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朝堂博弈:赵王战群臣,闲生震金銮
推荐阅读:
叶凡神医小说
赵旭李晴晴小说免费全文免费阅读
女神的上门贵婿
从继承家族开始变强
史上最强炼气期(又名:炼气五千年)
丑女种田:山里汉宠妻无度
陈轩邪医传承
娱乐帝国系统
贾二虎温茹玉
暴君哭着撩我却天天沉迷基建扶贫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京城大殿,气氛庄严肃穆又暗流汹涌。此刻三份誊录工整的朱卷连同阅卷官们褒贬不一的评语,被一并呈送至御前,等待九五之尊的圣裁。
早朝伊始,礼部尚书出列,简要汇报了江南乡试的总体情况。
当提及解元人选争议时,整个大殿的空气瞬间凝固,所有大臣都竖起耳朵。
太子一系的官员率先发难。
身着绯袍的户部钱侍郎跨步出列,声音洪亮奏道:
“臣以为解元之位,非江宁府李文渊莫属!李生出身名门,其父漕运总督李纲大人,忠心体国劳苦功高。文渊自幼耳濡目染,学识渊博文章沉稳大气,尤擅经世致用之学。其《论漕运新策》一篇,高屋建瓴洞察时弊,足见家学渊源,颇有乃父之风。陛下点李生为解元,既可激励忠良之后,彰显朝廷不忘功臣之心。更可昭示天下,我朝取士首重经世实务,此乃两全其美之策!”
话音刚落,清流官员立刻反击。
一位青袍翰林院孙学士挺身而出,语气带着文人的清高与激昂:“钱侍郎此言差矣!”
随后他拱手向御座一拜,反驳道:“陛下,科举取士乃为国选才,首重真才实学,岂能沦为酬庸赏功之具?苏州张远乃江南士林翘楚,其赋清丽脱俗有魏晋遗风。点其为解元方能彰显朝廷崇文重教、礼贤下士之风,令天下寒窗苦读的士子心服口服。若因门第而取,岂不寒了天下读书人之心?臣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之旧弊复萌啊!”
双方各执一词,引经据典争论不下,殿上弥漫起一股火药味。
就在此时,一向与太子不对付的汉王周阳出列了。
他先是冷哼一声吸引全场注意,然后才慢条斯理道:
“父皇,儿臣以为,钱侍郎与孙学士所言,皆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他先各打五十大板,显示自己的超然,随后才展开讲:“李文渊之文看似平稳,实则拾人牙慧毫无新意,不过是倚仗父辈余荫。张远之才,仅限于吟风弄月。此二人,皆非解元之选!”
他虽未提林闲,但否定了前两者,其意图昭然若揭。
显然是想推自己暗中属意之人,或至少搅浑水,不让太子和清流得逞。
太子脸色一沉,清流官员也面露不忿。
汉王微微垂首,看似恭顺心中却在飞速盘算:“老子平时哪会这些堂皇之词!幸亏本王养了几个机灵谋士,给本王出了个捧杀的招和准备说辞。太子想推李文渊那个蠢货,无非是想进一步拉拢李纲,巩固其在江南漕运的势力。清流那帮书呆子捧张远,不过是维护他们那套酸腐的文坛地位。”
“林闲确实是个异数,才华惊世连赵王都如此看重。若让他轻易中了高第得了圣心,日后必成心腹大患难以掌控。不如……先顺水推舟,假意赞同赵王,力捧林闲为解元!”
一个毒计在汉王心里酝酿:“解元之位看似荣耀,实乃众矢之的。林闲骤然被捧至如此高位,必然招致太子一系和众多世家子弟的嫉恨。届时他根基浅薄,本王再稍加运作让他处处碰壁,他自然知道该投靠谁才能站稳脚跟。就算他骨头硬不肯就范,一个被捧杀、遭排挤的天才,也总比一个顺风顺水、羽翼渐丰的能臣要好对付得多!”
“而张远此人虽有清名,但家族势力远不如李纲,其人性情也较为清高孤傲,未必肯彻底投靠太子。若林闲被捧杀清流失了指望,本王再许以高位暗中支持张远,不难将这部分清流势力收归己用!此乃一石二鸟之计!”
想及此处,汉王心中冷笑连连,已然将林闲视为用以搅乱棋局的棋子。
他打定主意,先借赵王之势把林闲推上去,再行捧杀之实!
