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3章 清朝(宫束班)双塔憨工记
推荐阅读:
恩爱夫妻宠娃日常唐夜溪顾时暮
叶辰夏倾月
绝世萌宝:天才娘亲帅炸了
枭宠,总裁夫人超甜的苏小鱼墨北枭
医武神龙
雷霆武神
穿越古代:三个女人N台戏
海贼之建立海贼家族
诸天从心录
陈浩苏雪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人物表- 宫束班班主 宫德海:年近五十,糙脸膛,左手断两指(早年刻石伤的),嘴硬心软,总骂徒弟“憨货”,实则护犊子。
- 大师兄 石敢当:三十岁,膀大腰圆,力气过人,脑子直,认死理,刻石手艺最稳,总被师弟们坑仍不恼。
- 二师兄 柳墨汁:二十八岁,瘦高个,戴副铜框破眼镜,爱掉书袋,懂点风水八卦,实则半瓶醋,常出馊主意。
- 三师弟 钱串子:二十五岁,矮胖敦实,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爱算计小利,却总因贪小失大,擅长采石量尺。
- 四师弟 狗剩子:二十岁,最小,手脚麻利,好奇心重,爱闯祸,学手艺快,是宫德海暗地偏爱的徒弟。
- 陈员外:六十岁,中间埠村乡绅,慈善宽厚,为圆亡女陈姑娘遗愿牵头建塔。
- 马道长:五十岁,云游道士,性情淡泊,与陈姑娘有旧,后捐银建小塔,常来工地指点。
- 村正 李老栓:五十八岁,啰嗦务实,怕担责,总来工地查勘,爱提“规矩”。
- 村民若干、宫束班杂役两人
第一幕 受命建塔
场景一:宫束班作坊 - 日
【山东即墨,移风店镇外,宫束班作坊。院中堆着各色石料、凿子、墨斗、麻绳,墙角晒着玉米。宫德海蹲在石案前,用錾子敲打着一块青石,火星四溅。石敢当光着膀子,扛着一块半人高的石料进来,脚步沉稳,额头冒汗。】
石敢当:(喘着气)师父,东头采石场的青石料拉来了,您瞅瞅这成色,硬实着呢!
【宫德海头也不抬,用錾子尖戳了戳石料,“当当”两声脆响。】
宫德海:(哼了一声)憨货!这石料纹理斜着走,刻浮雕容易崩角,下次让采石场给我挑顺纹的,不然扣你月钱。
【柳墨汁摇着一把破蒲扇,从里屋出来,眼镜滑到鼻尖上,手里捧着本线装书。】
柳墨汁:师父此言差矣!《考工记》有云:“石有刚柔,纹有顺逆,逆纹而用,虽坚不固”,这石料确实不妥。不过弟子方才掐算,近日东南方有吉气,采石当往东南去,定能得佳石。
钱串子:(从账房跑出来,手里攥着算盘)师父、二师兄,可别扯那些虚的!东南采石场路远,运费得比平时多三成,咱这趟活本就没多少赚头,再折腾可就赔了!
【狗剩子蹲在墙角,用小凿子在石料上刻小兽,被宫德海一眼瞥见,抬手扔过去一块碎石子,正打中他后脑勺。】
宫德海:小兔崽子!正事不干,净瞎琢磨!这手艺是用来混饭吃的,不是让你刻玩意儿哄孩子的!
【狗剩子揉着后脑勺,嬉皮笑脸站起来。】
狗剩子:师父,我这不是练手嘛!您看这小狮子,多精神,等咱建塔,我给塔檐刻一排,保准好看!
【门外传来马蹄声,李老栓领着陈员外走进来,身后跟着两个家丁,抬着一个木箱。】
李老栓:(嗓门洪亮)宫班主,贵客临门!陈员外可是专门从中间埠村来请你出山的!
