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兰山战役 1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目前已无从考证是哪一方先开火,只知道当敌军左翼与我方右翼盟军交火时,中央的民兵也开始向前推进,敌军随即用己方的卡尔沃炮发起反击。

  我们实际仅有30门卡尔沃炮,敌军却必定误以为数量是实际的两倍——这要归功于我们对火炮部署位置与使用方式的巧妙设计。

  卡尔沃炮的常规操作流程是:发射后用油冷却炮管、修补裂缝、重新装填弹药、调整角度与方向,最后再次发射。冷却环节至关重要,冷却完成前甚至不能触碰炮管,否则会被高温烫伤。

  但这一次,魔法士兵在每次炮击后,都会用水、冰、风等魔法强制冷却炮管,让火炮能以远超常规的速度完成下一次发射。

  不过,火炮的实际射击频率并未“快于正常水平”——因为我们额外增加了流程:将火炮固定在轮式平台上,运送到相邻的炮位后再开火,以此制造“火炮数量更多”的假象。

  这样操作有两个原因:

  第一,若敌军通过莱德拉的情报,知晓我们运到山上的火炮总数,这种部署方式能误导他们,让他们以为所有火炮都集中在山的东侧;即便他们无法确定火炮类型,也能通过炮击频率推断数量,我们必须尽可能混淆视听——当然,若山上有敌方间谍,这一切努力都将白费,但我们仍要做到万无一失。

  第二,为防范敌军炮火反击。舒兰山防御工事最初的设计目标,就是守卫三座山丘、抵御敌军野战炮,通过分散炮位,能避免我方炮兵阵地暴露,降低被敌军集中攻击的风险。

  当然,这种操作也存在弊端:一是快速冷却会加速金属老化,导致炮管更容易开裂;二是大炮造价昂贵,常规用油冷是为了延长使用寿命。

  但我计划在一天内结束战斗,无论战局如何,这些笨重的攻城炮都无法跟上后续军队推进的速度,即便损坏也不可惜。因此,我毫不犹豫地命令魔法士兵用魔法强制冷却。

  用油冷却还有一个原因——水冷会产生大量蒸汽,阻碍其他部队的视线。不过这一点如今无需顾虑,因为民兵与新兵本就无法进行精确射击,蒸汽对他们的影响微乎其微。

  如此一来,从帝国首都征召的新晋魔法士兵负责为大炮降温,贝尔贝王国经验丰富的魔法士兵则用【防御魔法·屏障】保护大炮与新晋魔法士兵,抵御敌军魔法攻击。

  换句话说,我们用魔法对抗敌军的魔法攻击,形成了魔法层面的防御。

  敌军见状,立即发起全面进攻:中央的民兵开始冲向山坡,魔法士兵则躲在民兵身后逼近,以民兵为掩护发动魔法攻击。

  作为回应,驻守山丘的我方新兵与民兵发起反击——他们将山顶剩余的大块原木、无法加工成投石弹药的石头,从山坡上推滚下去,还把从莱德拉城墙上拆下来的砖块当作投掷武器。

  若问这样的袭击是否能致人死亡,答案是肯定的,甚至可以说,人类在这种攻击下极易丧命。人们总因携带武器而产生“自己足够强大”的错觉,却忘了人类本身其实十分脆弱。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石块是人类最早使用的武器之一,据统计,在战争中,被石块击杀的人数远超其他武器。

  此外,舒兰山的东坡地形险峻,几乎如同天然城墙,让进攻变得异常艰难:若不慎落入干涸的护城河,会被河底的木桩刺穿;即便侥幸存活,挣扎爬出时也会被滚落的石块与原木砸死;即便越过护城河与防马栅栏,前方还有紧贴悬崖的陡峭山坡,刚攀爬几步就会再次遭遇落石袭击……对进攻的民兵而言,这里无疑是人间炼狱。

  即便如此,民兵们仍一个接一个地冲锋,最终倒在山坡上。

  他们明知冲锋就是送死,却根本停不下来——身后的人不断推搡,将他们往山坡上逼;队伍后方,敌军士兵手持武器严阵以待,随时准备处决逃兵。

  这是一场旨在消耗我方体力的“人海战术”,敌军显然不在意民兵的伤亡,因为他们的正规军并未投入战斗,还在不断增派民兵填补空缺。

  不幸的是,这就是这个世界战争的“常态”:民兵被推到前线当炮灰,若试图逃跑,就会被处决以儆效尤。我不愿看到我方士兵陷入这种境地,因此才让他们在山上构筑防御工事,凭借地形优势作战。

