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4章 清朝(宫束班)梯云宝塔建造记
推荐阅读:
恩爱夫妻宠娃日常唐夜溪顾时暮
叶辰夏倾月
枭宠,总裁夫人超甜的苏小鱼墨北枭
绝世萌宝:天才娘亲帅炸了
医武神龙
诸天从心录
海贼之建立海贼家族
陈浩苏雪
穿越古代:三个女人N台戏
黄仙讨封,我告诉它要相信科学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时代背景:清道光三十年 湖南石门县人物设定:
- 王大猷:62岁,退休举人,梯云宝塔领修者,饱读诗书却不懂匠活,固执较真又心怀故土
- 石敢当:38岁,宫束班班主,石匠出身,手艺精湛但性子憨直,爱钻牛角尖
- 麻小辫:26岁,宫束班二把手,木匠,脑子活络却总出馊主意,留着半根小辫
- 铁憨憨:24岁,铁匠,力大无穷,反应慢半拍,唯石敢当马首是瞻
- 巧姑:22岁,泥水匠,宫束班唯一女性,手脚麻利,心细如发,常吐槽众人
- 刘老爷:58岁,石门县乡绅,集资牵头人,爱摆架子却热心公益
- 李秀才:30岁,王大猷门生,酸腐书生,负责记录监工
- 乡邻若干、宫束班学徒若干
第一幕:缘起集资
场景一:石门县城隍庙 日 晴
【城隍庙大殿内,八仙桌摆于中央,周围挤满乡邻。王大猷身着藏青长衫,须发皆白,手持折扇立于桌前,神色庄重。刘老爷穿着绸缎马褂,坐在旁侧太师椅上,时不时捻着胡须。】
王大猷:(清了清嗓子,折扇轻敲桌面)诸位乡邻!石门县自明末以来,文风渐衰,科举乏人。老夫夜观天象,见城南上空文星晦暗,需建一塔以镇文脉、引梯云,方能让后辈子弟青云直上,光耀门楣!
【乡邻窃窃私语,有人点头附和,有人面露难色。】
刘老爷:(站起身,拱手笑道)王举人所言极是!老夫愿捐银五百两,牵头集资建塔!此塔定要建得气势恢宏,成为咱石门县的地标!
乡邻甲:刘老爷大义!俺捐五斗米,也算一份心意!
乡邻乙:俺捐三块青岩,家里后山多得是!
王大猷:(面露喜色)多谢诸位慷慨!此塔定名“梯云宝塔”,七级重檐,盔顶样式,全用方正青岩砌成!只是建塔需懂行的匠人,不知哪位乡邻举荐?
【刘老爷眼珠一转,指向人群外】
刘老爷:要说石匠木匠,当属宫束班!班主石敢当,祖传手艺,建过的祠堂牌坊不计其数!
【众人目光齐刷刷投向门口,石敢当身着短打,腰系麻绳,身后跟着麻小辫、铁憨憨和巧姑。石敢当搓着手,一脸憨笑】
石敢当:(拱手)王举人、刘老爷,诸位乡邻!俺宫束班接下这活!保证建得结结实实,风吹雨打一百年不倒!
麻小辫:(凑上前,捋了捋半根小辫)没错!俺们班主说了,这塔要建得比山还高,比画还好看!七级重檐,盔顶翘角,保管让咱石门县人人脸上有光!
巧姑:(白了麻小辫一眼)别吹了,先看看图纸再说。王举人,您这塔的样式,可有详图?
王大猷:(从袖中取出一卷图纸,展开)老夫已绘好图纸,七级楼阁式,高十余丈,每层都要有飞檐翘角,塔内还要有楼梯可登顶层。
铁憨憨:(凑上前,盯着图纸看了半天)班主,这图上的角怎么都是歪的?俺砌墙都要砌直的,这歪角能结实吗?
【众人哄笑,李秀才捂着嘴偷笑】
李秀才:铁师傅有所不知,此乃“翘角”,为的是美观,兼避风势,并非歪角。
铁憨憨:(挠了挠头)哦,美观的歪角啊,俺记住了。
石敢当:(瞪了铁憨憨一眼)别瞎问!王举人,您放心,图纸俺们记下了,三日后开工!
