东华镇崛地而起,所以最高的楼层也就十层,一梯两户,刚刚好。
她想打造社区型小区,可以让住在小区里的住户能同时拥有城市生活的便捷,还有村里那种和邻居往来的友善。
因此整个社区里,除了住宅,还要有商超,有停车场,有足够多元化的公共设施……
夏至是个宠妹狂魔,无论夏芜提出的要求有多离谱,他都能尽量满足,如果他不能满足,那绝对不是夏芜的想法有问题,而是如今的设计理念太过落后。
为了这份设计图,夏至不知熬掉多少头发,总算让夏芜满意了。
工程招标拿下,施工如期进行。
整体工期起码要进行一两年之久,但先建造出一两栋投入使用的楼,还是很简单的。
周辉他们几人趁着暑假在东华镇打暑假工,就是进了工程队,干了两个人四个大学生一路从小工变成队长,然后就要开学了。
他们捶胸顿足,觉得是大学耽误了他们,谁知道正在找实习工作了,东华镇就要施工了,还是长工期的那种建造。
这下四个土木工程专业的大学生忍不住了,提前跟学校申请,要去实习,走校招,考研?找不到工作再考研吧!
周辉只想在东华镇发光发热,尽一份力量,然后等楼建好之后,在那安家落户!
如果租房房租很贵的话,他就和几个兄弟合租,休息的时候躲家里打游戏,闲着没事骑自行车去溜达,别提有多爽了。
周辉他们凭借着暑假工积累的工地经验,再加上夏芜的内推,顺利入职蓝天工程队,开始建起大楼。
不知道抡了多少大锤,打了多少灰,亲眼看着地基打好,钢筋水泥填充,周辉心中充满了自豪。
他在桃源论坛上发的帖子,常年飘红,帖子叫做《桃源社区打灰日记》
“大家好,如大家所见,主包是个土木牛马,如果不出意外,主包会在毕业后迅速投入到祖国的大好河山之中,贡献青春,让本来就接触不到女孩子的主包彻底在孤寡路上一去不复返。”
“但意外还是发生了。主包在大三的时候看到夏夏的视频,被她的美貌(划掉)美食所掳获,彻底成了咱们桃源村民,从此就走上人生巅峰。”
“快大四的那个暑假,主包大着胆子,鼓起勇气,带着三个逆子坐上前往东华镇的汽车,顺利凭借主包的厚脸皮,让夏夏给她四个没用的土木粉丝找了一个工地打灰的活,那两个月,是主包最不后悔当土木狗的两个月,每天下班后都能去杨沟村溜达一圈,那感觉就跟走进真实的星露谷一样。村民就是我最熟悉的NPC,哪怕主包不在村里生活,也对每个人耳熟能详,甚至能攀谈一二。”
“主包和三个逆子在村里租了一个房,一个月房租就三百块钱,水电费全免,还能拔门口菜地无污染的蔬菜吃,把房租给主包的是个大爷,家里还养牛……”
“在杨沟村生活的具体过程主包也写过,感兴趣的可以翻我之前的帖子,我就不赘述了,免得管理员封我账号说我水帖。”
“反正就是主包凭借暑假工鸡肋的经验和人缘,顺利在大四下学期入职桃源社区建设大队,并且从小工做到工头。”
“本帖就是本工头的一些成长日记,感兴趣的兄弟们支持一波,一旦有什么新消息放出,我绝对第一个告诉你们!”
周辉在论坛里拥有超高人气,他是夏夏的元老粉丝,人也活泼,会整活,经常说些惊世骇俗的话,看着还挺欢乐的,最重要的是他有事是真的上啊!
就在大家还在观望夏芜盖楼的事情时,他已经以身入局,跑去盖大楼了。
周辉的三个室友跟他就像连体婴一样,四个男大学生每天抡捶打灰,本该是吃苦的事情,到他们身上就变得格外欢乐。
慢慢地,许多人都开始羡慕周辉的生活了。
这次建桃源社区和上次打暑假工修路不一样,全是夏芜自己的工程,没有区别对待的道理,所以工地上几百张嘴需要吃饭,夏芜直接招了几个做饭的厨子,楼还没建起来呢,现在工地开辟出来一个食堂,每天有五六个负责做饭的厨子和帮工。
每天新鲜蔬菜和猪肉供应,蔬菜是从杨沟村送来的,村里啥都不多,就是菜多,各种蔬菜都有。
尤其是春韭,最是鲜嫩的时候,用来炒鸡蛋,做韭菜饼,那群工地老爷们干的都是体力活,一到饭点就跟饿狼一样,一顿饭造个一两斤没什么问题。
夏芜虽然养的有猪,可她养的不多,过年的时候宰了几头猪,自己人都不够吃,更别说往工地上送了。
所以猪肉都是从郝堂村买的。
偶尔夏芜会送过去一些鸡,和土豆一起炖,犒劳工人们。
几百号人日夜不停地干,效果惊人地好,不到两个月,几栋高楼掘地而起,已经有了雏形。
大楼完工的时候,夏芜带着季云舟参加封楼和剪彩,庆祝完工。
有这几栋楼打底,夏芜终于可以公布更详细的细节了。
夏芜没再网上发视频,而是选择到论坛里发帖子,她想盖房子本来就是给粉丝的福利,或者说是给她粉丝群体中的年轻人拥有家的机会。
“大家好啊,我是夏夏。自从我宣布要搞房地产开始,网上,现实中,各种声音都很多,也都很有道理,原谅我之前一直没出来做回应,因为我有太多的话想说,但又不知道应该从哪里说起。”
“现在我稍微做出一点样子了,那些想说的话也有了一些眉目,就借着这个机会讲给大家听一听吧。”
夏芜讲起自己刚创业初期,那时候她还只是在村里卖草莓,她自己当客服,拍视频,发货,一个人忙的团团转,家里人也忙的不可开交。
有一天,她遇到一个奇怪的顾客,那个顾客反复询问她,草莓好不好吃,发货的话会不会有坏的,价格还能再便宜一点吗?