  最终,即便身处敌方阵营,这些民兵还是成了战争的牺牲品——他们本都是帝国公民,却在这场内战中自相残杀。

  这就是战争的残酷。

  敌军的冲锋并非毫无成效,它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掩护魔法士兵”的作用:当我方士兵集中精力击退攀爬的民兵时,敌方魔法士兵正稳步蚕食我们的防线——他们填平护城河、拆除栅栏、在斜坡上修筑可供攀爬的通道,还不时发动魔法攻击,阻止我方士兵探出头反击。

  作为应对,我们向敌方魔法士兵可能出现的区域发射炮弹。即便他们有能阻挡物理攻击的【防御魔法·屏障】,也无法抵挡这个距离的炮击。

  这场景活像一场猫捉老鼠的游戏:敌方魔法士兵一边躲避炮火,一边发动攻击;我方炮兵则不断调整炮位,追击射击。不过这正合我们心意——我们本就没指望这些大炮能在这个位置发挥决定性作用,只要能牵制敌方魔法士兵,就是成功。

  顺便一提,敌方的魔法攻击也会周期性地指向主营地——毕竟,我们早已竖起旗帜,将皇帝的位置明确标出。不过到目前为止,我与薇拉·西尔维已联手挡住了所有攻击。

  究其原因,主营地所在的位置海拔较高,敌方魔法在远距离传输过程中,威力会大幅衰减。

  那些留在主营地的低阶贵族对此一无所知,反而对着敌军的炮火与魔法攻击欢呼雀跃。说实话,我真想把这些不知死活的家伙踢下山坡。

  但欢呼的不止这些人——前线攻击敌方民兵的我方民兵与新兵,每次击杀敌人都会发出欢呼。起初还略显紧张的民兵,随着击杀人数增加,斗志越来越高昂。这就是所谓的“实战鼓舞士气”。

  与此同时,山外的战斗——我方右翼与敌方左翼的激战,正让我们逐渐败退。当然,这一切都在计划之中,但拉乌尔军的战斗力确实名不虚传,即便我们早有准备,仍感到压力巨大。

  从兵力上看,我方右翼仅有8000人,敌军却有15000人,是我们的近两倍,且敌军投入的全是正规军,没有战斗力薄弱的民兵。在这种差距下,我们被击退实属正常。

  即便如此,我方士兵仍进行了顽强抵抗,尤其是在抵御拉乌尔军的骑兵冲锋时,表现远超预期。

  你或许会认为,火枪普及后,骑兵已逐渐过时,但事实恰恰相反——火绳枪的装填时间长,反而成为骑兵冲锋的理想目标。即便在火绳枪盛行的时代,也只有配合“拒马”等防御工事,火枪兵才能有效对抗骑兵。

  在这个世界,每个贵族与部队都有独特的战斗风格:有的部队让火枪兵装备反骑兵桩,就地射击;有的让弓箭手提供掩护,为火枪兵争取装填时间;有的让长矛兵组成密集阵型,正面抵御骑兵;还有的直接派骑兵对冲,以骑战对抗骑战。

  我方封建领主联军正是结合了这些战术,一边与拉乌尔军周旋,一边逐步撤退——他们巧妙化解敌军冲击,缓慢撤退却不慌乱。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好在截至目前,封建领主联军的执行情况还算顺利。

  另一方面,由于地形遮挡,很难看清我方左翼阿图卢骑兵的动向。我方仅2000名阿图卢骑兵,对抗5000名敌方正规军,但我相信彼得·珀尔会带领他们全力以赴。

  在这场大战中,驻守在拜纳山与吉诺山之间的雇佣兵部队,被击退的距离远超预期。按理说,这个区域狭窄,且能从两侧山丘获得火力支援,雇佣兵本应占据优势。

  尽管如此,他们还是被敌方那支近3000人的邻国王国援军大幅击退。

  那支部队正是之前我们夜袭火炮时,被阿图卢骑兵佯攻牵制的部队,之后轻易被击败。或许是为了报复那次失利,他们此次对雇佣兵部队发起了猛烈进攻。

  “不愧是雇佣兵,撤退起来倒是灵活。”我忍不住调侃道。

  “是你坚持要把他们部署在那里的。”布尔戈-杜克雷准将轻声回应,语气中带着一丝调侃,或许还有不满。

  这个时代的雇佣兵,是为金钱而战的士兵,实力与技能参差不齐。但他们普遍熟悉武器使用,具备一定的作战能力,至少能提供基础火力支援。

  然而,雇佣兵的指挥体系存在致命缺陷——他们往往习惯性“优先自保”,一旦战局不利就会迅速撤退,这是这个时代雇佣兵的普遍特点。从这个角度看,这支雇佣兵部队的表现“十分典型”。