王大猷:(点点头)好!老夫亲自监工,李秀才协助记录,务必精益求精!
巧姑:(小声对石敢当说)班主,盔顶样式不好做,青岩切割也得讲究,咱可得小心。
石敢当:(拍着胸脯)放心!俺爹传下来的手艺,错不了!
第二幕:开工风波
场景二:城南空地 日 晴
【空地中央已挖出地基,周围堆着大量青岩、木料、石灰。石敢当拿着墨斗,在青岩上画线,麻小辫指挥学徒搬运木料,铁憨憨挥舞着大锤砸石头,巧姑在搅拌石灰。】
王大猷:(背着手,在地基旁踱步)石班主,地基要挖三尺深,垫上三层碎石,再用糯米石灰夯实,万万不可马虎!
石敢当:(一边画线一边应)知道了王举人!俺已经让铁憨憨砸了二十车碎石,糯米石灰也按您说的比例拌好了,一斤糯米配三斤石灰,错不了!
麻小辫:(拿着锯子,锯着一根木料)班主,这飞檐的木料不好锯啊,王举人要的弧度太讲究了,俺锯了三根都不合格。
巧姑:(走过来,拿起木料看了看)你用墨斗弹线的时候,弧度没画准。来,俺教你,用绳子系个石头,吊在木料上,跟着弧线画,保准没错。
【麻小辫照着巧姑的方法试了试,果然画得又快又准】
麻小辫:(喜笑颜开)还是巧姑厉害!俺怎么就没想到呢!
【李秀才拿着纸笔,在一旁记录】
李秀才:石班主,今日已挖地基三尺,搬运青岩五十块,木料三十根,石灰二十担,进度尚可。只是这青岩,是否都符合“方正”二字?
石敢当:(拿起一块青岩,递给李秀才)您看,每块青岩都是三尺见方,误差不超过一指宽,绝对符合要求!
【王大猷接过青岩,用手摸了摸边角,又用折扇量了量】
王大猷:不错,这青岩质地坚硬,切割规整。只是,这塔的第一层,飞檐要向外伸三尺,才能显得大气。
石敢当:(皱了皱眉)向外伸三尺?那木料得承受住重量,万一断了咋办?
麻小辫:(凑过来)班主,王举人说的是气势,咱多用几根木料支撑,再用铁钉钉牢,肯定没问题!
铁憨憨:(挥舞着大锤)俺有的是力气,多钉几根铁钉,砸得死死的,保证断不了!
巧姑:(摇摇头)不行,铁钉遇潮会生锈,时间长了反而不结实。得用榫卯结构,再加上竹钉固定,既牢固又耐用。
王大猷:(点点头)巧姑说得有理!就用榫卯结构,竹钉固定,细节处最见功夫!
石敢当:(恍然大悟)还是巧姑细心!俺这就吩咐下去,飞檐用榫卯结构,不用铁钉!
【正说着,刘老爷带着两个家丁,提着食盒走来】
刘老爷:(哈哈大笑)诸位辛苦!老夫特意让厨房做了些馒头、咸菜,还有一壶米酒,大家歇歇脚,垫垫肚子!
麻小辫:(眼睛一亮,立刻放下锯子)多谢刘老爷!还是您心疼俺们!
【众人围过来,拿起馒头就吃。铁憨憨一口一个馒头,噎得直瞪眼,巧姑递给他一碗水】
刘老爷:(走到地基旁,看了看)石班主,这地基挖得挺规整,啥时候能砌第一层塔身?
石敢当:(咽下嘴里的馒头)回刘老爷,地基明日就能夯实,后日便可砌第一层!俺们宫束班干活,您放心,又快又好!
王大猷:(喝了一口米酒)不可急于求成!每一块青岩都要对齐,灰缝不能超过半指宽,砌好后还要用工具敲实,确保没有空隙!
石敢当:(连连点头)记住了!灰缝半指宽,敲实无空隙!
