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网 > 我在后宫开冥途 >第423章 她不罚你,是因为还没够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423章 她不罚你,是因为还没够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夜雨如注,山道泥泞。

  一具女尸倒在荒坡之下,衣衫破碎,发丝散乱,手中还死死攥着半块干粮。

  雨水冲刷着她脸上的血污,却冲不散那双未闭的眼——空洞、不甘,像钉在天地间的一根刺。

  她的魂魄蜷缩在尸身旁,湿透的宫装贴在身上,冷得发抖。

  可她不走,也不哭,只是盯着来时的方向,一遍又一遍地低语:

  “冤……”

  风起,灰雾自京城方向涌来,无声无息地漫过山野。

  一道纤细身影踏雾而至,黑袍猎猎,眉心一点幽蓝命纹缓缓流转。

  线清立于尸首前,指尖轻点魂魄额心。

  刹那间,命丝图谱在她识海中轰然展开——一条猩红怨线逆溯而上,穿过驿站、官道、城门守册,最终缠绕在一柄锈迹斑斑的腰刀之上。

  刀主名录浮现:原皇室巡防卫副统领,周厉,三日前因裁撤令革职除籍。

  她眸光微冷。

  又是“自己人”。

  这些曾依附皇权作恶的爪牙,如今被新政扫地出门,便转而向更弱者挥刀泄恨。

  他们以为,只要受害者不是龙子龙孙,便不算触律;他们忘了,沈青梧定下的规矩,从不论身份高低,只问因果是否闭环。

  线清抬手,召出清明司玉简,在“赎罪试炼”名下添上第一案:

  【获释宫婢柳氏,归乡途中遭 former 皇室护卫周厉劫杀。

  经查,凶手动机为报复朝廷裁汰,属连环因果链末端。】

  她顿了顿,笔尖悬停片刻,终是落下最后一句:

  “碑心发问:赦一人,杀一人,算不算赎?”

  字落之时,昭冤台石碑骤然震颤。

  雨水顺着碑面滑落,竟凝成一道血痕,蜿蜒如蛇,在“赦”字上重重划下一道斜杠。

  无人应答。

  但整个京城似乎都听见了那一声诘问。

  ——你放了一百人出宫,可否想到,她们走出宫门那一刻,就成了某些人眼中待宰的羔羊?

  与此同时,皇城地脉深处,哨境石碑前。

  断言盘膝而坐,禅杖横膝,眉心血光频闪。

  结界边缘波动剧烈,一股阴流正借雷暴之势疯狂冲击守序边界。

  他睁开眼,只见乌云裂开一道缝隙,一道灰影裹挟雷霆直扑人间入口!

  那是伪判官残魂——昔日依附皇权篡改生死簿的老鬼,早已被剔除冥籍,却仍妄图借民怨反扑,重掌轮回话语权。

  “找死。”断言低喝,禅杖欲起。

  可就在他运力瞬间,碑心忽传意念,清晰如耳语:

  “让他破一道。”

  他动作一顿。

  下一息,守序结界竟自行松动半寸。

  那残魂狂喜,撕裂虚空,冲入人间——

  然而,它尚未落地,整座京城万宅齐鸣!

  百姓梦中,无数声音同时诵出《清明律例》第一章:

  “凡知情不举者,同罪;凡见冤不伸者,共罚;凡以令为盾者,必承其刃!”

  声浪如潮,自千家万户奔涌而出,汇成一道浩荡正音,撞向入侵之魂。

  伪判官残魂发出凄厉惨叫,身体寸寸崩解,连转世印记都被这集体愿力碾成虚无。

  断言静静望着消散的灰烬,低声呢喃:

  “她不信权,不信神,只信人心记住了多少真话。”

  数日后,御书房。

  萧玄策亲手开启密档铜匣,取出首批十卷皇室秘辛。

  墨香陈腐,纸页泛黄,每一页都像是从坟墓里挖出的秘密。

  他翻至第七卷,目光骤然凝固。

  上面赫然记载:其母妃林氏,为争贵妃之位,命人伪装疫病,毒杀两名低位嫔妃,并嫁祸于太医院医官。

  其中一人,临死前尚怀有三个月身孕。

  “荒谬!”他猛地拍案,眼中怒火翻腾,“此等污蔑,岂能公之于众?”

  他伸手欲毁档,却被一道清冷声音拦住:

  “陛下签下的赎罪令里,有一条——‘不得择罪而曝’。”

  线清不知何时已立于殿外,手持律印,神色如冰。

  “您要赎罪,就不能挑着赎。轻的放出去,重的藏起来,那不是赎,是交易。”

  萧玄策死死盯着她,指节发白。

  良久,他闭上眼,声音沙哑:“……刊印,分发各州。”