【宫德海连忙放下錾子,擦了擦手,迎上去。】
宫德海:陈员外大驾光临,有失远迎!快屋里坐,喝口凉茶解解暑。
【陈员外摆摆手,目光扫过院中石料和工具,点点头。】
陈员外:宫班主不必客气,久闻宫束班刻石建塔手艺精湛,方圆百里无人不晓。老夫今日来,是想请你们为小女建一座塔。
【宫德海一愣,石敢当、柳墨汁等人也围了过来。】
宫德海:陈员外,建塔乃是大事,不知是何缘由?塔要建在何处,规模如何?
陈员外:(叹了口气)小女年方十八,性情温婉,信奉佛法,年初染疾去世,临终前说想留一座塔在村南,护佑乡邻。老夫想圆她这个心愿,塔就建在中间埠村南,按九层楼阁式来建,材料要用最好的青石,工艺务必精细。这是定金,五百两银子,完工后再付五百两。
【家丁打开木箱,白花花的银子晃得钱串子眼睛都直了,偷偷捅了捅柳墨汁。】
钱串子:(小声)二师兄,发财了!五百两啊!
【柳墨汁推了推眼镜,清了清嗓子。】
柳墨汁:陈员外一片慈心,令人敬佩。弟子观员外面相,紫气东来,此塔建成,不仅能了却令嫒心愿,还能为村中聚气纳福,实乃功德无量。
宫德海:(瞪了柳墨汁一眼)少贫嘴!陈员外放心,宫束班既然接了这活,定当尽心尽力,保证建一座百年不倒的好塔!
陈员外:(拱手)如此甚好!老夫就信得过宫班主。村南那块地已经选好,明日你们便可带人过去开工。
【宫德海送走陈员外和李老栓,回头看着四个徒弟,脸色一沉。】
宫德海:都给我听好了!这是咱宫束班近年接的最大的活,不许出半点差错!石敢当,你负责采石和奠基,务必保证石料质量;柳墨汁,你画图纸、算尺寸,别净整那些八卦,算错一步我扒了你的皮;钱串子,管账、采买,账目要一清二楚,敢贪一文钱,我打断你的腿;狗剩子,跟着我学刻浮雕,机灵点,别总闯祸!
四人齐声:(躬身)弟子遵命!
【钱串子偷偷咧嘴笑,柳墨汁摇头晃脑地翻书,石敢当攥紧了拳头,狗剩子兴奋地蹦了蹦。】
场景二:中间埠村南工地 - 日
【半月后,村南空地。地基已挖好,青石地基铺了三层,十几名杂役正在搬石料。石敢当光着膀子,指挥杂役将一块巨大的基石安放在指定位置,用撬棍调整角度。】
石敢当:(喊着号子)左边使劲!慢点!再往左挪一寸!对,稳住!
【柳墨汁拿着图纸,站在地基旁,时不时用脚丈量,眉头紧锁。】
柳墨汁:大师兄,这块基石位置偏了三分!《营造法式》有云:“地基正则塔稳,地基偏则塔斜”,这可不行,得挪!
石敢当:(擦了擦汗)二师弟,这石头上千斤重,好不容易才安上,三分算个啥?不影响稳固!
柳墨汁:你懂个啥!三分看似不多,等建到九层,偏差就不止三尺了!到时候塔歪了,陈员外怪罪下来,你担得起吗?
【两人争执起来,钱串子提着账本过来,插了一句。】
钱串子:哎呀,两位师兄别吵了!二师兄,三分确实不算大,来回折腾太费力气,还得耽误工期,工钱都得多花不少!大师兄,你再微调一下,差不多就行呗!
【狗剩子拿着小凿子,在一块石料上刻着花纹,凑过来看热闹。】
狗剩子:二师兄,你是不是又看错图纸了?我看这地基挺正的呀!
【柳墨汁脸一红,推了推眼镜,重新看图纸。】
柳墨汁:不可能!我这图纸是按风水方位画的,坐北朝南,子午正线,怎么会错?
【宫德海扛着一把大錾子过来,见状皱起眉头。】
宫德海:吵什么吵!建塔是闹着玩的?差一分一毫都不行!石敢当,听你二师弟的,挪!柳墨汁,拿罗盘来,我亲自量!