场景三:城南空地 夜 月
【月光洒在空地上,大部分人已经散去,只有石敢当、麻小辫、铁憨憨、巧姑还在整理工具。】
麻小辫:(坐在木料上,叹了口气)班主,这王举人也太较真了,一点误差都不让有,俺这手都快酸了。
石敢当:(擦着墨斗)王举人是为了塔好,咱既然接了活,就得对得起人家的信任。再说,这塔是咱石门县的脸面,可不能马虎。
巧姑:(整理着石灰桶)明日夯实地基,得用重物碾压,铁憨憨,你明天多费点劲,把地基压得实实的。
铁憨憨:(拍着胸脯)放心!俺有的是力气,就算不用工具,俺用脚踩都能踩实!
石敢当:(瞪了他一眼)别胡来!得用石碾子碾压,一层一层压,不能偷懒!
麻小辫:(突然眼睛一亮)班主,俺有个主意!王举人要的盔顶,咱可以用青岩雕刻成莲花形状,再拼接起来,肯定比图纸上的好看!
巧姑:(摇摇头)不行,莲花形状的青岩不好拼接,而且重量太大,会增加塔身负担。还是按图纸来,盔顶用弧形青岩层层叠加,既美观又稳固。
石敢当:(点点头)巧姑说得对,不能瞎改图纸。王举人是读书人,懂风水格局,咱按他的要求来,准没错。
麻小辫:(撇了撇嘴)行吧,听你们的。不过,俺总觉得,加点花样能更出彩。
【远处传来几声狗吠,月光下,梯云宝塔的地基轮廓在夜色中显得格外清晰。】
第三幕:塔身风波
场景四:城南空地 日 阴
【第一层塔身已经砌到一人多高,青岩层层叠叠,灰缝均匀。王大猷拿着尺子,逐块青岩测量,李秀才在一旁记录。】
王大猷:(皱着眉头,指着一块青岩)石班主,你来看!这块青岩的灰缝宽了半指,不符合要求,必须拆掉重砌!
石敢当:(连忙走过去,用手摸了摸灰缝)王举人,就宽了半指,不影响结实度,要不就这样吧,拆了怪可惜的。
麻小辫:(凑过来)是啊王举人,这青岩砌上去不容易,拆了又得重新切割、抹灰,耽误工期。
王大猷:(脸色一沉)不行!梯云宝塔是百年工程,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今日纵容半指之差,明日便会有一指、两指之差,日久天长,塔身便会倾斜!必须拆!
巧姑:(仔细看了看那块青岩)王举人说得对,这块青岩确实没对齐,灰缝也宽了。班主,拆了重砌吧,免得日后出问题。
石敢当:(叹了口气)行,拆!铁憨憨,拿撬棍来,把这块青岩撬下来!
铁憨憨:(拿着撬棍走过来)好嘞!
【铁憨憨用力一撬,青岩“轰隆”一声掉下来,溅起一片灰尘。石敢当拿起青岩,重新切割对齐,巧姑调好石灰,两人一起把青岩砌回去。】
李秀才:(记录完毕,抬头说道)石班主,王举人也是为了塔的质量,还望你多多包涵。
石敢当:(擦了擦额头的汗)俺明白,王举人是为了咱石门县好。只是俺这性子急,总想着快点完工,倒是忽略了细节。
王大猷:(神色缓和下来)石班主性情耿直,手艺精湛,只是建塔之事,需刚柔并济,既要有力气,也要有耐心。老夫并非有意为难,只是这塔承载着石门县的文脉,不能有半点马虎。
石敢当:(点点头)王举人教训的是!俺以后一定细心再细心,绝不敷衍了事!
【正说着,天空下起了小雨,众人连忙收拾工具,躲到旁边的棚子下。】
麻小辫:(看着下雨的天空,皱了皱眉)这鬼天气,怎么突然下雨了?刚砌的青岩,会不会被雨水冲坏?
