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残烬寻踪,日记藏秘启新途
推荐阅读:
吞噬古帝苏辰
南知意帝释景全文免费阅读
快穿之路人不炮灰
山风微澜
混天鼎
哭惹,脆皮大佬又手撕剧情了
谁说小皇叔要绝后?我两年生五崽
爱妻陆琪琪与爱子陆财
重回七零,与病娇老公举案齐眉
综漫:后二次元时代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晨雾还没散尽,合作社仓库的废墟上就飘着淡淡的焦糊味。姜芸裹着件洗得发白的厚外套,指尖捏着那枚苏绣传承印,印面蹭过掌心的薄茧,带着檀木盒子残留的温润。张强蹲在不远处的断墙下,正用根铁丝扒拉着瓦砾,肩膀上的绷带渗着点暗红,是昨天救火时被木梁砸到的伤。姜姐,你看这个!张强突然直起身,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颤抖。他手里捧着个熏得发黑的木匣子,边角雕刻的缠枝莲纹虽被烟火燎得模糊,却和姜芸怀里的檀木盒子纹路隐隐相合。
姜芸快步走过去,蹲下身时,呼吸都跟着轻了几分。她小心翼翼地接过木匣,指尖拂过盒面,能摸到被岁月磨平的棱角。匣子没有锁,轻轻一掰就开了,里面铺着层褪色的蓝印花布,放着三枚金针、半卷丝线,还有一本线装的薄册子,封面上写着绣技要录四个字,笔迹和那本民国绣娘日记如出一辙。
这是...王桂香端着碗热粥走过来,看到木匣里的东西,脚步猛地顿住,粥碗晃了晃,热气扑在她布满皱纹的脸上。她放下粥碗,手指轻轻碰了碰那半卷丝线,这是我婆婆的婆婆传下来的东西,当年她说要给强强当聘礼,我嫌旧就塞在老房子梁上,怎么会跑到仓库地基里?
姜芸抬头看向王桂香,晨光透过废墟的破洞落在她脸上,能看到她眼角的细纹里还沾着些许炭灰。张师傅说,这仓库原本是民国年间的绣娘工坊旧址。她轻声说,翻开那本绣技要录,第一页就画着个简易的地图,标注着灵泉分支·西涧的字样,旁边还有行小字:祖祠为根,分支为脉,失根则脉断。
张强凑过来,指着地图上的标记:这西涧就在咱们村后山,我小时候在那儿摸过鱼!他顿了顿,声音低了些,昏迷时看到的那个民国女人,就站在溪边绣东西,手里拿的金针,和这匣子里的一模一样。
姜芸的心猛地一跳。她想起灵泉空间里出现的红色纹路,想起日记本上匠心可化戾气的字迹,那些零散的线索突然像绣线般串了起来。她刚要开口,就见林晓踩着高跟鞋匆匆跑来,公文包上还沾着露水。
有好消息也有坏消息。林晓抹了把额角的汗,先从包里掏出份文件递给姜芸,纵火的那两个日本人招了,是山崎在日本的堂兄指使的,他们还交代,山崎早就把合作社的几款核心绣样拿去日本,提交了传统工艺改良的专利申请。
张强猛地攥紧了拳头,指节泛白:他这是要偷咱们的根!王桂香也急了,伸手抓住林晓的胳膊:那可怎么办?咱们的绣品要是成了他们的专利,以后还怎么卖?
林晓拍了拍王桂香的手,又递过一份公函:好消息是,省非遗保护中心已经介入了,他们调取了合作社成立以来的所有绣品记录,还有张师傅保存的老绣样,证明咱们的技法早有传承。另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玛利亚女士也发来了函件,说要帮咱们在国际非遗组织备案,驳回山崎的专利申请。
姜芸翻看着那份公函,指尖在非遗溯源几个字上停住。她突然想起怀里的传承印,连忙掏出来,印面朝下按在一张白纸上,再抬起来时,纸上浮现出一串细密的纹路,像极了苏绣的劈丝技法。
张师傅说过,老辈绣娘都有自己的,用来区分自家绣品。姜芸眼睛亮了起来,这枚印章的纹路,说不定就是咱们苏家绣娘的溯源标记!她又翻开民国绣娘日记,翻到最后几页,果然在页脚发现了和印章纹路一致的小印,旁边写着:每代传一人,印随技走,技随印存。
王桂香看着那枚印章,突然想起什么,转身往自己的老房子跑:我去拿个东西!没一会儿,她捧着个布包回来,里面是块褪色的红绸,上面绣着朵荷花,花瓣根部也有个模糊的小印,和传承印的纹路隐隐相合。这是你娘当年嫁给你爹时,给我绣的手帕。王桂香声音有些发颤,我以前总嫌它土气,藏在箱底,现在才知道...