【柳墨汁连忙从包袱里掏出罗盘,宫德海接过,放在基石上,待指针稳定后,看了一眼。】
宫德海:(瞪了石敢当一眼)憨货!确实偏了三分!赶紧挪,要是偷懒,今晚不许吃饭!
【石敢当不敢吭声,只好重新指挥杂役,用麻绳和撬棍慢慢挪动基石。折腾了一个时辰,终于将基石摆正。】
【此时,马道长背着行囊,拄着拐杖,慢悠悠走到工地旁,看着忙碌的众人,微微一笑。】
马道长:(朗声道)好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宫班主果然名不虚传,建塔工艺如此严谨。
【宫德海回头,见是一位道士,连忙拱手。】
宫德海:道长客气了!不知道长来自何方?
马道长:贫道云游四方,路过此地,听闻陈员外为女建塔,特来看看。陈姑娘生前与贫道有过一面之缘,性情纯良,令人敬佩。
柳墨汁:(眼睛一亮)道长莫非懂风水?弟子正为塔的朝向和层数犯愁,还请道长指点一二!
马道长:(笑道)略懂皮毛。此塔为功德塔,坐北朝南,九层为宜,九乃阳数之极,寓意九九归一,护佑一方。塔门应开在正南,塔身浮雕以莲花、祥云为主,可聚福纳祥。
【柳墨汁连忙掏出纸笔,飞快记录,嘴里不停念叨。】
柳墨汁:道长所言极是!弟子记下了,莲花、祥云,正南开门,九九归一……
钱串子:(凑过来)道长,那这建塔的材料,有没有什么讲究?比如用不用避什么忌讳?
马道长:心诚则灵,材料以坚韧耐用为上,青石最佳。施工时莫要喧哗吵闹,莫要亵渎神灵,自然顺顺利利。
【宫德海点点头,对马道长拱了拱手。】
宫德海:多谢道长指点!若不嫌弃,中午在工地吃顿便饭?
马道长:不必了,贫道还要云游。待塔建成之日,贫道再来恭贺。
【马道长转身离去,柳墨汁还在琢磨风水,钱串子盘算着材料成本,石敢当继续指挥施工,狗剩子偷偷在石料上刻了一朵小小的莲花。】
第二幕 憨事百出
场景三:工地伙房 - 夜
【三个月后,塔身已建到四层。夜晚,工地伙房里,众人围坐在桌旁吃饭。桌上摆着粗粮、咸菜、一碗炖菜。】
钱串子:(扒着饭)师父,最近石料消耗得太快,采石场那边又涨价了,再这样下去,咱们的利润可就薄了!
宫德海:(喝了一口粥)涨价也得买好料!不能为了省钱用次品,砸了宫束班的招牌!
柳墨汁:(放下筷子)师父说得对!不过弟子有一计,塔的内壁不用刻花纹,这样能省不少石料和工时,还能降低成本。
石敢当:(摇摇头)不行!陈员外要求工艺精细,内壁不刻花纹,太敷衍了,人家肯定不答应!
狗剩子:我觉得大师兄说得对!而且内壁刻上花纹,多好看啊!我还想在里面刻上陈姑娘的画像呢!
宫德海:(瞪了狗剩子一眼)瞎胡闹!陈姑娘的画像岂是你能随便刻的?刻不好就是对逝者的不敬!内壁要刻花纹,但不用太复杂,简单的缠枝莲就行,既美观又不费料。
【钱串子眼珠一转,凑到宫德海身边。】
钱串子:师父,弟子有个主意!采石场旁边有个废弃的石坑,里面有不少边角料,虽然成色差点,但用来刻内壁花纹正好,还不用花钱,能省不少银子!
宫德海:(沉吟片刻)边角料?质量怎么样?别刻着刻着就崩了。
钱串子:放心吧师父!我去看过了,那些边角料虽然不大,但质地还算坚硬,刻简单的花纹完全没问题!
【柳墨汁点点头】
柳墨汁:这倒是个好办法!《墨子·节用》有云:“凡天下群百工……各从事其所能,曰:凡足以奉给民用,则止。” 物尽其用,乃美德也!