巧姑:(走到塔身旁,看了看)还好,灰缝已经初步凝固,雨不大的话,问题不大。俺们赶紧用草席把塔身盖起来,再搭个棚子挡雨。
石敢当:(立刻起身)好!铁憨憨,你和俺搭棚子,麻小辫、巧姑,你们用草席盖塔身!
【众人各司其职,很快就搭好了棚子,把塔身盖得严严实实。】
王大猷:(看着众人忙碌的身影,面露赞许)宫束班果然名不虚传,不仅手艺好,遇事也不慌乱!
刘老爷:(撑着油纸伞走来)下雨了,大家都没事吧?塔身没被淋着吧?
石敢当:(拱手)多谢刘老爷关心,塔身已经盖好了,没事!
刘老爷:(点点头)那就好!这雨要是下大了,就停工几日,安全第一!建塔不急在一时,可不能出什么意外。
石敢当:(咧嘴一笑)放心吧刘老爷,俺们心里有数!
第四幕:盔顶难题
场景五:城南空地 日 晴
【梯云宝塔已建到第六层,塔身巍峨,飞檐翘角,初具规模。乡邻们经常来围观,时不时发出赞叹声。】
王大猷:(站在第六层塔下,仰头看着)不错不错!这六层塔身砌得规整挺拔,飞檐翘角也符合要求,石班主,辛苦你们了!
石敢当:(抹了把汗)不辛苦!王举人,接下来就是第七层和盔顶了,这盔顶是关键,俺们得好好琢磨琢磨。
麻小辫:(拿着图纸,皱着眉头)这盔顶要做成弧形,层层叠加,最上面还要有个塔刹,难度不小啊。
巧姑:(指着图纸)盔顶的每一块青岩都要切成弧形,大小还要一致,拼接起来不能有缝隙,否则会漏水。
铁憨憨:(挠了挠头)弧形的青岩不好切割啊,俺试过几块,不是太大就是太小,都不合格。
石敢当:(叹了口气)俺也试过,切割弧形青岩太考验功夫了,差一点就拼接不上。
王大猷:(沉思片刻)老夫记得,城西有个老石匠,擅长雕刻弧形石料,你们可以去请教请教他。
石敢当:(眼睛一亮)真的?那俺这就去!
【当天下午,石敢当带着麻小辫、铁憨憨来到城西老石匠家。老石匠已经七十多岁,头发花白,正在院子里打磨一块石料。】
石敢当:(拱手)老丈,晚辈石敢当,是宫束班的班主,正在建梯云宝塔,遇到了盔顶弧形青岩切割的难题,特来向您请教。
老石匠:(抬起头,看了看他们)梯云宝塔,老夫听说了。弧形青岩切割,关键在于“量准弧度,稳握凿子”。你们先用绳子沿着图纸上的弧线做好模板,再把模板放在青岩上,用墨斗弹线,切割的时候,凿子要稳,力度要匀,一点一点凿,不能急。
麻小辫:(连忙记下)量准弧度,稳握凿子,一点一点凿。
老石匠:(拿起一块打磨好的弧形石料)你们看,这块石料就是这么做的,每凿一下,都要对照模板,确保弧度一致。另外,切割好的青岩,还要用细砂纸打磨光滑,这样拼接起来才没有缝隙。
石敢当:(接过石料,仔细看了看)多谢老丈指点!晚辈茅塞顿开!
【回到工地,石敢当按照老石匠的方法,先做了弧形模板,再在青岩上弹线,然后亲自操起凿子,一点一点切割。麻小辫、铁憨憨、巧姑在一旁帮忙,递工具、磨石料。】
巧姑:(看着石敢当切割青岩)班主,你这凿子握得真稳,比之前好多了。
石敢当:(笑了笑)还是老丈指点得好,以前俺总想着快点切割,力度没掌握好,现在按他说的,一点一点来,果然顺利多了。
【经过几日的努力,第一批弧形青岩终于切割好了。众人小心翼翼地把青岩搬到第七层,开始拼接盔顶。】
李秀才:(站在塔下,仰头看着)石班主,这盔顶拼接得怎么样了?要不要老夫上去看看?
石敢当:(从塔上探出头)不用了李秀才!俺们已经拼接了三块,弧度很贴合,没有缝隙,您放心!