夏芜当时太忙了,忙到她失去做客服的耐心,只以为自己是遇到了一个难缠的客人,所以她屏蔽了这个顾客的消息,选择不再回复,她要买就买,不买就算了。
也不知道过了有多久,夏芜突然想起她,找到聊天界面,点进去,才发现在她屏蔽顾客消息之后,那个顾客又给她发了很多很多信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她知道女孩叫小月,是个穷苦家庭出身的女孩,她今年三十二岁。
小月有个哥哥,还有个弟弟,她哥哥读了大专,她弟弟考上大学,只有小月,读到初中就毕业了。
家里人说女孩不用那么高的学历,趁早挣钱,将来嫁个好人家就可以了。
小月那时候还小,根本没法反抗,只能初中毕业就进厂打工。
她靠自己打工的钱,供哥哥和弟弟读书,二十五岁的时候,她遇到了她的丈夫。和她一样,她丈夫也是个很普通的人,没长相,没学历,家境也一般,同时,他也是家里那个不被偏爱的孩子。
两个人互相喜欢,却因为彩礼的问题,被家里人阻挠,小月家里人想让她嫁个有钱的,也不管她喜欢不喜欢。
为了和丈夫在一起,二十七岁那年,小月觉醒了,和丈夫私奔到别的城市里,两个人领证结婚。
她丈夫工作十来年,攒了差不多二十万,两个人就想着付个首付,买套小房子,这样也能给她肚子里的孩子一个家。
两个再平凡不过的小夫妻,怀着激动的心情经过认真挑选,选中一套烂尾楼,他们掏出自己身上所有的钱,结果随着时间一年年过去,小孩子长到要读幼儿园的年纪,楼房还没建好,首付已经出了,还要交房贷……
夫妻两个陷入了生活的深渊。
小月给夏芜发消息时,正是她人生最艰难的时刻,他们一家三口住在地下室里,为了省房租,吃饭都很节省,但她的小孩真的很想吃草莓。
线下的草莓都太贵了,小月路过水果摊好几次都没舍得买。
在网上看到夏芜卖的草莓便宜,就想着咬牙买回来给儿子尝一尝。
可她问的太多了,小月后知后觉地给夏芜道歉,可夏芜那时候已经屏蔽了她。
见夏芜不回复,小月就把这个窗口当成了痛苦的宣泄口,她絮絮叨叨说了自己的那些事,最后下单一份草莓,很认真地写下一条好评,“草莓好甜,等住进新家了,我一定要买一份多的。”
夏芜当时看到那条评论,久久不能释怀,心里的愧疚几乎快要淹没了她。
她最后找到小月的地址,到现在,也保持着每个月给小月寄一份蔬菜包的习惯。
“说实话,这件事我之前都不敢说出口,因为我害怕自己被骂。”
夏芜回到杨沟村之后,接触的每一个人,都有着活生生的痛苦,被漠视,被遗忘,所有人在痛苦的泥沼里挣扎,无声地呐喊,却被众多人归为社会底层,于是就看不见他们了。
“如果小月是故事里的人物,那她可能会有个好结局,比如某些黑心地产商想通了,把烂尾楼盖好,或者给他们退钱。但现实不会那么天真烂漫,事实上,小月一家三口还住在地下室里,由于她没有家人帮忙照顾孩子,所以她没法抛下孩子去工作,家里只有她老公一个人工作,又要还房贷,又要支付一家三口的日常生活。”
“他们只是活着,就拼尽全力了。为什么会这样呢?怪他们没有好学历,没有高工资,还是怪小月只知道做家庭主妇不知道去工作呢?”
“为什么没有人责怪社会,去看看这个畸形冷漠的社会呢?”