宫德海:那行,你明天去把那些边角料拉回来,让石敢当看看质量,能用再用。
【钱串子喜滋滋地答应下来,扒饭的速度都快了不少。】
场景四:工地 - 日
【次日下午,钱串子带着几个杂役,拉回来满满两车边角料,堆在工地一角。石敢当拿起一块石料,用錾子敲了敲,眉头一皱。】
石敢当:师弟,这石料成色太差了,里面有不少杂质,刻花纹容易崩角,不行!
钱串子:(不以为然)大师兄,你也太挑剔了!这是内壁花纹,又不是外立面,崩个小角谁能看见?凑合用用就行,省下来的钱,到时候师父肯定给咱们发奖金!
【两人争执间,狗剩子拿起一块边角料,用凿子试着刻了一朵莲花,刚刻到一半,石料“咔嚓”一声,崩了一块。】
狗剩子:(吐了吐舌头)哎呀,还真崩了!
【柳墨汁走过来,看了看崩掉的石料,摇了摇头。】
柳墨汁:钱串子,你这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这石料不能用,用了反而耽误工时,还得返工,更费钱!
钱串子:(急了)那怎么办?我都拉回来了,运费都花了不少!总不能扔了吧?
【宫德海闻讯赶来,拿起一块边角料看了看,又看了看钱串子。】
宫德海:(叹了口气)你这个憨货!就知道省钱,不知道一分钱一分货!这石料确实不能用,扔了可惜,留着给杂役们修工具、垫脚吧!以后再敢买这种次品料,我扣你半年月钱!
【钱串子耷拉着脑袋,不敢吭声。石敢当拍了拍他的肩膀。】
石敢当:师弟,算了,下次咱还是去采石场买好料吧,别再贪小便宜了。
【钱串子点点头,心里暗自后悔。】
场景五:塔身四层 - 日
【又过了两个月,塔身建到六层。石敢当和几名杂役正在安装塔檐的斗拱,柳墨汁拿着图纸在一旁指挥。】
柳墨汁:大师兄,这个斗拱安反了!应该是外高内低,你怎么安成内高外低了?
石敢当:(疑惑地)不对啊,我是按你画的图纸安的,怎么会反呢?
【柳墨汁拿过图纸一看,脸瞬间红了,原来图纸被他拿反了。】
柳墨汁:(尴尬地)呃……可能是方才风大,图纸吹反了。你先拆下来,重新安。
石敢当:(无奈地)二师弟,你下次看清楚点!这斗拱安装费劲得很,拆下来再安,又得耽误大半天!
【钱串子提着一个布袋子过来,脸上笑眯眯的。】
钱串子:两位师兄,歇会儿,我买了点花生瓜子,尝尝!
【狗剩子从塔檐上探出头来,伸手要抓瓜子。】
狗剩子:三师兄,给我点!
【钱串子扔给他一把瓜子,狗剩子接住,刚要吃,脚下一滑,差点从塔檐上掉下去,幸亏抓住了旁边的木架。】
宫德海:(正好上来检查,吓得脸色发白)小兔崽子!你不想活了?在塔上瞎折腾什么!
【狗剩子吓得赶紧爬下来,低着头,不敢说话。】
宫德海:(气得发抖)我怎么跟你说的?上塔干活不许分心!要是掉下去,摔个好歹,你爹娘怎么办?今天罚你不许吃饭,给我在塔下站一下午!
【狗剩子委屈地低下头,钱串子想替他求情,被宫德海一眼瞪回去。】
【此时,李老栓领着几个村民过来,绕着塔身看了看。】
李老栓:宫班主,这塔建得挺快啊!就是这塔檐,怎么看着有点歪?
宫德海:(心里一惊)不可能!我们都是按图纸建的,怎么会歪?
【柳墨汁连忙拿出罗盘,在塔檐下测量,脸色越来越难看。】
柳墨汁:师父,确实有点歪,往西偏了两分……可能是刚才安装斗拱时没注意。
宫德海:(瞪了柳墨汁一眼)还愣着干什么?赶紧拆了重新安!李村正,您放心,我们一定给您纠正过来,保证塔体端正!