王大猷:(点点头)好!注意安全,慢慢来,确保每一块青岩都拼接牢固!
【突然,铁憨憨脚下一滑,手里的一块弧形青岩差点掉下去,幸好石敢当眼疾手快,一把抓住了青岩。】
石敢当:(吓出一身冷汗)铁憨憨!你小心点!这青岩要是掉下去,不仅摔坏了,还可能砸到人!
铁憨憨:(脸色发白)对不起班主,俺不是故意的,脚下太滑了。
场景六:梯云宝塔第七层 日 晴
【巧姑将绳索一端牢牢系在铁憨憨腰间,另一端固定在塔身的石桩上。铁憨憨摸着胸口,仍有些后怕,石敢当则重新检查了青岩的捆绑,确认无误后才松了口气。】
石敢当:(严肃道)往后在塔上干活,腰间必须系绳,谁也不能马虎!这塔高十余丈,摔下去可不是闹着玩的!
麻小辫:(吐了吐舌头)知道了班主!俺这就把绳子系上,以后绝不偷懒!
【众人纷纷系好安全绳,重新投入盔顶拼接。巧姑拿着木槌,轻轻敲打青岩,调整位置,确保每块石料严丝合缝。石敢当则用糯米石灰填补缝隙,动作细致入微。】
巧姑:(敲了敲一块青岩,侧耳听了听)班主,这块青岩左边有点高,再往下挪半指,刚好贴合。
石敢当:(俯身查看)果然!你这耳朵比狗还灵!铁憨憨,搭把手,慢慢往下挪。
【铁憨憨小心翼翼地扶住青岩,石敢当轻轻撬动,巧姑在一旁指挥,终于将青岩调整到完美位置。】
麻小辫:(看着逐渐成型的盔顶,忍不住赞叹)啧啧,这盔顶越来越像样了!等塔刹一装,绝对气派!
王大猷:(顺着梯子爬上第七层,扶着塔身环顾)不错!弧形青岩拼接得严丝合缝,弧度流畅,完全符合图纸要求。石班主,老石匠的法子果然管用。
石敢当:(抹了把脸上的灰,憨笑道)全靠老丈指点,还有巧姑帮着把关。以前俺总觉得力气大就能干好活,现在才知道,这细活比砸石头还费心思。
王大猷:(点点头)匠人之心,既要刚劲如石,也要细腻如丝。这梯云宝塔,不仅是石头垒起来的,更是你们的心血铸起来的。
【李秀才也爬上塔来,拿着纸笔记录】
李秀才:王举人、石班主,今日已完成盔顶第一层拼接,共使用弧形青岩二十八块,缝隙填补完毕,进度喜人。
刘老爷:(在塔下仰头大喊)王举人、石班主!老夫带了些凉茶和点心,大家下来歇歇脚!
【众人闻言,纷纷顺着梯子往下爬。铁憨憨爬得最快,刚落地就直奔凉茶桶,咕咚咕咚灌了大半桶。】
刘老爷:(笑着递上点心)石班主,盔顶进展如何?啥时候能完工?
石敢当:(接过点心,咬了一口)回刘老爷,盔顶还需三层拼接,再加上塔刹,估摸着再有半个月就能全部完工!
刘老爷:(喜上眉梢)好!好!老夫已经通知了全县乡邻,完工之日,要办一场盛大的落成典礼,让大家都来沾沾文脉喜气!
麻小辫:(眼睛一亮)落成典礼?那是不是要搭戏台、摆宴席?
刘老爷:(哈哈大笑)那是自然!不仅要搭戏台,请戏班子来唱三天三夜,还要摆百桌宴席,犒劳各位匠人,感谢所有捐资的乡邻!
铁憨憨:(拍着手)太好了!有宴席吃,还有戏看!俺一定快点把盔顶做完!
