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56章 黄埔军校!
推荐阅读:
叶凡神医小说
赵旭李晴晴小说免费全文免费阅读
女神的上门贵婿
从继承家族开始变强
史上最强炼气期(又名:炼气五千年)
丑女种田:山里汉宠妻无度
陈轩邪医传承
娱乐帝国系统
贾二虎温茹玉
暴君哭着撩我却天天沉迷基建扶贫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明堂,如今已成了进京赶考学子的必到之地。孩子们在明堂里玩闹、读书的模样,都被画匠捕捉下来印在《明刊》上。
成了大明百姓茶余饭后的话题。
最近一期的封面上,是两个笑得明媚的小丫头,周丫丫和虎小妞。
也正因这个封面,大明的百姓才知道了她们的父亲,周遇吉与虎大威。
两个足以称作大明定海神针的猛将。
明堂在不断扩建。
因为来的人越来越多。
年纪大些的课业繁重,小不点们则整日疯跑。
崇祯很大方,因为他现在很有钱。
孩子们吃得非常好,穿得也不差。
不过他特意下旨,用料不许奢华,粮食不得浪费。
刚踏进明堂的大院,一个满脑袋雪花的小人儿便“扑通”摔在他的脚边,是周丫丫。
辽东长大的孩子见雪最是欢喜,她正带着伙伴堆雪人。
见到皇帝,赶忙从地上爬起来,乖乖行礼。
简单问了几句他们的课业,崇祯又去了年纪大一些的课堂。
明堂伙食虽由御膳房提供原料,但运作完全独立。
掌勺的是三十余岁的赵敏,不是倚天里的那个,而是辽东猛将满桂的妻子。
这是一个能写进史书却几乎没留下名字的女子。
她进京时带来了两个孩子。
满孝明,十四岁,高得吓人,正拎着石锁练肌肉,
满孝贞,女儿,八岁。
崇祯看他第一眼就知道,这小子长大了,绝对是第二个满桂。
果然,还没等他说话,满孝明便跪地行礼,然后憨憨地来了一句。
“俺要参军,回辽东打建奴。”
下一刻就被他娘一巴掌拍了回去。
“想要参军,等到十八岁通过夫子的考试才行!”
满孝明当场傻眼。
对他而言,握刀如呼吸,握笔如要命。
崇祯很是欣慰,勉励了几句,又往后院走去。
院子里有个五岁的小屁孩当场拉屎,被教训得一边哭一边蹲。
他叫赵小泉,是赵率教的孙子。
崇祯一进门,他屎还没拉干净就跪下行礼,小鼻子上都沾了雪。
孙传庭的儿子孙东启今年七岁。
曹文诏的女儿曹明漪十七岁,漂亮是漂亮,可她刚才训斥赵小泉训得那叫一个凶。
周围的小屁孩看她的眼神无不畏惧。
毕竟,曹文诏的闺女,你能指望温婉到哪儿去?
周遇吉的儿子周壮倒是一脸憨厚的傻笑。
与这些粗糙的小家伙不同,孙承宗的孙儿孙女站姿、礼仪、言语都有板有眼。
崇祯看着他们,心底忍不住叹息。
历史上孙家死绝,这些活生生的孩子,全被埋在尘埃里。
其他孩子还有,洪启元(12岁)、洪若渝(8岁),洪承畴的子女。
左明玥(7岁),左良玉的女儿。
黄继武(11岁),黄得功的儿子。
祖克威(13岁),祖宽的儿子。
祖绍毅(9岁),祖大寿的孙子。
黄麂(17岁),黄道周长子(唯一史书留名)。
黄道周的次子、三子,史书无记载。
最特别的是秦良玉的孩子。
他们穿着土家族的衣裳,一来就显得与众不同,而且人数最多。
马万年(6岁)、马兴邦(5岁),秦良玉的孙子。
秦振邦(9岁)、秦安姝(7岁),秦邦屏的孙辈。
秦守业(7岁)、秦明蕙(6岁),秦邦民的孙辈。
还有正在吃奶的小家伙们若干,加起来足有十四个。
崇祯哭笑不得。
老夫人也太耿直了,连襁褓里的婴儿都送过来了……
还有一对兄妹刚刚到京,模样极为扎眼。
羊皮袄、白头巾、脸上高原红比胭脂还红。
猛清昭(9岁),猛清如(6岁)。
一看姓氏便知,这是猛如虎的儿女。
崇祯见到这身风尘仆仆、黑黢黢的羊皮袄,差点当场骂人。
虎小妞来京都有护送,这俩孩子加一个娘,居然是靠腿从宁夏卫走来的。
“便留在明堂,和满夫人一起打理后厨吧。”
猛如虎不操心,崇祯不能不管。
明堂建立,就是为了让这些为大明付出一切,却没在史书上留下名字的人,能好好地活着。
和他们热爱并守护的大明一起,都好好地活着。
最后,崇祯见到了魏忠贤四岁的侄孙,魏麒麟。
“长大想做什么?”