李老栓:(点点头)宫班主,不是我挑剔,这塔是要传后世的,可不能有半点马虎!
【宫德海连声应着,指挥石敢当和杂役拆斗拱。柳墨汁低着头,不敢说话,心里暗自懊恼。】
场景六:工地 - 黄昏
【半年后,塔身建到八层。夕阳西下,余晖洒在青灰色的塔身上,泛着温润的光。石敢当正领着杂役安装第八层的塔窗,每一扇窗都由整块青石雕刻而成,花纹繁复。】
石敢当:(扶着石窗)慢点放!这窗雕了三天,别磕着边角!
【柳墨汁蹲在塔边,用毛笔在一张宣纸上勾勒塔顶的形制,时不时抬头看一眼塔身,眉头紧锁。】
柳墨汁:不对啊……按《营造法式》的比例,八层到九层的收分应该是三寸,可现在量着只有两寸七分,这样塔顶安上去会不稳。
【钱串子提着一个沉甸甸的布包过来,脸上堆着笑。】
钱串子:二师兄,别琢磨了!我托人从即墨城里买了上好的茶叶,咱给师父泡上,歇会儿再算!
【他打开布包,里面是一小罐茶叶,还有几包桂花糕。狗剩子刚从塔上下来,闻到香味,立马凑了过来。】
狗剩子:三师兄,你又偷偷买好吃的!师父说了,干活期间不许乱花钱!
钱串子:(赶紧把桂花糕藏到身后)小声点!这是我自己的月钱买的,又没花公账!再说了,大家干活这么累,补补身子怎么了?
【宫德海拿着一把錾子走过来,正好听见这话,伸手在钱串子后脑勺拍了一下。】
宫德海:你小子,就知道吃!柳墨汁说塔身收分不对,你怎么不说帮着算算?
钱串子:(揉着脑袋)收分?啥是收分?我只知道账本上的分文……
【柳墨汁推了推眼镜,解释道:“师父,收分就是塔身从下往上逐层向内收缩的尺寸,尺寸不对,塔顶承重就不均,时间长了容易开裂。”】
宫德海:(脸色一沉)那现在怎么办?都建到八层了,总不能拆了重来吧?
石敢当:(瓮声瓮气地)师父,要不咱在九层多收三分?这样整体比例就对了。
柳墨汁:不行!九层是塔顶,收分太多会显得头重脚轻,不符合风水格局,还影响美观。
【四人围着塔身争论不休,杂役们也停下手中的活,看着他们。这时,马道长不知何时又出现在工地旁,手里拿着一把折扇,轻轻摇着。】
马道长:诸位不必烦恼,此事易解。
【众人回头,见是马道长,连忙围过去。】
宫德海:道长,您可有良策?
马道长:(指着塔身)八层收分差三分,可在九层的塔檐下加装一圈雕花石箍,既弥补了收分不足的问题,又能增加塔身的装饰性,一举两得。石箍雕刻成祥云缠绕的样式,与塔身浮雕呼应,更显雅致。
柳墨汁:(眼睛一亮)妙啊!道长果然高见!祥云石箍,既合风水,又补工艺,弟子怎么就没想到呢!
钱串子:(连忙问道)道长,那这石箍得用多少石料?会不会超预算啊?
宫德海:(瞪了钱串子一眼)闭嘴!只要能把塔建好,超点预算怕什么?陈员外那边我去说!
马道长:(笑道)宫班主不必担心,这石箍无需太厚,三寸即可,用料不多,且能让塔身更显稳重。
【宫德海松了口气,对马道长拱手致谢。】
宫德海:多谢道长指点迷津!今晚就在工地歇下,让弟子略尽地主之谊。
马道长:恭敬不如从命。贫道还有一事相告,待陈姑娘的塔建成后,贫道想在旁边再建一座小塔,作为贫道日后的归宿,还请宫班主届时费心。
宫德海:(一愣)道长要建塔?没问题!只要道长信得过宫束班,弟子一定尽心尽力!