与此同时,一直静观其变的赵王周宸,终于动了!
只见他从容不迫迈步出班,气度非凡。
赵王先向御座恭敬行礼,然后转身目光扫过刚才争论的双方,最后朗声开口:
“儿臣有本奏!关于江南解元之争,儿臣此前奉旨亲临贡院,对几位才俊的才学品性,略有了解。方才钱侍郎、孙学士所言,臣弟以为,皆未切中要害!”
此言一出,满殿皆惊!
赵王这是要联合汉王对战太子和清流啊!
连龙椅上的皇帝,眼中都闪过一丝感兴趣的神色。
赵王不慌不忙,首先针对太子系:“李文渊之文四平八稳,看似老成实则墨守成规,缺乏锐气!漕运策论,不过是重复其父麾下幕僚的陈词滥调,何来高屋建瓴?若点此人为解元,非但不能激励实务,反而会助长因循苟且、不思进取之风!”
接着,他转向清流道:“张远诗文确属上乘,然治国安邦非仅靠诗词歌赋!若论风花雪月,秦楼楚馆中精通此道者甚众,难道都可点为解元?科举取士,当为朝廷选拔栋梁之材,而非清谈客!”
这番话可谓辛辣至极,钱侍郎和孙学士气得脸色通红,却又一时语塞。
最后赵王图穷匕见,带着无比的坚定推崇道:“故此,儿臣要力荐一人——江陵府士子,林闲!荐他,理由有三!”
大殿内一片寂静,所有人都屏息凝神。
“其一,才学卓绝,见解超凡脱俗!”
赵王声音铿锵,挥手论断:“其经义策论,虽用语活泼,看似俚俗然句句切中时弊!所提以开源促节流、义利之辨需分公私、通变利民在于细微处等观点,务实深刻,直指治国根本,绝非寻章摘句之辈可比。尤其应对百万两困局之策,胆识过人思路清奇,已有庙堂谋划之气象。此等见识,岂是李文渊之流能及?岂是张远吟诗作赋可比?”
“其二,心态豁达,临危不乱!”
赵王继续,眼中带着藏不住的赞赏:“贡院九天风波不断,然林闲始终从容应对,甚至能于困局中巧思不断——以自制化妆品套装抗酷暑,携琴抒怀以安众心,更在有人暗中下毒(赵公子之事已小范围传开)危及众多士子时,挺身而出,以自备药散救同袍于危难!此等应变之才、仁勇之心,乃为国效力者不可或缺之品质。试问李文渊、张远可曾有此担当?”
赵王目光扫过面色紧绷的太子和神色闪烁的汉王,最终落在皇帝身上:“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林闲出身寒微,全凭自身努力登科。点此人为解元,方能昭示天下。我朝取士唯才是举不论门第,此可极大激励天下寒门学子,巩固我朝根基!”
他顿了顿,语气转为凌厉道:“反之若点高官之子,难免让天下人非议科举乃权贵游戏。若点世家子弟,亦恐助长党羽之风。唯有点林闲此等寒门俊杰,方能彰显陛下公正无私、天下为公之圣德。方能让我朝科举,真正成为为国选才之坦途,而非结党营私之捷径!”
赵王这一番话有理有据,有褒有贬,更站在了“激励寒门、彰显圣德”的绝对道德高地上!
太子脸色铁青,汉王周阳神色有些震撼。
钱侍郎、孙学士等人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任何反驳的言语,在赵王这“唯才是举”、“不论门第”的大义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甚至可能触怒龙颜!
整个金銮殿,鸦雀无声!
端坐龙椅的皇帝,静静听着赵王这番慷慨陈词,深邃的目光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波动。
他手指轻敲龙椅扶手,良久才缓缓开口:
“众卿之意,朕已了然于胸。赵王汉王所言,不无道理。解元人选关乎朝廷体统和士子之心,朕需斟酌。今日暂且退朝,容朕……细览试卷,再作决断。”
朝会散去,但赵力荐林闲战群臣的雄辩,却迅速传遍朝野!
林闲这个名字伴着“寒门奇才”、“汉王赵王力保”、“见解超凡”、“考场救人”等标签,第一次震撼了整个帝国的最高权力圈!
一场围绕解元之位的朝堂博弈,因赵王的强势介入,进入了更加扑朔迷离的阶段。
http://www.abcsee.cc/35665/10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