魏麒麟歪着脑袋想了想,奶声奶气地开口。
“当太监!”
……
明堂里的夫子组成很复杂。
孙承宗、李邦华等人挂着“名誉教授”的名头,偶尔过来上一堂课。
不过他们讲的不是四书五经,而是治政细节、兵法沙盘、战场应变。
方正化与曹化淳也会来,教授的则更直接,杀人技。
年纪大一些的,已被允许直接参加科举。
至于那些小不点,就让他们有个完整的童年吧。
有自己在,这些小树苗们,绝不会长歪。
崇祯离开前,回头望了眼明堂。
这里将是大明的黄埔军校。
……
一直到掌灯时分,徐光启等人终于从昏天黑地的痴迷状态中缓缓恢复。
几人抱着图纸出了东暖阁,却发现王承恩正恭敬立在门外。
“陛下让咱家为几位大人准备了餐食,大人们吃过再出宫不迟。”
几人惶恐,也感动。
几人在陛下面前失态不说,如今又已过宫门关闭时辰。
陛下却不但不怪罪,还特意备了饭食。
正准备谢恩时,王承恩指了指他们手里的图纸。
“几位大人握着的是何物?”
众人一愣,还未回答,王承恩便接着柔声说道。
“大人们手中握的是我大明的未来,是大明的最高机密。
这更是陛下对几位大人的信任与托付。”
徐光启率先跪下,重重叩头。
“臣,谢陛下隆恩!”
其他人也纷纷跪地。
是啊,这些东西一旦泄露,后果不堪设想。
可陛下却毫无防备地让他们带走。
这样的信任,比任何千言万语更能振奋人心。
“王恭厂重建在即。
陛下已调百名锦衣卫好手随行,听候大人们调遣。”
停顿半瞬,笑道:
“此举是为诸位大人的安全。
也是陛下给诸位大人的特权,随时可以向陛下亲禀进展。”
短短一句话,让徐光启等人热血沸腾。
这不是不信任,而是陛下在给他们撑腰,让他们可以放心大胆地尽管干。
王恭厂重启,拨银百万两,无上限。
崇祯下了血本。
徐光启等人抱着图纸,顶着风雪走出宫门时,都觉得遇见了明君英主。
同时也意识到,属于他们的时代即将到来。
翌日早朝。
毕自严第一个跳出来,足足说了小半刻钟。
如今六部里最忙的是户部,最活跃的也是户部。
官方银号名字已定,崇祯力排众议命名,大明央行。
售卖土地、百姓贷款,全归央行管理。
九边的分行已经在筹建,按毕自严的说法,过年前,边军寄回家的军饷,必能送到亲人手里。
好消息刚说完,这个贱人便抬头说道。
“陛下,钱不够了。
请陛下随便从内库拨个百万两应个急如何?”
崇祯选择性失聪。
直接越过他,看向孙承宗。
孙承宗出列,汇报广西、西南军队的筹备情况。
如今西南叛乱未平,只能先立项,待局势稳定后再全面扩军。
朝堂上多了几个新面孔。
礼部左侍郎杨嗣昌、工部尚书韩爌、刑部尚书刘鸿训、吏部左侍郎李标。
他们昨日抵京,崇祯去了明堂,他们先见了孙承宗。
杨嗣昌三十九岁,文人气十足。
儒雅、俊朗,儿女四人。
后世对他评价两极,可崇祯却很清楚,此人能用,而且是有大用。
现在大明不需要他去领军,他做好文臣就行。
科举在即,吏部礼部工部忙得要命,兵部次之。
这是崇祯故意为之,不给他们任何缓冲时间。
结果他很满意,没人叫苦,也没人提要求。
朝会进行得极为平和。
但当崇祯视线落在李国普身上时,气氛开始变得微妙。
“李卿,朕让你编写的科举作弊之法可在?”
李国普出列。
“陛下,臣自领命后不敢懈怠,昨日彻夜未眠,将舞弊之法整理成册,请陛下过目。”
奏章呈上。
崇祯翻开,嘴角勾出一抹冷笑。
这确实是一份作弊大全,罗列得极其详细。
但全是之前被查处过的那种。
换言之,李国普所谓的彻夜未眠,就是把人人皆知地重抄了一遍。
李国普自我感觉良好。
奉圣之法人人会说,但真正能做到不得罪任何人的同时,又让皇帝满意的。
世上寥寥无几。
而他恰恰是其中之一。
他支持陛下革新,又不揭任何人的伤疤。
既不唱反调,也不触动任何人利益,这样他就没有敌人。
崇祯合上折子。
“很好,朕很满意。”
李国普大喜,躬身。
“臣愿为陛下、为大明肝脑涂地!”
崇祯点头。
“如李卿这等洁身自好,才是朕的大明所需。”
李国普听得心花怒放。
然而崇祯的下一句话,却像是晴天霹雳。
“说吧,给你送银子的是谁?”
空气瞬间凝固。
李国普,彻底愣住了。
http://www.abcsee.cc/35268/5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