【钱串子在一旁偷偷盘算:又多一笔活,这下赚得更多了!狗剩子则琢磨着,祥云石箍上的花纹,他要刻得比塔身的更精致。】
场景七:工地 - 日
【三个月后,祥云石箍已安装完毕,九层塔身也已封顶,只剩下塔顶的塔刹和最后的浮雕收尾。狗剩子正趴在九层塔檐上,雕刻最后一朵莲花,石敢当在下面扶着木梯,一脸担忧。】
石敢当:(大声喊)四师弟,小心点!别往外探太多,风大!
狗剩子:(回头笑了笑)大师兄放心!我艺高人胆大,掉不下去!
【柳墨汁拿着图纸,站在塔下,仰头看着狗剩子的进度。】
柳墨汁:狗剩子,莲花的花瓣要刻得匀称,每片花瓣的弧度都要一样,按图纸上来,别瞎改!
狗剩子:知道啦二师兄!你都念叨八百遍了!
【钱串子提着一个篮子过来,里面装着馒头和咸菜。】
钱串子:大伙儿歇会儿,吃点东西!师父去即墨城里买塔刹了,估计下午就回来。
【石敢当扶着木梯,让狗剩子下来。狗剩子刚下到七层,脚下的木梯突然晃了一下,他手里的凿子没拿稳,掉了下去,正好砸在钱串子的篮子上,馒头撒了一地。】
钱串子:(心疼地)我的馒头!狗剩子,你能不能小心点!这可是今天的午饭!
狗剩子:(不好意思地)对不起三师兄,我不是故意的……
石敢当:(连忙检查木梯)梯子的绳子松了,得重新捆紧!幸好没摔着人,不然就麻烦了。
【柳墨汁蹲下身,捡起一个沾了泥的馒头,拍了拍上面的土。】
柳墨汁:无妨,洗洗还能吃。《朱子家训》有云:“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可不能浪费。
【钱串子心疼地看着地上的馒头,只好蹲下来捡。就在这时,远处传来马蹄声,宫德海领着两个家丁,抬着一个巨大的铜制塔刹过来了。】
宫德海:(大声喊)都别歇着了!塔刹买回来啦,赶紧搭架子,把塔刹安上去!
【众人精神一振,连忙起身,七手八脚地搭起木架。塔刹高约两米,铜制鎏金,上面刻着龙纹,熠熠生辉。】
石敢当:(看着塔刹)师父,这塔刹真气派!得有几百斤重吧?
宫德海:(得意地)三百八十斤!专门请即墨城里最好的铜匠打造的,花了一百两银子!这塔刹一安上,咱这塔就算真正完工了!
【众人用麻绳捆住塔刹,通过木架上的滑轮,慢慢将塔刹吊起来。钱串子负责拉绳子,嘴里喊着号子,脸憋得通红。】
钱串子:(喊)一二!一二!使劲拉!别松手!
【塔刹慢慢上升,快到塔顶时,突然刮来一阵大风,塔刹晃了晃,绳子被扯得紧紧的。】
狗剩子:(着急地)不好!风太大,塔刹要歪了!
【石敢当眼疾手快,一把抓住旁边的一根绳子,使劲往回拽。柳墨汁也冲过去帮忙,众人齐心协力,终于稳住了塔刹。】
宫德海:(吓得一身冷汗)都稳住!千万别松手!等风小了再往上吊!
【过了一盏茶的功夫,风渐渐小了,众人趁机将塔刹稳稳地安在了塔顶。当最后一颗铆钉敲进去时,工地上传来一片欢呼。】
柳墨汁:(激动地)成了!塔刹安上了!陈姑娘的塔建成了!
钱串子:(擦着汗)可算完事了!这下能拿工钱了!
狗剩子:(指着塔顶)你们看,塔刹在太阳底下真亮!太好看了!
