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43章 毕自严!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此刻的王嘉胤,不过是府谷边镇一个无名小卒。

  一个在草堆上做着发财梦的普通人。

  谁也不会想到,再过一年,这个名字将被放在崇祯的御案之上。

  崇祯元年,王嘉胤在府谷起兵造反,先后收下两名名动天下的部下:李自成、张献忠。

  但现在,他还只是个在阳光下打盹的士兵。

  “你叫王嘉胤?”

  冷不丁的声音打断了他的白日梦。

  他抬头,发现身前站着几名身着飞鱼服的锦衣卫。

  他们盘问得极细,他的出生年月、祖籍父母、兄弟几人。

  甚至连村口是否有棵大槐树都一一记录。

  王嘉胤心跳骤快。

  这是要升官发财的节奏啊。

  如今陕西官场被血洗一空,地方事务由临时官员维持,许多底层军卒一夜飞升。

  宁夏卫的一个千总猛如虎都成了陕西总兵。

  难道这次轮到了自己?

  锦衣卫收起笔,转向一旁东厂番子。

  “全部信息核对无误,看来他就是陛下让找的人。”

  东厂随即点头。

  “没错,就是他。”

  王嘉胤激动得双腿发软。

  陛下钦点,这四个字在他脑中回荡不休。

  他已经在脑补未来的封赏了……

  然而,下一刻,天塌了。

  “秦王造反,你为死士,定斩不饶……带走!”

  “嗳?不是……我?!”

  ……

  陕北百姓陆续迁入空村重建。

  其中一人格外兴奋。

  他是个贩马的汉子。

  过去他靠倒卖鞑靼马过活,如今民不聊生,马再好也卖不出去。

  他不想参军,他怕死,他也没亲人。

  军饷翻倍又如何?

  他想的是,等陕西安稳了,从鞑靼再弄几匹马,我就能发大财!

  他叫高迎祥。

  未来的一代闯王,此刻只想发财。

  但命运没给他时间。

  锦衣卫到了。

  他被带走,罪名依然是秦王死士。

  ……

  米脂驿站,新修的驿路上忙碌异常。

  一个驿卒一口灌下凉水,冲同伴笑道:

  “如今陕西的天变了,俺打算改个名,说不定能改命。”

  旁边那人嗤了一声:“改名?你识字么你?”

  那人挠挠头:“俺爹给俺起名李鸿基,说要俺基业宏大,子孙昌盛,可这名字太重了。

  俺打算叫李自成。

  自成一派,另辟蹊径!”

  下一刻,几名锦衣卫与东厂番子推门而入。

  “谁叫李鸿基?”

  笑声戛然而止。

  这样的事,在整个陕西同时发生。

  一次又一次的搜捕,一批又一批的被带走。

  所有人罪名皆是,秦王死士。

  大红狼、飞山虎、王和尚、混天王、黑杀神、一丈青……

  明末史书上三十六营的叛首,一个不差。

  紫金梁(王自用)、八大王(张献忠)、闯塌天(刘国能)、二代闯将(李自成)、扫地王、黑煞神……

  一个个被提前抹去。

  ……

  当陕西的奏报被送进东暖阁,崇祯静静地展开那份名单。

  上首四人:

  王嘉胤、张献忠、李鸿基(李自成)、高迎祥。

  他深吸一口气,缓缓吐出。

  “好。”

  明朝这辆冲向深渊的马车,被他生生拽住了缰绳。

  正是这些人,让大明坠入血火与反叛的深渊。

  如今,他们一个不剩。

  他很清楚,这只是开始。

  陕西的旱灾才刚刚露头。

  从明年开始,连旱六年。

  崇祯七年稍缓,崇祯十年再旱,一直延续到崇祯十六年。

  人祸已除,天灾未止。

  所幸,他手中已有足够的筹码。

  八大晋商、天下藩王,全数抄没。

  锦衣卫与东厂的探子在各地盘点抄家。

  五城兵马司李若琏忙得脚不沾地。

  崇祯合起奏报,神情冷峻而平静。

  心中默算着数目。

  八大晋商加天下藩王的财产,不低于一亿两白银。

  这是一个天文数字。

  但由此也能看出,大明从不是真的没钱。

  不过,最重要的从来都不是银子,而是土地。

  只有土地回到百姓手里,大明才会有源源不断的粮食产出。

  有粮,便有税。

  有税,便能养兵。

  百姓能吃饱、有田种,就不会举旗造反。

  他做到了天启想做却没做到的事。

  他覆灭了勋贵,铲除了朱元璋、朱棣当年分封下的藩王,

  剥夺了宗室的特权与财富。

  又一手抄灭了盘踞山西数代、吸食大明血肉的八大晋商。

  登基不过数月,死于他手者已逾数十万。

  锦衣卫密报:

  “民间暗传陛下嗜杀成性。”

  崇祯听罢,只冷冷一笑。

  不杀,如何掌控朝堂?

  不杀,如何整顿二十一卫、京营?

  不杀,朱纯臣那群蛀虫便会继续啃噬国本。

  八大晋商还会替建奴榨血。

  那群被金银喂饱的官员,还会用无数琐碎奏章耗尽他的心力。

  若不杀,那些藩王终将一步步将大明拖入深渊。

  只有杀,才能聚敛被他们盗走的财富。

  应对即将到来的灾荒。

  若不杀,百姓将饿殍遍野。

  若不杀,建奴便会趁乱入关,中原再无汉土。

  从穿越而来的那一刻起,他便已决定。

  若能改写历史,做个暴君又何妨?

  正思及此,王承恩禀报。

  “新任户部尚书毕自严求见。”

  崇祯一听这名字,眉头便皱成一团。

  这老东西有点贱。

  不,不是贱。

  是很贱,很贱。

  毕自严,怎么看都像个奸商。

  “臣毕自严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免礼。先看这个。”

  这是一份厚重的册子,记载着崇祯的全部设想。

  开源、节流、互市、驿站、商路……

  还附上孙承宗、孙传庭关于与鞑靼、瓦剌互市的策略。

  他以为,毕自严看完会先谈驿站。

  毕竟这事拖太久了。

  而且提前开放科举的诏令已下。

  不少考生正陆续进京,驿站改革刻不容缓。

  然而,毕自严却径直越过这些,张口便是互市。

  “与瓦剌、鞑靼开互市,妙策也。

  挑女真内讧,以其女为质,更妙。”

  他顿了顿,眼神闪着算计。

  “然欲速成大业,尚可更快。”

  崇祯皱眉,示意他说下去。

  毕自严微微一笑。

  “陛下可下旨,与瓦剌、鞑靼贸易时,可用后金女子折抵三成、五成货价。

  若无女真女子,自家之女亦可充数。

  此法一出,彼族必争相掠取女真女子以为币。

  大计立矣。”

  话音未落,崇祯脸色陡沉。

  可这老贼还没完,

  “再放话,说陛下最喜收后金女子入宫。

  此言一出,彼必倾力搜献。

  臣等亦可搜献。

  如此,既削其族,又增我盛势。”

  “混账!”

  崇祯抄起一块点心,劈头砸了过去。

  “滚!”

  毕自严仓皇退下。

  崇祯冷眼盯着门口,胸口起伏。

  确定了,这老东西不仅贱,而且贱得无底线。

  他那意思说白了就是,告诉瓦剌、鞑靼,和大明做生意没钱没马也行。

  抓女真女人来抵银子!

  抓不到?

  那就抓自家女人顶数。

  既然瓦剌、鞑靼都能抓,那辽东的军队、皮岛的毛文龙,还有那些走私的商贾,也该一同效劳。

  听到这儿崇祯真的怒了。

  这不是计策,这是没底线。

  被崇祯怒斥赶出东暖阁后,毕自严抬头望着天穹,嘴角竟微微一翘。

  “非好女色,不信谗言。

  我大明再出明主,乃天下之福。”

  他是故意的。

  哪怕听过孙承宗的叮嘱,也收到李邦华的书信,他依旧要当面试探崇祯的心性。

  若崇祯真被那番荒唐言语所动,欣然下旨。

  那他便会找个借口远遁,再也不会接手烫手的户部。

  这样的帝王,不配辅佐。

  理了理衣襟,他转身再入东暖阁。

  这一次,他语气沉稳,直接开口。

  “臣,大明户部尚书毕自严,奏请驿站改革之法。”
  http://www.abcsee.cc/35268/4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