姜芸接过红绸,指尖抚过那朵荷花,能感受到丝线里残留的温度。她想起第一卷里王桂香要卖母亲嫁衣的场景,再看眼前老人鬓角的白发和眼底的愧疚,心里的那点芥蒂渐渐散了。娘要是知道,肯定会高兴的。她轻声说。
中午的时候,张师傅拄着拐杖来了。他看到那本绣技要录和传承印,激动得手都抖了,翻到要录的最后一页,指着上面的落款:这是沈玉珍先生的笔迹!她是民国年间最有名的苏绣艺人,听说抗战时为了保护绣娘工坊,一把火烧了自己的绣庄,后来就失踪了。他又看向那枚印章,传说沈先生有枚传家印,能辨真伪,溯根源,原来真的在咱们这儿!
姜芸突然想起灵泉空间里的那个小盒子,还有日记里灵泉源头在苏州绣娘祖祠的记载。她把空间里的异样告诉了张师傅,张师傅摸着胡须沉思了许久:老辈说灵泉是绣娘的匠心凝聚而成,沈先生当年烧了绣庄,说不定是把灵泉的主脉藏了起来。这西涧的分支,或许能找到主脉的线索。
下午,姜芸带着张强和林晓去了后山的西涧。溪水清澈见底,溪边的石头上还留着些人工凿刻的痕迹。张强蹲在溪边,突然指着一块凹进去的石头:姜姐你看,这石头的形状,和绣技要录里的地图标记一样!他伸手摸了摸石头凹处,突然摸到个凸起的小疙瘩,按下去之后,石头侧面竟然滑开一道缝隙,里面藏着个油纸包。
油纸包层层打开,里面是张泛黄的照片,照片上一群穿着蓝布衫的绣娘站在一座祠堂前,为首的女子穿着旗袍,手里捧着的盒子,正是姜芸怀里的檀木盒。照片背面写着:民国二十六年,护印人沈玉珍与绣娘同仁立此证。
沈先生果然是护印人。张师傅接到姜芸发来的照片,在电话里感慨道,苏州的绣娘祖祠抗战时被炸毁了,没想到她把线索留在这里。日记里说的三要素,匠心是你和绣娘们的手艺,传承是这印章和要录,还差一个...
姜芸看着溪水里自己的倒影,白发根部的红色淡了些,灵泉空间里的红色纹路似乎也随之浅了。她想起仓库失火时,绣娘们自发赶来救火,贫困村的乡亲送来桑蚕丝,扶贫办的人忙前忙后,心里突然有了答案。
回到合作社时,夕阳正落在废墟上,把断墙的影子拉得很长。年轻的绣娘正在整理抢救出来的绣线,老匠人在指导她们修补受损的绣绷,王桂香端着刚熬好的姜汤,挨个递给大家。张强站在仓库门口,手里拿着根木棍,认真地巡逻着,肩膀上的绷带在夕阳下泛着淡淡的金光。
姜芸走进自己的房间,把檀木盒、绣技要录和母亲的红绸放在桌上。她打开灵泉空间,发现池边的红色纹路又淡了些,那个刻着民国绣娘工坊的盒子打开了条缝,里面透出微弱的蓝光。她伸手触碰盒子,脑海里突然闪过一个画面:一群绣娘围着一座祠堂,为首的女子将一枚印章按在祠堂的匾额上,匾额上苏绣祖祠四个大字瞬间亮起金光。
这时,林晓的声音在门外响起:姜芸,玛利亚女士发来邮件,说国际非遗展邀请咱们参展,还让咱们准备一个关于非遗传承与守护的演讲。另外,警方说山崎的堂兄试图偷渡回国,已经被截获了。
姜芸关掉空间,拿起那枚传承印,印面在夕阳下泛着温润的光。她走到门口,看着合作社里忙碌而温暖的身影,心里突然无比坚定。她知道,山崎的阴谋虽然被挫败了,但国际上的专利战还没开始,灵泉的主脉还没找到,沈玉珍先生的下落也还是个谜,但她不再害怕了。
张强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一张纸:姜姐,这是我画的西涧周边地图,标着我小时候发现的几个山洞,说不定能找到灵泉主脉的线索。我想好了,以后我就负责合作社的安保,再跟着张师傅学绣技,再也不做那些糊涂事了。
姜芸接过地图,看着上面歪歪扭扭的标记,忍不住笑了。她抬头看向夕阳,夕阳把天空染成了暖红色,像一幅铺开的苏绣画卷。远处的西涧传来潺潺的流水声,像是绣娘手中的丝线,正悄悄编织着新的故事。
她握紧手中的传承印,轻声说:好,咱们一起找。等仓库重建好了,咱们就去苏州,找苏绣祖祠的遗址。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只要咱们团结在一起,守住匠心,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窗外,夕阳渐渐落下,合作社的灯光一盏盏亮起,在夜色中连成一片温暖的光海。桌上的民国绣娘日记轻轻翻开,最后一页的全球绣娘联合图在灯光下渐渐清晰,图上的纹路和传承印的纹路完全重合,在纸页上缓缓流转着。
http://www.abcsee.cc/36255/26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