【宫德海看着完工的九层高塔,眼角泛起泪光。这半年多的辛苦、争执、憨事,都化作了眼前这座挺拔的塔,值了。】
第三幕 双塔落成
场景八:陈仙姑塔前 - 日
【半个月后,陈仙姑塔落成大典。中间埠村的村民们都来了,人山人海,锣鼓喧天。陈员外穿着一身新衣,领着家人,在塔前焚香祭拜。】
陈员外:(对着塔身深深一揖)小女,你的心愿终于了了!这座塔会护佑乡邻,流芳百世!
【宫德海带着四个徒弟站在一旁,接受村民们的称赞。李老栓拿着一个红包,走到宫德海面前。】
李老栓:宫班主,这是陈员外给的尾款五百两银子,还有二十两赏银,多谢你们建了这么好的塔!
【宫德海接过红包,递给钱串子,对陈员外拱手。】
宫德海:陈员外客气了!这是我们宫束班该做的。愿陈姑娘在天之灵安息,愿此塔护佑中间埠村风调雨顺。
【柳墨汁上前一步,摇头晃脑地说道:“此塔九层,高十五丈四尺,坐北朝南,子午正线,塔檐雕莲花,塔身刻祥云,塔刹鎏金,乃风水宝地之镇物也!”】
村民们纷纷点头称赞,钱串子偷偷数着银子,笑得合不拢嘴。石敢当看着塔身,一脸自豪。狗剩子则拉着几个小孩,给他们讲建塔时的趣事。
【这时,马道长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一张图纸。】
马道长:宫班主,陈仙姑塔已然落成,贫道的小塔,也该动工了。
宫德海:(点点头)道长放心,我们这就准备!不知道长的塔要建多大规模?
马道长:(指着陈仙姑塔旁边的一块空地)就建在那里,七层即可,高约十二丈,形制与陈仙姑塔相似,作为贫道的墓葬塔,无需太过奢华,简洁庄重就好。
钱串子:(连忙上前)道长,七层塔,用料和工时都比九层少,我们给您算便宜点,四百两银子就行!
宫德海:(瞪了钱串子一眼)你小子,就知道谈钱!道长是出家人,不在乎这些,我们按成本算就行!
马道长:(笑道)宫班主不必客气,该给的工钱一分都不会少。贫道之所以建这座小塔,一是想陪伴陈姑娘,二是想为村中再添一道景致,双塔并立,更能护佑一方平安。
【柳墨汁接过图纸,看了一眼,说道:“道长想得周到!双塔并立,一阳一阴,一高一低,正好形成风水格局中的‘双峰护脉’,大吉大利!”】
狗剩子:(兴奋地)师父,那我们赶紧开工吧!我还要给小塔刻花纹,比大塔的更漂亮!
宫德海:(笑着点点头)好!明天就开工!石敢当,还是你负责采石奠基;柳墨汁,画图纸算尺寸;钱串子,管账采买;狗剩子,跟着我刻浮雕,这次不许再闯祸了!
四人齐声:(躬身)弟子遵命!
场景九:双塔工地 - 日
【一年后,小塔也已建到六层。由于有了建大塔的经验,小塔的施工格外顺利,但这群“憨货”还是闹出了不少笑话。】
【钱串子为了省钱,买了一批便宜的颜料,想给小塔的浮雕上色,结果颜料一遇雨就掉了,把塔身弄得花里胡哨,被宫德海骂了一顿,只好重新打磨浮雕。】
【柳墨汁画图纸时,不小心把七层写成了八层,差点多建一层,幸亏石敢当发现得早,及时纠正。】
【狗剩子在小塔的塔檐上刻了一只小猴子,被宫德海看见了,说太俏皮,不符合墓葬塔的庄重,只好改成了祥云。】
【石敢当则因为力气太大,安装塔窗时不小心把一扇石窗敲裂了,只好重新雕刻,耽误了三天工期。】
【此刻,小塔的塔顶正在安装塔刹,这个塔刹是铁制的,比大塔的小一些,上面刻着松鹤延年的花纹。】
宫德海:(指挥着)慢点!再往左挪一点!对,稳住!
【塔刹稳稳地安在塔顶,众人松了口气。钱串子拿着账本,算了算,脸上露出笑容。】
钱串子:师父,小塔也完工了!总成本三百八十两银子,道长给了五百两,咱们还赚了一百二十两!