巧姑:(白了他一眼)就知道吃!先把活干好,别到时候出了岔子,宴席都没脸吃。
【众人哄笑,石敢当看着远处初具雏形的宝塔,眼神里满是期待。】
场景七:城南空地 日 晴
【半个月后,盔顶已全部完工,塔刹也安装完毕。梯云宝塔巍峨矗立,七级重檐层层叠叠,盔顶圆润饱满,塔刹直指天际,全由方正青岩砌成,在阳光下泛着青灰色的光泽,气势恢宏。】
乡邻们挤满了空地,纷纷仰头赞叹,孩子们围着塔奔跑嬉戏。王大猷身着正装,站在塔前,神色庄重。刘老爷、宫束班众人以及捐资乡邻代表站在一旁。
王大猷:(清了清嗓子,声音洪亮)诸位乡邻!今日,梯云宝塔正式落成!此塔高十余丈,七级重檐,盔顶巍然,全赖宫束班诸位匠人的精湛手艺,以及全县乡邻的慷慨捐资!
【众人鼓掌欢呼,石敢当搓着手,一脸憨厚的笑容,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头。】
王大猷:(继续说道)梯云者,取“平步青云”之意。愿此塔镇石门文脉,引四方祥瑞,让我石门县后辈子弟,皆能登科及第,光耀门楣!更愿此塔如磐石般坚固,见证石门县百年兴衰,护佑一方平安!
刘老爷:(走上前,举起酒杯)老夫提议,第一杯酒,敬宫束班!感谢石班主、麻师傅、铁师傅、巧姑,还有各位学徒,日夜操劳,建成此塔!
【众人纷纷举杯,石敢当连忙端起酒杯,站起身】
石敢当:(声音有些哽咽)多谢诸位乡邻!俺宫束班只是做了该做的事,这塔能建成,离不开王举人的悉心指导,离不开刘老爷的鼎力支持,更离不开大家的信任!俺保证,这梯云宝塔,风吹雨打一百年,绝对不倒!
麻小辫:(凑上前,大声道)不仅一百年!五百年都不倒!俺们宫束班的手艺,经得起时间考验!
巧姑:(拉了拉麻小辫的衣角)别吹了,踏实点。
【众人再次哄笑,气氛热烈。】
李秀才:(走上前,手持一卷文书)王举人、刘老爷,诸位乡邻,晚辈已将建塔始末、捐资名录、匠人名单,全部记录在册,刻于塔内石碑之上,留作纪念。
王大猷:(点点头)好!让后世子孙皆知,此塔是谁所建,是谁所捐,让这份功德,代代相传!
【石敢当走到塔前,伸出手轻轻抚摸着冰冷的青岩,每一块石头都凝聚着他和兄弟们的汗水。麻小辫、铁憨憨、巧姑也走了过来,四人并肩站在塔下,看着自己亲手建成的宝塔,脸上满是自豪。】
麻小辫:(小声道)班主,你看这塔,多气派!以后别人问起,俺就能说,这梯云宝塔,是俺们宫束班建的!
铁憨憨:(用力点头)是啊班主!俺这辈子,从来没建过这么高、这么好看的塔!
巧姑:(嘴角上扬)虽然过程磕磕绊绊,还被王举人骂过好几次,但看着它站在这里,心里还是挺骄傲的。
石敢当:(深吸一口气)俺爹说过,匠人一辈子,能建一座让后人记住的建筑,就算没白活。咱宫束班,做到了。
【阳光洒在四人身上,也洒在梯云宝塔上,塔身的青岩反射出温暖的光芒。乡邻们的欢声笑语、戏班子的锣鼓声交织在一起,回荡在石门县城的上空。】
第五幕:憨货传艺
场景八:梯云宝塔下 年余后 日 晴
【一年后,梯云宝塔已成为石门县的标志性建筑,前来祭拜、登高的乡邻络绎不绝。宫束班的名声也传遍了周边州县,不少人慕名而来,想拜石敢当为师。】
塔下的空地上,石敢当正在教几个年轻学徒切割青岩,麻小辫在一旁指导他们使用墨斗,铁憨憨则演示如何用大锤砸石头,巧姑则在检查学徒们搅拌的石灰比例。
一个学徒:(拿着凿子,对着青岩发愁)师傅,这弧形青岩太难切割了,俺试了好几次,都切歪了。
石敢当:(走过去,拿起凿子)别急,慢慢来。切割弧形青岩,关键是要先做好模板,弹准墨线,凿子要稳,力度要匀,就像这样——
【石敢当亲自示范,一点一点凿着青岩,动作熟练而沉稳。学徒们认真看着,时不时点头记下。】
麻小辫:(拍了拍一个学徒的肩膀)记住了,俺们宫束班的规矩,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当年建梯云宝塔,就因为一块青岩的灰缝宽了半指,王举人就让俺们拆了重砌,这就是匠人该有的态度!