  “但我万万没想到他们会毫无防备地贸然冲锋,连基本的陷阱都没设置。难道敌军发现这里根本没有防御陷阱?”我疑惑地说。

  雇佣兵守卫的据点位于舒兰山三座山丘环抱之中,一旦被突破,就会陷入包围。仔细想想,敌军敢如此猛攻,或许正是看穿了这里的防御薄弱。

  ……嗯,我们确实没在这个区域设置额外防御工事,这里本就是我们的弱点。

  “或许敌方有位指挥官,凭直觉察觉到这里是取胜的关键……”我推测道。

  “我以前的主人(德诺伊子爵)也擅长捕捉这种战机。”巴尔塔扎说着,摆出随时准备投入战斗的姿态。

  我之前没提到,皇家卫队没有统一的装备标准——因为卫队成员个个身怀绝技,每个人都会根据自身优势选择趁手的武器与盔甲。巴尔塔扎也是如此,前几天夜袭时,他用的是一把操控性极佳的长剑,如今看来,他能根据战局更换武器,比如骑战时使用的长枪。

  “那么,我们该派增援部队吗?”我问布尔戈-杜克雷准将。

  我们确实有预备队,但只有500名新兵,其余都是民兵。除了少数在前线占据优势、士气高昂的新兵,大多数被困在山里、临时配发武器的民兵士气低迷,派他们增援根本起不到作用。

  我知道这个决定有些冒险,但皇家卫队不能动——虽然只有100人,却是宝贵的骑兵部队,把他们部署在这个区域纯属浪费,尤其让他们在没有远程支援的情况下,去支援“外侧”山丘,更是得不偿失。

  “不必,他们还能坚持。”布尔戈-杜克雷准将似乎不打算派增援,或许他认为雇佣兵还能支撑一段时间,或者想将预备队留到更关键的时刻。

  过了一会儿,敌方的魔法攻击终于停止,我方的炮火声也渐渐减弱——敌军魔法士兵的魔力已耗尽,开始撤退到安全区域;屡次发起冲锋的民兵,也终于停止进攻,向后撤退。

  山丘上的民兵与新兵营地响起欢呼声,他们以为自己击退了敌人。布尔戈-杜克雷准将似乎也认为,敌军短时间内不会再发起进攻,终于可以着手处理下一步计划。

  “给萨洛蒙阁下传信,按计划将魔法士兵重新部署到山丘南部。”准将下令道,显然已进入战役的最后阶段。或许他认为,即便最坏的情况发生,魔法士兵也能在抵达右翼主战场前,扭转战局。

  我对这个决定持怀疑态度——作为准将,他或许认为牺牲雇佣兵无关紧要,但即便雇佣兵因自身疏忽濒临溃败,我们若坐视不救、抛弃盟友,会严重打击山上其他士兵的士气。

  但我已将战场指挥权委托给他,直接否决他的命令不太合适……我该如何应对?

  “……蒂莫娜,率领帝国军500名预备队前往拜纳山北部,带上剩余的魔封结界道具,让薇拉·西尔维跟你一起去。”我最终做出决定。

  随着敌军魔法士兵撤退,薇拉·西尔维的魔法防御任务已完成。与我不同,她无法主动释放体内储存的魔力,但若遇到突发情况,她的魔法仍能发挥作用。

  我本担心让她独自行动,但当前总指挥是准将,皇家卫队需留守主营地警戒,沃德伯爵也不会离开我的身边——目前,我唯一能信任的人就是蒂莫娜。

  “……您确定要这么做吗?”布尔戈-杜克雷准将不满地问道。

  我回复道:“这是我的决定。我的随从(蒂莫娜)一直待在我身边,从未独立指挥过部队,我想借此机会让她积累经验,为日后升职做准备……只是为了提升她的威望,还请准将见谅。”

  说话时,我朝蒂莫娜眨了眨眼,她立刻明白了我的用意。

  “多谢陛下栽培。”蒂莫娜配合地回应。

  当然,这只是借口——蒂莫娜还是那个愿意当我的毒药试吃员、行事果断的人,我真正的目的,是让她带着预备队加固拜纳山北部的防御,弥补那个区域的弱点。

  布尔戈-杜克雷准将似乎并不相信我的说辞,但最终还是同意了。

  我很久没动用“皇帝的特权”了,说实话,若断章取义,这个决定很像“愚蠢皇帝”的所作所为——插手本无需自己干预的战场指挥。

  为避免准将察觉我的真实意图,我悄悄离开他,单独向蒂莫娜下达了加固防御的具体命令,心里暗暗为让她承担额外风险而道歉。顺便一提,蒂莫娜虽被任命为部队指挥官,脸上却毫无喜悦,或许对她而言,这种“特权晋升”并非荣誉。

  嗯,这很符合她的性格。
  http://www.abcsee.cc/33958/11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