夏芜每每看到这些,就很想为他们做些什么。
一份健康的蔬菜,一个包容一切的休闲圣地,还有一个能够遮风挡雨的小家。
“我想建一个梦一样的社区,在社区里,个人的隐私和公共设施并存,就像是在村庄里一样,大家彼此熟悉,有舒适的社交圈,同时也能杜绝城市大楼隔音超差的现象,不会有噪音带来的邻里纠纷。”
夏芜不想让年轻人再背负上房贷了,所以她建了这些楼。
杜甫曾说,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这也是夏芜的梦想。
“自从我盖楼的消息传出去,就有很多熟悉的粉丝,亲近的朋友问我,想要提前预订,到时候房子一建好就买,我当时就拒绝了他们,因为呢,这房子我是打算提供给无房、买不起房的年轻人,是有购买限制的。”
有房的人就别来凑这热闹了。
在一些有钱人眼中,买房就跟喝水一样简单,他们真要出钱,说不定都轮不到普通人。
夏芜必须出拳限制。
想要买桃源社区的房子,还要出示证明,证明个人名下没有其他房产,如果有,就不能购买。
也许以后会放宽限制,但现在还不行。
夏芜简单介绍了一下桃源社区里会有的设施,最吸引人的,还是那个购买限制。
她这个帖子一发出去,有人欢喜有人愁。真叫夏芜给说多了,论坛里一群有钱人憋着一股子气,准备等到房子放出立马下手购买,反正房价不贵,买一套放在那就当度假了。
谁知道夏芜防备着他们,来了这么一手。
一些本就买不起房的普通人,看到这消息就高兴了,像周辉他们,那不妥妥的农二代嘛。
不过夏芜这个限购政策一出来,那些猜疑的声音瞬间没有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原本有人怀疑夏芜是想借着现在的热度炒房,把东华镇的房地产炒上去,短期内对当地肯定有好处,但长期来看,没有实业支持只有地产的小城镇,通常会出现一种状况,工资低甚至找不到工资,但消费却很高。
现在看来,夏芜根本没那么急功近利。
而且自从东华镇修路又建桃源小区之后,当地的经济正在慢慢发展,主要依靠什么发展呢,当然就是旅游业咯,其他可持续的产业还没见到边。
夏芜在帖子里留了邮箱地址,让想要租房的人想好,然后投递自己的情况,夏芜会进行核实再筛选,然后还有个公示期。
确定几栋楼的住户之后,再根据住户要求调整房屋是几室几厅,然后统一做隔间装修。
到时候租户就能拎包入住了。
夏芜想得越是全面周到,大家就越是疯狂,短短几个小时,夏芜就收到了几百封邮件。
光靠她一个人肯定看不完这些邮件,于是她把杨书桦,赵静,还有邵芸,一些会用电脑的员工都拉过来审核。
夏芜难得让大家加班,大家不仅没有不乐意,反而很是兴奋。
审核租户条件必须要认真严谨,不能出现有人钻空子导致真正有需要的人没选上。
先初步筛选,把信息作假名下有房的人给挑出去,然后再找出一些符合条件的年轻人。
除了没房之外,夏芜还考虑到年轻人的工作问题,如果他们在这里租房,但不在附近工作,一年到头也不见得回来几次,造成的房屋空缺问题不说,年轻人不还要多付一份房租吗?
这也不是夏芜想要的。
所以在工作方面,夏芜更偏向于有技能,能在东华镇工作养活自己的,或者是自由职业者。
两天后,一对背着大包小包,带着孩子的夫妻,从一辆大巴车上下来。
两个人在镇上找了家面馆吃饭,接着就开始在镇里四处找租房。
夫妻两个一个叫大飞,一个叫小月,就在一个月前,买到烂尾楼的夫妻两个想开了,他们选择离婚,由大飞一个人背负债务,然后毅然决然选择断供。
这些年,他们为了这套烂尾楼房跑断腿哭瞎眼,却依旧找不到好的解决方法,楼房尚未封顶,偌大工地只有几个工地磨洋工,起诉无用,开发商像是人间蒸发。
钱要不回来,大楼完工遥遥无期,就这样,还要每个月还房贷。
夫妻两个像是背了甩不开的吸血鬼,才三十出头的年纪,就老的像四十岁了一样。
小月是夏夏的粉丝,她也一直关注着杨沟村的消息,知道夏夏要建楼之后,二人本没有动其他心思,但就在两天前,小月试着投出去的租房申请,被通过了。
天大的馅饼突然落在头上,夫妻两个几乎被砸昏头脑。
他们早就想摆脱烂尾楼了,已经通过离婚转移债务,直接断供。
就像二十几岁为了和心爱的人长相厮守,两个人毅然离家出走一样,这一次,他们再次拿出壁虎断尾的勇气,选择来到东华镇,迎接真正的新生。
喜欢假千金回村种田,真豪门痛悔发颠
http://www.abcsee.cc/26809/25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