  当夜,他梦到了那两个女人。

  她们站在床前,一身素衣,面容平静,无恨无怒。

  其中一个将一束野花轻轻放在他枕边——洁白细瓣,淡黄花蕊,正是春社日那天,盲童献给昭冤台前的同一种花。

  他惊醒,冷汗浸透寝衣。

  天未亮,他独自步行至昭冤台。

  雨刚停,青石湿润,碑前香火袅袅。

  他默默取出一炷香,点燃,插进香炉。

  没有祷告,没有言语,只有眼角悄然滑落的一行泪。

  风拂过碑面,涟漪轻荡,仿佛某道目光自冥途尽头投来,终于点了头。

  第一步,走得稳。

  数日后,清明司密殿。

  线清正在整理新一批赎罪进度玉简。

  六令推行已有其三:弊政废、宫婢释、密档曝。

  民间称颂渐起,清明司威望日隆。

  她提笔欲录功绩,可命丝图谱忽生异象——

  帝王命线虽染清光,象征赎罪进程推进,但其核心枢纽处,竟牢牢系着一根深紫丝线,缠绕不散。

  她循丝溯源,瞳孔微缩。

  那丝线另一端,连向一人:

  兵部尚书王缙。

  此人位高权重,掌京畿防务,更是当年东宫封锁令的实际执行者之一。

  如今新政如火如荼,他却毫发无损,甚至因整顿军备有功,近日屡受嘉奖。

  线清指尖抚过玉简边缘,眼神渐沉。

  她没有写下一个字。

  只是将那枚记录王缙名字的玉片,单独取出,置于案角。

  烛火摇曳,映照她唇边一丝极淡的冷笑。

  ——她要的从来不是表面太平。

  而是,一个都不漏。

  夜色如墨,清明司外廊的铜镜悬于月光之下,青铜边框刻满细密符纹,镜面却未映出半点星月。

  它像一口沉默的井,只等一个心虚之人俯身窥看。

  线清立于檐下,指尖捻着一撮灰烬——那是当年沈青梧折断判魂笔时留下的残末,蕴含着幽冥最原始的审判意志。

  她轻轻一扬,灰烬如尘飘落,在空中竟被无形之力牵引,缠绕上那根深紫命丝,凝成三字:拖字诀。

  她眸光不动,唇角微掀。

  果然,七日未到,王缙便亲自踏进了这条回廊。

  这位权倾朝野的兵部尚书近日心神不宁,梦中总有毒酒泼洒、兄长倒地抽搐的身影。

  他本不信鬼神,可越是不信,越觉阴风刺骨。

  路过清明司时,不过是想绕近道入宫议事,却不料脚步一滞,目光被那面铜镜死死攫住。

  镜中无他。

  只见一名锦袍男子站在庭院深处,亲手将一碗药递予侍从,低声吩咐:“务必要让他……死得像疫病。”那人转身,赫然是他自己,年轻十岁,眼神冷酷如铁。

  “不可能!”王缙后退一步,冷汗瞬间浸透内衫。

  可画面未停。

  他又看见自己命人掘坟焚尸,火光冲天,而那具尸体的手腕上,还系着一条褪色红绳——是他庶兄幼时母亲所赐。

  “啊——”他猛地弯腰呕吐,胆汁都吐了出来,双腿发软跪在石阶上。

  次日清晨,辞官折子递入御前。

  萧玄策看着那份言辞恳切、自称“年迈体衰、不堪重任”的奏章,沉默良久。

  他没有挽留,只批了两个字:“准。”

  然而三日后,快马急报:王缙归乡途中暴毙于驿站,尸身无伤,唯口鼻溢黑血,临终前反复低语:“她说过……躲不过的。”

  三个字,如针扎进皇帝耳中。

  她说过。

  谁说过?

  萧玄策深夜独行,再入东宫废殿。

  这里早已荒芜,蛛网横结,梁木腐朽,唯有檐角一串残铃,在风里轻响,像是亡魂的叹息。

  他手中仍握着那杯清水——三年来每晚必带的一杯净魂水,据说能洗去执念。

  他缓缓倾倒。

  水渍蜿蜒于地,湿痕斑驳,可就在即将散尽之际,竟自行汇聚,勾勒出两个清晰无比的字:

  还早。

  萧玄策瞳孔骤缩,猛地抬头。

  檐下铃声突响!

  积水倒映出的不再是他的脸。

  而是——一个背着尸体缓步走来的身影。

  粗麻斗篷,草鞋沾泥,背上是一具用白布裹紧的女尸,发丝垂落,随步伐轻轻晃动。

  那人正是沈青梧,却是前世模样,赶尸人装扮,背负亡者,穿行于山野夜雾之间。

  她走到他身边,脚步未停。

  风送来一句极轻的话,仿佛从千山万水中跋涉而来:

  “你以为跪一次就够了?我走了那么长的夜路,才走到今天。”

  话音落,身影消。

  只余空殿寂寂,铃声渐歇。

  萧玄策怔立原地,良久,缓缓跪坐于地,直至天明。

  而在冥途尽头,灰金色的光影静静伫立。

  沈青梧的意识化作一道不灭之影,判魂笔尖再度抬起,幽光流转。

  这一次,笔锋直指虚空深处。

  那里,新的名单正缓缓浮现,首位六个大字如烙印般显现:

  大胤王朝——气数未尽。

  笔尖微顿,似有千钧压落。

  下一瞬,线清已在案前铺开玉简,朱砂笔悬于空白之上,声音冷彻如霜:

  “设‘赎罪关联案’首例——查二十年来宫女离奇被害事,令各州府县即日报备。”
  http://www.abcsee.cc/36364/51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