铁憨憨:(放下大锤,说道)还有安全!在高处干活,一定要系好绳子,不能偷懒!当年俺差点把青岩掉下去,多亏班主反应快,不然就闯大祸了!
巧姑:(递给一个学徒一把细砂纸)切割好的青岩,要用砂纸打磨光滑,拼接的时候才能严丝合缝。建塔就像做人,细节不能马虎。
【王大猷拄着拐杖,慢慢走到空地上,看着宫束班众人传艺的场景,面露欣慰。】
王大猷:(笑着道)石班主,如今宫束班可是桃李满天下了!
石敢当:(连忙停下手中的活,拱手道)王举人您来了!都是些想学手艺的年轻人,俺们只是把当年建塔的经验教给他们。
王大猷:(点点头)你们不仅建好了一座塔,还传承了一门手艺,更守住了一份匠人之心。这比什么都重要。
【这时,一个老乡邻带着孙子走来,指着梯云宝塔对孙子说:“娃娃,你看这塔,是石师傅他们宫束班的憨爷们建的,结实得很!以后你要好好读书,像王举人说的那样,平步青云!”】
孙子:(仰着头,大眼睛里满是崇拜)爷爷,我以后也要像石师傅他们一样,建一座这么高的塔!
石敢当:(哈哈大笑)好小子!有志气!等你长大了,俺教你手艺!
麻小辫:(凑过来)小子,俺告诉你,建塔可是个苦活,又累又枯燥,你不怕?
孙子:(用力摇头)不怕!石师傅他们都不怕,我也不怕!
【众人看着孩子认真的模样,都笑了起来。阳光透过梯云宝塔的飞檐,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仿佛在诉说着这群憨货匠人的故事。】
场景九:梯云宝塔顶层 日 晴
【石敢当、麻小辫、铁憨憨、巧姑四人顺着楼梯,登上了梯云宝塔的顶层。站在塔顶,石门县的风光尽收眼底,青山绿水,炊烟袅袅,一派祥和景象。】
麻小辫:(扶着栏杆,赞叹道)站在这里看,咱石门县可真好看!
铁憨憨:(深吸一口气)空气真新鲜!比在工地上闻石灰味强多了!
巧姑:(看着远处的田野)没想到,咱亲手建的塔,能看到这么远的地方。
石敢当:(望着脚下的县城,感慨道)俺们宫束班,都是些粗人,没读过多少书,不懂什么大道理。但俺们知道,做事要对得起良心,建塔要对得起乡亲。这座梯云宝塔,是俺们这辈子最骄傲的事。
麻小辫:(点点头)是啊班主!以后不管走到哪里,俺都能骄傲地说,俺建过梯云宝塔!
铁憨憨:(突然道)班主,俺听说,隔壁县想请俺们去建一座塔,和咱这梯云宝塔一样气派!
石敢当:(笑了笑)俺知道,刘老爷已经跟俺说了。不过,俺想先把这些学徒教好,让他们也能独当一面。
巧姑:(赞同道)没错,手艺要传下去,以后才能有更多人建出像梯云宝塔这样的好建筑。
【四人并肩站在塔顶,风吹过飞檐,发出轻微的声响,仿佛在为他们喝彩。远处的梯云宝塔,在阳光下巍然矗立,如同一个沉默的巨人,守护着石门县的文脉与平安,也见证着一群憨货匠人的坚守与传承。】
http://www.abcsee.cc/36057/76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