宫德海:(瞪了他一眼)赚了就赚了,别总挂在嘴边!把塔打扫干净,明天就是落成大典了。
【柳墨汁站在双塔之间,看着两座塔,感慨道:“双塔并立,相距二十丈,一九层一七层,一铜刹一铁刹,一鎏金一素面,相得益彰,堪称完美!”】
石敢当:(点点头)是啊,没想到我们这群人,还能建出这么好的塔。
狗剩子:(指着双塔)师父,你看,大塔像个威风凛凛的将军,小塔像个温文尔雅的道士,真好看!
宫德海:(看着自己的四个徒弟,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你们啊,虽然一个个都憨乎乎的,爱犯傻,爱较真,爱算计,爱闯祸,但心里都有股子韧劲,手上都有真功夫。这双塔,是你们用汗水和憨劲建起来的,以后中间埠村的人都会记得,宫束班这群憨货,建了两座好塔!
【四人听了,都不好意思地笑了。石敢当挠了挠头,柳墨汁推了推眼镜,钱串子攥了攥账本,狗剩子蹦了蹦。】
场景十:双塔前 - 日
【双塔落成大典,比大塔的落成大典更热闹。村民们扶老携幼,前来观礼。陈员外和马道长并肩站在双塔前,焚香祭拜。】
马道长:(对着双塔拱手)陈姑娘,贫道来陪你了。愿双塔并立,护佑中间埠村岁岁平安,五谷丰登。
【宫束班的师徒五人站在一旁,接受村民们的敬意。李老栓拿着一个牌匾,走到宫德海面前,牌匾上写着“巧夺天工”四个大字。】
李老栓:宫班主,这是村民们凑钱做的牌匾,感谢你们为村里建了这么好的双塔!从今往后,中间埠双塔就是咱村的标志,宫束班的手艺也会传遍四方!
宫德海:(接过牌匾,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多谢……多谢各位乡亲!
【石敢当、柳墨汁、钱串子、狗剩子看着牌匾,眼里都闪着光。他们知道,这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对他们这群“憨货”最大的肯定。】
【祭拜结束后,村民们围着双塔参观,纷纷称赞塔身的浮雕精美,塔体端正挺拔。孩子们在双塔之间追逐嬉戏,老人们坐在塔下乘凉聊天。】
【宫德海领着四个徒弟,慢慢走到双塔之间。】
宫德海:(看着双塔,语重心长地)你们记住,手艺是立身之本,诚信是做事之基。不管以后接什么活,都要像建这两座塔一样,尽心尽力,不能有半点马虎。
四人齐声:(躬身)弟子谨记师父教诲!
柳墨汁:(感慨道)师父,弟子以前总爱掉书袋,不懂实践的重要性,建这两座塔,弟子才明白,再好的理论,也得落到实处。
钱串子:(不好意思地)师父,弟子以前总爱算计小利,差点坏了大事,以后弟子一定以大局为重,不再贪小便宜。
石敢当:(瓮声瓮气地)师父,弟子脑子直,以后多听师弟们的建议,不再认死理。
狗剩子:(低着头)师父,弟子以前总爱闯祸,以后一定小心谨慎,不再给师父和师兄们添麻烦。
宫德海:(笑着拍了拍他们的肩膀)知道错就好,改了就好。你们都是好孩子,只是性子憨了点,傻了点,但傻人有傻福,只要踏实肯干,以后一定能有大出息。
【夕阳西下,余晖洒在双塔上,将两座塔的影子拉得很长。宫束班的师徒五人站在双塔之间,身影被夕阳勾勒出金色的轮廓。远处,村民们的欢声笑语传来,与双塔一起,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祥和的画面。】
【多年后,宫束班的名声传遍了胶东半岛,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刻石建塔世家。而中间埠双塔,则静静地矗立在村南,见证着岁月的变迁,守护着一方水土,也流传着一群“憨货”建塔的故事
http://www.abcsee.cc/36057/76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